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讲到明年经济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越是风高浪急,越需要科学思想领航。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治理经济的这一重要原则一以贯之。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础上,总书记这次进一步阐明2025年政策取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这24个字,进一步丰富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内涵,是我们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一位与会同志感触深刻。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面对当前复杂变局,更好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尤为重要。

稳是主基调。胸怀“稳”的大局,抓好“稳”的基础,才能为“进”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会议释放出“稳”的鲜明信号: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稳住楼市股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稳外贸、稳外资,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稳”,是今年会议部署的高频词。

进是大方向。穿越激流险滩,开辟新的壮丽航程,尤需“进”的精神和力量。

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护航经济破浪前行。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会议明确,明年将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会议部署的明年9项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

内需不足既是差距,也是潜力。

围绕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突出问题,会议作出一系列安排: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一件件一桩桩,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也蕴藏着巨大发展空间。

扩大内需,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战略主动的长久之策。

9项重点任务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彰显“稳”与“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会议作出系统安排: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立”与“破”的内在逻辑,关键要做好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这一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持系统观念”。

面对复杂形势,各项政策只有打好“组合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发挥乘数效应。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项重点任务,一体谋划,同向发力。

与会同志表示,这些部署统筹改革和发展、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充分体现了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治理智慧,做好经济工作方向更明、底气更足。

(三)干字当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面对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从群众中走来,在基层历练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基层工作的关节点,也深知基层工作的难处。

总书记明确要求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腐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总书记紧盯经济领域腐败问题,亮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强调这是为了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求真务实,才能真抓实干。

会议明确:“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做行动派、当实干家。与会同志表示,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以工作实绩和发展实效,确保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统筹发展和安全,会议要求抓好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

让各项政策落地显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书记强调“增强协同联动,反对本位主义,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岁末年初,总书记更牵挂着民生冷暖,殷殷叮嘱:要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不惧外部逆风,直面各种挑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中国经济航船奋力开启新的一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中国经济的光明前程:

“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THE END
1.激发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协同活力长江经济带涉及11省110个地级市,在空间上横贯东中西,不仅经济体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更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众多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脊梁”。推进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https://www.pecmnr.cn/news.html?aid=5365526
2.第57次常务会议王清宪主持召开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 12月16日,省长王清宪主持召开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等。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https://www.ah.gov.cn/zwyw/ztzl/szfcwhy/syssytgnxzdsxx/2024n/565381831.html
3.用绿色绘就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新画卷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东西双向开放水平的大动脉。2023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并再次强调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总体来看,长江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985&eid=50435&sid=233615
4.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https://www.xiangpi.com/shiti/603793.html
5.激发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协同活力长江经济带涉及11省110个地级市,在空间上横贯东中西,不仅经济体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更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众多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脊梁”。推进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655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章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http://ah.wenming.cn/sytt/201603/t20160318_3220166.shtml
7.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讲话文章汇编(30篇)专栏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求江苏加快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嘱托我们解决好苏北小化工问题。这关系到江苏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竞争力,问题的根源是发展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进“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统筹环保整治和产业升级,统筹沿江沿https://www.bangong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