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等新闻发布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今天的主题是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将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并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系列报告。其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第16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首次推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周为司长,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顾问、广州大学客座教授郭熙教授。

下面,首先请周为司长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

散发材料已经提供给了大家,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这里我用“一、二、三、四、五”来概要介绍2020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进展。

“一”,就是一次举旗定向的大会。2020年是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65周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20周年,特别是距离上一次召开语言文字工作领域的全国性会议已经过去23年,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经国务院同意,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也是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

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规格之高超出了历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范围参加会议的人数超过1100人。会前,国务院以国办的名义还出台了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文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办名义印发的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大会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战略定位。会议指出,语言文字作为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事业,既是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也是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语言文字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根基,也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指导思想方面,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工作重点。在基本原则方面,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的语言国情,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在主要任务方面,明确了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了“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普工作方针。在工作体制机制方面,提出要统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内推广和中文国际传播、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等。

“二”,就是两个坚定不移的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语言文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不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这一年我们坚决推进了两个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个攻坚就是扎实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了50所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北京语协的2800余名师生、对口52个贫困县的7200多名教师开展在线辅导培训。委托动员地方开展农村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青壮年劳动力的普通话培训,参训人次超过了124万。

二是持续优化学习资源。组织编写《普通话百词百句》口袋书,并向52个贫困县免费赠送20万册。制作《幼儿普通话365句》动画学习资源。向86个贫困村免费寄送“智富盒子”设备和配套教材。在“语言扶贫”应用程序链接上线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课程资源,累计用户近90万。

三是深入推进志愿服务。联合共青团中央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96支高校实践团队1200余名学生,深入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推普志愿服务。

第二个攻坚是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这里有几个举措:

一是科学组织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的抽样调查。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45个县域,涵盖了各行业、各民族。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完成了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是创新开展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我们认定了北京大学等60家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科研院所等在语言文字传承推广、教育培训和综合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持续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体系。修订《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完成对境内近528万人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同时继续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全年测试近4万人次。

“三”,就是三项至关重要的改革。2020年我们积极贯彻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落实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这是20字的管理体制,我们跟以往相比增加了“党委领导”这一新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是调整了国家语委委员单位和委员组成。为充分发挥各部门依法履行语言文字工作的职责,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全国语言文字会议要求,我们对国家语委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增补了委员单位,提高了委员级别。

“四”,是四个传承文化的工程。2020年是语言文字工作战线在中华经典传承、语言资源科学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四个工程”的品牌。昨天新闻联播也报道了,31号总书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总书记讲,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融通中外,向人民群众和世界阐释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充分地、更加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四项工程从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也在做努力。

一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卓有成效。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3.95亿观众收看,我们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做的“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是第五届了。我们同时还举办了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入围作品达到13万件。实施经典诵读师资网络专项培训计划,面向中西部省份1万余名教师进行网上培训。

二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同中央宣传部等协同部门联合印发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总体规划,启动了实施古文字工程。同时,推动落实人才培养“强基”计划,创新古文字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显著。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对外开放试运行,同时还表彰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和个人。

四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稳步推进。发布工程第一期建设成果《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合订本)》,完成术语的平台建设,并对外共享。出版了《一百词解读中国智慧》等系列图书。

“五”,是五项融入大局的服务。2020年我们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五个方面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服务疫情防控。二是服务社会语言需求。三是服务国家大型活动。四是服务港澳工作大局。五是服务中文国际地位的提升。

以上我只是就五个服务点点题,稍候刘宏司长还会作详细的介绍。

总的来说,2020年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这些进展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教育部党组的指导,离不开全国各级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各级语委委员单位和我们在座的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正在研制《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语言文字工作也纳入了教育的“十四五”总体规划。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部署,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强语言服务的能力建设,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传播,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新局面,向党的一百周年献礼。

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陈星:

