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东北师范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李忠军同志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林省委组织部、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李忠军,1968年11月出生,研究生,法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吉林大
4月1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立英在北京语言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李宇明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因年龄原因,免去王路江的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常委职务。李宇明,男,1955年6月出生,1984年11月入党,1977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
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囊括”之目的在于利用“大典”创新知识、创新价值观念,“网罗”则是要通过“众家”之手培养出具有这种品质和能力的人。但是,创新什么知识与价值观、如何创新知识与价值观以及怎样培养具有这种品质与能力的人,每所大学都会有自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A20通过抑制Twist1表达阻止了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症》(MolecularCancer)杂志上。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Wang)院士及李忠(ZhongLi)教授
李国杰院士接受专访69岁的李国杰院士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他的头衔很多: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首席科学家等。不过,在他的学生的描述里,他更像一位亲切的长者——这是一个“总是对教育亲力亲为的院士”,一个“很像家长的老师”,一个
10月14日,今天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校庆40周年纪念日,李佩先生塑像揭幕仪式在该校怀柔雁栖湖校区举行。李佩先生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为国科大的人才培养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李佩先生雕像揭幕的领导及教师和校友代表中,有几位都是李佩先生的学生,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
12月26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6日11时4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关肇邺关肇邺1929年10月4日生于中国北京,祖籍广东省南海县。1947年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就读,19
4月10日上午,河北农业大学举行纪念李保国同志逝世三周年暨纪念石落成仪式。李保国生前系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他每年扎根农村200天以上,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在太行山区示范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2016年4月10日,由于积劳成疾,李
脉冲星风星云是由相对论电子和正电子在激波前沿撞击周围的超新星遗迹或星际介质而形成的。船帆座脉冲星风星云由一颗年轻的脉冲星(B0833-45,年龄11000年)提供能量,位于一个名为船帆座X的扩展结构内,而船帆座X本身就在超新星遗迹内。先前的X射线观测显示了两个突出的弧,被喷流和反喷流平分。射电图显示
11月4日下午,广西大学—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西大学君武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广西大学科技处简金宝处长主持。授牌仪式现场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埮、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梁颖、校长唐纪良、国家有关部门代表、
座谈会现场7月16日,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李忠率武昌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中科院武汉分院调研。武汉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平平,副院长袁志明等出席座谈会,武汉分院机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袁志明介绍了武汉分院及院属在汉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学科重点、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及“创新2
“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科研开发除了对个人评职称和为本单位排名次起加分作用外,能否对整个社会进步真正产生较大的影响?”日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在深圳举行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痛批低效研究开发,对于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他认为是群体性“糊涂”。据介绍
4月28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常官到广西大学宣布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成立并揭牌,参观中国—东盟经济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展,勉励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服务对外开放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原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胡锁
中科院院士李国杰(右)在“曙光一号”诞生20周年活动上12月23日上午消息,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联合举办的“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回顾了“曙光一号”的诞生过程,并谈论了整个研发过程中的收获。中国第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曙光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6月25日在京会见了来访的联合国训研所总干事洛普斯先生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开展环境领域内合作事项充分交换了意见。李干杰首先对洛普斯先生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李干杰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国策,采取
“现在很多人做研究仅仅是从论文到论文,论文中脱离实际的假设越来越多,把权衡取舍当科研,搞一堆的符号吓唬人……”在日前于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的“院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发表演讲,一再强调要做“有用的研究”,并告诫台下众多的中科院研究生,科研环境由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构成,与其只会怪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成果“ImmunoScoreSignature:APrognosticandPredictiveToolInGastricCancer”发表于国际外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被引频次最高的美国外科协会和欧洲外科协会官方期刊AnnalsofSu
科研工作是一项竞争激烈的职业。研究人员必须达到更高标准才能获得职位职称和研究资金。如今,生态学和进化学领域对研究人员的评价越来越依赖于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排名、论文被引次数、期刊的影响因子等,这些因素正在塑造着学术未来。近日,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李保国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这样的评估越来越多地
国际地理联合会各奖项揭晓,多位中国学者获奖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于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24年各奖项获奖名单。共五位中国学者荣获其中两个类别的奖项。分别是:IGU杰出地理实践奖获奖者(2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裕瑞研究员。IGU青年奖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