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主播不信兒子老年人深陷直播藏品連環套路

【啄木鳥消費投訴】信主播不信兒子老年人深陷直播藏品連環套路

編者按:維護消費者權益,守護消費安全。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新消費時代保駕護航!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孫瑞婷白德彰)在主播們編織的離奇劇情和回收承諾的誘餌下,老人們失去了理智,將家中的積蓄換成了一堆所謂的藏品。當老人們想要將這些藏品返銷給主播時,卻又陷入了新一波的欺詐之中……

藏品成“吸金黑洞”

老人信主播不信兒子

今年9月,劉丹從妹妹口中偶然得知,母親迷上了直播購買所謂的藏品。那時的她並未對此事太過在意。直到今年10月份劉丹回國,看到家裏角落裏堆積的藏品仿佛一座小山時,劉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事後,劉丹從母親的手機購買記錄中發現,從今年3月份至10月份,母親購買了上百單藏品。為了購置這些藏品,年近60歲的母親不僅向親戚、朋友借了錢,還開通了信用卡、借唄、花唄等工具透支消費。而這些買來的藏品,除了佔據角落裏的空間,還塞滿了床下、衣櫃以及行李箱。

“我在國外這6年掙的錢全部打給了我媽,當我知道我給她所有的錢,她都買那些假貨的時候,我心都涼了。”劉丹説,自己之所以將這些藏品稱為“假貨”,是因為它們名不副實,價格與品質嚴重不符。劉丹介紹,母親購買的商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帶有祈福性質的挂件、擺件、首飾等,另一類是字畫、錢幣、瓷器、郵票冊等,兩類商品的售價在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例如,一幅普通書卷,因為被打上“當鋪封條”並標注“張大千書卷”的包裝,在直播間的售價便飆升至899元;還有用布袋包裝的籽料,被賦予美好寓意後,售價高達999元。

據劉丹統計,母親在購買這些藏品上累計花費超30萬元,後續又因所謂收回藏品的由頭被騙走20余萬元,總計花費已超50萬元。事發後,劉丹的母親也意識到自己被騙,將購買藏品的過程告訴了女兒。

與劉丹母親能及時醒悟不同,因為父親深陷套路難以自拔,李永剛不僅遭受了經濟損失,更遭遇了家庭危機。李永剛回憶,父親沉迷線上購買藏品大概是從2023年開始。那時的父親推薦自己關注一位名叫高某的主播,説可以為家人祈福。李永剛説,父親曾做過領導,也曾下海經商,在子女們的印象裏,他一直是個精明能幹的人,在被父親推薦關注主播後,李永剛並沒有想太多。直到今年9月份,親戚們紛紛打來電話,詢問老人為何借錢,是不是家裏遇到了什麼困難?這時的李永剛也才知道,父親早已陷入藏品騙局之中。時至今日,李永剛只能估算,父親購買藏品至少花了十余萬元,因為父親不相信家人,手機也不給子女們看,有的藏品還偷著藏起來了。

李永剛説,此前父子關係融洽,父親拿錢供他留學、創業、買房。但自從觀看直播後,父親像被洗腦一般,脾氣秉性大變,家中溫情不再,甚至還和自己斷絕了關係。母親曾勸過父親,但父親卻固執地説:“我不相信他們,難道相信你們?人家主播有幾千萬粉絲。”

出售、回收皆是陷阱

警方已定性為詐騙案件

劉丹和李永剛家中老人在網上大量購買所謂藏品的遭遇並非孤例。在得知家中老人被騙後,劉丹和李永剛加入維權群中,在與群友們講述老人的遭遇後,大家梳理出主播們針對老人設計的“騙術”,其流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售前階段,主播們會通過講述幫人解決糾紛、調解家庭矛盾等情感故事,樹立自己的“正能量”形象。之後,他們會親切地稱呼老人們為“爸爸媽媽”或“叔叔阿姨”,以此拉近與老人們的距離,為後續帶貨做好鋪墊。一旦贏得了老人們的信任,主播們便開始向老人們推薦各種商品。比如,在售賣手串等商品時,會宣揚其神奇的功效,如保祐家人身體安康、事業順利等。而在推銷玉器、錢幣、青銅器等商品時,他們則會編造出一個個離奇的故事,比如,稱這些商品是原主人因急需用錢而拿來抵債的,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老人們買下這些商品實際上只是代為保存,主播後期會舉辦巡展會高價回收。然而,主播們口中的高價回收卻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他們會以此為誘餌,向老人們收取高昂的巡展會門票、鑒定費等。

