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学院院长马永武:HR要像产品经理一样腾讯学院院长,马永武遇见大咖

我自己在腾讯工作期间,首先在腾讯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腾讯学院,腾讯学院是腾讯公司的一个企业大学,它是跟人力资源并行的一个部门,一直在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下,专门负责腾讯的培训和人才发展的工作。在两年以前,我又兼任了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在腾讯的网络媒体事业群做人力资源总监。

大家都知道,网络媒体事业群就是腾讯的门户网站,腾讯的微博,腾讯的视频,腾讯的新闻客户端APP等,这些产品都在我们这个事业群,这个事业群里有将近3000人,我们有20-30人的HR团队在做服务。

2

HR要把自己当成产品经理

最近两年里面,我在腾讯学院跟我的团队,跟我同事们经常谈一个话题,一个理念。我一直觉得腾讯做产品有一定心得,有一定的成绩。

我也希望我们做培训做人才发展的同事,也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经理。我们的用户就是我们需要培训服务的那些对象,或者是学员。

我们做的这些培训方案,就是我们的产品,所以要想把这个产品做好,我们首先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按腾讯的说法叫做用户画像,要做好用户画像,对用户这个群体要有很深入的了解,要有非常强的洞察。

除了用户画像之外,我们要去设计,像腾讯设计产品一样,设计适合这些用户的产品,而且最终去很好地把它实施出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谈的。

3

腾讯公司的两个特点

我简单介绍一下腾讯,我想谈几点,还是做用户画像,不是介绍公司,腾讯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另外是一个民营企业,在深圳马化腾和他几个同学在1998年创办,一直发展到今天,是一家很年轻的本土企业。

第一个特点是非常年轻的公司,这个公司年轻,同时员工年轻。我们看了腾讯平均年龄,基本上27-28岁之间。

这是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公司。我加入腾讯之前我在惠普工作,工作了7年。在惠普商学院工作,惠普中国公司的构成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大部分人员是销售,还有很多售后工程师,做研发、做产品技术的人比较少。在腾讯大家可以看到,做产品技术人员占到一半以上,这是一个年轻的公司。

同时现在腾讯又是一个很多元化的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大家不用说了,人员构成也多元化。你会看到腾讯慢慢发展现在2万人规模的时候,他有很多国际业务,遍布全球的业务。

人员构成有腾讯创始还在的十几年员工,腾讯学院现在有30个员工里边,超过十年员工应该有2、3位了。

还有一部分是当年创始,公司举办没几年的时候,从国内一些很多优秀公司加入进来的。这些年又开始有一些职业经理人,起初职业经理人有很多是在中国五百强公司过来的,这两年还蛮多的,从在国外工作的华人,甚至国外工作的西方人加入了公司,你会发现越来越多元化。我做新员工培训,前两年我发现,毕业生新员工培训,大学应届毕业生里面竟然有比利时人、法国人,还能多多少少讲一点中文。

你会看到这样多元化的一个公司,对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发展又是一个挑战,这就是我们用户的画像,包括公司的文化情况。

4

腾讯学院的三个定位

说到腾讯学院,大家都知道,腾讯学院是2007年成立的企业大学,在第5年的时候,腾讯学院整个团队做了长达4个月的研讨,我们重新做了腾讯学院2.0的定位,这个是我们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大家经过多轮研讨。

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大学是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的,我们把企业大学做了三个角色定位。

员工成长顾问

其实,公司业务战略制定下来后,我们应该分解成业务战略和人才策略,业务策略转化成人才策略才是人力资源应该做的,人才策略做好了之后,人才招聘、选拔、提升、培养,都应该按照人才战略做。

业务发展伙伴

企业大学不完全是建体系,待会儿你会看到,我们在第一部分里边有一个很完整的体系,在过去六七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这个体系,让它更加完善。

其实现在的诉求,经常有一些新的业务变化,新的发展,我们需要提供一些专项的解决方案,来适应业务发展变化,这个是我们每年通常是9、10月份做第二年工作计划,以及培训预算规划的时候要定下来的,对于预测不到的,每年也会应需而动去做一些变化。

举个例子,待会儿我后面会讲到的,关于移动终端能力开发的项目,今天我还有一个同事,腾讯学院助理院长凯文也来到了现场,我们一起负责这个项目,他是去年5月份我们总裁CTO提出来的一个需求。

