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职工以及在医院内工作和学习的工人、保安、学生等其他人员熟悉消防安全常识,掌握基本消防安全技能;演练有总结。
导语
一,江西等级医院评审的“变”与“不变”。(已完成)
二、哪些条款,最容易被扣分?(已完成)
三、迎评过程中,临床科室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四、医院如何高效“迎检”
五、如何让临床科室成为迎评主力军?
六、各职能处室迎评重点内容。
七、有哪些委员会是评审重点?
七、评审应知应会怎么做?等等。
迎评过程中,临床科室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二)以评促建,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培训?
那都有哪些需要临床科室或者职能处室培训的内容呢我们挑一些重点来看下:
4、质量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管理技能培训,包括管理学知识培训、管理工具应用培训,数据管理和必要的统计分析培训等,掌握一种及以上管理常用技术工具,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
6、对医务人员有知情同意和告知技能的培训。
8、(质量管理人员,包括科室质控员)有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培训。
12、有不良事件分类目录,有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和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员工知晓。
14、医院主管部门对培训效果有评价、分析、反馈。(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
15、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医疗风险的知识培训、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控制、避让和风险分担等措施。
16、有医疗风险防范培训的计划,并落实。
20、制定落实风险排查、安全防控、守护巡查、应急处置、教育培训、定期检查等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21、针对医务人员不同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和技能培训。
23、定期开展应对高风险意外事件的应急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处置要求,对员工高风险意外事件的处置能力进行培训及考核。
24、工作人员接受筛查标准、筛查工具以及自杀和自伤风险降低规范和程序方面的培训。
28、对各级别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灾害和重大疫情的紧急医疗救援救治流程有持续强化培训与演练,保证管理及对口专业队伍知晓并落实。
29、医院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灾害和重大疫情的紧急医疗救援救治培训与演练。对培训和演练有检查与监管与反馈。
2、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医院总值班外,单独设置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总值班人员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3、有病案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
4、疾病分类编码人员有资质与技能要求,编码人员均要接受编码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5、有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培训计划并落实
7、病历书写作为医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有记录。
对于规范化培训,主要是职能处室负责,临床医技科室也可以保留相应的材料进行佐证,主要有这些:
1、按照国家及省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标准和考核要求,制定本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有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专项技术的学习。
2、规范化培训制度得以落实,有完整的培训和考核资料,医院主管部门对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5、按照培训方案和计划开展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或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要求,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培训教材和大纲要满足培训要求,保障培训质量。
6、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过程考核包括但不限于医德医风、出勤、理论学习、日常临床实践、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8、医院主管部门对规范化培训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化培训工作持续改进,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特定科室或者特定专业的一些培训要求,比如:
1、产房医护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并有记录(包括新上岗人员培训和再培训)。每年有至少2次关于产科诊疗规范的再培训,并有书面记录。(减少分娩损伤)
2、对门、急诊医务人员开展技术和技能专业培训,有门、急诊医务人员技术和技能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3、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
4、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均经重症医学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
5、医院主管部门对急诊医护人员抢救技能培训与考核定期督导检查、分析、反馈,并追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7、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
8、对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10、实施操作时镇静时,有接受过适合患者年龄和病史的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的人员在场。
21、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各项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有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和计划,并在日常工作中按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24、医师、护士和技师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具有3个月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25、有保障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医师、护士、技师配备和履职能力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血液透析室)
27、从事血液透析器复用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符合复用技术资格要求。
33、对放射诊疗人员有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培训,所有员工均能掌握心肺复苏基本技能。
40、设备管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标准的要求,并有培训。(检验、病理、影像)
41、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并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年。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由具备病理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制作各种病理切片和各种分子检测,有质量要求与完成时限。
43、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接受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技能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有再培训。(从事临床检验、病理和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人员)
44、有临床检验、病理实验室和医学影像诊疗场所管理制度、安全程序、标准操作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各岗位人员,使其知晓、遵照实施,并准确记录。
45、实验室应遵守生物安全规则,规则要求如下:
(1)对悬浮微粒和飞沫暴露的控制(例如,在混合、超声波降解、离心分离和燃烧接种环时)。
(2)穿上实验用外套、长袍或制服以保护日常衣物、防止污染。
(3)必要时使用生物安全柜。
(4)有如何处理对致病源、意外割伤、针刺伤、意外摄入和潜在感染源接触黏膜的实验室暴露的处置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去污染程序、需要紧急治疗时的联系人和安全设备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5)有相应书面程序规定所有标本的安全采集、运输和处置。程序应包括禁止任何人在实验室技术区域进行进食、饮水、抽烟、化妆、摆弄隐形眼镜及使用口腔吸管。
