各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中专学校,委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事业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和《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切实做好全省教育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我厅研究制定了《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请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及时报送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
???????????????????????????????????????????????????????????????????????安徽省教育厅
???????????????????????????????????????????2021年12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
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和《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切实做好全省教育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法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法治保障。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努力提升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坚持服务导向,围绕国家、省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合法权益。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把普法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教育系统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广大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法治课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法治实践教育成效显著,“互联网+”法治教育深入推进,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三、重点举措
(二)深入推进教育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将宪法、民法典、教育法等法治内容纳入教育部门领导班子的年度学习规划,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加大教育系统干部法治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学校法治工作机构人员法治能力培训,推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推进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培训。
(四)深入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学习,进一步了解宪法基础知识,树立宪法基本理念,增强宪法意识。健全活动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校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网上知识竞赛等,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特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推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同步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学校利用晨读、班会队会、课外活动等开展宪法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学习宪法,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
(六)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标准,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提升设区的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内涵,鼓励县(市、区)建设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青少年法治资源教室),促进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公益开放,提升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效果和水平。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确保学生每年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试点开展网络法治实践教育。
(七)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化“法律进校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宣传,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评测制度,建立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推动各地和学校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性侵害、毒品、诈骗、非法传教、沉迷网络等方面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法治建设与法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普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制定普法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加强日常指导和督促,推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健全保障机制。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普法工作,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普法能力和水平。要将普法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鼓励各地和学校设立普法专项经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
(三)优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绩效考核等重要范围,把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评价,为改进教育普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