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11月30日,第13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在省委党校举办。培训班以理论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分组研修相统一,研讨交流与自学思悟相融合,实践锻炼与拓展训练相补充,有效提升了学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收获
通过“四同”教育,宗旨意识得到了强化。在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八天的学习实践中,全体学员坚持党的使命与为民执政相结合、群众观点与工作方法相结合、问题意识与求解思维相结合、党性锤炼与作风改进相结合,与群众同吃一锅饭、与群众同住一个屋、与群众同收一片田、与群众同学一个理,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强化了宗旨意识,锤炼了党性修养,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升华了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思考和感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必须树立强烈的为民情怀,从群众需求和客观实际出发,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心上,把为民担当负责扛在肩上,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做为后人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好事,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作出贡献。
三个月的共同学习生活,不仅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理论知识得到充实,思维视野得到拓展,学员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大家之间建立起的深厚友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学员之间思想上有了碰撞,工作上有了交流,情感上有了升华,尤其是大家对相互之间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增强了大家思考问题的全局性和系统性,为今后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感悟
理论学习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进党校,最重要的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新时代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看家本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把握基本观点上下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其深刻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把握科学体系上下功夫,深入领悟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结合贯通上下功夫,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特殊省情、重大责任联系起来,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准确判断,保持头脑清醒、心明眼亮。做理论上的清醒者,强化理论思维,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找规律,勇于较真碰硬、能够善作善成;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行动上的实干家,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破解复杂问题难题的工作能力,转化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举措意见和行动方案,推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做到统筹谋划、整合力量、有序推动。
政治过硬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做一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青年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在政治立场上坚定,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树立正确政绩观,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打基础、立长远、增后劲的好事;积极投身现代化新青海主战场,深入改革发展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在基层“沃土”中汲取“向上生长”的丰厚滋养。在政治担当上有为,关键时刻勇于向前,困难面前勇挑重担,直面矛盾、无畏艰难,切实把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聚焦生态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等重大部署,拓宽思路眼界,助推高质量发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接受重大斗争考验,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和才干。在政治本色上纯粹,做到严守规矩,用党员标准和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慎言慎行,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廉洁治家,传承良好家风,严管亲属子女,守住廉洁自律的从政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