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方式B、以贵族子弟为主体C、以六艺和六经为基本教学内容D、以私学为基本方式正确答案:ABC3、先秦是一个缺乏私学的时代。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大学题解:何为大学?(二)1、下列哪项不属于学记中大学教育的特点?()A、教育强调一个人生命境界的提升B、大学强调完整人格的塑造C、教育止于知识D、教育强调个人的全面培养正确答案:C2、学记中说到不同学年要有不同的境界,其中三年应达到的水平是()。A、离经辨志B、博习亲师C、敬业乐群D、论学取友正确答案:C3、学记中的“中年考校”的“中”是“挨着”的意思。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大学题解:何为大学?(三)1、古代大学的最终指向是()。A、知识B、建国C、修身D、治国正确答案:D2、人类对万物的认识是通过“类”来展现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知类和通达是相辅相成的过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0大学之学与大人之学(一)1、大人之学的体现不在于()A、人的本质B、“天大、地大、人亦大”C、人普遍的共通的精神本性D、贵族身份正确答案:D2、先秦时期进入“大学”一般需要贵族身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
4、大学带有深刻的春秋以前的贵族大学的烙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1大学之学与大人之学(二)1、儒家强调人的追求、思想和修养上的平等所体现的道理不包括()。A、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B、为阶级社会注入动荡与活力C、儒家的精神来自于历史D、体现了平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渴望正确答案:A2、对大学的评价不准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进步B、是平民对贵族的胜利C、是平等精神作为人类的本质价值在历史上的具体体现D、是平民阶级已经征服贵族阶级的标志正确答案:D3、大学对于传统有一种深刻地、彻底地继承。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2大学的聚讼1、大学的聚讼是由谁开始的()?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程颐正确答案:B2、下面哪些是“格物致知”的训诂大家?A、郑玄B、司马光C、章太炎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错简”是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1在明明德:“在”的内涵1、“在止于至善”一句中关于“止”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有“朝向”之意B、“趾”的本字C、本义是“脚”D、是“终止”的意思正确答案:D2、“在明明德”一句中关于“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A、“存”的意思B、和“是”等同C、指精神思想的专注状态D、是一种主体的凝聚正确答案:B3、“明明德”和“亲民”是“至善”的内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念兹在兹”中“念”和“在”的意思相近。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2明德的内涵与先秦古人的历史记忆1、国语中出现的对“昏德”的描述包括()。A、贪冒B、辟邪C、粗佚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对“明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先秦古人讲明德着眼于君道B、先秦的明德就是明德之政或明德之治C、明德的反义是昏德D、“德”一直是褒义词正确答案:ABC3、“在明明德”中第二个明是“照明”的意思。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古人对“明德”的向往其实也是期待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规范能规范、清晰地掌握人们的生活和命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3明德的依据天命1、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C、导人向善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正确答案:D2、古人认为“明德”的根源来自于自己。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天的伦理化实质是我们对天的重新发现。A、正确B、错误
6、正确答案:B2.4明德的主体君主1、体现了明德的君主有()。A、尧B、舜C、汤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明德在阶级世界中现实与想象的政治载体是()。A、文人B、圣王C、平民D、先哲正确答案:B3、传统的“明德”有什么特点()?A、属于贵族B、实质是一种政治的理性C、以天命为依据D、以贵族为主体正确答案:ABCD2.5明德在大学时代面临的危机1、据顾炎武的日知录周末风俗记载,春秋战国之变的体现不包括()。A、春秋时的战争无矩到战国时的有序战乱B、从春秋的礼信到战国的权诈C、春秋的祭祀和聘享在战国被取消D、春秋时宴会赋诗到战国时期消失了正确答案:A2、战国时礼崩乐坏,大学认为重建明德的任务落在了哪家学派身上?()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正确答案:C3、关于传统明德的崩坏的记录可以从日知录中窥得一二。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6“明德”如何普遍?1、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延续在于()A、自身的传承B、自身的深化C、自身的怀疑D、自身的推翻正确答案:AB2、明德的实现是无条件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孔子说的“克己”的主体是自己。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7大学如
7、何将明德普遍?1、大学认为明德的基础在于()。A、人的出身B、天命所归C、格物致知D、延续传统正确答案:C2、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B、强调实践的次第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正确答案:D3、传统的明德建立在什么环境条件下()。A、贵族垄断政治B、贵族垄断教育C、贵族垄断学术D、贵族垄断人与天沟通的权力正确答案:ABCD4、大学认为明德专属于君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8大学明德的建立1、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A、论语B、大学C、礼记D、中庸正确答案:D2、“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体的()A、特殊性B、普遍性C、决定性D、永恒性正确答案:B3、孔子明确提出了“性善论”。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抛弃传统的过程本身就带着传统的烙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9圣王之道1、被称为亚圣的是()。A、庄子B、荀子C、孟子D、曾子正确答案:C2、圣王之所以为圣就是因为他们的出身都是高不可及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明明德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普遍性。A、正确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