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兰经》,人们就会想到这是伊斯兰教的经典,那么这部经典为啥称为《古兰经》呢?
穆罕默德
我们先说说古兰经的诞生过程。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原始社会制的迅速解体和奴隶制社会逐步形成的大变革的时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生产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频繁的贸易交往中,出现了如麦加、叶斯里卜等商业城市。但居民的大部分是按血缘关系结为各部落的贝都英人,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贫困,各部落经常发生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土地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加剧了阶级的分化,产生了一大批拥有奴隶、牧场的氏族贵族和商业贵族。
城乡贵族的相互勾结,加重对广大农牧民和小手工业的经济剥削。也就在这一时期,拜占廷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也门到叙利亚商道所进行的长期侵略战争,使半岛初步繁荣的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田园荒芜,城市变成瓦砾堆,许多人背井离乡。
波斯和拜占廷帝国的无休止战争,曾是阿拉伯半岛经济命脉的麦加等地的过境贸易迅速衰落,社会矛盾加剧,广大农牧民纷纷破产,沦为奴隶,造成了阿拉伯半岛的贫困局面,出现了买卖奴隶和妇女等罪恶现象。
穆罕默德及追随者,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创立了伊斯兰教。
古兰经
相传,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的一天,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大天仙哲卜拉伊勒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安拉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传达神的“教诲”,口传给门徒。穆罕默德归真后,由继承人欧斯曼莱等人收集后抄录了定本。人们管这部由穆罕默德口述的“教诲”,门徒称为“诵读”,用阿拉伯文说就是“Qur'ān”。不过,“Qur'ān”音译成汉语,就是古兰。所以,中国人们将这部经典称为《古兰经》。
资料记载,这部《古兰经》共30卷、114章、6236节。那么,古兰经里都记载了什么呢?
伊斯兰美女
《古兰经》中,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了86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二,他迁移到麦地那以后又口述了28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麦加”篇章以宗教教义为主,反复强调安拉至上,宣扬后世的乐园火狱、复活日的审判,告诫信仰者应坚忍、顺从、行善、施舍和为主道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