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8
4.02
0.037
52
×10
×100
×1000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8元=()分64.2千克=()克0.06米=()分米=()厘米9.05千克=()克1.25千米=()千米()米9.05千克=()千克()克6.04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四、水果超市部分水果单价如下:苹果4.8元桃子5.2元草莓6.7元1、买10千克苹果、100千克桃子各需多少元?2、草莓每箱10千克,买100箱共需多少元?教后记: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时1
19.7
650.4
320
5
÷10
÷100
÷1000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5角=()元3500克=()千克12平方分米=()平方米600米=()千米5080毫升=()升5400厘米=()米五、解决问题。画笔每包有10枝,总价18元;练习本每包有100本,售价85元。1、每枝画笔多少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学校购买了10包画笔,需付多少元?购买了10000本练习本,需付多少元?教后记: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
开发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理与练习(1)
因数
38
380
3.8
0.38
0.038
50
0.05
积
190
五、完成下表。
李阿姨
买5张光盘
用42.5元
张阿姨
买8张光盘
用()元
1教后记:
课题:整理与练习(2)
李强
王鹏
张思羽
王静
郑武
陈冬
120cm
118cm
105cm
113cm
111cm
117cm
这六名同学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米?教后记:
课题:探索与实践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二、复习铺垫
1、填一填。
0.8分米=厘米2.6元=角650千克=吨
2、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38×70=3800×7=380×70=
三、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一个燕子风筝3.5元。小明想买3个这样的风筝,请你帮他算一算应付多少钱?
1、我买的是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
2、如何计算呢?
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
3、尝试计算0.72×5
整理的竖式算法:先将扩大到它的,变成,计算出×的积后,再将积缩小到原来的,就得到0.72×5的积。
4、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
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注意积中小数末尾的0。
四、巩固测评
1、根据42×8=336,直接写出下列得数。
4.2×8=0.42×8=0.042×8=
2、1.23×8的积中有位小数;2.7×18的积中有位小数。
3、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68×7=0.97×5=3.5×26=
4、《当代小学生》(月刊)每本4.80元,小明打算订一年的,要花多少钱?
5、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再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
五、学习收获
通过探究学习,我的收获是
一、创设情景,教学例1
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聊到国庆节,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市一小也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出示图片:瞧!手工组的同学在制作小红花,用来装饰礼品。
大家看漂亮吗?
生:漂亮!
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这些漂亮的红花都是用绸带做的!
他们手里的材料都是1米长的绸带。
而做一朵绸花只需要用米绸带。
请同学们思考:这是1米的绸带,那么米有多长、该如何表示呢?
谁来说说看?
慢慢
(出示条件,图画)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3份就是米。
(两个生说)
师:大家同意吗?说的真好!
请同学们看:
1米长的绸带平均分成10份,做一朵绸花需要这样的3份,就是米。
你看明白了吗?
师:小芳计划做3朵这样的绸花。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根1米长的够不够?
生:够。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方法1
生:方法2
好,你说!有道理!
师:估的方法有很多种。
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不错!
师:刚才同学们说:做一朵绸花要这样的3份,那么3朵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同时出示)
师:小芳做3朵绸花到底要多少米绸带?
看了刚才大屏幕上的演示,你会列出算式吗?
还可以怎样列式?
×3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列式:
×3(3×)
++
师:同学们一下列了3个算式计算这道题,都行吗?
生:行。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奥,当加数都相同的时候,加法可以写成乘法。也就是这里的×3,表示3个相加的和。
师:这三个式子,你会计算哪一个?
师:奥,你说的是乘法,你已经预习过了。
恩,加法,不错!
(生会乘法,表扬其已预习,点下一个)
(生会加法,细说)
师:
好的,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
(生说同时板书、教师口复)
老师想,你能把过程说详细些吗?
板书:++==(米)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法学得真好!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分子部分,9、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9=3+3+3;
师:是啊!3个3相加,也可以写成……
(3×3)
师:(米)。
师:这里的分母10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朵3份,3朵共3×3、9份,就是(米)。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加法。那这两个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38页,自学这一部分内容;
师: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来说说×3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3=++===(米)
师:为什么可以相等呢?
