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集锦13篇)

【导语】“chenyulong196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摘要:曾几何时,当计算机不再只为计算庞大的数据而生;曾几何时当计算机成为了家电下乡产品中的一员,而被定义为普通家用电器时,你是否觉得计算机在你我的生活之中几乎无孔不入呢?人们越来越接受计算机,将其视为必备日常家电,是因为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计算机不再只跟数字打交道,它几乎深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小到开门七件事,大到宇宙和国防都少不了计算机的身影。

计算机最拿手的除了数据运算以外,就是它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了,以下就这方面进行一番探讨。

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ENIAC问世了,身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发明的由冷冰冰的铁箱子和像电视一样的屏幕的“怪物”竟然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影响着未来人们的生活,他也更不会想到当初只是为了使人们从繁重的数学计算中解脱出来的发明会从最初的工业运用迅速普及到普通用户。

计算机目前的几大应用一个就是数学运算,一个就是多媒体运算。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的领域也很广泛,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共飨。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领域

(一)什么是多媒体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媒体。

媒体简单点讲就是信息传播的介质,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媒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视、报纸、广播;而广义的媒体是指包括狭义媒体在内的所有可以用作信息传播的介质,也就是能通过多种介质为我们提供信息的载体,我们就称之为多媒体。

(二)什么是计算机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就是让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来负责信息传播,计算机是一种综合媒体的集成,聚视、听、用、娱、玩于一身。

因此应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也就是计算机多媒体,它更注重人机交互。

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解决方式将不再单一,这也打破了人们的既定思维;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我们可以同时选择多种渠道获得想要的信息,不管是通过邮件,还是通过即时聊天。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将使的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计算机多媒体在众多领域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一般多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了,一般多媒体能应用到的地方,计算机多媒体同样能应用到。

比如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这些多媒体不但可以用专门的途径来实现,也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商业、农业、旅游、国防军事、远程会议、人工智能、影视娱乐、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应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现

(一)实现计算机多媒体的条件

计算机多媒体虽说功能强大,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能实行计算机多媒体的。

要实现计算机多媒体,需要计算机和欲实现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设备、设施能够建立起与计算机的连接,也就是让计算机能参与到其中。

比如你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你可以要计算机帮你模拟一个试穿的效果,但是你却不能真正的试穿到这件衣服。

虽说还是不如直接去商场买衣服放心,但是就网上购物而言,用计算机能够实现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进步的了,网上试衣模拟系统实际上也是一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它属于日常生活方面。

(二)如何实现计算机多媒体

1。实现计算机多媒体的对象

老师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所要讲授的内容用计算机体多媒体技术体现出来,就可以把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可以把自己的讲解录音并在上课时与课件一起播放给学生们,甚至可以把要讲解的内容上传到网上,让学生下载或是在线浏览,而且还可以给学生留下题目,实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不久的将来,书包或许将不复存在。

2。实现计算机多媒体的关联项

也就是说计算机是硬件,而用其实现多媒体应用,还需要软件程序的支持。

如想把婚礼的情景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实现,除了需要计算机以外,婚礼现场的摄像、录音以及后期的编辑等等都是实现计算机多媒体不可缺少的配套步骤,只有通过了这些关联项,我们才能用计算机将它们串联起来,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在亲朋友面前将一生之中最难忘的时刻好好的“炫耀”一番。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就在你身边

(一)电脑、电视、电影三电一体

在计算机多媒体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以前,我们的电视和电影的拍摄手法就会显得比较单一,有的甚至无法实现,如有些逼真的打斗画面或是特写镜头。

有人说可以用模形或是替身来实现,但是这样一来制作电影或是电视的成本就会增加,如果卖座还好,不卖做的话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参与影视拍摄,以往通过人难以实现的特效或是镜头完全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出来,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镜头以及星球大战的太空和战舰镜头就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并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的。

还有的科幻片中的全息声像效果以及外星人效果都少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身影,正是有了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我们才能在影视作品当中见到活灵活现的各种面孔,听到各种声音,就如身临其境般。

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往用电视、电影不能实现的东西现在可以实现了。

用计算机可以看电视、赏电影,如果加上专业的音响设备,让电影电视里的一些人物和场景栩栩如生并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体感影视已经有了,立体影视也已经有了,未来我们还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闻到影视节目里美酒佳肴的香味。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自从应用到电视、电影中就与它们结合得越来越紧,甚至有的影视作品完全是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拍摄完成的,从摄像到录音再到剪辑。

然后再用计算机给放映出来,可见如今的电脑、电视、电影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俨然已三电一体了。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打造温馨之家

当你忙碌了一天从公司回到家里,虽然妻子不在家,你也能听到她的问候,一定会倦意顿消吧!如果你是一个不善家务的男士,当你推开门的'那一瞬间传来妻子甜美的声音,进了门以后,当你要做某件事时,又传来妻子在一旁指导的声音,如果听不明白,妻子还会提醒你打开电脑看她的示范。

当你打开电脑,边看妻子地示范,边照着做,而且如果你愿意,还可以重复看好几遍,听好几次,妻子不会不耐烦,你也不会嫌妻子唠叨,你就好比回到了孩提时代,可以永葆一颗年轻乐观的心,对促进自己的事业可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再如有一天你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务,有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你完全可以事先把要做的事交给计算机,让它帮你完成,而你只需要回来拣现成的就行了。

又如有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我们可以运用手机等设备实时掌握家里的情况,而计算机则会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信息反馈给你,这样就算家里有个老人或是小孩的,也可以实时看到他们的样子,听到他们的声音,让你放心工作,而父母见到你的样子听到你的声音也会同样放心。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原犯罪现场

