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二代”大学生为何难找好工作?

贫困学子的“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和35年前潘晓的“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如出一辙。或许对“潘晓之问”,这一代贫困学子仍未找到笃定的答案。

农村大学生就业处下风

10人毕业3人失业

一则媒体报道日前引发广泛共鸣。报道称,一项针对1200名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的调查显示,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呈现“常态化贫困”趋势。调研报告指出:“他们(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

就业难度相对更大

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地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社会资源不足,个人能力较弱,交往能力较差,就业弱势累积越多的人就业越困难。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父母职业声望越低、祖辈或父辈等直系亲属中职务级别越低的越难就业。

从统计数据看,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生)中未实现就业的为20.7%,其中,27.1%来自乡镇,25.7%来自农村,二者合计占52.8%,而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仅为13.2%。

多重因素导致“就业力”不足

综合素质、个人自信等存在“短板”

受访农村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偏重应试,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也在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等方面存在“短板”。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削弱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力”。共青团北京市委抽样调查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且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差异越明显:在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中,非农业户籍学生比例均超过四分之三;农业户口学生更多地集中在大专院校中,比例达到35%。

以2013年北京大学招生情况为例,当年北大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其中农村籍学生占14.2%,而且这还是国家推出定向扶贫招生计划之后有所提高的比例。此前,北大每年招收的农村籍学生大约只占10%。从全国范围来看,985高校农村籍学生比例仅为20.8%。

求职竞争不公平、拼关系

求职市场中的不公平竞争、“拼关系”现象也挤压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我国还没有充分建立起“能力本位”的用人意识,在总体就业岗位不足的前提下,家庭背景对学生就业存在影响。

有些农村出身的毕业生频频遭遇用人单位“隐含的门槛”,例如仅招收本地户籍毕业生等。同等条件下,农村大学生因家庭资源较少而失去工作机会或失去找到好工作机会的现象也并不鲜见。

如何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5年年初,《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当“教育改变命运”这条路也越走越难,贫困学子的人生路越走越窄,只能表明公共政策与制度建设在改善阶层固化方面乏善可陈。如果仅仅是就业难,或许并不是最为严峻的现实。真正严峻的,是如何才能真正改变越来越板结化的阶层壁垒,怎样建立更加具有活力的社会流通机制,从而让一代又一代不甘于贫困与现状的青年人找到信心的寄托,找到公平正义的“入场券”。

(内容据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瞭望》新闻周刊等,吴丽娜综编)

