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研修班”
在清华大学围绕“乡村振兴”主题
展开学习
这是封闭式集中培训的第一周
来自各乡镇街道、委办局的40位学员
积极营造学习氛围
深入学思理论案例
充分研讨实践路径
心怀使命、求知求是
在乡村振兴视野、思维、本领等方面
得到有效提升
下面
让我们看看
第一周清华研修班的学习生活吧
所见
清华的风采
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堂,从清华学校到国立清华大学,从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到回到清华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故事令人震撼振奋。变迁之中,清华人始终用“行胜于言”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将自身融于时代洪流和国家民族伟业之中,用卓越才华建设国家、用无限情怀以身许国,展现了宏大壮阔的清华风采。
走进清华、了解清华、感受清华,学员纷纷表示,历久弥新的清华风采感染人、鼓舞人,将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思践悟、学以致用,切实推动平谷区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所学
“四个结合”的高质量培训
为期三周的集中培训是研修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组织部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锚定高质量这一目标,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发展导向为原则,从四个方面对集中培训进行创新。
在宏观设计上,课题与问题相结合;本周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紧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城乡融合、乡村治理、农业品牌打造等热难重点问题,一一对应、立体设计,为学员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设置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既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双循环战略等党的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内容,又有乡村治理案例解析、县城城乡融合与发展、城乡规划等以案例解析传授思路方法的内容,使学员实现理论思维、工作思路双提升。
在培训方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北京市平谷区远程教学站”功能,补充开展线上学习,学员在当前国际形势、人文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等方面得到知识更新补给。
所识
“破冰”的集体
作为集中培训的第一周,40位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大多数彼此间也是“第一面”,团队“破冰”势在必行。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研修班分两步实现“破冰”“共建”,班级学习氛围不断浓厚。
第一步
各小组集结,小组成员自我介绍,完成组内“破冰”。
第二步
各小组头脑风暴,完成队名、队旗、口号的设计和绘制,排演展示队形。经过十分钟的紧张讨论、实施,四个组展示了颇具创意的团队形象,在欢乐的氛围中,研修班从40位学员成为有温度的集体。
所获
一起来看看部分学员一周以来的学习体会
王洪亮
大华山镇党委副书记
十分荣幸来到清华大学终身学习课堂,参加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研修班的学习,现就所学所思,结合大华山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基层基础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础打好,发展根基才会稳定。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深化“1+4”文件改革,严肃党支部政治生活,推动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要夯实治理底座,实施“微网格+攻坚战”行动,将接诉即办、文明创城、环境治理、安全生产和矛盾排查化解入网入格,打造数字网格,把“微网格”变成细化治理、推动发展利器。要筑牢平安之基,开展信访大走访专项行动,发挥综治中心、多元解纷中心职能作用,用好四色风险管控平台,筑牢四道防线。
规划引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践证明,创新建设高大尚平谷是贯彻落实好“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正确举措,乡村巨变,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面向美好未来,必须牢牢把握“1+3+2”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到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依规推进“大桃产业强镇、旅游集散重镇、休闲康养小镇”三镇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管到底。
胡文玉
熊儿寨乡党委副书记
有幸参加平谷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研修班,在清华园这个知识与智慧的殿堂参与了第一周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参观清华校史馆感受到百年名校的深厚历史底蕴、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校园文化,聆听了专家学者们的授课,在教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开拓眼界和思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与发展战略,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究了城乡融合与发展路径,学习了农村治理典型案例,受益匪浅。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
一是要守正创新,胸怀大局。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在工作中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长远思维,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落实落细、积微成著。
二是立德之行,无问西东。作为平谷青年干部,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目标追求,始终秉持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的情怀和理想,保持学习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和实干之心,自觉投身促进平谷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的任务使命中,致知穷理、学古探微,立德修身、学以致用,切实为高大尚平谷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三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立足各村实际情况明确发展目标、做好规划引领、用好政策统筹,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去谋划和推进村庄未来发展,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
梁冠楠
夏各庄镇副镇长
作为一名平谷区的农业干部,我有幸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研修班。这次学习经历,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走进清华校史馆,我深刻感悟到了清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这为我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修班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授。肖贵清教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解读,让我更加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方向和目标。郐艳丽教授对乡村振兴治理案例的解析,使我认识到规划与管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张建平教授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与双循环战略的讲解,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让我看到了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建设的广阔前景。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韩一军教授关于打造农业品牌、推动乡村振兴的论述。他强调,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这对我启发很大,我意识到平谷区在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努力提升平谷区农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先发展需综合施策,深化改革转型,优化生态产业,强化教育培训与社会治理,建立保障体系,激发农民活力。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打造农业中关村和推动高大尚平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平谷区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梦昊
平谷镇党群工作办公室(人大办公室)科长,海关西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参加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专家老师们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到国际视角下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再到城乡融合、乡村治理、县域发展和农业品牌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系统到案例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授课,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同时,对平谷区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一是打开格局,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平谷定位。平谷是首都的平谷,更是全中国的平谷,平谷的“走在前列”是开拓首都乡村振兴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首善标准,树立大局意识,做到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是坚定信心,坚决走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路上不动摇。近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抓紧干、有效干、务实干、一起干,坚定不移推进高大尚平谷建设,让“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成为了平谷的新名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正确的发展路径,也给我们提供了坚定不移走下去的信心。
三是直面挑战,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交出乡村振兴满意答卷。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以振兴为“针”,以活动为“线”,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功能,办好居民诉求,提高群众精神需求供给质量,加强对社区小微空间改造,塑造新时代的干群“鱼水情”,抓实组织振兴,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