劉丹告訴記者,母親累計被騙走的20余萬元,其中大部分錢款都用於交納了所謂的巡展費用。今年10月,她帶母親選擇到公安機關報警,此後,公安機關以老人被詐騙立案偵查。為了防止母親不再上當,劉丹也選擇留在國內,陪在母親身旁。多位受害老人的家屬認為,這些在年輕人看來拙劣的騙術,是命中了老人們迷信和渴望發財的心理,而為了阻止老人的子女親友干預,這些主播還會編造謊言要求老人保密,甚至不惜離間老人與家人之間的關係,讓老人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家屬們“抱團取暖”

越晚發現維權越難

張薇是劉丹和李永剛所加入的維權群的群主。因為家中老人也曾觀看直播購買藏品被騙,她覺得家屬們應該“抱團取暖”,於是在今年5月份成立了這個維權群。截至今年12月中旬,群裏已經有200余名網友,其中大部分都是受害老人的子女。每天,大家都會在群裏交流維權經驗,研究退貨退款的辦法。

張薇介紹,從群內情況來看,被騙老人多為六七十歲的長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因子女關懷的缺失,將手機視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一旦開始關注某個主播,老人們便會不斷收到平臺推送的類似內容,逐漸沉迷于直播間的世界。許多老人甚至不願外出消費,只沉迷于手機與直播間,甚至對拿快遞産生了依賴性。這些老人中,有退休金或積蓄的,自然成了主播們瞄準的重點對象;而沒有收入的老人,則會被主播從賺錢的角度出發,誘導購買所謂的藏品以期升值獲利。“這些主播的話術剛好能説到老人的心裏,就像‘你們在家看孩子,做家務沒有經濟收入,子女給你們錢,也會給你們臉色’等,這些話説一齣來,就觸動到老人的心裏。”

據張薇的觀察,家屬們維權成功的關鍵與否,在於能否及時發現並介入。如果能儘早發現並得到老人的配合,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成功退貨退款。然而,不少家屬都是在幾個月甚至大半年後才發現老人購買藏品的情況,這時主播往往已經更名換號,店舖也已關閉,維權之路自然變得異常艱難。若老人已被誘導至購買巡展會門票、交納鑒定費的階段,維權之路將會更加漫長。

老年群體為何頻繁成為直播詐騙的重災區?面對不聽勸的老人,家屬們該如何應對及維權?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資訊中心特聘專家馬麗紅分析認為,老年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應該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但近年來,針對老年人設計的消費陷阱和詐騙行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社會痛點。老年人之所以成為詐騙的重點對象,除了手中有閒錢之外,主要還是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衰退,尤其是大腦額葉功能會逐漸減退,影響邏輯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容易被騙子精心設計的話術和場景“忽悠”。

馬麗紅建議,家屬們應該用身邊或者曝光的案例來提醒老年人防止上當受騙,同時可以積極與社區和街道溝通,請有關部門在老人能觸及的地方做一些反詐宣傳。家屬如果發現老人被騙了一定要及時向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網路監督部門等進行反饋,必要時可以報警。雖然網路行為隱蔽,但錢款匯出就會留痕,家屬要幫助老人及時保留好相關證據。此外,家屬做老人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不用“反向教育”的方式,保護老人的自尊心,要讓他們自己意識到騙局的存在,提升保護自己血汗錢的意識。

主播被指騙術更加隱蔽

專家建議技術+制度雙保險

直播帶貨雖創新了消費場景,豐富了消費供給,但也存在“臺前幕後”主體多、“人貨場”鏈條長、“線上線下”管理難、消費者舉證難等問題。採訪中,多位受害老人家屬告訴記者,主播、店舖與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已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主播通過帶貨賺取佣金,店舖則通過賣貨盈利,而平臺則從中獲取流量數據,抽取費用。因此,當家屬們提出退貨維權的要求時,平臺往往會因面臨利益損失而採取消極的態度應對。

而隨著涉嫌欺詐的直播逐漸曝光于公眾眼前,多位受害老人的家屬稱,主播們在直播中施展的欺詐手段愈發狡猾隱蔽。記者親歷多場直播後,發現涉事主播雖已鮮有直接向老人推銷藏品,但劇情演繹的形式仍舊大行其道,且主播間髒話連篇的演繹屢見不鮮,而平臺對此卻鮮有干預。家屬們介紹,如今主播們已採用隱晦的暗示性話術,或是誘導老人轉戰其他私域平臺的直播間,甚至通過頻繁更換“馬甲”賬號等伎倆來規避監管和追責。

