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建立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模型

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建立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模型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面对联合作战、跨域作战等复杂作战环境下体系对抗的任务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信息、火力平台以及跨兵种作战资源是联合制胜的关键所在。

本文针对复杂作战环境下的体系对抗问题,对联合作战背景下的体系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典型方法,阐明了其优缺点;归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由于体系组成复杂、各种影响因素交织,作战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瞬变性和难以预测性等对体系建设和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对现有的各种体系效能评估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体系效能评估中的具体应用,进而为体系效能评估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非常必要。

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

主要方法

当前主流的体系效能评估方法有:解析法、专家评估法、作战模拟法以及基于仿真的体系效能评估法。

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分类

基于解析法的效能评估

解析法在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方法通过建立效能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应用数学方法或者运筹学理论对效能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评价指标的定量解。

兰彻斯特法

Lanchester从使用冷兵器和枪炮作战的不同特点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微分方程组,揭示了交战过程中双方战斗单位数变化对战争结局影响的定量关系。

当前对兰彻斯特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兰彻斯特模型做相应的修改或补充;结合典型作战应用增加相应的效能影响因素;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联合使用。

ADC模型

ADC模型是一种系统效能指标计算模型,将决定武器系统效能的要素分为可用性A、可信性D和固有能力C,并以这3要素乘积作为单一效能度量,而获取这3项要素是ADC方法的应用难点。

ADC方法主要用于单个或同类武器装备的效能,难以适应体系对抗效能评估问题。

SEA方法

SEA方法仅提供系统效能分析的方法过程,实际的系统效能建模需根据具体的系统、环境和使命进行分析。

难点和创造性工作集中在选择与系统使命贴近的性能度量、建立符合系统运行规律的系统映射、计算多维性能度量的系统效能指标3个方面。

指数法

指数法根据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目标特性、战场环境和实战使用经验,建立定量判定模型,分析和综合系统的各种能力,从而获得单一指数度量,评估战斗伤亡和武器装备毁伤效果、预测战斗结果。

指数法本质上是一种“等效”方法,模型的准确性取决于使用人员的作战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于作战中的随机因素衡量较少。

信息熵评估法

信息熵评估法利用信息熵衡量系统的有序程度,通过概率分布中的平均信息量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能够充分考虑作战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适用于多对象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

然而,目前该方法缺乏对其他未知影响因素的考虑,作战效能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基于专家评估法的效能评估

专家评估法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作出定量评价,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最大优点是可以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做出定量估计。

专家评估法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专家的阅历经验以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用简单、直观性强,但其理论性和系统性尚有欠缺。

基于专家评估的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可细分为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群体多属性决策方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最为典型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专家评估方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得出不同方案的重要度排序,从而为体系效能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弱点在于,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无法对层次内部的其他关系进行描述,在联合作战场景中会影响体系效能评估的最终结果。

网络层次分析法

联合作战体系更适合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进行效能评估。

网络层次分析法是对传统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和拓展,主要解决层次内部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反馈影响问题。

基于作战模拟法的效能评估

作战模拟法的实质是以计算机作战模拟模型为实验手段,通过在给定数值条件下运行模型来进行作战仿真试验,依靠模型的仿真结果来评估作战效能。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武器系统或作战方案作战效能指标的预测评估,目前主要包括蒙特卡洛法和基于AAR的作战模拟方法。

蒙特卡洛法

蒙特卡洛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实验的评估方法,原理是通过随机数生成来模拟作战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再利用与待解问题具有相同概率的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后得到作战行动状态的改变和随机因素对作战过程发展的影响,继而评估其对系统效能产生的影响。

但由于是通过对已选好的随机种子编写逻辑算法生成模拟随机数,蒙特卡洛法得到的随机数不可能完全随机。

基于AAR的作战模拟方法

基于AAR的作战模拟方法主要为美军所采用。

典型的作战模拟分析模型有ATCAL模型、THUNDER模型、TACWAR模型、JICM模型以及JAS模型等。

作战模拟法的劣势

作战模拟法的评估效果依赖于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数量,其仿真模型的建立复杂,构建过程直接影响评估进程;

实际的作战环境复杂多变,干扰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仿真精度,其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难以校验;

