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致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武汉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拔尖人才,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成长成才的舞台,涌现出一批批“学霸、牛人和风云学子”。
武大学子“恋爱神器”获微软“创新杯”中国赛区特等奖
武大学子马鸿旭夺冠《天才知道》
边学边“玩”读直博、进名企——武大一个班26人是“学霸”
2010级本科生李敏慎同时被5所美国名校录取
武大学生宋卢挺:论文登上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武大“小盖茨”的创业路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团队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武汉大学代表队由3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组成,他们分别是罗健珲、叶阳和丁世伟,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能力素质、高度的团队合作、惊人的恒心毅力使他们摘得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唯一的特等奖。
此次竞赛赛题要求参赛队设计并制作一双竹结构高跷模型,并由参赛队的一名队员穿着本队制作的竹高跷进行加载测试,不仅有结构设计和制作,还加入了人与结构模型的互动,增添了竞赛的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更强。竞赛总成绩包括计算书及设计图、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陈述与答辩、静加载和绕标竞速测试,武汉大学代表队以领先第二名10分左右的成绩将唯一特等奖收入囊中。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各高校轮流承办,为教育部确定的九大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竞赛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罗健珲是篮球场上的MVP,现已被保送至同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叶阳一表人才,博览群书,已被保送本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丁世伟为人处事严谨细致,也被保送本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英语辩论队获第十七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一等奖
在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精英邀请赛上,我校代表队获全国一等奖,创下了我校在同类比赛中历史最好成绩。
本次比赛共有全国105支队伍参赛,历经3天8轮循环赛后,最终有32支队伍晋级。我校代表队由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学生付端凌、刘英伦组成,她们宏辞论道铿锵有力、英语口语流利准确,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付端凌是2013年武汉大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曾担任学校英语辩论队队长,带领辩论队包揽2013年国际辩论教育协会在华中举办的3场英文辩论赛冠军,她个人也获得了第一、三届华中英辩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刘英伦同样曾任学校英语辩论队队长,和队友们一起在各大比赛中斩获佳绩,自己也成长为了华中地区英语辩论圈里广为人知的辩手,在2013年武汉大学珞珈风云学子评选中入围50强。
据了解,“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创始于1997年,每年举办一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口语赛事,大赛采用英国议会制辩论制度。本次精英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学习杂志社协办。
陆庆全:“学霸”生活很丰富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盛产科研“学霸”,陆庆全是其中之一。
2011年,陆庆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后,投奔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雷爱文教授门下,继续从事自己钟爱的科学研究,续写武大学子科研传奇。
国际刊物4篇、国内学术会议1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被EI收录3篇……这只是他科研成绩中的一部分。
迄今为止,陆庆全参与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次,校际互访活动多次,展现出了良好的学术和科研能力。
在导师雷爱文的指导下,他采用新颖的设计思路,开发出了一类使用空气作为高效的自由基引发剂的绿色自由基反应,首次实现了以烯烃和炔烃化合物作为桥链的绿色自由基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伯醇、仲醇、叔醇以及醛酮类化合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杂志《德国应用化学》、《美国化学会》等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不要以为我只喜欢科研。”揭开“学霸”面纱,陆庆全的生活其实丰富多彩。樱花开放期间担任学生导游、为本科生学弟学妹充当科研和人生导师、帮助硕士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接待国外来访教授……这些角色给他带来的快乐,不亚于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所产生的成就感。
陆庆全还透露,从今年元旦起,他开始担任武汉大学绿色催化研究所“学生总管”一职,成为导师雷爱文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从学术到学风,从硬件到软件,从卫生到文化……研究所被经营得有声有色。
对陆庆全来说,科研只是他的兴趣点之一。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要一一用心去体验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