面對處於弱勢地位的受害者,是否有相關政策法規為其兜底?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對直播帶貨進行了明確規範,要求經營者依法履行義務,直播行銷平臺建立健全保護制度,並明確爭議解決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還特別強調了對老年人權益的保護,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通過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虛構或誇大商品或服務的治療、保健、養生等功效,誘導老年人購買不符合實際需求的商品或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告訴記者,針對主播推銷“藏品”這一高風險直播行為,由於它極易滋生欺詐與誤導,平臺更應強化對主播及直播內容的監管力度。這不僅意味著在直播過程中要嚴格把關,更要在産生糾紛後,提供及時、有效的售後處理機制,確保老年人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時,對於存在欺詐行為的主播,還應依法要求其進行懲罰性賠償,平臺也應該對此類主播進行嚴格的處置,以此作為警示,遏制此類行為的蔓延。

馬麗紅則指出,主播將老年人從大平臺引流到私域,以致脫離平臺的保護與監管是常見的現象。但是平臺也應設置必要的監測和投訴功能,在發現商家存在異常行為時應及時採取警示、斷開連結、遮罩等措施,遵循“紅旗原則”,避免侵權損失的擴大。所謂“紅旗原則”,是指網路用戶在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的網路上實施侵權行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益,侵權性質非常明顯,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而不採取必要措施,即應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則。

THE END
1.离谱!#游戏充值19万父亲甩锅6岁儿子#来自笔耕太行【离谱!#游戏充值19万父亲甩锅6岁儿子#】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一父亲以6岁儿子的名义起诉网络公司,称其儿子小新(化名)借用自己手机游戏账号充值19万余元,要求退款。对此,游戏公司称,该账号存在大量涉“喝酒”“做生意”“上班”等成年男性特征言论,从未出现小孩特征言论。法官向小新本人了解https://weibo.com/2420394475/P4vQsvABv
2.1024·提醒男子瞬间“赚”1.6亿元,正准备告诉妻子惊呆了“充值10万元,还可以提现更多钱!”如此庞大的金额,让李先生激动不已正想着赶紧分享给妻子商量着“投资”10万元一起“赚大钱”时却被警方找上了门,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理财顾问”让李先生再充值10万元 “骗子用假的‘红头文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yMjM0MA==&mid=2661024359&idx=3&sn=98e653372a50cc790075066817fd347c&chksm=bc9d7ac233c8845dca744f5c02f88712aa89d8e9a48c73810f5ea51438981f52ce3c587003f1&scene=27
3.网红玉溪小男孩诅咒旭旭宝宝粉丝,父母离婚得癌症,旭旭宝宝发声2G网中郎犟杨旭文联网成功https://m.163.com/v/video/VRILGE1OC.html
4.旭旭宝宝回归露脸直播,感慨人心太复杂,不盼着你好的人还是很多对于网络上的谣言,旭旭宝宝调侃网友们隔着屏幕就给我“判了”,告诫自己的粉丝们别去搭理反驳。因为那些网友本来就不喜欢你,你再怎么去理论别人也是不会相信的。 旭旭宝宝在直播中只是说了自己在忙一下“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的,不过具体什么事情他并未透露。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181256
5.旭旭宝宝被抓起来了吗目前没有任何公开信息或官方消息表明旭旭宝宝被抓起来或涉及任何违法行为。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也显示他仍然在正常进行直播和其他工作。网络上的谣言和误解往往是由于信息的不准确或传播过程中的失真造成的。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避免传播不实信息,以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因此,根据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05923656683652780.html
6.宝哥首次露脸回应“洗钱”谣言!痛打黑子脸!停播数十天认清了人心旭旭宝宝可能谣言,陈少杰,等多名斗鱼主播,pdd小团团 宝哥再续前缘连麦初恋!宝哥:想我了吗?初恋! 【旭旭宝宝】“弹幕:宝哥,网上说你被罚了一个亿;宝哥:你听网上胡说” 韩茜茜露脸直播人气爆炸!直播间秒上10万加!嫂子:别再喊我赖皮小茜了! 德云色谈斗鱼抽奖事件:“老子当初不干,反而还被打压!现在知道谁是https://xbeibeix.com/video/BV1Pe411f7m5
7.龙珠顶梁柱跳槽,旭旭宝宝离开龙珠,未来的龙珠平台将何去何从龙珠肯定也不希望大旭的离开,自己下了这么多资源,培养出来了大主播,但是却想要离开,如果是要离开,平台一定是不愿意的。事情如果上升到无法和解的地步我们都不能预测大旭是否会离开,在大旭自己发声明之前以及尘埃落定之前,我们都不能擅自煽风点火的去散播不是事实的谣言。最后祝大旭工作顺利。https://k.sina.cn/article_6439685748_17fd5ce74001008ct9.html?v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