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Node.is;口语考试;Node.Webkit;编码
当前国内高校英语口语考试的过程较为复杂,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1-3]。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Node.is的英语口语考试平台,充分利用了Node.is在非浏览器应用程序开发方面的通用性和Node.Webkit框架的多语言兼容性,利用JavaScript实现平台的开发,在具体应用上,通过采集、编码、缓存等多个环节处理学生的口语音频,从而实现了英语口语考试的在线操作。
1平台整体设计
1.1平台功能设计
1.2平台技术架构
由于口语考试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同步进行的,所以平台充分利用了Node.is的异步特性,为每一项异步操作植入监听器,从而有效提高平台的并发处理能力,因此本平台利用Node.is的Soket.io技术实现通信功能。对于平台的客户端界面,为了满足根据不同试题内容进行自适应变化的需求,采用了响应式渐进框架Vue.is实现MVVM模式的客户端界面。平台具体的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英语口语考试平台在Vue.is的基础上以组件化的方式进行开发,所有组件文件均为“.vue”的形式,每一个文件中都包括局部CSS代码、Vue.is逻辑脚本和HTML模板[4]。这种开发方式实现了命名空间隔离、组件复用和松散耦合,无需对客户端的每一种界面进行单独的开发,进行具体操作时只需将多个子组件进行功能性的融合,从而避免了命名空间的污染。因此本平台设计过程中将客户端界面分解为多个子组件,并分别将WebSocket通信和音频处理封装成单独的组件,利用Webpack进行整体打包,从而在各种资源间建立组合关系并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将其合并为执行文件。
2平台实现
2.1客户端界面
2.2网络通信
2.3音频处理
3平台应用测试
3.1平台性能测试
3.2平台压力测试
在口语考试并发用户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平台的数据吞吐量较大,此时平台程序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平台功能能否正常实现决定了平台是否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采用Web-socketBench作为压力测试工具,测试过程中将Socket连接的数量从0逐步增加到1000,发送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数据以模拟不同的参试人员数量和试题内容,最终得到的发送成功率数据,如图3所示。图3不同连接数和数据量条件下消息发送成功率由图3可见,连接到平台的用户数量越多(超过500个时),发送的数据越大(超过10MB时),消息发送的成功率会有所降低,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试学生数量和所生成的音频文件几乎不会超过这两个数值,在此条件下发送消息的成功率能够达到100%且测试过程中未出现宕机和程序中止运行的情况,可见平台能够满足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的英语口语考试需求。
4总结
当前多数国内高校的英语口语考试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对有限的教学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浪费,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Node.is的英语口语考试平台,介绍了平台的功能结构和技术架构,分别阐述了客户端界面、网络通信模块、音频处理模块的设计思路,并对平台的性能和抗压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平台功能完善、抗压能力强,对于高校的英语口语考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许秀云,姚冬,丁凰.基于SSM框架的英语口语测评系统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1):147-149.
[2]王诗莹.基于SSM框架的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9.
[3]刘翠宁.基于推荐算法的高中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19.
[4]孙雅琳,文福安.TensorFlow在大学英语语言训练中的应用[J].软件,2017,38(8):142-144.
[5]金晓宏.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英语口语考试智能评分系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7,46(3):386-389.
[6]叶建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规模口语考试实施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