戴安娜王妃因车祸而亡,但是车祸是怎么发生的?是意外还是人为?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结合了警方对现场遗留痕迹勘查的结果后,法警们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原了车祸现场,从而锁定了罪犯,并最终将其绳之以法。

多年未破的悬案,也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推理,模拟出犯罪现场的音像效果来,为不让任何一个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提供技术保障。

(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考古方面的应用。

古人类、恐龙等这些生物我们现在是没有办法见到了,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影视媒体或是在博物馆里见到他们昔日的英姿。

除了常见的声、光、电技术让它们“复活”以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史前生物的影像和声音如假包换地呈现在你面前,是不是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呢?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李宏伟.试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多媒体导报,2010

[2]代锋刚.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浅析[J].计算机学报,2008

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

宋玉兰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进步与创新,同时它引发和推动着我国教育教学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方法的变革。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衡量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多媒体演示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学校已被广泛应用,通过联机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的演示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师生之间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让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使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

2.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主要通过教学软件来间接控制教学过程。比如学校用的“蜘蛛”软件,可以利用它在机房主机控制所有工作站进行内容讲解,还可以利用它让学生在工作站上完成作业,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软件提问与提交作业,教师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监控完成情况。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三、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单纯追求形式,而脱离了教学重心

作为辅助教学的课件,应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课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一些华而不实的课件反而容易让学生只注意到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演示等,而真正要学的知识却被忽视了。

2.不能只重视电脑媒体的运用,忽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细腻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师生对话以及教师板书、表达等,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永远不能替代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应体现在“辅助”上,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

3.不能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课件大多还只是设计教师的如何“教”,用来帮助教师讲清黑板或其他教具不能讲清楚的问题,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课件只是辅助教学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在设计教师如何“教”的同时,更要设计学生如何“学”。

四、结论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们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信息资源,普遍应用于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又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总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应用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盛开出更加艳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武汉化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刊,2004(2)。

[2]李利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2003(3)。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工业学校)

3.不能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武汉化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刊,2004(2)。

李利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中国教育技术,2003(3)。

计算机取证技术应用论文

计算机取证技术应用论文【1】

摘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取证技术概念、计算机取证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操作规范,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取证应用的主要技术,讨论了计算机取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取证;取证技术;电子证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际案件中,涉及需要计算机取证的案件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在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加以规定,第一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由于电子证据的易丢失、易被篡改、伪造、破坏、毁灭等特性,为了避免破坏证据和原始数据,取证人员在对计算机进行取证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并遵守一定的原则。

1计算机取证的定义

当前对计算机取证还没有较为全面统一和标准化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和机构站在不同的角度给计算机取证下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2计算机取证规范

由于电子证据具有易破坏性等特点,取证人员在进行计算机取证时应有严格的规范程序要求,取证过程应当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

其次取证人员的计算机取证工作必须有严格操作规范。

最后,取证工作应当在监督下执行,并且有相应的操作记录,必要时应当有第三方介入。

3取证技术的应用

根据计算机取证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取证技术;当前计算机取证应用的主要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磁盘复制技术

取证过程不允许在原始磁盘设备上面进行直接操作。

因为在原始磁盘设备上面直接提取数据可能会损坏磁盘上的原始数据,造成不可逆的数据破坏或数据永久性丢失。

通过镜像方式做磁盘整盘复制或制作磁盘镜像文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位对位的精确复制,复制时可以对数据或者设备进行校验(如MD5或者SHA2)确认所获取的数据文件与原始磁盘介质中的`文件数据完全一致,并且未被修改过。

通过磁盘镜像复制的数据不同于一般的复制粘贴,镜像方式复制的数据包括磁盘的临时文件,交换文件,磁盘未分配区,及文件松弛区等信息,这信息对于某些特定案件的取证是必须的。

3.2信息搜索与过滤技术

当前应用较多的技术有:数据过滤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3.3数据恢复技术

数据恢复技术[3]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把保存在磁盘、存储卡等电子设备上遭到破坏和丢失的数据还原为正常数据的技术。

从操作层面上看,可以将数据恢复技术分为软件恢复技术、硬件恢复技术。

3.4隐形文件识别与提取技术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也在提高。

嫌疑人经常会对重要的数据文件采用伪装、隐藏等技术手段使文件隐形,以逃避侦查。

案件中常见的技术应用有数据隐藏技术、水印提取技术、和文件的反编译技术。

3.5密码分析与解密技术

密码分析与解密技术是借助各种类型的软件工具对已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

常见的技术有口令搜索、加密口令的暴力破解技术、网络偷听技术、密码破解技术、密码分析技术。

其中密码分析技术包括对明文密码、密文密码以及密码文件的分析与破解。

3.6网络追踪技术

网络追踪技术是根据IP报文信息转发及路由信息来判断信息源在网络中的位置,有时还需要对所获取的数据包进行技术分析才能追踪到攻击者的真实位置。

常用的追踪技术有连接检测、日志记录分析、ICMP追踪、标记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文法等。

3.7日志分析技术

日志文件由日志记录组成,每条日志记录描述了一次单独的系统事件[4]。

日志文件记录着大量的用户行为使用痕迹,在计算机取证过程中充分利用日志文件提取有用的证据数据,是进行日志分析的关键。

3.8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5]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搜索和分析并提取关键性数据,从而来揭示隐藏在其中的、未知的有效证据信息,或对已知的证据信息进行验证。

根据网络数据的特点可以分成静态获取和动态获取。

静态获取是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获取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证据信息。

动态获取[6]是对网络信息数据流的实时捕获。

4结束语

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203月,新的刑事诉讼法对“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加以独立规定,计算机取证技术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1]麦永浩,孙国梓,许榕生,戴士剑.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2]殷联甫.网络与计算机安全丛书计算机取证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2).

