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更新的高才内参由高才科技出品,
由高等教育领域政策动态、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热点、高等教育行业资讯以及活动等信息汇编而成,
让您及时掌握业内新政策、新变化、新趋势。
PART.01政策要闻
7月24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五)》,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
1.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土格加劳校区(St.PaulUniversityPhilippines)
2.菲律宾基督教大学(PhilippineChristianUniversity)
3.菲律宾圣多米克沙维奥学院(StDominicSavioCollege)
4.菲律宾女子大学(ThePhilippineWomen"sUniversity)
5.菲律宾AMA大学(AMAUniversity)
6.菲律宾莱西姆大学八打雁校区(LyceumofthePhilippinesUniversityBatangas)
7.蒙古研究大学(GraduateUniversityofMongolia)
8.蒙古大札撒国际大学(IkhZasagInternationalUniversity)
9.蒙古伊德大学(MongoliaIderUniversity)
10.蒙古奥特根腾格尔大学(OtgontengerUniversity)
11.蒙古扎萨格图汗学院("ZasagtKhan"Institute)
12.印度安得拉大学(AndhraUniversity)
13.印度阿查里亚龙树大学(AcharyaNagarjunaUniversity)
近日,《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简称“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将通过实行科研和转化人员分类评价等措施,更好地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会上透露,支持科研人员企业兼职取酬。
支持科研人员企业兼职取酬、落实管理服务人员激励措施。“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要求,教育、科技、人社部门指导高校制定科研人员企业兼职管理制度和管理服务人员激励措施,明确科研人员按约定取得的兼职报酬(含奖励)归个人所有、不受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额限制,按不低于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净收入的5%比例奖励管理工作人员和中介服务人员,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PART.02高校热点
近日,“胎囊式系列封孔技术专利群”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焦作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王新法、高新区知识产权促进科科长郭永新、河南路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等参加签约仪式,副校长李振华出席并讲话。仪式由能源学院党委书记李怀珍主持。据悉,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金额2787万元,是河南理工大学首个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近日,陕西日报发布《面向重大原始创新破解核心技术难题》一文。文中提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个,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遴选工作安排,已完成10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申报工作。目前,已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34个,推荐申请重组新建3个。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对获批新建和重组成功的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奖补。今年,对已重组和新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补助4900万元。
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微消息,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总会计师胡明保率代表团前往加纳和乌干达知名高校,与加纳能源与自然资源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携手,共建气候学院。
2024年7月23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务长伊恩·沃姆斯利(IanWalmsley)教授一行访问北京大学并开展学术交流。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两校之间已有合作,推动双方在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创新与交流。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工学院院长助理李咏梅、研究员孙铭阳,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潘子晴等院系代表分别介绍了物理、工学及地空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和人才培养情况。沃姆斯利详细介绍了帝国理工学院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成果和未来计划。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就“双碳”研究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师生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展开了充分探讨。
近日,2024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中国材料大会上隆重举行。西北工业大学共获得科学技术奖2项(牵头获一等奖1项),青年科技奖2项,博士生创新奖5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光解水制氢即人工光合作用,是氢能战略的最终发展方向。项目团队针对光催化材料量子效率低、界面反应势垒高和光催化机理不明晰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从光催化材料创制-界面微环境调控-光催化机理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设计了具有高量子效率的光催化材料,构筑了低界面反应势垒的水伏-光催化材料新体系,从分子/原子/电子层面明晰了光催化产氢反应中间态过程,获得了高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效率的光解水材料体系。研究成果厘清了光催化材料原子结构和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加深了对光催化反应过程的认知,为构建新型高效光催化水分解材料提供新思路。
7月24日,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大会于中心校区举行。成立大会上,王复明、陈文健、栾宗涛、任友群、李术才、龚文东等为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栾宗涛为山东大学、中国中铁颁发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长单位证书,李术才、陈文健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理事单位颁发理事单位证书。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以“党建铸魂引领、服务国家急需、有组织育人”为人才培养主线,超常规布局招生,建立校企深度协同的强链接项目育人机制;学科交叉,赋能新质生产力;工学交替,打造“实战”育人平台;分类评价,走通卓越培养“最后一公里”;国际交流,提升工程师全球影响力,形成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山大模式”。
7月24日,湖南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百余位领域内的“大咖”集聚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人工智能学院将致力于构建坚实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面向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突破。学院将依托学校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以及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跨学科融合教育,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乘法效应。
7月15日,航空工业庆安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一行来到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深度对接,开启了武汉理工大学与庆安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双方围绕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共同为航空作动光纤传感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揭牌。
双方将以新一代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载体,加快开展光纤传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在航空作动领域涉及飞行安全关重产品上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对涉及安全的关键产品结合使用场景开展“全时、全域、全天候”在线监测,加快提升航空作动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航空作动装备产品,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科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积极把握数字时代的历史性机遇,结合新时代新要求转型发展,不断丰富统计学方法体系,拓展统计学应用领域,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深度合作。国家统计局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共建的“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聚焦政府统计重点改革领域,促进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有机融合,以统计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统计智慧和力量。
深切缅怀韬奋先生,传承弘扬韬奋精神,出版界教育界纪念邹韬奋同志逝世80周年大会今日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华东政法大学与韬奋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韬奋新闻出版研究中心”。
7月24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在崖州湾科技城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组建湖南科技大学三亚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亚阳、党委副书记谢慧,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等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湖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人才科技合作,着力培养一批海洋装备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人才,促进深海科技自主创新和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教育考试评价研究。签约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林蕙青,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高教学会原会长瞿振元及教育部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守军主持。
7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在北京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和公安部鉴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法庭科学领域创新发展,助力推进法医学一级学科建设。
7月19日-21日,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率队访问贵州,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加中南大学(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暨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双十”项目启动会、重走湘雅西迁路暨院训碑揭幕式,与贵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望选调生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中伟,校领导郭学益、李景升、付刚华、黎志宏参加有关活动。
