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怀孕率的正确计算方法与应用(上)
马志愤1、2董飞2
(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2.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牧云数据分析项目组,北京100102)
一、引言
startofwinter
二、为什么要利用21天怀孕率来评估牧场的繁殖水平?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奶牛场,繁殖是驱动一个牧场能否盈利的关键,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对牧场的繁殖水平进行及时评估,以便能够及时改进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在繁殖管理中我们常见的指标诸如:配种率(SR)、受胎率(CR)、孕检怀孕率(PPR)、发情揭发率(HDR)、妊娠率(PR)、平均产犊间隔(AverageCalveIntervel)、平均空怀天数(AverageDaysOpen)、平均配种次数(AverageTimesBred)等等,在评估繁殖表现时,总有其片面性和滞后性,如果完全依靠这些指标去考核甚至很有可能将繁育人员引导到错误的方向当中,且很多牧场也因此遭受过惨重的损失。
因此人们一直在试图找到一个指标,希望能够综合、及时、准确评估牧场的繁殖表现,SteveEicker博士和ConnorJameson博士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提出了21天怀孕率(21-DayPregnantRisk)的概念,这是目前人们所能够找到的全面、及时、准确评估牧场的繁殖表现的关键指标,因此很多人也将其称为“黄金指标”,在此我们向SteveEicker博士和ConnorJameson博士对行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致敬!
三、要点说明
下面对一线工作人员向我们经常提问的问题进行逐个说明。
1、为什么间隔必须为21天?
因为奶牛典型的发情周期为21天。所以有人说可以按自然月去计算21天怀孕率,即使可以算出来,也仅是偷换概念,结果是完全不可靠的。
2、为什么成母牛与后备牛必须分开计算?
3、什么叫可怀孕牛只(关键)?
可怀孕牛即为经过主动停配期的,尚未怀孕的,且尚未设置禁配及淘汰的牛只。
4、为什么21天怀孕率很难通过手动计算?
四、算法说明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仅选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怀孕状态为大家进行举例说明,默认其他条件均已满足。
案例一:
21天怀孕率=1(怀孕牛头数)/1(可参配情期数)=100%
案例二:
假设现在有一个牧场:牧场A,这个牧场中有一头成母牛,牛号为001,她的繁殖轨迹如下表所示:
21天怀孕率=1(怀孕牛头数)/3(可参配情期数)=33%(取整数)
案例三:
假设现在有一个牧场:牧场A,这个牧场中有2头成母牛,牛号为001和002,她们的繁殖轨迹如下表所示:
21天怀孕率=2(怀孕牛头数)/4(可参配情期数)=50%
从这三个案例计算中可以看出21天怀孕率通过可参配情期数涵盖了繁殖的各个方面,计算似乎很简单,完全可以通过手动统计计算,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案例中只考虑了众多可参配考虑因素中的怀孕状态,随着牛头数和考虑因素的增加其难度是成几何倍数增加的,因此对于规模化牧场来说手动计算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计算得出。
五、21天怀孕率在一牧云DWeb系统中的计算结果呈现
进入一牧云DWeb牧场生产管理系统后,点击“繁殖管理”,第一项就是“21天怀孕率”分析,详见图一和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