谢谢周为司长,下面请刘宏副司长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

下面,我就202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和有关情况做介绍。

2020年,语言文字事业迈入了新的阶段。刚才周为司长介绍了2020年发生的一些大事和要事。语言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一些特点和亮点。

二是社会语言应用映刻时代印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催生语言热点。《民法典》的立法语言统一规范但不失灵活,“智能主播”给语言生活增加时代特色,受到疫情冲击的国际中文教育打造线上教育新形态,深圳读书月运作模式为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累经验,我国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彰显了中华文化魅力。“汉语盘点2020”活动评选出的年度国内字是“民”、年度国内词是“脱贫攻坚”,映刻了时代印迹,折射了家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聚力“脱贫攻坚”,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语言生活调查结果反映领域和年度特色。《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调查了长三角制造企业的语言景观、浦东国际社区的语言生活、香港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澳门平面媒体中的语言话题等等,建议充分认识语言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城市涉外语言治理体系建设等。基于对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20年近9亿字次大众媒体用字的调查发现,557个高频汉字覆盖整个语料80%的用字量,877个高频汉字覆盖整个语料90%的用字量,2247个高频汉字覆盖整个语料99%的用字量,媒体高频用字稳定。与往年相比,年度媒体用词出现新特点,“方舱医院、密接者、白衣战士、测温仪、分餐制、复产率、精准施策、播客”等语词进入2020年高频词语范围,体现年度特色,记录2020年的社会生活。

三是语言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战线主动发挥在服务社会、国家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四是语言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教育部设立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在线中文教育蓬勃发展,“中文联盟”云服务教学平台面向全球免费提供190多门6000多节中文、中华文化等在线课程,惠及200余万海外中文学习者。中文国际地位不断攀升,2021年起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语言,另外我们还出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俄文版,持续扩大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港澳工作大局,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港澳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以及粤港澳、两岸中学生语言文化交流夏令营等活动。克服疫情影响,在港澳地区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服务。

五是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引领语言生活。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不仅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发挥着引领语言生活发展的重要作用。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南极地名第4部分:罗马字母拼写》和《盲用数字出版格式》。国家语委发布语言文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等。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发布第九、第十批外语中文规范译名,两批次推荐使用规范译名共33组,主要选取金融财经、信息技术、医学领域中在大众媒体使用频次较高的新词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手语方案》首次以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用手语“唱”国歌。该规范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多年来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在奏唱国歌的场合,规范、统一、严肃使用手语表达国歌的愿望,使听力残疾人能够全面、准确感受国歌表现的民族精神,呼唤内心深处爱国主义情怀。

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稳步推进,特别是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汇聚各类中文学习资源,打造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中文的网络学习环境,以科技助力中文传承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截至2020年底,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累计用户超过210万,覆盖近170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就是2020年我国语言生活状况的有关情况,谢谢。

谢谢刘宏副司长,最后请郭熙教授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有关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顾问、广州大学客座教授郭熙:

下面我受屈哨兵主编的委托来介绍今年首次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编制的一些情况。这部报告的总体情况已经在散发材料里面,下面我主要是从编制过程和它的一些特点作一些说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语言是粤港澳三地政府和民间互联互通、铺路搭桥的关键媒介,也是促进区域融合、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在“一国两制”特殊制度的安排下,形成了粤港澳地区独特的区域特点和语言生活样态的复杂多样。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生活调查和语言服务研究,有助于区域制定语言政策规划,挖掘语言资源红利,提升语言能力和服务,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一国两制”事业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在国家语委指导下,是由国家语委科研中心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主要依托广州大学的团队编写的。报告主要分为区域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活、科技产业语言状况、交通体系语言状况、生活服务语言状况、行政司法语言状况这五个部分,分区域、分领域地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当下的语言生活状况。

这个报告有下面三个特点:

第三,报告以构建湾区和谐语言生活作为导向,用服务建议来说话。这个报告共有24个子报告,提了84条建议,为构建和谐的湾区语言生活和现代语言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引。比如说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面,深圳、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既要提升整体的国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继续发挥粤方言等汉语方言在地域文化传承和感情维系中的作用。香港应该或者说宜将普通话教育作为政策适度融入考评体系,使小学、初中、高中的普通话教育能够连贯衔接,以此来增强教与学的动力。澳门在社会培训和学校教育当中,应着重加强汉语书面语能力的培养,加强书面的表达规范,以中文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来带动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的持续提升。

以上是我对《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编写的一些说明,谢谢大家。

谢谢郭教授,下面进入提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什么关心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刚刚介绍说到“十三五”期间圆满完成了语言文字普及攻坚的目标任务,想问一下,在这个目标任务完成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谢谢。

周为:

谢谢您的提问。2020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国的普通话普及情况抽样调查,刚才在发布的内容里也说到了,从调查的数据看,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达到了80.72%,我们确实是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的语言文字事业的预期目标,因为“十三五”确定的目标是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80%的目标,我们超过了这个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普方针来进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具体来讲,就是实施“两工程、两计划”。“两工程”包括: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以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水平和质量。二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建设优质资源和传播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语言文化的交流合作,提升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语言文化能力和素养。

“两计划”包括:一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在2020年我们完成的是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计划,接下来我们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所以提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特别是加大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普通话”的培训,巩固拓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经典润乡土计划。培育和挖掘语言文字与文化助力乡村教育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的特色模式,以及一批优秀的创新案例,来推动中华经典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以上就是我们总的思路,新时代的推普方针是“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我们的具体抓手就是“两工程、两计划”。我的回答就是这些。

北京日报记者:

刘宏:

谢谢记者的提问。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语言服务冬奥这项工作也是在紧张有序地抓紧推进。按照《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根据冬奥会筹备的需求和要求,我们在基础性资源建设、优化城市语言环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冬奥会语言服务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北京语言大学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面向冬奥会的跨语言术语库建设及应用开发”等专题研究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冬奥术语平台V3版、冬奥智能问答系统、冬奥语言翻译服务系统、冬奥会语言服务志愿者平台相继交付冬奥组委使用。

二是冬奥会城市语言环境优化在稳步推进。北京市语委、河北省语委加强社会语言文字环境规范化建设,开发语言规范小程序,动员义务督导员、中小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监测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张家口市语委协同有关部门对当地语言景观、崇礼区雪场语言服务现状也进行了调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一些专项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

三是冬奥语言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北京市语委成立“冬奥知识”宣讲团,开展冬奥知识普及宣讲活动。延庆区利用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展冬奥知识系列宣讲活动。

二是加大优化语言环境的力度。国家语委牵头组织,北京冬奥组委、赛事举办城市政府共同参加,建立冬奥语言环境治理的会商机制,定期对冬奥语言环境治理进展情况进行协商。确保冬奥场馆周边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商业、文化场所、体育场馆、城市景观等,特别是涉冬奥酒店、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用语用字、外语标识设置等语言文字使用符合规范,为本届冬奥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谢谢。

中国教育在线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郭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是首次发布的语言生活皮书,请您简单谈一谈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有哪些特点?您对于大湾区语言规划问题的一些看法?谢谢。

郭熙:

谢谢。大湾区我们知道是三税区、三货币、三法律,语言上也是三种语言政策。总体上来说,是“三文四语”。“三文”就是中文、英文、葡萄牙文,“四语”就是普通话、英语、葡语、汉语粤方言。

这么多年来,尤其是香港、澳门回归这二十多年来,总体上来说语言使用是多样的。从现在的调查看,在日常生活中,粤方言的使用占九成左右。同时,普通话的使用开始增加。

大湾区的其他地方,就是除了澳门、香港以外,珠三角的九个城市里面,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方言尤其是粤方言、客家话也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