(7)实验室也应有相应程序管理和降低暴露于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如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结核、寨卡和其他未知的潜在传染性病原体。
46、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培训、演练。(实验室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
48、有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诊断规范、操作常规及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有员工培训教育,员工知晓并落实。(临床检验、病理和医学影像)
50、由具有必要的资质、受过培训的有技能的员工执行POCT。
(1)每一批次的特殊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
(2)每种特殊染色,必须有本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规程。
(4)特殊染色时所产生的有毒的污染性液体应专门回收,严禁随处倾倒。
(5)特殊染色结果不能作为最终诊断,必须由病理医师结合形态学综合判断。
54、对员工有放射安全防护培训,对新员工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
55、有解决低温环境有关危害的措施,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操作人员培训。(MRI)
56、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60、有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制定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标准预防、应急方案教育等。
64、护士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三级医院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65、医院主管部门根据中医特色,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中医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67、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及培训按规定执行,上岗人员(医师、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医用氧舱)
69、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医用氧舱)
72、明确各级人员的资质及岗位技术能力要求,有培训、考核。(取卵、胚胎移植)
73、实验室至少具有二名以上人员能开展微量/单精子冷冻技术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涉及到护理的培训,也有不少条款,如果可以的话,单独做一个盒子,因为护理是护理组专家进行检查。主要有这些:
1、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有培训和考核。
2、对护理储备人员有培训和考核,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4、建立护士岗位培训制度,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包括护士规范化培训、核心能力培训、护士继续教育。
5、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有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计划,并落实。
7、对护士进行危重患者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9、有针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的培训计划,并落实。
13、根据医院规模、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合理配置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配置有专科培训经历的专职护士长,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消毒供应中心(室))
14、对岗位培训有考核及效果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
15、护理人员按工作年限或职称分层培训,考核合格。(新生儿病室)
16、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科性,并对应急预案有培训、演练。(新生儿病室)
17、有新生儿护理质量专项质量管理标准、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并有培训和落实。
18、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有培训和落实。
1、有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相应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培训要求,并组织实施。
4、临床药师具备高等学校药学院系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经毕业后教育或在职岗位培训后,进入临床药师工作岗位。
5、定期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合理用药培训和咨询服务。
2、定期对员工进行政策法规、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和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有考核机制,员工知晓。
6、对新的临床和非临床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被任用的部门或病房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岗位职责与任何具体的工作分配。
7、对合同工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被任用的部门或病房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岗位职责与任何具体的工作分配。
8、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的情况和被分配的职责。
9、对学生和实习医师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的情况和被分配的职责。
11、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并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
14、注重培训质量,主管部门定期督导检查、分析、反馈,并追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15、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组织,有管理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提供培训条件及专项经费支持。员工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到落实。
16、有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上岗前有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并建立员工的个人健康档案。
18、定期开展财务管理制度的培训与教育,对更新后财务管理制度有培训的记录。
19、重要岗位有轮转机制,转岗前进行新岗位上岗培训。(财务管理)
20、设置价格管理部门,成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委员会。确保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部门建设和人员配备达到管理规定要求。专职物价员及兼职物价员对国家物价政策及实施细则知晓度高,有培训。
22、医学装备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功能和任务需求,配备专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医学装备使用部门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医学装备使用人员有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3、特种设备和特殊医学装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具有上岗资格。
25、所有参与激光和光辐射仪器使用的员工都接受安全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并有相应记录。
26、制订激光和光辐射仪器检查、测试和维护流程,包括激光校准、校对,这些工作由经过培训且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27、有保障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培训的制度、培训计划及具体课程安排,培训内容涵盖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处理预案及措施。对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培训情况有考核,并有记录。
28、医学装备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医学装备管理基本技能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和考核,并有培训档案。
