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这面对很多农人来说,预示着一年中要到了收获季节。可面对书画篆刻家权广运新刊印的画册,却也是别样红的成果,呈现给我等读者亦是满满的丰收喜悦!
只要方向对,总能走出路。一幅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好的题材,好的技巧,大的格局,更要有新的时代感。绝不能小有成就,就把自己囿于一地,自诩为猴王,虾王,马王,牡丹王之类、抑或被捧杀。艺无止境,一笔一画古今连。既要看到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又要相信自己,挑战自己,才能走出自己。正值年富力强的广运。优于别的同行同仁的亮点多,正在通过努力再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砥砺奋楫,走好人生第二个艺术春天!
历史上一切伟大都不是偶然的,站得高才能造诣高。完美和谐永远是一切艺术安身立命穷究的技法,人生奋斗之高明处在于把劣势变为优势,把不利变为有利,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权广运当为步其后尘者!
愿从艺同道同行、同仁们,在新时代里共勉奋进吧!
李俊奇2023年9月6日竣笔于长安山水间工作室
中国互联网联盟理事艺术总监
一树青枫已半丹
杜牧的诗说得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退却了春的青涩,夏的炙热,金秋的美,是丰腴的,厚重的,更是宁静祥和的。二月的阳春,浓艳欲滴的嫩娇花瓣虽美,但实实不如霜打红叶更耐品读雅赏。因为这红叶是经过春雨、夏风、秋霜的洗礼的,是洗涤尽轻狂、脆弱、狂傲、张扬后的一种优雅、从容、淡静、洒脱,所以我也如杜牧一样,爱着“霜叶红于二月花”。
先生亦是一位有情怀和修养的大君子,在学习创作之余,他还传承非遗,给民族瑰宝助力。他还送文艺入中小学,让青少年热爱国粹,增强文化自信,实乃卫道士也。
曾为先生做过画评,名曰《苦道乐途》,其中较为清楚地解析了先生作品,并赞叹了先生的精神。
画册后记
文化是洗涤灵魂的汤药,艺术是文化的结晶和外化。近日,因为要将拙作付梓,眼前不断的翻阅着自己曾经“细雕精刻”的作品,脑海中不断闪跃着学艺途中的恩师贤友的身影。几多感慨,数次动容,万般心思,归结为一。感恩艺术,感恩文化,感恩在践行艺术和膜拜文化的路上遇到的所有人。
作为生长在长安这个“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福地。我对文化的渴望和对艺术的忱爱是刻在骨子里的。而由于时代的影响,幼小的我能接受到的文化艺术相当贫瘠。乃至而立,成家立业、养老扶幼、致富发家又成了主旋律,十分辛劳。而闲余之时,无所事事,空虚之至。思想无所往,精神无所依,灵魂无所养。幸好我还没有如同时代的小部分人被低级趣味所侵犯,但无文化滋养、精神引导、灵魂建设的白开水一样的生活,太无趣了。
因缘殊胜、慧命早定、道不远人、志心皈命、在挚友的引荐下,我始与书画结缘,得入老年大学学习。在这里犹如鱼之得水、龙之从云一样,开始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弃一切杂念,老老实实用心学习。
虽然勤苦,但天性不敏,多蒙诸师不弃,施以真法,方有点滴之面目。其中得蒙师刘汉民尊者耳提面命,受益颇多,进步日异。他作为长安区美协副主席,在长期的创作和教学中,所悟之法,精到明练,深入浅出,源之于我十分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至今犹在耳,时虽不成熟,但蒙不弃,被长安老年大学张玉娥先生委以长安书画院院长,还被礼聘为长安区书画艺术家,此虽虚荣,实为爬坡,期之我增以动力。
在学“缶翁”之画时,得骨法用笔之窍,放在书法上用了功夫。一、为以字法入画法得气韵生动;二、为题款署名相得益彰,为画增彩。在此一域,深得刘世奇尊者教诲。先生面厉心热,耐心之至,语之虽达,操之不行。先生握手并手之景,至今铭记,恩深惠大,不敢忘怀。
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慢慢的我也在成长,但终之一无止境,不敢泄力,不断学习。在求学过程中,犹已在中国画院的培训最为高效。于程健、思秦、王春良、陈长兴等贤者个个倾囊相授,使我进步显著,以至所作“石艺”直接入围了第五届陕西省花鸟展。
古人常说,“书画印”一家,在学书习画时深感诸方家艺精人荒,才冠三绝,实实倾倒敬佩。故我亦效法古人,也勒石治印,耕方寸田。说来也是,老实人头上有青天。在治印一域,有幸得印坛巨擘终南印社社长赵熊方家指点。一刀一划讲得细,变化呼应讲得深,起源演变讲的全。有此良师,实乃幸事也。
时至癸卯,已过“从心”,“六十初度”,荣辱不惊。在亲友之支持下将多年之艺术作品结集,以做诸方家茶余之谈资。亦望师友不吝赐教,以陈错失,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