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个视频在朋友圈疯传。视频中,长着一张苦瓜脸的男主播,用磁性的声音讲述着一个可怕的事实——终于承认:断崖式下跌!
不出意外,这段视频很快就“被下架”了。但是,抛开男主播耸人听闻的观点,视频中指向的事实却来自官方发布——安徽省政府在关于《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明确指出:
“我省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2017年至2021年我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截图自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
“极为严峻”“断崖式下跌”……如此表述在官方文件中非常罕见。
中国的人口焦虑有多严重?
成都的真实情况如何?
数据挖掘机为你搜索真相!
我们先来看看宏观层面的数据。
上月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首次透露了人口出生数据。根据年鉴,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图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
一旦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拐点”何时出现,学界有多种说法。最悲观的预测是“十四五时期,即2021-2025年,中国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
而从今年部分地区官方公布的人口出生数来看,绝大多数都呈下降趋势,甚至有的地区同比下降达50.19%,用股市的话说,就是“全国山河一片绿”。
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少子化”“老龄化”加剧,未来中国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供应将大大减少,养老保险的缴纳者将严重不足,人们所能享受到的福利也将越来越少,从生产到消费,从就业到养老,都会面临很大挑战。
2015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当年10月“全面放开二孩”,今年5月放开“三孩生育”。但是政策并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年轻人还是不敢生不愿生。全面放开二孩之后的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一度达到13.57‰的小高峰,随后逐年下滑,2020年相比2016年出生率减少了近4成。
今年的出生率同样是往下滑。此前官方已经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按照《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1版》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可能降至1000万左右。
民间投资增速常年递减、房地产“两极分化”严重(一线城市房价高居不下,三四线城市库存严重积压)、中国社科院预测明年GDP增速降到“5”字头、国家大力推行“双减”……所有长期经济指标和近期出台的“铁腕”政策,其实都是“人口危机”在现实层面的反映。
具体到成都,形势好像还没那么糟。我们经常津津乐道的一个数据:据“七普”统计显示,成都全市常住人口约2093.78万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增加约582万人。也就是说,这十年来新成都人年均增长约60万。
但是通过深入数据挖掘,你会发现并不是那么乐观。
成都市统计局官网每年发布的《成都统计年鉴》是个好东西,它给出了全市人口总量、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各项详尽数据。
表一:成都市2015-2019年主要人口数据表
↓↓↓
表二:成都市2015-2019年主要人口数据变动图
最新的2020“年鉴”里只有上年数据,当年和今年的数据还是没有发布。但是还有其他数据可以作为补充。据2021年上半年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显示,成都市新生儿75762人,同比下降了13.81%。如果按照“七普”数据(全市常住人口约2093.78万人)计算,2020年成都人口出生率约为8.4‰(略低于全国数据),2021年预计为7.2‰。
可见,成都市近六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尽管稍有波动,但是总体仍呈下滑趋势,特别是近三年来,出生率下滑趋势非常明显。
2017/2019年两个出生率高点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有必要继续深入挖掘。
表三:成都市1986-2019年主要人口数据表
但是,在这两个波峰之间就是一段漫长的谷底(1991-2014年),其中有16年出生率低于10‰,占比高达约66.7%。也就是说,在未来20年内,成都市的人口出生率将呈肉眼可见的下滑态势。
结婚率是另一个可以佐证的重要数据。2020“年鉴”显示,近5年(2015-2019年)成都市结婚率也是逐年下降。没有家庭就没有生育,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表四:成都市2015-2019年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
或许你会问,既然成都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如此明显,那为什么十年又新增了近600万人呢?
这是因为近十年来成都城市能级不断跃升,空间格局、发展质量和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同时又保持了独具魅力的生活方式,以此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成都人”并不全是年轻人。与“六普”相比,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上升1.7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4.8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3.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3.60个百分点。
表五:成都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况
也就是说,尽管涌入了大量“新成都人”,但成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接近“深度老龄化”。“少子化”和“老龄化”是一体两面,都会对经济发展和养老待遇造成极大挑战。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城市与成都的历年人口出生率对比情况。
表六:主要城市2015-2019年人口出生率对照表
表七:主要城市2015-2019年人口出生率变动图
这么看起来,上海出生率不出意外地常年垫底,成都出生率居然还高居西部三大中心城市榜首。
身边还有多少坚持“不婚不育”的年轻人?你可以把这张图“糊”TA脸上了:千万别拖后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