[3]戴士剑,戴森,房金信.数据恢复与硬盘修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79.

[4]姜燕.计算机取证中日志分析技术综述[J].电子设计工程,2013(06).

[6](美)HarlanCarvey著卡罗王智慧,崔孝晨,陆道宏译.Windows取证分析:Windowsforensicanalysis[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b

计算机移动技术应用【2】

摘要:本研究以探讨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切入点,进而剖析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环境下移动技术、互联网升级蔓延等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互联网

1计算机技术发展概况

1.1专业化的工作

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关键性技术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应用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借助计算机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功能技术开展综合应用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依托调节该部分媒体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可开展各种复杂的信息功能计算,进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分析处理各式各样复杂的信息数据,还能够增强多媒体技术分析处理的科学性、安全性,使计算机技术生成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功能。多媒体需要与各式各样功能技术开展集合应用,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等,该部分关键性技术涉及到文字、图像、数据同步、媒体同步、数据压缩等诸多内容,它们共同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定时性等特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协同发展。

2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性技术

2.1视频压缩技术

最初压缩编码将集合论作为基础,其未有很好地对接收者主观能动性及事件内涵进行考虑。所以压缩编码的发展即为从信息论起步的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信源的统计特征主要包括小波编码、预测编码及矢量量化编码等,结合图像传达景象特征可划分成以内容为基础的编辑和图形编辑。其中,以内容为基础的编码方法是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一种压缩方法。

2.2虚拟现实技术

作为一项集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其实践应用中可牵涉到诸多学科门类,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等等。技术人员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于计算机中营造出一个三维环境,使人们经由计算机设备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2.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一般而言,多媒体信息数据均属于非格式化数据,人们在对该部分信息数据开展应用过程中总是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作为一项可对多媒体信息数据开展科学管理的技术,通过对其的合理合理,人们可更为便捷地对同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开展有效区分、应用,在推进技术工作过程中,更可对信息数据的结构、种类等开展有效把握,进一步增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科学性、安全性。

2.4流传媒技术

流传媒技术的应用可达成流式传输的目的,将音频、视频等信息数据经由计算机传输给用户,用户无需等到信息数据完全下载完毕便可进行观看,因而流媒体技术可极大程度提高办事效率。总的而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计算机技术可视化、交互性等特性的充分融合,为社会生活、生产等带来了诸多便利。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

3.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实践应用

3.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咨询领域的实践应用

3.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从继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13(01):25-26.

[2]范威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5,06(23):68-68.

[3]张萌,臧书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03):162-163.

[4]吴丽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15(01):231-232.

第一章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简介

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基本概念

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ITU-TI.374建议将媒体划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5类。

多媒体数据是指多种式样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数据。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多媒体数据量庞大;

由此可知多媒体数据与传统的数值和字符不同,因而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式也具有特殊性,描述它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也是有差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多媒体数据库是能够有效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存储、读取、检索等功能的数据库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

(1)继承了传统数据库的一些优点,例如数据独立性、利用数据库查询语言进行高层次查询、开发控制、容错技术等;

(2)能对具有时空关系的数据进行同步和管理。

但是目前对于多媒体数据库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还没有达成共识,因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媒体数据库,并且实现方法也各不相同。从其总体发展上看,多媒体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分为关系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超媒体数据模型3类。

基于不同数据模型的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也有很大差别,通常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多媒体DBMS可以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存取,对多媒体数据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时态关系、空间关系不加处理,所以这部分工作就留给应用程序去完成了。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超媒体数据类型可以支持多媒体数据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时态关系、空间关系的处理,其抽象程度更高,但DBMS的实现也相对复杂。

1.2多媒体通信的特征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通信的单一媒体、单一电信业务的通信系统格局,反映了通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向往。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涉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同时兼有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3个主要特征。

1.2.1集成性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集成性指的是能对内容数据信息、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脚本信息和特定的应用信息等4类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则和显现的能力。

(1)内容数据信息

(2)信息是以某一种结构的形式存在的,典型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对象

构,其中可处理的最小单元为对象(Object);另一种是文件结构,其中

处理的最小单元为文件(File)。

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

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与单媒体信息不一样,它们是结构化的信息,由结构框架和内容数据2部分组成。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的最小表达形式由两类,一类称为对象,另一类称为文件。

(3)脚本信息

脚本信息是一组特定的用语意关系联系起来的、结构化的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需要提供表示这一组多媒体信息的运作过程和与外部处理模块间的关系。

(4)特定的应用信息

1.2.2交互性

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交互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机接口,也就是人在使用系统的终端时用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二是用户终端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用户对通信的全过程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这是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区别多媒体通信系统与非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准则。

1.2.3同步性

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声音和文字均以同步方式工作。如用户要检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片断,该事件的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存放在图像数据库中,其文字叙述和语言说明则是放在其他数据库中。多媒体通信终端通过不同传输途径将所需要的信息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将这些图像、声音、文字同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性是多媒体通信系统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信息的同步与否决定了系统是多媒体系统还是非多种媒体系统。同步可在链路层级、表示层级和应用层级3个层面上实现

第二章多媒体音频技术

音频技术发展较早,几年前一些技术已经成熟并产品化,甚至进入了家庭,如数字音响。音频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音频数字化、语音处理、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