所以我们说,整个湾区的语言生活是多样化的。我刚才在讲编写状况的时候也说到,它是多样化的情况。这跟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发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它跟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考虑湾区语言规划时,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方言和外语。在湾区还有英语的使用,尤其是香港,英语的使用也有相当的比例。未来大湾区应是国家通用语言加方言再加上外语的多语格局,语言及各语言变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安其位、相辅相成,构建一个和谐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谢谢。

工人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之后,国家语委在语言文字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很多改革创新举措,例如语言文字工作报告制度,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谢谢您的提问。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应该说是实现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之后,我们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刚才也跟大家报告过:一是管理体制上,我们是20字的管理体制。二是国家语委的组成进行了完善,调整了语言组成单位,提高了委员的级别。三是重点在推动地方加强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设计。

刚才您问的,省级的报告制度,我们是首次提出建立省级语委语言文字工作报告制度。这个报告制度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重大事项报告,一个是年度报告。重大事项主要报告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各地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大决策等内容,这就是要随时报告。还有一个是年度报告,每年要形成一个年度的报告,报告各地语言文字工作的年度情况、典型经验和下一年的工作要点等。

报告制度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提高各省级政府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体制,也有利于建立健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改革发展夯实制度基础。目前,各省都在建立省内工作报告制度,语言文字工作已经纳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的回答就是这些。

中国日报记者: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为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请问当前中文学习平台有什么最新进展?谢谢。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自2019年10月发布上线以来,广泛汇集中文学习资源,提供智能化的中文学习路径,努力打造品牌,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经过攻关,平台产品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多重有效供给。面向海外中文学习者的国际版“译学中文”移动端应用,于2020年4月正式上线,目前支持中、英、日、韩、俄、泰六种语言,今后还将不断增加语种。上线面向国内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国内版“知学中文”移动应用端,面向学前儿童语言启蒙学习的学前版的“幼学中文”移动端应用,面向推普脱贫攻坚的平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板块,融合“畅言普通话”和“语言扶贫”移动端应用功能,并上线普通话专家的直播课。另外面向港澳台学习者,平台设立港澳台的栏目,探索适用于港澳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应用。

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挑战下,平台充分发挥了网络教育优势,服务海内外“停课不停学”,根据多种群体对中文学习的不同要求,提供了多方面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下一步,平台将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先进的科技成果,针对不同人群的学习目标、需求和场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思路,不断优化平台功能,丰富和完善学习资源,注重开发应用,发挥好全球中文学习联盟的支撑保障作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中文学习的生态圈,努力将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建设成全球中文学习领域的一个优质平台。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表达普通话的时候不够规范和不够标准。这一方面其实是由于受到当地的语言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反映了当地普通话老师比较缺少。请问对于山区学校的普通话推广和学习方面,下一步有什么考虑?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觉得您说得非常好,抓得也非常准。偏远山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确实比较封闭,整体上缺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环境,普通话的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我们在整体的抽样调查中也发现是不均衡的。接下来,“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实施“两工程、两计划”为总抓手,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具体说就是四个抓:

一是“抓阵地”。我们都知道,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阵地。我们根据不同的学段进行分类推进。比如说学前,针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童语同音”计划,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着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在高校实施语言文字工作提升计划。所有的学校,我们都进行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这是总的政策。

二是“抓培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示范培训计划,重点就是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提升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抓浸润”。就是文化浸润。结合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鼓励偏远山区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写”系列活动。同时,我们也继续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中华经典资源库”等优质的普通话和经典文化的学习资源,来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朗诵、朗读资源,助力偏远山区的教师和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四是“抓宣传”。每年9月份是推普宣传周,我们要创新开展全国推普宣传活动,拓展大学生推普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会有大批学生到山区去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小手拉大手”(就是小孩子学龄前学好了交给家长)、也发挥“大手拉小手”(一些志愿服务者、家长教给孩子)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总体是构建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环境。

我想,通过这四个抓来推进这些地方普通话整体水平的提升。我的回答就这些。

东方卫视记者:

