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9月28日安徽省地市级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第一题:材料分析题材料:F市因为干旱农业受到了挑战,为了做好春耕春种,下去调研,发现G县的农耕气象很好。调研中发现了G县的一些做法。问题:你是F市春耕备耕调研组成员,去G县调研,请你写一篇G县春耕备耕经验做法的总结材料,发在信息简报上,标题自拟,500字左右。25分。关于G县春耕备耕有关情况的简报近日,为应对干旱农业挑战,做好春耕春种工作,G县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以充足准备保障耕种有序实施。一是未雨绸缪抓支持,打好春耕备耕“先锋战”。进一步明确春耕重点任务,普查全县播种面积,出台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政策,统筹用好中央下达200万元补贴用于
2、全县春耕备耕设备、种子、耕种等基础要素保障,及时向农民发放惠农补贴并直通“一卡通”,压缩农户指出成本,调动种粮积极性,以充足政策“工具箱”为春耕备耕夯实基础。二是引导种粮强保障,打好春耕备耕“人力战”。加大科技种田指导,针对种粮大户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宣传病虫害防治措施,累计培训xx场、xx人次,指导农民在干旱条件下保种保收。加强线上农技知识推广力度,开通专业化平台,邀请专家开展线上知识宣讲,依托手机等载体完善宣传通道,切实以科技赋能种田。三是规范管理严监督,打好春耕备耕“市场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多部门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哄抬价格等违法
3、违规行为,并提前组中值开展杀虫剂等招标收购,规范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第二题:简答题材料: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1: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哪些问题。不超过300字,15分。1.托育市场发展慢。市场化托育率不足30%,生育率低导致经营机构、幼儿托育机构等难维持,出现倒闭潮、退市潮。2.教育管理统筹差。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未有效应对生育高峰,乡村教育生源流失严重、教育力量不足。3.养老服务不平衡。公共养老设施护工待遇较低,乡镇村等地区养老服务公共设施标准低、利用率低。4.公共文化质量低。老年人、农村地区
4、等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未契合受众需求,居民参与度、获得感、满意度均较低。5.住房配置不合理。住房全生命周期资源配置不充分,保障房及安居性住房较少,新市民一房难求、商品房价格高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问题2:针对调研报告建议部分提对策。400字左右,20分。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并行。从养老教育等市场化需求着眼,既要立足当前,从能做的做起、从能补的补起,集中力量攻坚突破;还要着眼长远,前瞻性地考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群众需求、服务人口等方面因素,合理布局民生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并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住房、文化、养老、教育、托幼等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建立健全综合管
5、理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分别完善制度机制,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和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现实条件和承受能力,科学确定符合本领域、本地区的工作目标,做到有多大能力解决多大问题。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要把握民生事业的特殊性、基础性特点,在把握重点的同时,重点部署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兼顾其他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各领域民生实事协同推进。第三题:大作文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材料2:调查研究的反馈意见,分别有传统产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一些做法和问题、人才的问题、新兴产业以及产业升级中的问题。材料3:部门座谈会中各个部门反馈的问题。问题:市里要
6、召开专题会,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工作,你作为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H市的工作部署,为领导写一篇讲话提纲。1100-1300字,40分。要求:结构完整,言语通顺,措施可行。在全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安排,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深刻认清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要深刻认清新质生产力助推发展的作用。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要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
7、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切实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要深刻认清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当前,全市上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体现在3个抓上:抓产业升级,以数字化技术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抓支持发展,出台政策,完善机制,优化帮扶;抓培育提升,廓清了思路、打好了首战。要进一步把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开来。要深刻认清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短板。产业升级仍有不足,以旧促新力度还不大;人才支持仍有不足,专业化团队较少;融资保障仍有不足,资金尚有缺口。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解决促进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深入抓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一要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8、为新质生产力“强内力”。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引领新质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要着力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体系,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协同联动,打造集人才培养、专业实践、科研攻关等于一体的“产教研”创新平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内力”。二要发挥科技创新“新引擎”,为新质生产力“增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要注重促进创新供给与激发创新需求相结合,既
9、要培育壮大创新产品经营主体,又要激发市场活力,拓宽科技创新成果在制造、城建、交通、教育、医疗等不同领域和场景应用,为科技应用提供“动力”。三要谋划产业升级“新布局”,为新质生产力“注活力”。产业是打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要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牵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壮大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建设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理念,着力解决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要素约束趋紧、出口市场冲击等问题,重塑竞争优势,形成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深化完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体系要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统筹推进,明确工作方案,做到挂图作战、见人见事、紧盯不放。要强化沟通协调。各部门协同对接,既牵头落实重点工作,又各司其职、有序实施,做到工作“一盘棋”。要强化工作实效。注重工作的落地和创造性落实,结合工作实际抓好重点推进,分清主次、接续发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