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科教学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转发〈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的通知》(高学会〔2023〕108号),我厅决定于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举办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二、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三、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

四、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五、参赛对象和分组名额

(一)参赛对象

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军队院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已获得前三届大赛全国赛一等奖的主讲教师不能再次参赛。

(二)分组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设7个大组,其中第1-6组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8个小组(如下)。第7组(产教融合组)名额及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第1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2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3组为新农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4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5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6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三)名额分配

各高校推荐参赛名额详见《2024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名额分配表》(附件1)。其中,正高职称人数不少于推荐复赛名额的1/3(四舍五入取整),课程思政组别推荐人数不少于推荐复赛名额的1/7(四舍五入取整),如果达不到此要求,按相应比例调减推荐总名额。

六、大赛安排

大赛设校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按职称分组实施。

(一)校赛

1.校赛组织

校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在2024年2月25日前完成。

2.有关要求

(二)省级复赛

1.省级复赛组织

省级复赛采取网络评审形式,在2024年3月10日前完成。在保证决赛环节正高级职称决赛人数不少于20人、课程思政决赛人数不少于9人的前提下,按复赛成绩从高到低筛选60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入围名单拟于2024年3月公布。

(三)省级决赛

省级决赛采取现场评审的方式,在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

成绩由复赛网络评审成绩(60%)和现场评审成绩(40%)组成。现场评审环节,参赛教师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

根据决赛成绩排名产生特等奖10名、一等奖50名。同时按组别择优推荐21名选手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不少于7人,原则上不超过9人,课程思政组人数为3人)。决赛结果和参加全国大赛名单拟于2024年4月公布。

七、组织评审

(一)组建省赛专家库

(二)组建复赛评审专家组

大赛承办单位按照回避原则,根据参加各组别复赛教师数量,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组建若干评审专家组(每组专家不少于7人)。

(三)组建现场评审专家组

大赛承办单位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专家组建4个评审专家组(每组专家不少于7人)。

(四)专家评审标准

大赛承办单位组织评审专家组按照《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附件3)开展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工作。

八、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项

本次大赛共设个人(团队)奖550项,其中特等奖共10项,按组别设置一等奖计50项、二等奖计161项、三等奖计329项。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团队限主讲教师)可作为2024年省级本科教学名师的推荐人选,不占学校推荐名额。

(二)优秀组织奖

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九、其他事项

(二)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组织与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对于存在弄虚作假、干扰评审等行为的教师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THE END
1.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超星尔雅与复旦大学在2017年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通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在通识课共建与推广、探索通识课建设标准、通识课师资培育、通识教育研讨开展等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将复旦通识教育成果与经验向全国辐射,也为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https://erya.mooc.chaoxing.com/
2.超星泛雅平台首页 通知公告 权威发布 他山之石 在线教学平台 在线直播平台 在线教学经验交流 技术支持 在线教学平台雨课堂(学堂在线) 超星泛雅平台 锐捷有课平台 混合式教学平台(三盟) 中国大学MOOC 智慧树 嘉课堂 爱课堂 超星泛雅平台首页 >> 在线教学平台 >> 超星泛雅平台 https://zxjx.xpu.edu.cn/zxjxpt/cxfypt.htm
3.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官网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官网是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一款在线课程学习与知识传播分享平台,可能大多数人只用过超星学习通APP,其实超星网页版也具有同等功能且使用更方便。 一、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官网入口 1.在浏览器的搜索框中输入”超星教学平台“进行搜索,点击第一个带有“官方”字样的链接进入;复制超星网http://www.wwiki.cn/wiki/218469.htm
4.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官网超星网络学生登录入口网址网站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官网 超星网络学生登录入口网址网站 超级明星网络学生在哪里登录?登录入口不同,学生想登录需要找到独家入口,以下是超级明星网络电脑和手机无端口登录,不知道如何登录超级明星网络合作伙伴直接参考以下策略,将分享学生的登录入口。 超星网学生登录入口地址:http://passport2.chaoxing.com/http://www.qixuyao.com/news/2022/news_0513/17266.html
5.超星平台登录入口/i.chaoxing.com学习通官网,也有称超星阅读平台登录入口、超星尔雅、学习通app下载、超星网络学生登录入口和超星学习通。学习通官网(www.chaoxing.com)隶属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学习通官网为用户提供个人作者授权、出版社授权、超星名师讲坛、超星期刊、院士题词https://www.dongrv.com/a/16132/
6.超星泛雅登录官网入口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登录.docx超星泛雅登录官网入口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登录.docx,超星泛雅登录官网入口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登录 导语:通过泛雅平台学校可以在线创建课程、设置课程的学分 考核机制、设置课程展示模板等,以及学生在线听课、在线阅读、在 线提问、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互动讨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20/8023124042003017.shtm
7.educoder平台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 2020年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3273/article/details/11210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