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试题及答案

1.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

答:监察建议

2.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非经,不受政务处分。

答:法定事由、法定程序

3.降级处分的期间是,撤职处分的期间是。

答:24个月、24个月

4.政务处分期自计算。

答: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答: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6.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政务处分:

答:从重

7.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答:48

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

答: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

9.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

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答: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11.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答:监察机关

12.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答:政务处分决定生效

13.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给予政务处分。

答:不再

14.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最重处分是

答:撤职

15.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最重处分是。

答:开除

16.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的最重处分是。

17.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答:2

18.决定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制作。

答:政务处分决定书

19.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答: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

20.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答:1

二、单项选择题(1×10=10分)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

B.全体党员

C.领导干部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答案: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纪委机关

B.监察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

答案:B

3.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A.免予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分

C.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处分

答案:C

4.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答案:A

5.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A.可以B.应当C.协商只能一家处分D.两家同时

6.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B.可以同时C.不能同时D.协商给与

7.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

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8.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

9.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

10.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处分是()。

三、多项选择题(1×10=10分)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C.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D.罪责刑相适应。

答案:ABC

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

A.定性准确B.处理恰当C.程序合法D.手续完备

答案:ABCD

3、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

A.降级B.撤职C.开除D.严重警告

4、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答案:AC

5.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谈话提醒B.批评教育C.责令检查D.予以诫勉

6.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政务处分。

A.减轻B.免予C.不予D.从轻

7.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A.职务B.职级C.衔级D.级别

9.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A.职务B.岗位等级C.职员等级D.职称

10.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C.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四、判断题(1×20=20分)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宪法》,制定本法。(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2.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3.记过处分的期间是十个月。(ⅹ)12个月

4.政务处分决定自下发文件之日起生效。(ⅹ)作出之日

5.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ⅹ)可以

6.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开除。(ⅹ)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7.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ⅹ)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8.被撤职的公职人员,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9.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ⅹ)从事管理的人员

10.被开除的公职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11.公职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监察机关应当按规定予以纠正。(ⅹ)监察机关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按规定予以纠正

12.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

13.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公务交通、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的最重处分是撤职。(√)

14.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5.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ⅹ)撤职

16.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7.参与赌博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8.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9.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前,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

20.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全社会宣布。(ⅹ)一定范围

五、简答题(5×4=20分,附加2题)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2.政务处分的种类有哪些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3.政务处分的期间分别是什么

答: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4.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如何处分

答: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个月。

5.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事项有哪些

答: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违法事实和证据;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

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6.参与公职人员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答: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

六、论述题(5×4=20分)

1.监察机关进行监察的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有哪些

答: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三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2、公职人员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的情形有哪些

答:一是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二是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三是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四是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五是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六是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3、公职人员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情形有哪些

答:一是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二是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三是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是包庇同案人员的;五是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六是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4、公职人员犯罪予以开除情形有哪些

答:一是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二是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是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5、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的情形有哪些

THE END
1.北京2023年历年真题考试:公务员制度历年真题汇编(共284题).pdf76页试题答案:A,B,C,D,E 14、我国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是(单选题) A.《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 D.《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试题答案:A 15、公务员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这违背了【】(单选题) A.公正清廉的义务 B.保持操行的义务 C.为民服务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7/7033055153010010.shtm
2.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22年最新2. 现行公务员法是根据下列哪部法律制定的?(A)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共产党章程 C. 中华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270870-1-1.html
3.2025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公务员试题及答案【公务员题库】提供2025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公务员考试模拟考试题库下载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公务员真题试题资料、真题及答案解析、模拟考试题库下载等信息欢迎访问华图题库。https://ah.huatu.com/tiku/dfgwy/
4.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60道(精选5篇)9.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10.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不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答案:1-5×√√××;6-10√√√× 四、案例分析: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对下列案例进行简要分析。某省外事办一工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x6f5.html
5.自考《法学概论》专项试题及答案27、下列人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管辖权的是 A、美国驻中国大使 B、正在上海访问的法国总统 C、正在香港访问的英国外交代表 D、香港特首 28、被冲突规范指定用来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是 A、准据法 B、冲突法 C、本国法 D、外国法 29、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https://www.ruiwen.com/shitidaan/8112789.html
6.2013年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六(附详解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社会进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C项未涉及法治的内容,故不选,正确答案为ABD。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http://wap.91exam.org/sydwxg/297-51/51883-2.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规定试题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324881fe44f4dfbb8c0a94fe6909f0f.html?fm=bd1a8200f07e5d3d713029d27f33d5ff35
8.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练习!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1、护士注册机关在受理护士注册申请后,对审核不合格的,应当( D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6016.html
9.中国规范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新一部法律是()A《国家工作人员法》BA、《国家工作人员法》 B、《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中国规范国家公务员制度轨制最新一部法律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72/17715455.html
10.2023年公务员法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解析法宣在线无纸化普法培训25.(多选题)我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职务分为()A.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务B.非领导职务C.领导■职务D.综合管理类职务对的答案:BC用户选择:A.具有良好的品行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箝C.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D.法定的其他条件对的答案ABCD用户选择: 27.(多选题)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是()oA.任人唯贤https://www.yxfsz.com/view/1631612372346048514
11.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2014年4月27日)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列有关公务员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务员工资由其职务决定 B.我国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C.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D.挂职锻炼是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之一 8. 以下案件不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是: A.某市副市长贪污受贿案 B.某法官徇私枉法案 http://sc.qcstudy.com/show-209-5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