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网络与新媒体
面向专业
开课学期
第6学期
课程负责人
章煜琦
审核人
张建雄
先修课程
《传播学理论》《新媒体前沿》《网页交互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
后续课程
无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1】黄海林.转化率与内容运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2】苏高.移动端网络营销推广实战—从入门到精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
【3】梁小昆.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新媒体.[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4】关键明.爆款文案.[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5】刘小华,黄河新媒体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学生能熟练在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运营策划和传播实践,能建构内容运营能力,具备推广运营管理意识和资源获取能力,具备活动运营系统和用户运营监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3
学生能够运用运营体系和传播学知识实现创业创业,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具备多元创意策划和运营管理能力。能将创新思维变现,能够将文化自信创造性地表达在内容运营里。能以创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同时能培养学生主动劳动意识,形成严谨求实劳动作风。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5:基础技能【M】
1
毕业要求6:核心技能【H】
6.1:具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处理能力。
毕业要求9:创新创业【L】
9.1:具有创新能力,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运营概述
1.运营的历史及现状
1.拓展学习:市场vs运营
2.线上学习:运营的专业词汇学习
3.认知讨论:你心中的新媒体运营
重点:
新媒体运营核心板块及平台
2.新媒体运营发展
3.新媒体运营核心板块
4.新媒体平台简介
新媒体运营在主流平台的现状分析
1.主流新媒体平台发展史
个人作业:你最喜欢的新媒体平台以及原因?
重点:平台特征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平台不同对应不同的运营方法。
2.专题研讨:能够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
2.平台差异以及特征
3.国家法规以及平台规则
微博
微博平台及运营基础知识
1.问卷调查:使用情况
2.拓展学习:国内外对比分析
3.认知讨论:微博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原因
4.个人作业:复盘个人微博
重点:对比分析
2.专题研讨:能够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
3.劳动教育:企业账号运营
6
4
课程目标1、2
1.讲授法:能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认识社交平台。
3.调研: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5
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运营基础知识
1.拓展学习:直播运营
2.认知讨论:垂直领域选择
3.小组作业:复盘
重点:抖音vs火山
1.讲授法:能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认识短视频平台。
3.案例教学:直观感受。
表3-2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学时数
项目类型
要求
每组人数
实训项目1:微博运营
教师开发
学生尽量完成个人微博认证(够资格符合认证条件的)
8(含劳动教育1课时)
综合性
必做
5-7
课堂讲授
案例教学
实验指导
调研
小组讨论
自学
1、3
掌握微博定位的方法和赛道选取(难点)
能独立完成搭建自定义菜单(难点)
学会用平面设计工具做微博封面图
2、3
能完成以组为单位给模拟官博做话题搭建
能够通过选择具体产品项目完成策划活动方案,建立团队中的工匠精神
实训项目3:短视频运营
能完成一个有主题的短视频拍摄并运营发布。
选做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表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1.微博虚拟官号基础搭建及日常运营。(账号定位、后台设置)
模块3、实训项目1
20%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期末作品
模块4、实训项目2
模块3、4;实训项目1、2
35%
1.独立定位、搭建新媒体平台账号
模块1、2、3、4;实训项目1、2
45%
课堂表现期末作品
2.独立内容产出和创意策划
3.独立运营管理
表4-2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70%
平时作业成绩比例20%
课堂表现与考勤成绩比例10%
考核占比(此处需与上表基本一致)
10%
50%
19%=70%*10%+20%*50%+10%*20%
30%
40%
70%
36%=70%*30%+20%*40%+10%*70%
60%
45%=70%*60%+20%*10%+10%*10%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1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小组运营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8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小组作业。分别为:微博账号定位与基础搭建、微博内容发布、运营策划等。成绩评定主要取决于平时作业的整体完成效果,定位是否明确、基础搭建是否完善、内容发布是否体现写作技巧等。运营作业的定位构思、美观性、创新性、细节处理,都是平时作业成绩的影响因素。
(3)课堂考勤(10%):课堂定期与随机抽查点名。
2.期末成绩评定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表5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
(x<60)
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虚拟企业官号,账号定位明确;平台基础搭建完整,内容产出充分体现运营写作技巧,图片质量高清无水印,且创意突出;运营活动策划要素完整,创意新颖独特。
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虚拟企业官号,账号定位较为明确;平台基础搭建较为完整,内容产出部分体现运营写作技巧,图片质量高清无水印,且有一定创意;运营活动策划要素完整。
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虚拟企业官号,账号定位不太明确;平台基础搭建较为完整,内容产出部分体现运营·写作技巧,图片质量高清无水印;活动策划要素基本完整。
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虚拟企业官号,账号定位较为模糊;平台基础搭建不太完整,内容产出很少体现运营写作技巧,图片质量差有水印;活动策划要素基本完整。
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虚拟企业官号,账号定位模糊;平台基础搭建不完整,内容产出没有体现运营写作技巧,图片质量差有水印;活动策划要素不完整。
期末考核
按时完成课堂作业,长期主动回答问题,善思考,主动帮同学解决问题,课堂上呈现出较强运营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偶尔主动回答问题,善思考,主动帮同学解决问题,课堂上表现出来一定运营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能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运营思维一般。
一次没有完成课堂作业,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和运营思维一般。
两次以上没有按时完成课堂作业,长期迟到旷课,打扰其他同学学习等。
本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