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话,你原来做PC端,web端很多开发人员的能力,无论从能力和意识都需要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当中怎么做,这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在发展伙伴的角色里面来做这样的工作。

遥想当年3Q大战,腾讯提出了转型,我们也做了深刻反思,提出腾讯要走开放的路,要把自己的平台开放。

腾讯大学面向我们那些合作伙伴,包括在腾讯开放平台上放产品开发的业务合作伙伴,包括电商卖家,包括投资并购公司这些合作伙伴,我们已经开始向外辐射做这种培训。这里培训包括有线下的培训和线上的培训。绝大部分的培训都是免费的,就是希望企业大学助力于业务,通过这些培训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成长。

企业变革助手

企业变革助手干什么?就是辅助企业的战略落地。比如企业重大战略转型,这是最近我们谈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刚才还有同行跟我聊,说他们的企业大学现在正在做转型。

特别是我们公司高层给腾讯大学也提了一个要求,即随着公司业务高速增长,人员高速增长,怎么样能让公司好的文化不被稀释,这个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诉求。

5

做因需而动的培训

给腾讯产品找茬

我们在弘扬企业文化,传承企业文化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举个例子,转型过程当中,腾讯这两年谈精品打造,我们希望培养很强的做产品的能力,这是刚开始我提到的。腾讯学院我们在很多培养项目里边,现在也是因需而动,做了很多的设计。

比如说我们在新员工培训里边,就开始加入了一个腾讯产品奥斯卡的项目,刚加入腾讯员工你去体验腾讯产品,然后评哪个产品好哪个产品不好,我们甚至还有给腾讯产品找茬这样的项目。我们培养后备中层管理者的飞龙项目里边特设了一个环节,叫产品体验环节。

我们还把这几款产品负责人中层经理请到现场来,跟他们做交流互动,你提的这些点哪些我们觉得有价值,哪些当时我们也考虑但有制约的,这种交流我觉得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贴近业务的。

6

互联网时代的培训

强调实际效果

谈到互联网时代整个腾讯,学习和发展,我自己非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去强调实际的效果,而不是看中培训的形式。

我们刚才谈到产品的体验,真的是非常贴近公司打造精品的要求,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短平快的措施来实现我们的策略。

7

T族干部培训

线上情景和线下赶集场

第一个案例前年启动,去年做完,我们曾请孙振耀他出来创业做的一个合作,专门做的T族干部做的培训。

这里边大家细看,我们怎么做的。

先去调研,设计出了方案,在不同的人找出差距和短板,我们做了几百份问卷和几十人的访谈。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点,其实我们设计了两种培养,线上和线下两种培养,线下面授培训,我们觉得这些人参加很多培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培训非常多,腾讯现在有360多门课程,腾讯学院,线下面售课程,90%以上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自己老师讲,我们内部培养的认证的工资级的讲师超过900人,我们E—Learning有7000多个班,看到这么大的量,觉得再上这个培训没必要了。

针对刚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后来我们用了一个赶集场形式,我们就那几个话题,当时针对这900人群体做了500的赶集场活动,做培训人对赶集场都不陌生,主要是针对大家存在的问题,把你的问题贴出来,小黄条,其他人给一些回应,给一些建议,最后老师做点评。

除此之外我们做了线上的培训,线上培训挺有意思的花了我们最大心思,我们首先根据前期访谈和调研,我们开发了有18个典型的场景,18个场景把它全部T族基干管理中经常会碰到的18个问题,18个常见问题做成场景,把这个场景放到网上,后来我们甚至跟孙振耀的公司开发了一个APP,面向这些同学们,我们的用户们推广,来影响他们学习的参与度。

这是我们当时谈的几个话题,目标管理、跨团队合作和团管理,具体有那些呢?这些大话题有哪些弱的地方我们都界定出来。

这里边设计了,通过线上情境和线下赶集场提升,线上情境刚才我讲了设计了18个情境,首先5场赶集场,当时有150个人参加,我们也收集了你在这个话题有哪些纠结,我们收到156个纠结,收到500个方案解决,这个是线上挺有意思的做法。

18个场景我们花了很多精力。

所有场景都是这样的,你可以在网上看,或者APP上可以下载看,我们APP做了一个名字叫蜘行,这个是网页版的,先描述一个管理干部碰到的管理问题,基本上是什么问题?如何处理认清和制度两难问题,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有问题怎么办?技术部和产品部因矛盾优先发生冲突怎么办?