音频数字化目前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多媒体声卡就是采用此技术而设计的,数字音响也是采用了此技术取代传统的模拟方式而达到了理想的音响效果。音频采样包括两个重要的参数即采样频率和采样数据位数。采样频率即对声音每秒钟采样的次数,人耳听觉上限在20KHz左右,目前常用的采样频率为11KHz,22KHz和44KHz几种。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存贮数据量越大。CD唱片采样频率为44.1KHz,达到了目前最好的听觉效果。采样数据位数即每个采样点的数据表示范围,目前常用的有8位、12位和16位三种。不同的采样数据位数决定了不同的音质,采样位数越高,存贮数据量越大,音质也越好。CD唱片采用了双声道16位采样,采样频率为44.1KHz,因而达到了专业级水平。

第三章多媒体图像视频技术

3.1视频技术

视频数字化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模数转换和彩色空间变换转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使得计算机可以显示和处理视频信号。目前采样格式有两种:Y:U:V4:1:1和Y:U:V4:2:2,前者是早期产品采用的主要格式,Y:U:V4:2:2格式使得色度信号采样增加了一倍,视频数字化后的色彩、清晰度及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是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

视频编码技术是将数字化的视频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电视信号,从而可以录制到录像带中或在电视上播放。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有不同的技术可以采用。从低档的游戏机到电视台广播级的编码技术都已成熟。

3.2图像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一直是技术热点之一,它的潜在价值相当大,是计算机处理图像和视频以及网络传输的重要基础,目前ISO制订了两个压缩标准即JPEG和MPEG。JPEG是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前者图像压缩无失真,但是压缩比很小,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图像有损失但压缩比很大,压缩20倍左右时基本看不出失真。

MJPEG是指MotionJPEG,即按照25帧/秒速度使用JPEG算法压缩视频信号,完成动态视频的压缩。

第四章多媒体通信系统

1、体系结构

表4-1ITU系列推荐标准

系列名主要内容

SeriesG传输系统、媒体数字系统和网络

SeriesH视听和多媒体系统

SeriesI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SeriesJ电视、声音节目和其他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SeriesT远程信息处理业务的终端设备

2、网关的功能和结构

网关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三种:

(1)转换协议(translatingprotocols):网关作为一个解释器,使不同的网络能够建立联系,例如,允许PSTN和H.323网络相互对话以建立和清除呼叫。

(2)转换信息格式(convertinginformationformats):不同的网络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网关将对信息进行转换,使异种网络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例如声音和电视。

(3)传输信息(transferringinformation):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信息。

网关的主要部件包括:

(1)线路交换网络(switched-circuitnetwork,SCN)接口卡,这是一种典型的T1/E1或者叫做PRIISDN线路接口卡,它们与线路交换网络进行通信。主速率接口(primaryrateinterface,PRI)由23个B通道和一个64kb/s的D通道组成,叫做23B+D,相当于T1线的带宽。

(2)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s,DSP)卡,它执行的任务包括声音信号的压缩和回音的取消等。

(3)网络接口(networkinterfaces)卡,它用来与H.323网络进行通信,典型的网络卡包括10/100BaseT网络接口卡(networkinterfacecards,NIC),或者把它们的功能集成到主机板上。

(4)控制处理器(controlprocessor),它协调其他网关部件的所有活动,这个部件通常是在系统的主机板上。

网关的主要软件包括:

(1)执行所有网关基本功能和选择功能的网关软件。例如,H.323网关平台(GatewayPlatform)执行转换协议、转换消息格式和传输信息等基本功能,支持声音压缩、协议转换、实时的传真解调/再调制以及执行H.323系列协议。

(2)特定网关的应用软件,它执行自定义的功能以及管理和控制功能。

3、会务器的功能和结构

会务器必须要提供的基本功能包括:

带宽控制(BandwidthControl):支持RAS带宽消息(RASbandwidthmessages),即带宽请求/带宽确认/带宽拒绝BRQ/BCF/BRJ(Request,ConfirmandReject)消息,以强制执行带宽控制。至于如何管理则要根据服务提供者或者企业管理人员的政策来确定。在许多情况下,如果在网络或者特定的网关不拥挤的

况下,对任何带宽的请求都应该给予满足。

区域管理(ZoneManagement):用于管理所有已经注册的H.323端点(endpoint),为它们提供上面介绍的功能。至于确定哪个终端可以注册以及地理或者逻辑区域的组成(单个会务器管理的终端、网关和多点控制单元MCU)则由网络设计人员决定。

会务器提供的选择功能包括:

呼叫控制信号传输方法(CallControlSignalling):在H.323中有两种呼叫控制信号传输模型:会务器安排呼叫信号传输模型(GatekeeperRoutedCallSignalingModel)和直接端点呼叫信号传输模型(DirectEndpointCallSignalingModel)。会务器可根据访问提供者的要求进行选择。

带宽管理(BandwidthManagement):根据服务提供者指定的带宽分配确定是否有足够的带宽用于呼叫。

呼叫管理(CallManagement):提供智能呼叫管理。会务器维护一种H.323呼叫表以指示被呼叫终端是否处于忙状态,并为带宽管理(BandwidthManagement)功能提供信息。

会务器的结构

会务器通常设计成内外两层,如图4-8所示。会务器的内层叫做核心层,它由执行H.323协议堆的软件和实现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功能的软件组成,有的软件开发公司把它叫做H.323会务器核心功能部件。MCU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多条线路并自动或者在会议主持人的指导下手动交换电视号。会务器的外层由许多应用程序的接口组成,用于连接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外层软件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xx,(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20xx,(3)

5钟广源.浅谈多媒体教学[J]..20xx,(6).