生:×3就表示3个相加。
师:很好,刚学的知识就会运用了。
×3就表示3个相加的和。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3=++===(米))
刚才我们是借助分数连加的过程解决的×3,我们以后在计算的时候中间的连加过程可以省略不写,直接用乘法来做。
(将黑板上的过程部分用黄粉笔虚线框出)
(课件出示:×3==(米))
师:(指大屏幕)写成×3==。
师:这里的分母10表示什么?
3×3呢?
师:那么3×怎么计算呢?大家一起算一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老师板演。
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生:是的。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
(二)尝试解决,优化方法、总结。
师:刚才小芳做了3朵,现在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怎样列式?自己试一试。
生:×5。
师:你能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吗?
生:做一朵绸花要米,5朵就是5个米相加,可以用乘法×5表示。
师:是啊!5个相加也就是×5
师:×5还可以写成5×;
师:你会计算吗?大家一起来算算看;
生做练习题;
师:(夸)这位同学写的很工整;
你真仔细;
这个小组的同学都很认真;
师找两例学生板演;
1
2
展示两种不同的写法:5×==和5×===;
书写规范;
师:(甲)我想请你做回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乙)这位同学请你先等一下;
生:(……)
师:(……)
这里的分母不变,10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10分。
5乘3呢?
一朵是3份,5朵就是5乘3,15份;
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你还有没有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师:(先约分;)
这位同学是先约分,再乘,而且书写认真,谢谢你做了个好好的示范。
师:你们都做对了吗?
师:好请同学们看一下电脑的演示:
书写规范,约分。
计算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约分时请同学们注意:写的工整一些,约下来的结果要写在原来数字的上面、或下面。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算:
先约分再计算;
使的过程很简洁,不容易出错。
师:好,这两到应用题都解答完了,还有一个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跟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分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
出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请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分数乘整数,他们到底是怎么乘的?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
(巡查)
师: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结果?
(老师帮忙总结)
师:(学生说,看例子;)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李老师把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概括了一下,来看大屏幕:
(计算法则)
齐读;
二、运用方法,巩固练习。
师:学习了新知识,我们来练一练。
读题,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做一做。
(生做,师巡查)
师:都完成了吗?我们请几个同学上来展示一下。
师:就是几格?
生:3格。
师:4个,你是怎样涂的呢?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也就是;
师:你列的算式也很规范。好样的!
(提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计算规范,正确率高;
神算手;
出示题目;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正确的过程和结果,完全正确的请举手。
师:大部分同学达到了神算手水平,刚才老师收集了一些不准确或不规范的例子。
刚才老师收了几个同学的练习纸,他们有这样的几道题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附件)
师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去解决他们,我们班同学在这一点上表现,老师很满意!
三、联系生活,提升认识。
师:再过十来天就是国庆节了,在这个假期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中秋节。
师:对的。在这举国欢庆、合家团员的美好日子里。
我们市一小的同学计划到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给那些爷爷、奶奶带去喜庆与欢乐。
你想一起去吗?
生:想!
师:先看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我们小组负责环境布置,需要准备一些小彩旗,长方形彩旗长2分米,宽分米。
我们小组准备的是月饼,与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月饼礼盒12个,平均每盒重千克。包装这些月饼礼盒,平均每盒用装饰彩带米。
师: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一个彩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的这个问题有价值)
2、这些礼品盒共用装饰彩带多少米?(你观察的很仔细)
3、这些礼品盒共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比较实在)
师:同学们按小组交流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逐个解决。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非常了不起的是同学们能自己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了他们。你们是真正的学习的小主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练习一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p68——p69
1、使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等方式,探索出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会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2、增强估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老师:让我们一起随着小刺猬到文具店去看看,你看到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屏幕上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别提出不同问题。
老师:如果想知道三把直尺要多少钱,需要多少钱,怎样计算?
老师:也提一个问题:我买九只铅笔,怎样列算式
老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以整数,请学生读课题。
老师:你能告诉我上面三个算式,得数分别是几吗?
老师:看其中的一个算式,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得出得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
程,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屏幕上显示三个小朋友的想法。老师在黑板上列算式,一一分析不同的理解。
课件演示,0.2乘以4,请学生说说算式4乘以0.2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说说大屏幕上三个算式的意义。
练习:下面算式分别是什么意义。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老师:什么样的方法最简便呢?
二、教学新知:
老师:如果买三个篮球,每个4.5元,我要买三个,10元钱够吗?不计算,告诉我为什么不够?(大屏幕出示)
老师:到底是几元,你能算出来吗?在本子上列示计算。
老师把收集上来的作业展示出来给大家一起看。
老师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这样选择?
