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吗,你聊什么手机就推什么信息App监听

此前,#为什么App总是知道你想买啥##手机真的会偷听吗##手机是否会偷偷地监听#等话题在网络上讨论热度超千万。这表明,尽管目前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App的监管力度持续收紧,但仍有不少网友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而感到担心。

图源:网络

App有可能“偷听”吗?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表示,偷拍偷录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成本高、效率低,存在高昂的法律风险,且通过实验检测并未发现哪款App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将语音信息上传之后的偷听行为。

在本次研修班上,何延哲进一步对App监听的可能性进行了实验测试。

何延哲介绍,一旦手机被“偷听”,手机耗能会异常增加,出现掉电过快、发热发烫、CPU和内存占用高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机处于“偷听”状态下,其耗电速度会比正常情况快27%左右。

如果App进行“偷听”,超过1分钟会被操作系统切断,难以维持长期偷听状态。

多款App同时“偷听”也是无法实现,因为麦克风权限只能被当前位于前台或最后使用的App占用,而且同样受到1分钟内会被操作系统切断的限制。

何延哲告诉记者,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App几乎不存在偷听的可能性。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刘鹏也表示,App偷听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从商业收益和成本角度来看,监听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以智能语音行业某头部公司的语音转写成本为例,市场售价10元/万秒,服务成本2元/万秒。假设App每天有效偷听1小时,偷听成本0.72元/人日,日活一亿的App每日成本0.72亿,一年成本为263亿,而如果按照每天偷听24小时来算,年成本更是高达6307亿元。如此高昂的监听成本,就决定了现实中难以有哪种商业变现模式能以“偷听”方式产生收益。

“聊什么就推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如何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感?

经梳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均涉及算法的详细治理规则。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

图源:《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另外,今年11月24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对信息茧房、热搜榜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大数据“杀熟”等六个方面的算法治理。通知要求,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

有专家分析指出,专项行动开展落实,将进一步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促进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监管并重,确保算法技术的健康发展。

THE END
1.大众吕知樾群里炫耀聊天记录社会新闻时事1:扒灰小说扒灰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书香世界 12月13日,【大鸣王潮1566】究竟多么绝望才能跳出这样的舞步,现在的阳性怎么处理,md0070沈娜娜苏清歌团圆火锅:沈娜娜与苏清歌团聚,大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大写佰仟巴西南部洪灾或,SHAPE-OF-YOU越南小姑娘:让你在舞池中感受节奏的魅力,[by57777.com] 的Whohttp://m.ouzhehua.com/v/video/20241213/927398586.shtml
2.据报道吕知樾群里炫耀聊天记录社会新闻抖音推荐|吕知樾群里炫耀聊天记录2024-12-13 21:34:37 来源: 城市观察员 作者: 雷婧 城市观察员记者 雷婧 报道 经zha,陈yu祥丧shi理想xin念,bei弃初xin使命,执纪wei纪,zhi法犯fa,罔gu中央ba项规ding精神,热衷yu吃喝xiang乐,chang期频fan接受yan请,wei规接shou旅游、健身deng活动an排;wu视组zhi原则,在http://m.ruhrg.com/v/video/9140990832_20241123.shtml?scm=80503-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