你从这些情景可以看出来,真的很贴近这些人用户画像和用户场景的。这个真的花了很多精力,然后找到我们合作伙伴,编成了这样的情景,每一个情景都有一些答案,有一些答案让大家去选,选完答案以后后面还有人争论去讨论,你选这个答案不对。我们有意做了运营,这个运营又是我们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体会。

我每个星期固定推出2个案例,18个案例不是一下子推出来,让你每个星期都想看一看有新东西出来,这是我们新做法,每个星期推2个。

8

微访谈项目

web端和app端结合

比如说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做了微访谈,同样这些话题我们觉得,这些人影响还不够,我们就找了外部的资源,我们和振耀公司找了黄铁鹰,大家知道光华写《海底捞,你学不会》的那个教授。

但他是在腾讯的技术研发人员里有特别强的感染力和魅力,很多人特别的崇拜他佩服他。我们就让他和孙振耀搞了一个对话在腾讯,这个对话又通过我们E—Learning系统在线直播全国都可以看,他们俩人在深圳找了一个多功能厅会议室,他们俩人对话,所以我们写的题目,是当孙振耀遇上Tony,振耀是一个创始人,Tony是一个技术人员,他们俩人谈事情真的挺有意思。

所以说整个这个项目,运营了这么多天,运行了这么久我们觉得非常有收获的项目,它是把线上线下结合,特别是把线上web端还有APP在用,很多人参与了APP的互动讨论,之后过了几个月还做了一个总结评选了一个大奖,参与非常优秀的员工后来又一个经理送他一个padmini,奖励他的学习。这个项目后来还有延续,这个项目是前年和去年做完的很有意思的一个项目。

我总结一下,这个项目我们叫它混合制学习。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大家可以看到,无论线下赶集场,还有web端,手机端APP结合起来,同时创新引入微访谈,还有振耀和Tony的对话,线上线下结合非常好。

9

移动学习怎么做

聚焦内容

其实腾讯做产品,我们无论做E-Learning还是M-Learning形式和技术不是最难解决的,最难解决的是你学习的内容,平台承载的内容。

我的老板是我们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的,经常PK我工作跟我讲,说你们培训所有项目,无论领导力还是产品经理培养还是其他新员工的培养,最重要一个原则就要贴近用户场景,你们知不知道这些人他们平时工作场景是,他在什么情况下做。

坦白说我最近两年兼做HRD,我对他讲的这一点体会非常深,因为我做HRD让我有机会更深更大量接触中层经理和基层经理,我们有很多PK的会议,每个月的会看老板怎么骂他们,怎么挑战他们的产品,再看他在部门里面开会怎么挑战他的下属,同时我每年要做两轮人才盘点,看到每个人的360和这些干部,周围人对他的反馈等等,这些东西你就越加深刻了解到这些用户的场景和用户的画像,反过来再设计这些精准学习内容的时候,也会有帮助。

10

腾讯做产品的核心特点

——轻

腾讯做培训还有一个特点,要做的轻,轻是张志东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做产品。包括张小龙,他经常说产品做的轻,所谓轻就是功能不要太多太强大太复杂,太复杂就不好用用起来就慢。

同样培训项目也是一样,我现在很难想象做一个什么样的培训项目,即使这帮人有多么重要,你培训内容有多么重要,就不能想象把他们脱产拉出去两个星期做学习,这个在腾讯内部总办绝对不能同意,真的很重要而且学习内容很重要,拉出去集中封闭一个月,这个在我们来看很重了。

现在腾讯学院成立以后到现在三天课很少,两天课都相对更少,基本上三天课没有,两天课占到10%,大部分是半天到一天课,这种课程节奏快而且也好组织,同时对学员参与要求没有那么高,这就是培训怎么样做的更轻更敏捷。

11

拥抱移动互联网

移动大讲堂

刚才我谈到了移动,去年5月份我们的CTO提出来,对于产品技术人员怎么样从原来传统PC端做产品开发能力转向移动端,凯文,这个是我腾讯学院同事他也负责这个项目,我们当时一起推动这个项目,推动这个项目你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二轮大家可以看,我们又会做了一些访谈,我们把整个项目再做2.0版本,聚焦了一些需求和定位,我们基本上这是目标对象,这是我们聚焦了几个需要用户提升的核心能力,包括怎么样提升他的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怎么样提升他的移动技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沉淀。

基于这几个方面其实我们也有一些重点,凯文他们这个团队你可以看到,我们把他定义为移动智慧,移动世界和移动战场,这部分移动智慧谈什么?

