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创刊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办的第一张大型晚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是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省委宣传部代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近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新型现代文化传播集团。2021年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2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羊城晚报》凭借512.59亿元品牌价值,蝉联全国晚报类第一名。人民网主办的2021(第六届)全国党媒网站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21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报融合传播指数表现优异,羊城派新闻客户端以10475万次下载量位居全国省报第三。
2.社会责任理念
一直以来,羊城晚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新闻真实准确,坚持推动社会发展,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021年度获奖情况
2021年,羊城晚报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探索实践之路上继续稳步迈进,新闻采编事业硕果累累。2021年,羊城晚报1人获广东省第十四届新闻金梭奖,27件作品获广东新闻奖,14项作品获得中国晚协赵超构新闻奖。由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广东省网络文化精品宣传推广活动评选中,视频《广东这百年》被评为最佳网络传播作品;《脱贫奔康粤来粤好——广东“智慧扶贫”实践纪实》被评为乡村振兴主题网络文化精品;H5《初心粤迹,快来打卡!》被评为建党百年主题网络文化精品。2021年度广东省“网络传播精品工程”评选中,《新使命,大未来——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获特等奖,《广东这百年》获一等奖,《相见》摄影+视频专题栏目获三等奖。
2021年6月2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与羊城晚报联合制作《广东这百年》视频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2021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1+1+9”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履行主流党报社会责任,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新型现代文化传播集团。
2.舆论引导
3.舆论监督
4.对外传播
羊城晚报创办的“国家级”项目“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已初步具备中、英、日、韩、葡、德、法、希腊、印尼、罗马尼亚等十多种语言传播能力。2021年春节,成功举办了首届“老广贺春——在线全球大联拜”国际传播活动,引发海内外热烈传播效应。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2021年,羊城晚报紧紧围绕“‘1+2+3+N’立体移动传播链建设”的总体目标,着力抓好羊城派客户端重点频道的运维,不断完善提升短视频平台、核心传播平台、头部商业平台三大传播矩阵,拓展喜马拉雅、B站、华为号等新渠道,并策划推出了一批优质原创栏目和融媒作品,还上线了语音播报、AI真人合成主播等新技术新应用,进一步强化了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传播。
2.融媒体报道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2021年,集团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对羊城派的架构进行全面升级,集团副总编辑兼任羊城派总编辑,设立执行总编辑、首席策划官、首席运营官、首席内容官以及所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编委会等,集全集团之力,高效开展移动端产品策划制作、协同内容、运营的工作机制。羊城派机构升级,下设5个中心(板块),分别为:编委办、策划制作中心、品牌中心、技术发展中心、金羊网。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羊城晚报致力于及时准确刊播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信息,及时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信息,并依托融媒体平台优势,开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解疑释惑,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信息服务作用。
2.社会服务
金羊网在首页开设“金羊民声”栏目,准确发布省内主要城市有关交通、教育、医疗防疫方面的惠民政策及民生消息;羊城派客户端“记者帮”专栏,主打消费维权、公共服务协调及政务服务沟通。此外,羊城晚报继续做强做大“智慧信息研究中心”“羊晚智库”等公共智库服务机构,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公益活动
五、人文关怀
1.民生报道
2.灾难和事故报道
3.以人为本
羊城晚报坚持向社会传递正确立场、观点、态度,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羊城晚报通过深入采访江门市77岁老党员“农田神医”李权生,推出深度报道《田间看病半世纪一生追求为乡亲》,生动讲述老党员李权生50年如一日,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排忧解难的事迹,深度报道有态度有温度。同时,羊城晚报注重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关心人的情感。《【抗疫故事】人情暖社区!误入疫情防控封闭区的父子受到社区照顾》报道一对误入佛山南海桂城封闭区的王姓父子受到各方照顾,父亲主动加入义工队伍为防疫出力。报道传递出奉献爱心、抚慰人心的正能量。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羊城晚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报道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擘画中国梦美丽图景。羊城晚报推出《文明城市谱新篇》系列专题报道,集中反映广东各文明城市发扬红色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生动实践;与广东省公证协会共同推出《我们身边的民法典:公证系列》全媒体系列宣传策划,紧贴群众法治需求,让人民群众知晓公证、认可公证,让公证法律服务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羊城晚报进一步发挥“岭南文化名片”优势,做好品牌项目活动,聘请文化顾问,展现岭南文化大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岭南文化”,倾力打造“文脉系列”全媒体融合传播产品,推出《岭南文史》《岭南文脉》《惠州文脉》《佛山文脉》《潮人文脉》《客家文脉》《莞邑文脉》《五邑文脉》系列融媒周刊。
由羊城晚报主办的“花地文学榜”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2021年度盛典在深圳福田举行。系列报道前后推出近60篇报道,包括对8位获奖得主的独家专访和系列特刊报道。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为提升群众的科学素养,2021年羊城晚报继续开设《珠江科学大讲堂》《钢哥的科学驿站》《健康大讲堂》《岭南名医》等常态性专栏,向市民传播科学知识及医疗健康卫生知识。此外,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新推出《科普视频集丨诊室医生来不及告诉你的事》专栏,通过小视频向市民科普诊室医学知识。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维护社会公德
3.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利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羊城晚报注重新闻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支持和保护记者正常采编行为。当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报社及时提供法律支持帮助维权。此外,通过各种方式的普法宣传培训,提升全员风险防范、学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羊城晚报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对新闻记者证进行规范管理,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新闻记者证,对离职、退休的采编人员,及时收回并注销记者证,并根据要求开展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2021年,协调组织集团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各类学习33人次;组织全集团1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广东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学习,如期完成50学时学习;选派6人参加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暨大传媒领袖讲习班”;选派20人参加网信办举办的互联网专题培训。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资源,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各层级干部进行点训和轮训。
十、合法经营责任
羊城晚报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规范经营行为,依法规范开展新闻采编活动,各采编部门、各地记者站没有从事与新闻采编业务无关的活动,报社没有向各地方记者站下达经营任务、收取管理费用。
十一、后记
1.对上一年度不足的回应
羊城晚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部署要求,针对上一年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实施党报功能提升计划,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认真落实把关校对制度,文字印刷差错减少,批评性、舆论监督报道以及融媒体产品数量、质量以及创新性比上一年度明显加强。
2.本年度存在的不足
一是出品的精品、爆款产品不够多;二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不够快;三是外宣产品生产及传播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年度没有被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或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情况。
3.改进
一是领导靠前指挥内容生产,确保新闻品牌效应。总编辑提出新闻报道精品化、有深度、有内涵的要求。社长、总编辑、值班总编、中心值班主任、报纸和新媒体编委、部门负责人等多重把关,指导具体内容生产,确保新闻品牌效应,打造系列精品、爆款产品。
二是进一步落实以采编机构改革促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整合体育、教育、艺术、医疗等板块资源,努力探索搭建行业标杆;借助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聚焦于打造“报、网、端、微、视”融合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爆款”融媒体产品,构建5G时代的新型主流传播平台。
三是内宣外宣联动,不断提升对外宣传舆论传播力、引导力。通过集团外宣中心、港澳记者站(办事处)、“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国际传播融平台等外宣平台,多层次、多形式拓展海内外传播合作渠道,内宣和外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起发力,多语种配合,制作“爆款”融媒体产品,推动对外传播出实效。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
2022年5月5日
【视频】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