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科研实力,高超的诊疗水平,一流的医护团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如今俨然成为安徽省内同级医院呼吸内科的一面旗帜。正是这样的优秀科室,为医院在芜湖、在皖南乃至在全省,赢得了口碑与声誉。
2022年8月的一天,记者走进呼吸内科,采访了科室的“领头羊”杨刚教授,以及科室的医护人员。科室领头羊:“江淮名医”杨刚教授
杨刚系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皖南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第三届“江淮名医”,芜湖市第一届“华佗人才计划”市级名医(全市医疗系统西医内科唯一)。芜湖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芜湖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职)。
2005年5月杨刚组建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并担任呼吸内科行政主任,科室由最初的十几张床逐渐发展到现在皖南地区市级医院中最大的近100张床的整建制呼吸内科,并成为省内最早拥有自己标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CU)的呼吸专科(现RCU标准床12张),在救治呼吸危重症患者中作出很大贡献。
近10年来,杨刚作为学术带头人锐意进取,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所带领科室自成立以来分别被评为芜湖市卫生系统第三、四周期“十三五”临床重点学科,芜湖市卫健委“十四五”“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全市共5个),安徽省卫生系统“十四五”临床重点学科(也是芜湖市市属西医内科系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
2009年甲流肆虐,杨刚带领自己的团队没日没夜战斗在防控和诊治甲流的第一线,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2013年,在面对禽流感的疫情,杨刚作为芜湖市卫健委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首席临床专家,多次参加会诊并积极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时起时伏,杨刚被芜湖市卫健委任命为芜湖市新冠病毒肺炎诊治专家组组长。
2020年以来,杨刚分别被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安徽省卫健委、人社厅、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芜湖市委宣传部、卫健委授予“芜湖市2020年度最美医生”称号,被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安徽省科协作为“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提名(全省仅10人),2022年5月被评为芜湖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具有国际影响的8篇“SCI”论文斐然彰显科研实力
一流的团队:以非凡实力赢得了社会赞誉
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记者才了解到,该科其实是一个年轻的科室,是在2005年抗击“传染性非典”战役取得圆满胜利后成立的。成立17年来,学科建设发展迅猛,目前是芜湖市市属公立医院最大的整建制呼吸内科,现开放病床89张,其中普通呼吸病区77张,标准呼吸重症监护室(RCU)12张(是我省最早拥有专科RCU的呼吸内科之一),整体医疗能力和救治能力稳居省内市级呼吸专科前列。
呼吸内科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芜湖市第三周期临床重点学科、芜湖市“十三五”临床重点学科、芜湖市“十四五”临床重点学科,2021年被评为安徽省临床重点学科,也是芜湖市属医疗机构内科系统中唯一的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医生19人,护士40人。医生队伍中有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3人及4名住院医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其中硕士13人,博士1人,博士在读4人。
2020年以来,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受到各级部门的众多表彰,杨刚被农工党中央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杨刚、梅仕庆被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呼吸内科全体被授予“芜湖市卫生健康系统抗击疫情先进集体”。
医者仁心:用一份爱心对待患者以一份责任奉献事业
呼吸科承担的日常诊疗量很大,是医院的顶梁柱科室之一,科研、门诊等日常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目前的收入与工作相比,却并不完全相称。这时,需要的就是一份对人民医疗事业的责任心,和对广大患者的爱心。医者仁心,绝不是嘴上说说的,真的要落实到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