12

腾讯实战培训项目

创意马拉松

最后,我们说说721的原则,70%还是说要实战,所以我们也有一些实战的设计,包括线下技术比拼,包括创意马拉松,还有一些其他项目的行动学习用到培养里面去。

第二个例子其实我们现在还在进行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其实我们把基于前面的分析和需求,怎么样去解决思维的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解决我们知识沉淀的问题,通过这三个大的纬度。

13

互联网人才发展

跨界和名家之声

有一些请这个行业名人的人来谈,包括我们之前请过像雷军,请过互联网行业里做研究的一些专家,包括写书的写问的;

第二领导力我们也请过职业经理人,孙振耀,我们请过柳传志来,请过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第三类我们会请经济学家来谈宏观经济的话题,我们请过樊纲,茅于轼这些人;

第四类我们还会请一些业外跨界的人,我们曾经搞过一个系列,国家队教练走进腾讯,前前后后请过陈忠和、刘国梁等等,他们来谈带团队、激励。

-END-

股票简称:倍智人才股票代码:833907全国服务热线:400-012-5066

THE END
1.TsinghuaOnlineJudgeTsinghua Online Judge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New here? CREATE AN ACCOUNT Welcome!Quick guide, video guide and PA handbook are available. registered users, active courses, and closed courses.test runs in the last 24 hours.https://dsa.cs.tsinghua.edu.cn/
2.培训ChatGPT/GPT4科研应用论文写作数据分析与开发及AI绘图而掌握AI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学习。我们的课程将以实践操作为主,在课程中带领您深入体验ChatGPT2.倡导“安全,绿色”上网,全程采用国内直连的ChatGPT官网平台,网站界面,使用方式,所有功能与国外ChatGPT上海现场和腾讯会议同步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I1NjE0Nw==&mid=2649813817&idx=5&sn=7a882c636da759d17b8f8131556b2a39&chksm=892d12eae1ab28842ed788d57f43ee051ef04e01fbebd65b91697a597883be1137413cd6d336&scene=27
3.在线学习管理系统:重塑教育未来的创新工具一、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的内涵 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M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在线学习体验。它集成了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考试管理、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为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265132593152
4.集智书童知行合一有效期:1年 加入星球后,72小时内可申请退款。如有争议,参?《 知识星球用户协议 》和《付款及退款规则》。 本星球由星主自行创建,加入前请确认?险,知识星球平台不提供相关保证。 若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星球,请勿加入,并投诉。 ChaucerG 下载知识星球 App,有更友好便捷的星球https://wx.zsxq.com/group/51122251524154?group_id=51122251524154&inviter_id=815584158188152&inviter_sid=64oe0mw9k4&secret=xzcq4uxq7jpbzlva3r86obbqx936f1h1&keyword=0actdc6Ij&type=group
5.3.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学辅助与案例分享(3/10)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从早期的多媒体教学到如今的智能教育平台,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教育手段的更新。在线学习、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的可及性、个性化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78400
6.ChatGLM3模型微调教程:引领AI对话新潮流,开启无限可能!fout.write(json.dumps(sample, ensure_ascii=False) + '\n') data_dir = _resolve_path(data_dir) save_dir = _resolve_path(save_dir) train_file = data_dir / 'train.json' iftrain_file.is_file(): out_file = save_dir / train_file.relative_to(data_dir)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116440
7.AI基础:深度强化学习之路2015 年,DeepMind 的 Volodymyr Mnih 等研究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 Human-level control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1],该论文提出了一个结合深度学习(DL)技术和强化学习(RL)思想的模型 Deep Q-Network(DQN),在 Atari 游戏平台上展示出超越人类水平的表现。自此以后,结合 DL 与 RL 的深度强化学习(https://blog.csdn.net/fengdu78/article/details/104528690/