观察这个算式,你们有什么看法?
老师:刚才的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老师:跟同桌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想的。
老师:屏幕出现三个算式,让估算下列各题分别是几位小数?
学生估算,并说出理由。从上面的估算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互相说说。
再次出现六个算式,让学生迅速判断得数是几位小数。
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三个算式依次是一位小数和整数相乘,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与整数相乘。
老师:跟旁边的同学轻轻说,你是怎么算三道题目的,先算什么,再怎么做。
指名学生站起来讲一讲。
老师引导大家总结方法:先把乘数当成整数,再看因数里面有几位小数,这样,就从积的右面起,数上几位,点上小数点。
再互相说说
出现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学生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1出现四道题目,任选两道题目去做。(看黑板检查)
2你能填上合适的数吗,
3、课本71页的题目,回去把他解决掉。
一、准备导入:
1、复习小数的意义
说说下列小数的意义:
0.50.20.1230.56
2、出示例题
一种抛毛线每千克售价78元,买2千克要多少元?买0.5千克要多少元?买0.1千克呢?
学生列式不计算。
3、揭题:今天继续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另一类,一个数乘小数。
二、展开教学
1、分别说说这三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可以讨论一下。
2、揭示并板书意义
3、请在小组中相互编题来考考同学,说说意义。之后抽一个小组汇报一下编的情况和说的情况。
4、尝试用竖式来计算一下
5、反馈尝试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格式上有什么要求?投影学生在草稿上的格式。
6、用竖式规范地计算下面各题:
35×1.235×0.9
35×1.135×0.6
学生板演
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各题
四、小结
说说你有何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工具
《小数乘整数》多媒体课件、其他必备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45×1.9=4.5×19=4.5×1.9=
0.45×19=()×()=0.85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场景图)同学们,你们喜欢逛文具商店吗?我们今天就去文具商店看看。这里也有几位同学在挑选文具呢?看看他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2.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水彩笔每枝0.8元。
每本笔记本2.35元。
(出示问题)
*买3枝水彩笔应付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0.8×3=
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是小数)
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0.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练习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0.8×3=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方法一:0.8+0.8+0.8=2.4(元)
师:0.8×3是3个0.8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方法二:0.8元是8角。8角×3就是24角,24角用元作单位就是2.4元。
小结: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
2.我刚才发现有些同学想用竖式来计算0.8×3。(出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格式。)
问: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位同学所写竖式的格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是的,一个是把末尾对齐了计算的,一个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了计算的。但计算的结果确实相同的。
是怎样得到2.4的呢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想法。(学生说)
情况1:把十分位上的3和8相乘是24,写4进2,小数点移下来,0和4相乘得0,加进过来的2就是2.4。
情况2:三八二十四,点上小数点,就是2.4。
……
教师引导:
(1)大家结合这个题想想看,同学们所说的三八二十四,脑子中想的这个8表示什么呢?(8角……)
(2)在小数中,这个8又表示什么呢?(0.8是8个0.1,8个0.1乘3就得到24个0.1)
(3)同学们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0.8×3时,是把0.8元看成8角和8个0.1来计算的,是整数8和3相乘得24,再通过推理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现在你想想看,这两种竖式哪一种比较合理。
3.(出示问题)买3本笔记本应付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
2.35×3=
(1)这一题是一个两位小数乘整数,猜一猜所得的积会是几位小数呢
(2)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积是不是两位小数.
问:你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的吗?
2.35是235个0.01组成的,235个0.01×3是705个0.01,705个0.01是7.05
4.同学们,我们刚才练习了两道小数乘整数的题,都是把小数看成什么数来计算的
指出: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再在所得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追问:那么积中的小数点怎么来确定呢
引导:我们来看.一位小数乘整数所得的积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所得的积是几位小数
这其中会不会蕴涵着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研究看。
三.归纳计算法则。
1.探究
出示:a组题;根据241×8=1928,猜猜这些小数乘整数。
24.1×8=2.41×8=0.241×8=
(1)请同学们看一下这组题。你能根据241×8=1928,猜猜这些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吗?
(学生猜完后)问:你们是怎么猜的?