6曾明荣,林金清.计算机辅助教学是21世纪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J].高等理科教育.1998,(4).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摘要: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关键词:多媒体图象音频功能

Theapplicationofmultimediatechnology

Abstract: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stheworld's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fieldofthemostdynamicandfastestgrowinghigh-techinformationtechnology,italwayshaveinfluenceintheworld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pace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rogressandchangingthehumanwayoflifeandqualityoflife.Avarietyofintegrate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betweenthecommunicationsmediainformation,itisthroughthevariousexistingcommunicationsnetworktotransmitandreceivemultimediainformationanddumpthemeansofcommunication,covernearlythearea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allareas,includingdata,audioandvideoTheintegratedtreatmentandapplicationtechnology,itstechnologyisthekeytotheefficienttransmissionofmultimediainformationandinteractiveprocessing

Keywords:Multimediaaudiofeaturesimages

引言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处理领域中主要的信息媒体形式。多媒体通信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它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人们的教育、娱乐等生活方式,是21世纪人们通信的基本方式。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家都开始做最后的毕业设计了,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快来参考开题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图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题目解读:

研究内容:

当今中学英语教学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中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单调,乏味,记不住知识点。因此,需要引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图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有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图片教学具有省时并且表达生动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清楚地呈现事物的内部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图片教学能够把视听相结合,使英语教学变得简单,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图片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对于改善英语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然而近些年来,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涉及甚少,有些人认为图片教学没有可研究之处,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过去图片一直被用来描述事物或现成的对话加以说明。但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的交际运用。因此图片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直观的语言表达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讲一些句子。本课题主要通过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式,进而研究图片的应用,功能极其教学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图片的运用,图片的功能,教学意义。它们分别从图片的特点,图片的功效,激起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合作等以及图片在英语语法,课文,词汇,英语听说能力中的运用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相长,心里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达到一种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育局面。

正所谓“教无定法”,我们在汲取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学情与上课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这种简单而又便利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于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有关文献的进行仔细研,并从中提取精华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总结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得出新的观点。

2观察法

积极参与初中英语课堂,观察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表现以及教师的上课方式方法与行为艺术,教学策略等,从中学英语课堂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总结。

3调查与了解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本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和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堂类型及对图片教学模式的看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4研究与深化

5继承与发扬

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和在利用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结合先进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能及,更好的走向世界。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结束时,通过总结经验,然后撰写出相应的案例,论文等。以便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得以推广和使用。

研究思路:

任务型教学提倡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是为了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钻研课本,精心组织教学,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现今教师面临着工作量大而课件制作又非专业的情况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创设情境呢教师可以从图片着手,运用图片营造绘画氛围,加上及个别学生的精彩表演,其他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欲望,同时也树立自信心。从选择图片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势,进一步研究图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图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学意义。除此之外,通过图片这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挖掘图片教学的有效应运用空间与实际意义,以及各种图片在不同的教学案例中的很好使用,将其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质量,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组织分工:

陈娟起草课题方案,设计及撰写研究报告

陈金彬理论指导,案例分析

陈冬菊课题资料收集整理

全校英语老师学校作业实践活动及论文撰写

研究进展:

1.第一阶段:现状调查(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我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堂、课堂气氛沉闷等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指导以后的活动,确定实验班和参照班。

(2)让实验班学生明确改进教学模式的意义

2.第二阶段:资料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3.第三阶段:实验探索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为:根据前几个月的准备在实验班进行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的实施过程中进行逐步的改进。

经费保障:

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将予以全程、全力支持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全部费用,如:研究设备、工作资料、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专家指导、开题、结题、奖励等项费用,均在办公经费中合理开支,确保不因经费原因影响课题研究进度与效果。

学校将积极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将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研究经费将主要运用于资料的采购和收集。课题组成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已有的资源和学校的图书馆资源,节省经费的开支。

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爱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习英语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提高个人教学素质,达到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根据课题研究进展程度,形成有用的资料:

1.阶段性成果:总课题及子课题实施方案、调查报告、阶段报告、系列论文等。

2.终期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论文集等。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500字左右。

评议专家小组在听取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后,进行了认真的全面论证分析,观点综述如下:

优点:

1.课题能够立足于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行性较强。

2.课题的研究实践性比较强。课题的研究必须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

3.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课题研究的目标比较明确,实施步骤也比较清晰。

5.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帮助教师替身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建议:

1.课题的研究内容有重复之处,需加以整合,部分研究内容的表述不够明确。研究的目标要简明扼要。内容根据目标细化,分成几点研究。内容和目标要对接。研究目标和内容不能是平行线。

2.课题内容还可以谈谈图片运用的误区以及运用原则

希望课题组能够明确本次开题论证会的工作要求,在课题界定严密性、设计一致性、研究路线一致性三个方面再动脑筋,想想办法,下下功夫,把课题做的更加精致。

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500字左右。

针对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决定对本课题的有关内容做如下变更:

对于课题的研究内容有重复之处,需加以整合,部分研究内容的表述不够明确。内容根据目标细化,分成几点研究。内容和目标要对接。研究目标和内容不能是平行线。特将研究内容重新制定如下:

图片的特点:开放性和实际性

图片的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相互合作

图片的应用注意事项:图片运用误区,图片运用原则,处理活动注意事项,评估价值,强调互相合作

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在词汇教学,听说教学,语法教学和文本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方法:

除了开题报告中提到的研究方法外,要特别强调行动研究法,应为该课题是一种应用研究,需要每位老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出发,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图片来完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水平及老师的专业素养和

研究方式:

在具体研究时要注意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而不是课题组成员们自己的活动,而且要以学科为单位,形成各个学科的分组研究。

一、改革教学目标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摆在中学英语教师和从事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要求比过去大纲中的目标与要求具体得多,这是一个进步。但在进行大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病,具体讲,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描述不尽详细。