贵州省副省长张敬平、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刚华代表双方签署《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培养、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我校赵中伟院士、李景升副书记见证签约。
华东师范大学与贵阳市政府及观山湖区政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达成了新的合作。双方于7月26日在贵阳市举行了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旨在进一步深化沪黔两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
此次合作是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成立五周年之际,基于其卓越的办学成果,双方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西校区,并拓展合作至高中阶段,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高级中学。这标志着双方将探索“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模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7月25日下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一行并见证签约。
7月22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瑞安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围绕校地合作展开座谈交流。
根据协议,双方拟共建温州医科大学瑞安校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中医药研究、医疗提升和产业转化等方面开展校地合作,推动学校教学、科研能力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东南沿海中医药高地,助力瑞安市大健康产业迭代升级,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温州市“强城行动”贡献校地合作力量。
7月23日,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首座楼宇后勤服务楼落成,校党委为雄安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委员会、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进驻办公揭牌,并在楼内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党委雄安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北林雄安校区首座楼宇的落成,标志着校党委开启了在雄安校区办公的新起点,标志着学校“先头部队”入驻雄安校区,标志着学校构建“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初现雏形,开启了京雄两校区实质运行,践行了“为林大争第一”的奋斗目标。
7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省政府决定,即日起在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的基础上设置甘肃警察学院,同时撤销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建制;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置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制;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设置陇南师范学院,同时撤销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制。
7月23日,孝感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华一行到湖北大学交流座谈。湖北大学、孝感市、长江产业集团三方分别就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转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上,人事处、保卫处、学工处、团委负责人就转设材料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李剑喜常务副院长作重要讲话,对各部门的前期工作和已取得的工作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转设工作是学院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体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学院转设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7月19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根据学院转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院转设工作总体部署,由李剑喜常务副院长召集人事处、学工处、团委、保卫处四部门,召开转设工作推进会。
《南方日报》消息,7月22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克庆主持召开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王曦等参加会议。上述信息显示,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已同时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王曦是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开信息显示,王曦,男,汉族,1966年8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原任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王瑞军,现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7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宣布国家民委党组关于中南民族大学校长调整的决定。
会上,郭建民宣读了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刘义、李金林同志任免职的决定:刘义同志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党委副书记、校长;免去李金林同志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委、委员、校长职务,办理退休手续。
刘义,出生于1970年,博士,教授,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职务任免,其中龚流柱被任命为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聘任制,聘期五年)。
龚流柱,男,1970年10月出生于河南新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官网更新“现任领导”一栏,新增王厚杰、林旭升、王雪鹏三位副校长。
这也是继5月份原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魏志强履新青岛大学校长后,该校副校长班子又一次调整。至此,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领导班子呈现“一正六副”7人阵容,分别为:校长张俊峰,副校长吴立新、刘勇、范其伟、王厚杰、林旭升、王雪鹏。
王厚杰,男,汉族,1972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海洋地质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动力学、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林旭升,男,汉族,1977年3月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团委书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等。
王雪鹏,男,汉族,1980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校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校机关党委书记(兼),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直至此番履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7月16日,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召开校级领导班子会议,宣布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王洛忠同志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的决定。
王洛忠,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研究生,管理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正处级)、学生工作部本科生工作处处长兼武装部部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学生管理处(武装部)处(部)长、发展规划处处长、人才人事处处长兼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
2024年7月23日,三峡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省委组织部宣布省委决定:黄艳同志任三峡大学校长;王炎廷同志不再担任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
黄艳,女,1971年9月生,贵州安顺人。2008年7月加入民盟。长期从事水旱灾害防御、水工程联合调度、流域综合规划、水利信息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流域管理技术支撑工作,长江防汛抗旱调度会商常任专家。主要技术负责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利信息化、国际交流与科技发展等工作。
近日,新成立的大学青海理工学院宣布,学校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为兼职教授。
据兰州大学介绍,黄建平,1962年11月出生于青海西宁,祖籍福建漳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目前还担任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高原气象》等杂志编委,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副主席。
PART.03重要名单
7月25日,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围绕高质量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部署要求,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2021年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启动建设首批未来技术学院,超常规、有组织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三年来,各学院与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凝练形成了30余个未来技术方向,探索了“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多要素重塑、多出口分流”的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出了一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英才,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一支新锐力量。
PART.04其他资讯
为建立校企医“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打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壁垒,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实现高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智能影像工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促进国内智能影像工程专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首届“智能影像工程专业全国协作组”在会上成立,上海健康医学院任组长单位,贵州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牡丹江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任副组长单位,11所院校任成员单位。协作组将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经验,统一教育教学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共建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师生交流,搭建院校合作桥梁,开展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