作战仿真过程要消耗较多的计算资源,要获得大量资料也需要有计划地长期进行收集,时效性受考验。

基于仿真的体系效能评估

基于仿真的体系评估方法利用建模仿真技术构造体系评估仿真试验环境,通过对仿真结果数据的综合分析来评价体系效能。

在缺乏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可通过事先设定好的对抗准则对体系效能进行对抗评估,最终结合对抗仿真给出适应于联合作战的体系效能评估结果。

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已有基础数据进行作战装备或小规模系统的作战模拟,从中发现系统演化规律及模型,然后进行仿真对抗推演,因此该方法可视为作战模拟法的拓展和扩充。

探索性分析方法

探索性分析方法是分析参数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对系统进行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给出不确定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作战效果。

其次,基于探索因子,建立多分辨率的探索性体系仿真模型。

再次,根据探索因子间的解释层级,逐层获取中间变量探索要素的探索范围,在保证探索过程逻辑合理性的同时,优化探索求解的过程。

ABMS方法

ABMS方法通过多智能体行为、相互关系、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来描述复杂系统行为,被认为是研究复杂系统最具活力的仿真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Agent的行为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Agent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等进行刻画,来描述复杂系统的行为,为复杂系统的分析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撑。

当前,采用ABMS方法开展武器装备体系仿真评估仍处于探索研究中,对基于ABMS的体系效能仿真开发和应用过程也不统一。

SD方法

系统动力学作为一种仿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能够容纳大量变量;描述清楚,模型具有很好的透明性;模型可以反复运行;系统动力学能做定量分析。

基于新兴评估方法的体系效能评估

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机模型

SVM的核心是构造一个最优分类超平面,进而准确区分两类待分样本集。

在求解最优分类超平面所对应的二次规划问题时,惩罚因子是决定SVM学习能力和经验风险协调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应用SVM时,需格外注意惩罚因子的选取,应充分利用环境要素的重要性差异,提高评估性能。

PETRI网

PETRI网是描述具有同步、并发、冲突特征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有效工具,具有2个显著优势:

作为图形化模型,能描述和分析系统资源的行为特征,建立的模型直观易懂;

借助相应的数学工具,PETRI网能在各种抽象级别上描述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技术,方便对PETRI网模型进行静态的结构分析和动态的行为分析。

Petri网已成为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数据挖掘方法

通过对大数据的持续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可得到不断细化装备的效能评估模型,但目前该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范例不多。

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性或竞争性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在博弈现象中,参加竞争或对抗的各方具有不同的利益和目标。

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中,近期也已被用于通信装备电子防御系统和测控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中。

典型体系效能评估方法优缺点分析

解析法使用简单、计算高效,但只能解决比较明确、简单、便于抽象的问题,常用于对作战体系的静态能力进行评估,有时也作为其他模型的子模型用于动态能力评估。

以层次分析法为代表的专家评估法对作战体系的要求不高,操作实现比较容易、直观性强,可以得到效能指标的评估值,展示装备性能、作战规则等因素对效能指标的影响。但该方法在体系效能评估中的精确性与适用性易受到制约。

作战模拟法直观、真实、说服力强,能够实现大规模作战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通过改变作战模拟的条件,观察分析联合作战体系在不同作战条件下的作战状况和结果,并分析作战体系的问题。然而该方法实现比较复杂,建设周期长,对作战模型和作战数据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基于仿真的体系效能评估法可视为作战模拟法的拓展和扩充,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和分析大规模、复杂的联合作战系统的体系效能评估工作,获得更高的分析能力,从更高层的系统观解释体系中每个独立系统之间的性能和交互关系。但是,该方法对计算机仿真平台的要求也更高,实现相对困难。

新兴的评估方法在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缺乏实际数据、可解释性较差,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联合作战背景下的体系效能评估一直是装备论证、体系规划以及作战指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装备建设与发展、作战指挥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缺乏有效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

一次典型作战任务可能需要协调多域作战资源,随着作战规模以及任务复杂性的提升,系统交联关系复杂、相互制约多、相互影响大,导致联合作战体系建立困难。

联合作战背景下层次分析模型示例

同时,目前大多数体系效能评估方法都是简化复杂体系的要素,同时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或者将复杂作战体系人为分解成若干子系统,与实际作战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参数定量化描述以及准确的评估模型建立困难

在联合作战背景下,情报的获取、要素间的融合等要素都要纳入体系评估指标,每个要素都要结合作战场景构建对应评估指标集,建立全面客观的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首要问题;