现行大纲对有些目标和要求的描述很不具体,如,大纲中对读的要求有这样的文字描述:“能读懂简单的运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示和标志等。”这句话中的要求就不详细,如“信函”,我们知道信函包括很多种,而在此所指的是哪一种呢,教师就不得而知了。无奈之余,他们在教学中,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在高三的复习中,只好把各种“信函”全部给拉出来见面。而事实上,根据近些年的高考题来看,信函大多属于普通信、邀请信和感谢信。所以,我认为,既然要具体,就应该再详细一些,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操作。

2)大纲中的目标和要求不完善。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第二部分的教学要求中只写出了“高级中学二年级和三年级英语教学要求”,而对高一年级的要求只字未提。高一是一个过渡时期,它处于初三和高二之间,学生处于一个转轨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教学的尺度本来就很难把握,再加上大纲中又不作任何要求,这就更提高了教师施教的难度,故应该改革这种情况。

二、改革教学观念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故教学观念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改变观念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观念最有效的途径是出国进修,直接感受国外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虚怀若谷,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观念方可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至于落伍。

三、改革和完善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有很多的优点,它已被广大中学师生所接受。但作为一套教材,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2)教材缺乏系统性。

3)教材中的漏误。

4)配套材料不够完善。

5)缺乏系统配套的泛读材料。

6)语言不严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达标。根据以上问题,现行教材亟待改革。

四、改革教法

五、改革教学手段

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还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三个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不用说达到教学目标了。鉴于此,各学校应该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改革评估检测

七、改革师资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中学英语师资水平很不均衡。越是贫困的地区,师资水平越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七十年代,由于师资缺乏,全国各地举办了不少的短训班。短训班里培训出的教师解决了当时教师缺乏的问题,而这部分人的英语素质不高。

2)现在的中学教师中大多数属于八十年代中专或大专毕业生,虽然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自修,拿到了大本函授文凭,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

3)函授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须进行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而函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5)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教师流动较大。这样就使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师资水平越来越高,落后地区的师资水平越来越低,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设法改革英语师资的现状。为了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家教委计划将在近三年内培养一万名能教会研的教师,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除此之外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应该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进修。

总之,凡是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均需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有责任为深化教学改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来为教学改革出谋献策,那么,我们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之日也就为期不远了。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技术才真正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为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门学科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国外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教学的手段之一。可以预料,现代科学技术无疑将极大地影响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英语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之所以选择本课题是因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育技术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扩展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等。因此,多媒体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多媒体英语教学有着传统英语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我国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老师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误区,如只图表面气氛而忽视教学的实效性,过多的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等等。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和怎样让多媒体英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与学的媒介作用,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让多媒体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淡化存在的问题,让多媒体更好的为英语教学服务,这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2.让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更好效果的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图表面热闹而忽视其实效性。

2.盲目追求形象性,限制学生创造力。

3.过多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方法:

1.运用查阅文献、书面调查等各种方法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材料,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题目;

3.执笔撰写;

4.修改定稿。

措施:

2.了解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3.上网查询;

4.请教导师陈金荣。

四、研究工作进度:

选题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写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提纲;

修改提纲,撰写论文,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修改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陈阳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顾佩娅《英特网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1998第1期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4]刘道义《SeniorEnglishforChinaStudent’sBook》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

[5]励景《网络知识与运用》宁波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

[6]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3月

[7]宋振宇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注意

[8]汤燕瑜外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够建和应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9]王珠珠《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20xx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0]庄宇让多媒体走入课堂[J]外语电化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2月

[11]张莉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

【摘要】阐述了计算机在恶劣环境卜使用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计算机的一此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加固计算机在恶劣环境卜使用的问题

【关键词】加固计算机恶劣环境机械振动振动设计

1引言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计算机在部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信息化战场上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出。

但是在复杂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未经加固的普通商用计算机极易出现故障,难以保持正常稳定地工作,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

计算机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成为作战系统的“软肋”,如何对计算机进行特殊加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显得至关重要,成为信息化建设中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近些年加固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一下计算机的加固技术。

2加固计算机(主机)的机械振动分析

计算机(主机)主要有几部分组成:电源、主板、各种功能板卡、硬盘、光3、软驭(现多数计算机已不配装)等,下面仅就主板部分进行机械振动分析: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它将各种功能性的元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不仅有计算机工作的心脏CPU,还为各种板卡配备了插口,包括内存、声卡、显卡、网卡等板卡,因为主板要放置的东西比较多,面积也比较大,在受到振动时尤其容易损坏,振动对印制板电路的影响主要是电路板的往复变形。

受到振动的印制板电路往复变形越大,元器件承受的弯曲应力越大,当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将会导致元件的引脚断裂,焊接焊点脱落、焊盘剥离等,对设备造成故障。

同时安插在主板上的各种板卡也因受到振动而松动,导致接触不良,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与计算机主板连接的硬盘线插头、软驭线插头、光驭线插头也会因振动而松动,造成计算机的数据丢失或不能正常工作。

3加固计算机主板部分的机械振动设计

要判断电路板能否经得住振动试验,首先要计算出印制板的许用共振频率队]和应用频率、加速度和振幅的关系。

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在振动过程中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印制板的往复弯曲变形,当印制板受到振动以后,其振幅响应达到一定大小,将会导致元器件引脚和焊点等出现损伤。

因此,设计中应控制振幅的量值。

对矩形印制电路板而言,同样的振幅,在平行于短边方向上应变较大,所以该边安装的元器件容易出现损伤。

基于这一点,计算印制电路板的允许振幅时是以其短边尺寸为依据。

经验公式:8=0.003xb.(1)式中:b――印制板中心允许的最大位移变形;b――印制板的短边尺寸(cm)。

该公式的意义在于任何一块矩形印制电路板,欲保证在振动环境中能可靠地工作,其最大振幅不得大于ε,为抗振设计给出了一个控制的具体数值,从而可以依据振幅、加速度、频率三者的关系求出振幅A不得超出ε情况下的共振频率。

依据基本公式:G=AxfZ/25(2)

可得:A=25xG/f(3)

式中:A―振幅(cm),其值应不大于ε,G―加速度(g),其值等于输入加速度乘以传递率Q;即G=GinX;fn一频率(Hz).

