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汪炜)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组工干部肩负着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重任。在新形势下,要打好“组合拳”,让党员教育培训更加贴心、更加有效,以更好地服务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
精准定位,培训内容“接地气”。党员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要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党员的思想动态、能力短板和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既要注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也要涵盖业务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党员工作生活实际,让党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的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实践,培训效果“显实效”。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引导党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完善机制,培训管理“增活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保障。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培训效果与党员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发党员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培训师,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还要建立健全培训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党员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工作,让培训更加贴近党员需求。
营造氛围,培训文化“聚心力”。党员教育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更是党性修养的锤炼和团队精神的凝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通过举办培训班开班仪式、结业典礼等活动,增强党员的仪式感和归属感。要深入挖掘和宣传在培训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