传统评估方法得到的效能评估结果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机器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部分问题,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传统的模型结构难以对指标间的关联以及指标和效能间的关系准确描述,而随着体系复杂度的增加,作战模拟法建立仿真模型的难度也直线上升,必须建立合理的复杂体系效能评估模型,得到可信的评估结果。

未来发展方向

总体来看,面向联合作战的体系效能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指标体系建立

要全面描述和刻画复杂系统,必须建立全面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最终依据指标体系进行多目标优化。

在联合作战背景下,不仅需要考虑单个装备效能,情报数据的获取、多个装备间的协同等要素的效能都要纳入体系评估指标加以研究,每个要素都要结合作战场景构建对应评估指标集。

评估体系参数定量化描述

经验驱动的传统评估方法由专家凭借经验和知识给出评估指标值,得到的效能评估结果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评估模型的建立

体系评估的关键在于所建立的模型是否能够描述体系变化规律,怎样建立合理的复杂体系效能评估模型,得到可信的评估结果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分析评估指标和作战效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有效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模型,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于体系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逐渐向模拟仿真过渡,同时确定性计算向不确定推理过渡,此外将传统方法与新兴评估方法进行组合使传统方法具备适应复杂系统的能力也是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THE END
1.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可以划分为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和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分析方式: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本指南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方法的实现过程,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数据挖掘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如下表所示: 流程图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297/12863680
2.机器学习面临的三个关键数据挑战尤其是研究数据生态系统已经变得高度复杂,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合作者需要快速访问数据以及简化数据管理的方法。机器学习的挑战很多。第一步是使用正确的数据和基础结构启动项目。https://www.528045.com/article/7f423917e5.html
3.机器学习找不到创新点?三种特征选择的方法包你拿下顶会!文章介绍了两种新的决策树框架LDATree和FoLDTree,它们结合了不相关线性判别分析(ULDA)和前向ULDA。这些方法能够高效地进行斜切分,处理缺失值,支持特征选择,并提供类标签和概率作为模型输出。通过在模拟和真实数据集上的评估,LDATree和FoLDTree在准确率上与随机森林相当,显示出作为传统单树方法的稳健替代方案的潜力。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67807
4.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第2篇洞察研究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第2篇-洞察研究 下载积分: 1388 内容提示: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第一部分 数据预处理:清洗、整合和规约 2 第二部分 数据探索性分析:可视化和统计检验 4 第三部分 关联规则挖掘: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生成 https://www.doc88.com/p-90990192352266.html
5.数据挖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如何克服数据挖掘中的难题数据挖掘是一种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优化等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他们发现隐藏的趋势、规律和关系,从而提高业务效率、优化决策和提高竞争力。然而,数据挖掘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数据质量、数据量、算法复杂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7303519
6.数据挖掘七种常用的方法汇总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聚类分群效果可以用向量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来衡量,向量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定义为两个向量之间的距离(实时向量数据与聚类中心向量数据),距离越近则相似度越大,即该实时向量数据归为某个聚类。 数据挖掘方法 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 它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92597
7.数据挖掘技术方法(精选十篇)数据挖掘技术方法 篇4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数据分析 0引 言 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在数据信息爆炸的今天,大数据的浪潮促使着审计思维模式的变革。面对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和由此带来的数据量、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审计数据分析将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2012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31vygx.html
8.数据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难题有哪些?比如文本数据、图像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等,都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和算法。 模型选择:在数据挖掘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至关重要。但是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也是一个挑战。 解释和应用:数据挖掘得到的模型可能很复杂,难以解释和理解,而且如何将挖掘结果应用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4287fe162960fd7c73a171c2f700c56f.html
9.数据挖掘VS机器学习,你了解多少?如今,获取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从数据中生成见解和信息正变得更具挑战性。企业经常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情况,他们拥有的数据远远超过他们所知道的数据,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无所作为。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是企业将这些庞大的数据库转化为有用信息的两种主要方法。 https://www.fromgeek.com/telecom/509859.html
10.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国家政策法规由于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主要讨论两种教育大数据分析方法,即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在高等教育的教与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面临的一些两难挑战。 三、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大数据分析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对这两者https://manager.hkxy.edu.cn/s.php/pgztw/item-view-id-54267.html