(2)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讨论交流)
得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练习
b组题: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0.23=1.48×23=0.148×23=
3.通过以上的学习,想一想,小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讨论)
得出: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0.18×5=46×1.3
指名板演,交流评析,说说计算的过程。
并指出,0.90可不可以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结果是多少?
出示:两种不同的竖式,看一看,哪一种只正确的?为什么
指出:小数乘整数,是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就不点小数点了。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2.0.217×4=×35×0.24=
3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略)
4.p71.2.3.两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怎么?
六.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的:1.理解的意义;
2.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
3.会正确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4.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
一、揭示课题
二、准备活动
1.填方框。
5.2①5.2×10÷10②0.06×1000÷1000
2.算一算、比一比、找规律:
因数.50.15因数555555积
(1)口答(前三格),且找规律。以15×5为标准: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怎样变化的?
(2)第四格,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教师出示规律)
(3)第五、六格,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完整规律)
3.小结且过渡。
三、活动、发现
1.学习意义。
(1)出示例1:花布每米6.50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①算式怎样列?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
②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6.5+6.5+6.5+6.5+6.5
用乘法算:6.5×5
③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学生口述,教师板书:(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练一练。第4页第11题。
2.学习算法。
(l)那么,怎样来列竖式计算呢?学生4人一组展开合作学习、讨论,寻找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想:
6.5×10→656.5×5←32.5×5×532.5←10÷325
(3)2人合作继续计算:3.7×4=,0.48×3=,并议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4)学生发现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取几位小数。
(5)教师写上例题横式得数、单位名称和答句。
3.小结。
四、练习活动
1.看竖式,在积上点上小数点,再把结果写在横式上。
①3.6×8=②3.6×5=③0.027×2=
3.636.0.027×8×5×2——————28.818.00.054
注意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位数不够时要补0。
2.计算。第4页第3题(第一行3题)。
3.应用题。第4页第4题。
4.应用(长方形的宽可抽动,宽依次为2、3、3.5)(单位:m)
3.8×3.5怎样计算以后再学。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怎样的?怎样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说明:
本课是我区教师赴云南绿春支教时上的一节观摩课。
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两个环节:"填方框"和"算一算、比一比、找规律",是为学生通过合作活动,把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发展到算法、发现计算方法服务的。
由于小数乘以整数是整数乘法意义的下位知识,所以,教师先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发现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6.56.56.56.5×5×5×5×52.532.532532.53032.5
教师把第四个竖式板书在中央位置上,且问其是怎样想的?同学们运用前面的准备知识、规律,将被乘数转化成整数,再把积缩小相同的10倍。由于是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的,所以可末尾对齐。
然后,教师再提供两个竖式例证,让学生同桌计算。大家通过同桌议论,学生发现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则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练习活动的前两个练习环节是针对性练习,后两个练习环节是综合练习,特别是计算长方形面积。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五年级上册P3页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估算。
3、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的习惯。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环节意图
与实施要求
3、请在小组中相互编题来考考同学,说说意义,之后抽一个小组汇报一下编的情况和说的情况。
三、练习:
四、小结:说说你有何收获?
学生对第一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肯定能说,对第二个算式不一定会说,如果学生能说,则让学生说一说,当说不明白时,则建议用合理的方式来表示(线段图、画图等)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则教师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让学生能顺利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作好铺垫。
让学生来说说意义,则是了解学生对这一部份的知识了解程度,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课本中的练习很好,应该充分利用。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块)
用乘法算:×3=++====(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
同学们,谁敢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列式列得比较快?
比赛题目为:3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
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课本8—9页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全班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2/15×4=2/15+2/15+2/15+2/15=8/15
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5/12×8=5×8/12=40/12=10/3=
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3/4=3/22与4先约分,再计算。
(2)比较三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3)错例展示:
错例1:学生把整数与分子进行约分。错例2:学生没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3、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4、引导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课本12页练习二第1、2题。
2、生活中的数学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3dm,它的周长是多少dm?
(2)老师从家到学校要步行10分钟,如果每分钟步行2/25千米,老师每天要走两个来回,每天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四、总结反思,激励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列式计算
(1)3个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4)3/16与24的积是多少
2、智力冲浪:用12个边长都是dm的正方形硬纸板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周长分别是多少?(A类同学做)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x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x463x68.4x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x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0.86x72.14x620.375x12
1.8x3950.45x1081.056x25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