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词汇之中,一些词汇被定位于“高级词汇”,就是应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这些词汇是被英语教学大纲有所要求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针对这部分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就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比较下列的语句:
Ifoundthetestissimple.(翻译:我发现考试题是比较简单的。)
Ifoundtheexamquestionverysimple.(翻译:我发现考试题是非常简单的。)
通过比较上面的两个英语语句,后一句的英语表达更为精确,在语句的运用上更为顺畅。如果是在高考中对这两个语句进行评分的时候,词汇的正确运用是一项重要的考查项。对这种高级词汇的应用,就可以充分印证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2.在英语阅读学习中要对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予以掌握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特别是我们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英语写作是重点,如果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就会影响学习效率。新课程背景下,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已经不拘泥于正确表达,而是要具有文化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英语写作学习中,就要做到英语语法结构准确,英语文化表达要正确,通过英语语句就可以将写作的中心思想以及要体现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
比如,Hewasfiredbecausehewasslackinhiswork.(翻译:因为他在工作中偷懒,所以被公司解雇了。)
Thecompanyfiredhimbecausehewasslackinhiswork.(翻译:被公司解雇了是因为他在工作中偷懒。)
前一个语句强调“他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在工作中偷懒”。按照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原因在前,需要强调的语句是放在后面,以铺垫为条件,需要将结果突出。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则不同,是将强调的结果放在前面,用以表示突出,之后⒃因陈述出来,所以,后一句的表达是正确的。4.结束语
[2]李梅.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师运用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04).
关键词:探索;兴趣;课堂;交流
凡是教学效果很好的一节课,都是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英语探索的欲望,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开口讲英语来达到交流的目的。接下来,笔者把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进一步探索高效英语课堂起到推动作用。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协调者,英语课堂作为一个需要大量交流的课堂,更应该如此,经过老师的引导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为课堂主体,由学生管理,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由每节课的“freetalk”到“newlessonpresentation”,再到“practice”和“check”都由学生自发地进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样学生才有主人翁意识,真正乐于探索新知。
二、把交流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语言只有被应用起来才有生命力,如果只是学习死的语言点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课堂上的人和物制造情景,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动嘴、动脑,让他们自发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不会差。例如:在讲授“Isthisyourpencil?”时,我手拿学生铅笔问:“Isthisyourpencil?学生回答:“Yes,itis.”再把铅笔放远处问:“Isthatyourpencil?”学生回答:“No,itisn’t.在练习时,我把学生的物品收集起来放一个袋子里,让学生应用所学句式找到物品的主人。如:“Aretheseyourbooks?”“Yes,theyare.”这样在找回东西的过程中,学生操练了语言,学中用、用中学。一旦用到语言并交流成功,学生就会觉得欣喜无比。
三、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
总之,英语教学研究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探索精神,应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成败,是英语教学不断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一、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二、教育工作者要找出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
三、英语新教学方式的开拓
四、结合日常生活,教学中列举日常实例
现代初中生接触的东西非常多,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日常实例让学生们积极进行讨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学生都有追星情结,可以以姚明、成龙等这样耳熟能详的名人进行举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这要求教师要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实例。
五、开展第二课堂,举办英语交流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语言作为桥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之外,学校应开展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可以是英语交流活动,也可以是竞技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选在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时举行,这既能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有时举办英语竞技活动对激发学生兴趣可能更有利,英语竞赛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我们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样的竞技活动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下举行英语角活动,让大家进行交流,也可以举办一些表演活动,例如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情景剧表演等。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七、适当安排家庭作业,巩固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高中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应付高考的任务,这导致许多老师的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很被动,学习与运用脱节,导致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使学生经历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
面对这样的教学环境,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教师讲课。因而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作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想方设法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起来。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自愿应用是让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最佳途径。以下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几点教学方法:
第一,教学联系生活,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很少有主动发言或回答问题的同学,这是由于他们经历了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渐渐失去了的英语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渐渐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而不是参与课堂活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第二,增进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大重要途径。学习每一种语言都要从听说入手,听说是学习语言基础的门槛,而要做到发音标准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比如,课本内容讲到《项链》或者《威尼斯商人》时,可以组织同学们观看同一题名的电影,然后让同学们自由组合结成小组选择电影中的片段来表演话剧,这样既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听力能力,又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语言交流运用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设置一些奖项,最佳表演奖、最佳组织奖、最佳男、女主角奖等等各种奖项,获奖者可以得到小奖品。这样的设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如听力训练,除了做听力题外,还以让学生听英文歌曲猜单词;听故事;听电影片段等。在训练学生口语时可采用情景对话、小品表演、模仿秀等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将书本中的英语和生活中的英语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第三,丰富课外辅导,培养学习能力。
一、师生互动,四步教学:1、学生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通过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解决部分重点和难点,并做好课文预习笔记。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小组讨论。在学生了解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个人在预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交流预习笔记并补充各人预习中的不足;3、教师解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之上对学生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答疑。教师的解答一般以提供实例为主,让学生自己分析各种语言现象的特点,比较差异,找出规律,做到真正掌握和理解课文难点;4、创新运用。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基础之上由教师创设语言情景,也可以让学生编新的对话,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才能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均翰,《许高雄.普通中学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闵会学《英语新课程小组化教学浅析》,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
教育质量高低,固然有“教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学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是时展的要求,它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理论的完善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1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
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包括培养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英语学习,在这一初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主体性英语学习策略无疑将会对未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进行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训练,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2.1练习性原则。正如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英语技能的获得一样,懂得和了解一些英语学习策略并不意味着会实际运用这些策略,并非教给了学生各种英语学习策略,他们就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使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必须和情景练习结合起来,即在进行策略训练时必须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去选择和尝试刚获得的学习策略并取得成功的体验。这些学习策略实际应用的另一个潜在的副产品就是将使学生十分清楚自己偏爱在哪种学习条件下使用哪种学习策略最有利于获得最好的学习效率,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学习策略。
1.2.3渐进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训练都不是一缴而就的,能力的形成更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到系统的英语学习,不管是英语知识的掌握还是语言技能的获得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更不用说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了。所以进行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切实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符合其年龄和学习特点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
1.2.4过程性原则。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习者自身在不断发展变化,同一个学习主体,在初一、初二、初三时的学习状态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在同一个学习阶段,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他可能采用的主体性学习策略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进行策略训练时,不要以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进行主体性学习策略培习。
2运用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综合运用已获得的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时,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种原则。
2.1差异性原则。学习情景是千变万化的,学习主体的情绪状态也是发展变化的,曾经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变化了的情景下可能就不再适用,对别的学习者来说成功体验过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用于自己。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要把握好差异性原则,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到主体性学习策略真正为我所用。
2.2发展性原则。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在运用主体性学习策略解决实际的英语问题时要遵循发展性原则,要灵活机动地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地运用,不能死搬硬套。对于学生来说,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会不断遇到一些用己经形成的主体性学习策略仍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旧策略”与“新问题”就会发生矛盾。正是在不断的矛盾解决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策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向自动化水平靠近,最终达到“无策略”境界。
3结论
学习策略已经成为英语教育领域中研究的重点,也已经成为培养素质教育人才所必须的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更会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来,通过学习策略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1]魏礼飞,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2]专家评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