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市直教体系统纪检监督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材料。
办公室
16日
一
1.上午9:00,在实验楼会议室召开党委会。
3.下午5:00,在北区实验楼一楼报告厅开展“健康第一课”专家讲座。请高一5班、9班,高二4班、5班学生按时参加。
4.下午3:00,科大讯飞讲师来我校开展智慧课堂应用提升培训,没有课的青年教师(45周岁及以下)参加,学校将签名考勤。地点:逸夫楼四楼录播室。
5.上午9:30,南区召开安庆师大实习生和指导老师见面会。地点:南区大报告厅。
教导处
6.下午2:30,在南区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八礼四仪”:全面育人背景下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创新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会议;
7.下午第四节课,在三楼阶梯教室举行2023年校学生会干部竞聘选举。
政教处
8.南区对接行政服务中心,联系校园树木修剪事宜。
9.对南区校园校舍、水电等设施设备安全专项检查。
10.申报2024年集团化办学资金项目。
总务处
17日
二
1.上午9:00,北区技术教研组在实验楼四楼教师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室
18日
三
1.收集2023年空缺岗位竞聘申报材料。
2.下午南区召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座谈会。
2.下午第一、二节课,南区物理组在录播教室开展视导课活动。授课人:杨群、杜鹃。
3.上午9:00,在南区行政楼二楼召开梓树花开第九批内涵项目推进会。
4.晨会,举行消防紧急疏散演练,加强秋、冬防火宣传。
19日
四
1.上午8:30,校领导分头召集分管部门干部会议。
2.上午10:00,北区生物教研组在教研活动室开展教研活动。
3.今天之前南区各班上交“孝老敬亲我在行动”感恩活动照片。
4.下午第三节课,崇德楼三楼合班教室召开心理约谈反馈会,参会人员:分管校长、政教处工作人员、七年级年长和七年级各班班主任。
20日
五
2.上午第二节课,南区历史组在录播教室开展视导课活动。授课人:马靖宁。
3.下午第一、二节课,南区数学组在录播教室开展视导课活动。授课人:肖建平、费政玉。
4.上午8:30,高三历史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5.下午3:15,高一数学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6.下午第四节课:劳动实践活动。
7.下午放学,各班认真组织好教室内、外卫生大扫除,安排考场。
8.开展北门广场改造工程决算审计工作。
21日
六
组织2023年成人高考考试考务工作。
通知
1.请各部门于10月14日前上报2024年度政府类采购物品的规格型号与数量。(总务处)
每周一读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
一、高考试题分析模型的确定
2023年高考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基于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落地新高考的“三新”第一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今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的评价是“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引导依标教学;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本文拟从定量的视角对今年高考化学试题进行评析。
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主要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进行总体刻画,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应“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中提出“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和内容整合”三个层面[1],其中不同能力水平的“任务设计”可用“关键能力”代替。由此,我们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模型系统,以期实现考试与教学从“双重变奏”到“良性互动”。
图1: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模型
由图1可知,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2],真实情境是实现“知识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3]转变的重要载体,具体到化学学科,即通过精心遴选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实验探究、化学史料、学术探索[4]等情境,实现对不同内容、不同水平学科素养的考查。必备知识是指最有素养发展价值的核心知识,涵盖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所有内容,具体包括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5]。关键能力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关键路径,根据化学学科的特质,提出“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实验与探究”等四大学科关键能力[6]。通过遴选不同陌生度的真实情境、融入不同关联度的必备知识、设计不同水平关键能力的实际问题,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2023年高考坚持素养立意,强化关键能力考查,本文以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甲卷(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全国乙卷(河南、陕西、江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和全国新课标卷(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云南)、北京卷、广东卷、浙江卷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0个省(区、市),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分别从真实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三个维度展开定量研究,并结合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冀能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进有所启发。
二、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一)精心遴选真实情境,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精心遴选情境素材,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社会功能,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不同情境素材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2所示。
图2:不同情境素材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
(二)深化必备知识融合,体现迁移应用价值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精心遴选最有素养发展价值的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体现知识迁移应用的价值。不同类型知识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3所示。
图3:不同类型必备知识在试卷中的占比
(三)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素养导向,落实新课程理念。不同水平关键能力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4所示。
图4:不同能力水平关键能力在试卷中的占比
由图4可见,各套试卷均体现素养立意,凸显关键能力的考查。
首先,重视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各套试卷关于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在全卷中的占比均超过了10%,其中浙江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均超过了18%。理解与辨析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科学地解释现象”相对应,主要是指掌握已学过的化学符号、概念、原理和事实等术语知识内容,并能融会贯通;辨识模型、图表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并与已学知识进行整合;辨析在解决生产、生活与社会问题过程中运用的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并能解答简单化学问题。[8]
其次,重视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体现综合性。推理能力是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关键能力,各套试卷在这方面均分配了较大分值和比例。各套试卷关于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在全卷中的占比均超过了30%,其中全国甲卷和北京卷更是超过了40%。分析与推测能力,主要是指基于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运用比较和分类等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反应及产物;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等,判断物质的结构特征;结合化学原理,推测简单反应的过程和机理。[9]
再次,重视归纳与论证能力的考查,体现应用性。各套试卷均重视归纳与论证能力的考查,占比均超过了16%,其中全国乙卷、广东卷、全国新课标卷更是超过了25%。归纳与论证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相对应,主要是指认识不同呈现方式的数据和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转换,推导物理化学参数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归纳总结出变化特征和规律;比较不同方式得到的结果,论证并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10]
最后,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创新性。各套试卷均高度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占比均超过了17%,其中北京卷、浙江卷甚至超过了28%,充分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质。实验与探究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相对应,主要是指根据实验操作和过程,分析实验目的或预测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在运用规律、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践探索、科学研究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清晰、准确而有逻辑地运用化学专业术语、数据图表和模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科学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1]
三、教学启示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加强教考衔接,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素养导向作用、新教材的育人载体作用,对日常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方向引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遴选真实情境,让学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二)关联必备知识,让学生实现从“应知”到“应用知识”
(三)落实关键能力,让学生实现从“用中学”到“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