11.BdRace数睿思“数睿思”数据挖掘竞赛平台(BdRace),专注高校数据挖掘竞技,致力于打造完整大数据生态系统。依托大型的全国性的数据挖掘赛事,汇聚政府、企业、机构、高校、风投等多方资源,为企业提供最优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实际项目需求,选拔高校优秀人才;为高校提供最优的https://www.tipdm.org/
12.数据挖掘主要挖掘些什么呢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文本挖掘的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文本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首先,需要从各种来源采集文本数据,如社交媒体、新闻文章等。接下来,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分词、去除停用词、词干提取等。然后,使用特征提取方法,如TF-IDF、词向量等,将文本数据转化为数值特征。最后,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训练,如情感分析模型、主题模型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571465/
13.干货▏面向大数据的时空数据挖掘基于地图模型的算法时间复杂度通常比较大,对时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索引技术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MapReduce 计算模型的组织形式和数据处理方法不适合处理时空数据模型;Hadoop 技术也无法有效支持数据挖掘中监督学习所用的迭代式计算方法,因而无法完全满足时空数据分析的需要。这些对学术界和工业界来数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https://czj.guiyang.gov.cn/new_site/zwgk_5908373/zszc_5908415/202205/t20220531_74514473.html
14.8种Python异常检测算法总结python异常检测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发现与数据集分布不一致的异常数据,也被称为离群点、异常值检测等等。本文为大家整理了8个常见的Python异常检测算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一、异常检测简介 异常检测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发现与数据集分布不一致的异常数据,也被称为离群点、异常值检测等等。 https://www.jb51.net/article/274424.htm
15.一文解析:生成技术在时空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澎湃号·湃客生成技术如大规模语言模型(LLMs)、扩散模型(Diffusion)、自监督学习(SSL)、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和扩散模型的出现,为进一步增强时空数据挖掘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文详尽地介绍了生成技术在时空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时空数据挖掘框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结合生成技术和时空数据挖掘方法,我们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22047
16.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张颖峰.ppt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张颖峰.ppt,问题及解读 问题四:按照数据中给出的时间、冷却负载、室外温度和湿度,试给出所有可控变量的最优控制策略,以及相应的系统总耗电量和系统效率。 约束条件:时间、室外温度和湿度、冷却负载 优化变量:设备状态和可控设备参数 * 中央空调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29/146354588.shtm
17.大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挖掘隐藏机遇与应对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挖掘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商机,并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成为企业争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多个案例和调查报告,展示这些方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商业增长。 https://www.guandata.com/gy/post/22455.html
18.TKDE2023方面级情感分析(ABSA)最新综述:任务方法与挑战简介:TKDE 2023 | 方面级情感分析(ABSA)最新综述:任务、方法与挑战 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ABSA),属于情感分析 Sentiment Analysis 以及观点挖掘 Opinion Mining 方向的一个子领域,从名字也可以直观看出是在 aspect (常译为方面或属性) 级别开展情感和观点的分析。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7402
19.目前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不包括()。目前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不包括()。 A.数据类型的多样化B.高维度数据C.离群点数据D.分析与挖掘结果可视化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1. What is the origin of Qixi festival? It originated from a folk tale . A、 about Niulang and Zhinv B、 about Xu Xian and the whihttps://m.ppkao.com/wangke/daan/6917a49255034683a9baeadd12198771
20.大数据中数据挖掘技术的挑战大数据中数据挖掘技术的挑战首先,数据挖掘简单的来说就是从一堆数据里面找有价值的东西。现在数据也是资产,将来会有一个经营数据的公司。所以数据是新的石油,我们要从这里采矿,练成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所以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未来,数据是企业未来的核 https://www.cda.cn/view/19358.html
21.时空大数据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数据挖掘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通过对海量、多源、高维、动态时空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帮助人们发现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潜力。这项技术不仅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也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将介绍时空大数据数据挖掘的概念、应用和挑战。 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680450.html
22.代理IP如何助力社交媒体数据挖掘一、 社交媒体数据挖掘的挑战 在社交媒体的海洋中,数据挖掘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尽管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要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并非易事。以下是我们在社交媒体数据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1、访问限制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2599412&efid=66_C_X4VT7K7UqztO24TKQ
23.与挖掘少量数据(如几百个元组的数据集合)相比,挖掘海量数据(如数数据挖掘在性能方面的一个挑战就是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这是为了在可预测和可接受的运行时间内从数据库大规模的数据当中有效地提取信息。另一个挑战就是数据挖掘算法的并行性、分布式以及增量处理。并行性和分布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一些数据库的超大数据规模、广泛分布的数据以及一些数据挖掘方法的计算复杂度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1384469050622711&fr=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