THE END
1.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为什么难有改变,你知道吗?(0040)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而现实情况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转变。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尾大不掉、分级管理、行政干预。以下缪老师就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尾大不掉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有过一次高校改革,将大量的综合院校拆分,集中优势学科,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专业型大学,由此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也拔地而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279486126&efid=lX0ZU8olDB_Yrl9Wi-aYtg
2.中小学科普教育不均衡现象的成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数据表明,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科普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城市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设施和资金支持,而农村学校则相对匮乏。例如,湖泽镇中心学校在2021-2023年期间,仅举办了一场关于科普知识进校园的活动。科普知识的普及形式通常采用多媒体一体机,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而实际http://www.fyrmtzx.cn/c/b3NWbFF6R09sTm41TU1BU2M3Vkp0QT09.html
3.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追求“畸形”发展的社会调研然而,如果它们是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海淀走读大学、株洲工学院、郑州粮食学院、淮南煤炭学校、湛江水产学院……屏幕前的你脑海中会不会是截然不同的画面? 挤不上名校,终于等到了名校的分校区、中外合作校区,暗自窃喜的同时,你是否也有对其教学质量的担忧? https://www.wjx.cn/jq/12094831.aspx
4.2024年全球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pptx2024年全球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pptx 关闭预览 2024年全球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pptx 原文免费试下载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全球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汇报人:XXXX,aclicktounlimitedpossibilities 目录01目录标题02全球教育资源分配现状0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后果04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措施05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14/5303324334011041.shtm
5.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却相对较低。 基础教育质量不均:一些地区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教育资源支持,导致他们接受的教育质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的学生。 造成这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https://www.jianshu.com/p/d543ba407ce6
6.教育资源分配相关的文献有哪些文献一、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引起的社会问题管窥 摘要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可以引起一系列看似跟教育无任何关联的社会问题,比如炒房、假离婚、购房者维权、课外辅导热等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矛盾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关键词教育资源 经济择校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http://m.fbxslw.com/p-26847
7.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探究教育公平性在河南省的情况与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日益显著。河南省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其教育资源分布不仅存在地域差异,还伴随着城乡、区域之间的巨大鸿沟。为什么说国家亏欠河南?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河南省的教育现状以及政府应对策略来回答。 https://www.39hotli.cn/wen-hua-yu-yi-shu/520258.html
8.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5篇)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 目的 了解现状:深入农村学校,了解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基本情况。 https://mip.oh100.com/daxue/5459331.html
9.全面分析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难题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课外活动资源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将揭示教育资源不均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和实践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304957/article/details/142892463
10.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问题研究.docx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于城市地区要薄弱很多,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因此,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3.缺乏专业化安全管理团队 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工作只能依赖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自行组织。这导致了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手段难以落地。 4.家庭教育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88371229.html
11.新京报:资源分配不均同样是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家长们都挤破头,希望将自己的小孩送进重点学校。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可以肆无忌惮地收取数目巨大的赞助费。重点学校垄断着最好的师资,拥有最好的教学条件,这些正是其乱收费的底气所在。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危害性还远不止如此。重点学校通过收取高额赞助费,就可以添置https://news.sina.com.cn/c/2003-12-18/15272408153.shtml
12.[第一时间]焦虑在起跑线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催生择校难[东方时空]国防部 要求美方停止编造谎言 停止挑衅滋事 [面对面]丁烈云:月亮之上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北京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财经老王评“链” 环环相“链” 中国力量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 [新闻调查]医保谈判2024 《一槌定音》 20160131 [东方时空]蓝厅观察 李显龙卸任新加坡总理后首次访华 换一批央视https://tv.cctv.com/v/v2/VIDE1398993664648129.html
13.为什么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验收?教育培训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的幼儿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https://www.haibowan.gov.cn/c/2024-07-15/38229.shtml
14.新时代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名校资源过度积聚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优质学校,造成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存在着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城市的名校即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载体。名校无论是在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方面,还是在师资、课程等软件建设方面上均建设http://www.urbanchina.org/content/content_7932989.html
15.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分析公共政策论文农村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在教育资源投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农村地区仍面临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等问题。如何分析和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其公平性,并提出改善建议http://www.rhbyby.com/index.php/show/4350.html
16.小班角色游戏中发生冲突的观察和解决策略实践研究教师园地(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幼儿在园期间是需要占用一定的资源的,如教具、文具、玩具、空间位置等等。在现实教学中,幼儿往往会因为占有或者争夺某些资源而导致与其他幼儿之间发生同伴冲突。其中,因为物品占有所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最为普遍;因为游戏角色假如或者游戏参与问题导致的幼儿同伴冲突也比较常见。这些以为资源占用引发的http://sy.haianedu.net/jsyd/sjyj/content_164864
17.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业务分析—上海艾艺简单来说:智慧教育,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技术与传统教育行业的结合。 目的:解决现教育行业的痛点 教育行业痛点: 1、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且分配不均 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有限教师资源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 2、教学难度大、教育效率低下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传统教学直接的不平衡导致 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20_09/blog_5125.html
18.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二、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在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本市20xx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30.7%,总支出增长36.6%,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的增长额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经费的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1031083437_4350890.html
19.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12篇(全文)(二)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宏观层面的中西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微观层面城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都变得严重失衡。在高等院校录取名额方面, 也存在很大的行政区域色彩。这种教育资源不只是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 教育硬件、软件设施方面差距也很大。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16ath5v.html
20.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总体上看 当前我国教育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都表现出一定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经济不平衡造成地区间资源分配不均;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阶层,以及不同学校、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高考制度实施中的不公,通过分析其原因并浅http://mjy.snnu.edu.cn/info/1008/1785.htm
21.马太效应的原理及实例分析股票频道在现实生活中,资源的分配往往是不均匀的。例如,在教育领域,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些名校和重点中学;在经济领域,资本和市场往往向成功的企业和个人集中。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加剧了马太效应,使得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2. 信息不对称 https://stock.hexun.com/2023-10-10/210506276.html
22.2024年天津中考‘惨烈’揭秘:高分考生扎堆,竞争白热化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再次被凸显出来。高分段考生中,市内六区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区域,这不禁让人质疑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来自郊区的考生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往往因为起点不同而难以与市区的考生竞争。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教育公平产生了负http://www.chu110.com/article/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