8.2019机器之心人工智能年度奖项正式公布:关注创业先锋,聚焦产品在国内首次提出「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通用解决方案,解决 AI 大规模落地中的「数据孤岛」和「数据隐私保护」难题,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和推动数据隐私保护下的 AI 协作生态建设。开源全球首个工业级联邦学习平台「FATE(Federated AI Technology Enabler)」并成为 Linux 基金会项目;在国际 AI 顶会 IJCAI 和 NeurI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2abfb47db9cd9ab70b4144f329e147b8
9.腾讯高瓴等投资,猿辅导获10亿美元新融资;简单充获蚂蚁金服战投近日,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宣布完成 10 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腾讯、博裕资本和 IDG 资本跟投,猿辅导投后估值为 78 亿美元。 猿辅导是一个课程在线辅导平台,课程包括系统班、专题课和 1 对 1 直播课程等,涵盖小学英语、奥数和初中高中全学科,设有大数据分析系统,可结合海量学生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789099
10.AutumnEAutumn E-learning一直致力于与广大教育界的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流现代远程教育的资讯、产品和理论方法,站内所载内容都是积极、健康,并充分尊重文章原作者和来源信息,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一直保持非盈利性质,同广大教育界、信息界的朋友以文会友,互相学习,为中国的现代远程https://iautumn.wordpress.com/
11.腾讯如何做好新员工培训项目Panya腾讯在线学习平台Q-Learning开发了类似“在行”的内部线上平台,名为“行家”。平台将特别擅长某些领域的达人和专家作为被咨询者,发布其个人信息,标明擅长的领域,涉及职业规划、沟通技巧、旅游等各个方面;员工可以根据需要,预约“行家”并进行一对一沟通。自此,员工拥有了一个解决个性化问题的相对私密的平台。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84423.html
12.腾讯AILab为帮助AI学界克服算法、数据、算力、场景等四大要素的挑战,腾讯 AI Lab 与王者荣耀于2019年宣布共建「开悟」AI 开放研究平台,依托于腾讯太极机器学习平台,基于双方在算法、脱敏数据、算力方面的核心优势,为学术研究人员和算法开发者开放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研究与应用探索平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3953942_1069670050.html
13.projectwebarchitecture天行健Lindows郭欣,曾在腾讯网基础平台研发团队,负责诸多Web应用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并致力于性能研究和实践推广。在加入腾讯之前,获得国家系统分析师职称,目前在工作之余从事独立研究,其中包括高性能Web架构和Web敏捷开发框架,并且积极投身开源事业,同时在为Smart Developer系列进行创作。 https://www.iteye.com/blog/474331
14.腾讯优图:带噪学习和协作学习,不完美嘲下的神经网络优化策略Q:主动学习和noisy label learning都涉及到选择数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A:的确两者都涉及选择数据,但是关键在于要选择什么样的数据,选择数据的评价标准可能不太一样。noisy label learning想选择干净的数据,而主动学习是想选择对解决的问题有效的数据。 这些选择方式和数据的分布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讲各种算法的https://www.doit.com.cn/p/366427.html
15.admin.xiaoetech.com/merchantprivacyprotocol开通腾讯TLearning在线学习、指定课程会员卡、指定系列课程等服务时,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平台接入要求,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验证您的身份、保障您及其他用户的安全以及便于您参与专属课程学习,我们将收集您的真实身份信息,包括您的公司、职位、邮箱、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学校(选填)(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场https://admin.xiaoe-tech.com/merchant_privacy_protocol_page/appS3X3uOm34953
16.卷王都在用!100款宝藏级AIGC工具分享,强烈建议收藏!!用户输入想要润色、修改的文本内容,点击“一键优化”之后,它就能自动识别文本类型、风格以及写作目的,用户还能调整想要修改的幅度,平台就能基于原文一键输出英文改写结果,还支持智能纠错、多样改写等AI功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简洁。网页链接:https://www.writingo.nethttps://www.changbiyuan.cn/news/2023/news_0711/69335.html
17.GitHub2018jeff/Frontend腾讯移动Web前端知识库 https://github.com/AlloyTeam/Mars Front-End-Develop-Guide 前端开发指南 httpsAngular.js 的一些学习资源 https://github.com/dolymood/AngularLearning angularjs中文社区 http://angular聊聊移动端跨平台开发的各种技术 http://fex.baidu.com/blog/2015/05/cross-mobile 前端自动化https://github.com/2018jeff/Front--end--tu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