由于在共振时.振幅A才获得最大值.如将A换为ε,即在共振状态不允许A=ε,此时f.便看作为共振频率f.,(2)式即可改写为:fn.=(25xGinxQ/8)05(4)

因为已经认定,振幅A不得大于印制电路板的允许变形量ε,令A=ε,所以,为权宜之计,可将f,命名为许用共振频率,记为以1,即:[fn]≥25xGinxQ/8)05(5)

在应用(4)式进行计算时,我们假定印制电路板上元器件均匀分布,即假定印制电路板为均布载荷,处于基木共振型状态,并且将它近似的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

因此,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值会有一定差别。

传递率口表示振动过程中最大输出力和最大输入力之比,其值取决于系统的阻尼。

我们关心的是在共振情况卜的传递率口,当频率比为1,即共振发生时其:

Q=[0.5(1+4Dz)/D]05(6)式中:D阻尼比,此值可从减振系统所使用的减振器参数中获得。

计算出来的[fn]表示设备在经受输入加速度为Gin的振动时,要使印制电路板的弯曲变形不大于允许值,它的共振频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以1。

印制电路板的实际共振频率f值为可通过查资料,直接使用。

如果上面计算的共振频率大fn<[fn]或者验算结果A≥ε,都说明所设计的印制电路板刚度不足,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固:

方法一:采取加大印制板厚度的`办法来降低传递率Q值,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里最简单的是喷涂保护涂层,即用聚氨脂三防漆喷涂印制电路板,它既对盐雾、潮湿和霉菌起到防护作用,也加大印制电路板的厚度和强度,减小了振动的影响。

方法二:由于实践中加固计算机是在商用或工控机基础上后做得加固,而现在的主板集成度较高,为此,可通过用垫柱支撑,用带有卡槽的压条支撑主板边缘,并将主板通过这些措施固定在一定厚度且刚度和强度满足振动条件的基板上,从而增加主板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对经过加固的主板组件采用有限浮动结构,通过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而对于与计算机主板连接的硬盘线插头、软驭线插头、光驭线插头,为防止振动带来的松动,用压板把各个插头压在主板上,与主板形成刚性连接,从根木上解决了振动的问题。

[1]季馨.电子设备振动分析与试验[M].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10.

[2]陈屹,谢华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多媒体技术的有机化学教学应用论文

摘要:有机化学主要通过实验对各种假设、原理以及结论进行验证,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本文从学生认知能力、课时教学量、实验条件三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阐述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有机化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使原有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扩展,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简化多媒体有机化学的抽象概念和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营造轻松的学习分为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一、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有限课时内扩大教学量

3.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保障

性质实验并未对学生操作技能提出严格要求,属于验证型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每进行一次验证都需要大量昂贵实验试剂,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废弃实验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如液溴、硝基、亚硝基化合物以及苯是芳烃性质实验中的必要物质,同属于致癌物。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避免学生及教师处于污染环境中,教师通过视频、动画、课件、语音等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构建绿色实验新通道,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良好条件。

二、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2.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技巧是决定多媒体教学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具备感染力,运用风趣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合理划分知识层次的重要前提,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占据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倍。另一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就重难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设置思考题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深化理论知识。

3.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1]杜彩云,蔡冬梅,孟媛.多媒体课件在农科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屠兰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广东化工,2014

[3]王树霞,张红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2

管窥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应用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取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展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总结为如下几种形式:

1.演示多媒体

2.模拟教学

3.交互式教学

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8]。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带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非常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而且还可以按照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教学信息,提供丰富多彩、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得到自己学习结果的立即反馈,从而调整以后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序。这种交互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9]。目前,交互式教学通常在多媒体机房或者在家庭自主完成,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在课堂上也可以使用,比如设计一个练习强化部分,让学生上来通过点击按钮、图标来答题,根据学生的答题的结果,选择不同的图形和音效作为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愿,特别是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段使用起来特别有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带来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具有如下优势: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程缺乏一些逻辑推理的过程,传统的板书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很难吸引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而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动态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起,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的教学内容,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是非常具有人文性的课程,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10]。多媒体在情感渲染上具有非常的作用,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上,营造出有感染力的场景,快速调动学生情感。例如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去听、去想,当讲授《苏州园林》时,通过课件播放园林的图片,学生可以欣赏画面边听老师的讲解,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讲解《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时,文中所提到的很多生物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这些生物展示出来,自然激发出学生好奇的情感。通过这种实物感受的强化,加上老师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彻底理解课堂内容,也使课堂生动活泼。

3.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4.增加课堂信息量

1.强调视听冲击,束缚学生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是要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文字的感染力。在语文的学习中,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的,这要靠老师通过语言的`引导和启发,生动直观的画面并不能代替语言文字的领悟。过分地讲究课件的视听冲击,弱化了学生对课文文本的阅读理解。将严重束缚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会因此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12]。

2.课件追求形式,背离语文教学本质

一些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将课件做得声音图片并茂,花里胡哨,在课件中充实了太多偏离主题的东西,这样的课件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还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课件的播放者,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影响教学效果[13]。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利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确实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语文老师要真正认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加以合理利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到以下两点。首先,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师生的思维活动,活跃的课堂氛围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另外,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将自身的思想和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要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出最大优势,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如下问题:

1.确立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因多媒体而多媒体,要积极充当课堂“点拨者”的角色。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语文课堂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老师们应该分清主次,正确看待自身的启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互动的课堂气氛。

THE END
1.数据挖掘类文章属于什么类型mob64ca12e83232的技术博客一、数据挖掘的基础 数据挖掘的关键目标是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常见的数据挖掘任务包括: 分类:将数据分到已知类别中。 聚类:根据相似性将数据分组。 关联规则学习:寻找数据集内的有趣关系。 回归分析: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https://blog.51cto.com/u_16213397/12827058
2.大数据挖掘是指什么?数据挖掘的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这些方法帮助分析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统计分析用于发现数据中的统计关系;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模式,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模式识别技术则用于发现数据中的特定模式或结构。数据挖掘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37423260982482564.html
3.什么是数据挖掘?初学者指南数据挖掘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面临着多种挑战,同时也展现出令人激动的未来趋势。 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 1. 数据隐私 随着数据隐私法规的日益严格,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数据挖掘面临着如何 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取和利用数据的挑战。解决方案包括: https://blog.csdn.net/m0_67484548/article/details/142624697
4.浅谈对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的区别在这些原始交易数据的基础上,沃尔玛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一个意外的发现是:"跟尿布一起购买最多的商品竟是啤酒!经过大量实际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一个隐藏在"尿布与啤酒"背后的美国人的一种行为模式:在美国,一些年轻的父亲下班后经常要到超市去买婴儿尿布,而他们中有30%~40%的人同时也为自己https://zhuanlan.zhihu.com/p/72130400
5.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pdf数据挖掘技术和用户界面问题:这反映所挖掘的知识类型、在多粒度上挖掘知识的能力、领域知识的使用、特定的挖掘和知识显示。在数据库中挖掘不同类型的知识:由于不同的用户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感兴趣,数据挖掘系统应当覆盖广谱的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任务,包括数据特征、区分、关联、聚类、趋势、偏差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15/5212133331011243.shtm
6.数据挖掘的定义和解释数据挖掘中的数据类型 可以挖掘的数据类型包括: 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数据 事务数据 – 例如,航班预订、网站点击、商店购买等 工程设计数据 序列数据 图形数据 空间数据 多媒体数据 [IMAGE 2] data-servers-1370578245.jpg alt= “An image of a server room” 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definitions/data-mining
7.数据挖掘都包括什么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数据挖掘都包括什么 数据挖掘是一门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技术和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挖掘算法、模式评估、结果解释与展示等步骤。数据预处理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筛选。通过数据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坚实基础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592401/
8.数据挖掘应用(精选十篇)数据挖掘应用(精选十篇) 数据挖掘应用 篇1 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由此,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下面就数据挖掘相关知识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1 数据挖掘的定义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oknlxl.html
9.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系列319.4.4.5.时态数据可视化 9.4.4.6.层次数据可视化 9.4.4.7.网络数据可视化 9.4.5.信息检索 9.4.5.1.全文检索 9.4.5.2.字段检索 9.4.5.3.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 9.4.5.3.1.分为图像检索、视频检索和声音检索等 9.4.5.4.数据挖掘 9.4.5.5.用技术包括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截词检索技术、临近检索技术、限定字段检索技术https://www.douban.com/note/855176277/
10.数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数据分析包括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能力,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企服解答 数据分析包括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能力,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 1、Analytic Visualizations(可视化分析) 不管是对数据分析专家还是普通用户,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工具最基本的要求。可https://36kr.com/p/1475223043158273
11.什么是数据挖掘?SAS了解数据挖掘如何使用机器学习、统计和人工智能在大庞大的数据范围内寻找相同的模式。https://www.sas.com/zh_cn/insights/analytics/data-mining.html
12.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介绍?IBM文本挖掘又称文本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子领域,旨在将非结构化文本转换为结构化格式,以识别有意义的模式并产生新的洞察。非结构化数据可能包含来自社交媒体帖子、产品评论、文章、电子邮件等来源的文本,或者视频和音频文件等富媒体内容。世界上许多公开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因此文本挖掘是一种有价值的实践。 https://www.ibm.com/cn-zh/topics/data-mining
13.数据挖掘论文的参考文献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电力生产环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线计算输送功率极限,并考虑电压等因素对功率极限的影响,从而合理设置系统输出功率,有效平衡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公司具备非常好的从数据运维角度实现更大程度信息、知识发现的条件和基础,完全可以立足数据运维服务,创造数据增值价值,提供并衍生多种服务。以数据中心为https://www.yjbys.com/bylw/cankaowenxian/76866.html
14.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具有哪些功能?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的、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使其表现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实质上是一个深层次的数据分析过程,即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模型或规则的过程。 ( 1 )趋势和行为分析;( 2 )关联分析;( 3 )聚类分析;( 4 )概念描述;( 5 )偏差检测https://www.shuashuati.com/ti/b42dc41b1dec47e08e65ba734ea56cff.html
15.什么是数据挖掘?Fatboy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三个步骤。 数据准备是从各种数据源中选取和集成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规律寻找是用某种方法将数据中的规律找出来;规律表示是用尽可能符合用户习惯的方式(如可视化)将找出的规律表示出来。 数https://www.cnblogs.com/fatboy/archive/2008/02/19/1072967.html
16.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知识介绍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未经整理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和建立预测模型,是数据分析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1.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规模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需要使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技术来自动化地分析数据,找出其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点。数据挖掘不但https://www.eefocus.com/baike/1339577.html
17.什么是数据挖掘,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是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库技术来发现数据中潜在模式和规律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揭示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支持管理决策和业务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模型选择、模型建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64b2930b7eb4a67b4b9b3ea5fa59fe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