35、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应急预案;开展年度、季节性、专项检查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重点部门的消防演练,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39、作业人员熟悉岗位职责和管理要求,有培训,有资质。(医院危险品管理)
40、有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并落实。有考核,员工知晓,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42、有对员工医院价值取向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知晓率达到90%。
43、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有效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院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
45、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废弃物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省、市两级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开展病种质控及培训工作,尽最大可能将院内感染发生风险降到最低。
46、加强人才培训工作,选送临床、疾控、管理等卫生技术人员深造进修。
47、实施公共卫生继续教育制度,每年安排一定学时的公共卫生继续教育课程,纳入医务人员年度考核指标,将公共卫生实训课程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48、实施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交叉培训计划,临床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完成不少于2周的专业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能力训练,公共卫生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完成不少于2周的医疗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训练。
1、员工知晓医院的宗旨、愿景、目标和功能任务。
3、医务人员知晓优先使用基本药物规定和具体措施,并有措施促进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处方行为。
4、各级别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灾害和重大疫情的紧急医疗救援救治流程有持续强化培训与演练,保证管理及对口专业队伍知晓并落实。
8、员工知晓医院公示的途径、主要内容与结果。(各科室医疗质量内部现场检查和公示)
11、建立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部门以及提供诊疗支持的后勤部门,明确值班岗位职责并纳入职责汇编,员工知晓。
12、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知晓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13、有不良事件分类目录,有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和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员工知晓。
14、员工知晓本部门及本岗位医疗风险。
18、建立针对急危重患者的院内急诊、住院(含处置)和转诊的绿色通道机制,提供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住院或转诊的连贯性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涉及病种、流程、财务和标识等内容。员工知晓绿色通道的实施范围及流程。
26、麻醉医师知晓规范和流程,落实并记录各项处理措施。(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40、建立和实施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并以考核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应当充分征求护理人员意见,提供多种途径方便查询,护理人员知晓。
41、护士知晓并落实上述内容。(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技术规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措施。)
42、护理人员知晓各工作区域功能及要求,并得到有效执行。(手术室)
43、工作人员知晓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分区与履职要求。
46、医务人员知晓规范并按规定执行。(住院患者处方外配、自带药品管理规范及审核流程。)
53、有临床检验、病理实验室和医学影像诊疗场所管理制度、安全程序、标准操作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各岗位人员,使其知晓、遵照实施,并准确记录。
55、有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诊断规范、操作常规及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有员工培训教育,员工知晓并落实。
63、专业技术人员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行为准则知晓并落实。
70、有实验室操作查对制度,全员知晓并严格执行。(辅助生殖技术)
74、定期对员工进行政策法规、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和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有考核机制,员工知晓。
79、设置价格管理部门,成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委员会。确保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部门建设和人员配备达到管理规定要求。专职物价员及兼职物价员对国家物价政策及实施细则知晓度高,有培训。
81、临床及医技科室使用部门与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人员知晓上述要求。
84、医务人员知晓医疗装备应急管理与替代程序。
92、有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并落实。有考核,员工知晓,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93、员工知晓停电时的对策程序。
95、员工对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等知晓率达到90%及以上。
96、有对员工医院价值取向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知晓率达到90%。
97、定期开展全员尤其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洁自律及警示教育,医务人员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内容的知晓率达100%。
99、质量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管理技能培训,包括管理学知识培训、管理工具应用培训,数据管理和必要的统计分析培训等,掌握一种及以上管理常用技术工具,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
103、定期开展应对高风险意外事件的应急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处置要求,对员工高风险意外事件的处置能力进行培训及考核。
104、熟练掌握产科基本操作技能、正常分娩的接产技术及产程管理技术。
105、医务人员掌握各种难产诊疗技术。
106、急诊医师具备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熟练掌握高级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复律、呼吸机使用、血液净化和创伤急救等技能。
108、麻醉医师掌握术后镇痛治疗规范与流程,镇痛治疗效果有评价和记录。
109、在评估患者及家属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出院后康复治疗与护理事项。
111、各级医师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并严格执行。介入诊疗前,手术医师手术前进行术前评估与访视。
115、对放射诊疗人员有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培训,所有员工均能掌握心肺复苏基本技能。
11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技术操作,熟悉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120、输血科或血库与血站建立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供血满足临床需要。
121、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指标),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并落实。
123、医务人员掌握隔离的原则、标准、技术,并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25、医务人员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执行医嘱,并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记录。
127、全体职工以及在医院内工作和学习的工人、保安、学生等其他人员熟悉消防安全常识,掌握基本消防安全技能;演练有总结。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和单位。
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
本文内容属于原创,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