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其教材以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更注重知识广度,而不是知识深度。分析2000年试卷也可以看出,本课程考试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核心,试卷内容覆盖全书,但难度不大。因此,考生学习本课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正确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各基本概念,掌握各概念中的要点。比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此概念包括三个要领,或者说是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计算机通过通信媒体被连接起来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软件和网络硬件支持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是网络资源得以共享的系统。掌握了这三个要点,就可以达到考核要求。
2.要能将有关的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不要孤立地学习各个部分的内容。比如流量控制问题。在OSI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运输层)中都有流量控制问题,但各层流量控制的对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出的现象和解决的方法等都不同,如果不把处于不同层次的流量控制问题联系起来,对比学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它们。
3.要按大纲要求的四个层次学习教材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比如第一章中,"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无须去死背其中的一条条内容,只要能识别出要点就可以了。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就必须要掌握其要领,并理解其含义,因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大纲要求达到领会层。
4.要把握重点、难点问题,分清主次。大纲要求考生对教材各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不同,教材对各部分内容介绍的详细程度等也都不同。所以,学习时要紧紧抓住教材大纲。
下面就按教材章节顺序,对本课程的内容、知识点层次要求进行简单地概括。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章共8节,各节内容相对独立。主要介绍了网络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网络功能、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网络的拓扑结构、资源共享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等。作为全书的基础,本章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是基本概念。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计算机网络与多用户系统之间的本质区别
4.智能终端的概念
5.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的区别
6.理解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7.分组交换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8.分组交换的特点
9.对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各种网络有所认识和了解
10.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中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
11.理解资源共享
12.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13.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含义是什么,掌握体系结构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本章共6节,各节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且全部为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通信的各种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的有关概念;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差错检测技术等。本章内容对考生深入学习网络技术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2.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
3.信息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和联系
4.数据的表达形式与媒体的关系
5.数据通信的概念、过程及其基本要素
6.数据通信的特点
7.信号的转换问题
8.基带及基带信号的概念
9.通信信道的概念及分类
10.线路通信方式及特征
11.码元与信息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数据传输速率、调制速率的计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的概念,它们各自的特点
14.掌握各种数据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的编码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15.掌握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6.掌握各种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17.掌握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
18.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概念
19.掌握ATM和帧中继的概念、基本原理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本章共7节,是为了使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而编写的。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网络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功能及应用,强调了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及用途的整体性。这部分内容对学习《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网络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本章各节中的内容全部为基础知识,内容涉及面广,基本概念较多。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计算机网络硬件基本结构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2.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
3.服务器与工作站的概念,以及各种服务器的特点和应用
4.各种通信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5.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各自的功能和特点
6.调制解调器基本功能和主要作用
7.各种通信媒体的基本性能
8.网络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征
9.典型的网络软件的基本性能和基本特点
10.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和特点
1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四章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共7节,主要介绍了ISO/OSI体系结构各层工作基本原理、概念及协议。通过学习,考生应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的认识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基本原理。本章内容掌握的好与坏,对考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深度将有直接影响,对考生进一步学习网络知识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学习好本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本章内容也是网络技术的重要基础,其各节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各层次的功能、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各层的典型协议
4.各层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基本原理
5.各层解决的主要问题
6.各层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
7.不同层次中的流量控制之间的区别
8.全面了解TCP/IP知识
总之,要比较全面的掌握本章的内容。
第五章局域网与广域网
本章共10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的概念、特点、工作原理和标准;局域网、广域网的应用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典型的局域网、广域网技术等。本章对考生学习《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和学习网络知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考生应该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结构、功能和作用,以及局域网和广域网所涉及到的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章涉及到的技术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考生要结合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来理解。本章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局域网概念
2.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3.典型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基本原理
4.局域网与IEEE802标准的关系
5.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局域网的概念、特点、基本工作原理
6.容错的概念和各种容错技术
7.千兆以太网的有关知识
8.共享媒体局域网络与交换局域网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9.虚拟网络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10.全面了解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基本知识
11.智能大厦与结构化布线的概念、基本组成、应用
12.广域网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13.各种典型广域网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网络互联技术
本章共3节,介绍了网络互联方面的有关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互联的目的、任务、互联结构及互联设备等知识。本章内容对考生学习《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起着重要作用。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网络互联目的和作用
2.互联中继系统的结构
3.分层中继系统的功能
4.各种互联设备的功能、特点,及其基本结构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的概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
3.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
4.OSI网络管理标准的基本内容
5.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有关概述
6.保护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安全策略
7.安全风险的有关概念
8.各种风险的含义
9.掌握各种基本保密技术
第八章Internet与Intranet
本章共6节,着重介绍Internet基础知识,以使考生对Internet有一个较全面的、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Internet及Intranet的概念、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基本原理和服务等。本章内容对考生学习《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起着重要作用。应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与问题如下:
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Internet的概念、基本结构
3.Internet对人类的影响
4.Internet的有关概念
5.几种常见的Internet连接方式
6.Internet的基本功能及各功能的基本工作原理
7.Chinanet的基本结构
8.Intranet的概念、基本结构的特点
9.Extranet的概念
第九章网络应用
本章共4节,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一些重点应用技术的概念,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组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EDI与电子商务和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本章内容全部为知识性的介绍,是为扩展考生的知识广度而编写的。对于学习本专业的考生来说,了解这部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各节应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如下:
1.网络数据库组织
(1)集中式数据库与分布数据库概念、结构和特点
(2)ODBC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
(3)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及实现的方法
(4)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和特点
2.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1)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研制NMIS的原则
(3)NMIS的网络策略
(4)NMIS的网络规划
3.EDI与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4.网络多媒体应用
(1)网络多媒体应用的基本内容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