近期安徽六(liu)安亦或六(lu)安的读音引发了热议,想请问一下针对这一类有争议的人名或者地名的读音是否有统一的标准?今后在读音的审定上会做出怎样的调整?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地名用字属于专用字领域,无论是用字还是读音,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影响,相应的处理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进行专门的研究审定。国家语委将会积极配合地名主管部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移动互联网应用:触手可得的世界,无旧能由你创造百客网导读: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移动互联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应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多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只需轻轻一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移动互联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应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https://www.yubaike.com.cn/html/yidong/yy/2024-12-10/368769.html
2.在线之家最新动态,科技与生活方式的融合探索新手入门2、5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线之家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不仅升级硬件设备,还推出众多5G应用场景,如云游戏、VR直播等,让用户感受5G技术的魅力。 3、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在线之家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致力于连接各种智能设备,打造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美好愿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https://m.jzscgw.com/post/15669.html
3.线上app是什么意思?线上app是一款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可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运行,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等。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线上app,如社交媒体、游戏、购物、教育、生活工具等。这些应用程序能够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方便快捷地帮助用户完成各种操作。线上app不仅带来了便利,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相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28088838541590907.html
4.在应用生活事件量表时,需要注意的是()—帮考网题库在应用生活事件量表时,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在线等求助,在线等 帮考网校2020-05-02 15:00 精选回答 10 阅读量 课程 收藏 只计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生活事件 对每项作肯定回答的事件,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间 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 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https://www.bkw.cn/question/yBgw5.html
5.什么是输送式自动喷砂机?自动喷砂机的使用方法介绍及自动喷砂机的应什么是输送式自动喷砂机?自动喷砂机的使用方法介绍及自动喷砂机的应用范围,生活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https://www.iqiyi.com/v_1nbj8az48go.html
6.AI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在后台使用机器学习和其他技术,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棒的应用。 通过在后台使用机器学习和其他技术,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棒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阅读电子邮件到接收驾驶导航,再到获得音乐或电影建议。不要害怕人工智能术语;我们为最常用的人工智能术语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创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8543.html
7.《鞭策》的意思汉语词典mdash在线汉语新华字典6. 《鞭策》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于“鞭策”一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使用。例如: a) 在工作中,领导可以用“鞭策”的方式来督促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b)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用“鞭策”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c) 在运动场上,教练可以用“鞭策”的方式来激励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https://www.68jy.net/zixun/zhenti/207011.html
8.汽车营销工作策划方案范文(通用8篇)移动应用正在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和生活服务的第一入口,正加速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迁移。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用户的手机桌面,就是未来的主流。传统互联网抢占渠道是通过企业网站,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的就是基于微信的手机网站,也就是手机版本的webapp。https://www.ruiwen.com/word/qicheyingxiaogongzuocehuafanganfanwen.html
9.综合实践教案(精选22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探索、归纳、创造能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https://mip.jy135.com/jiaoan/688558.html
10.识别文字在线识别怎么操作?ocr识别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ocr识别技术在生活随处可见,比如停车场识别车牌、银行识别证件信息等,现在有很多ocr识别软件,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使用的福昕全能王。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识别文字在线识别怎么操作?ocr识别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识别文字在线识别怎么操作? ocr图片文字识别需要用到的一个工具:福昕全能王,福昕全能王可以进行OCR文字识别、票https://www.foxitsoftware.cn/scanner/jiaocheng/1207.html
11.云端有“料”!走进龙岗线上教学,点点滴滴都是你们认真的模样~二年级的孩子们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一次次细致而耐心地测量,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项不简单的数学测绘。 美术课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但这并不阻碍同学们在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家中制作了《手工卧室》,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呈现鲜艳的色调,传播他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3/02/content_24965432.htm
12.最新流行手机软件,引领潮流,重塑生活技术开发5、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为手机软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手机软件将更加注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安全的数据环境,最新流行的手机软件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丰富、个性化的体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手机软件将会更加智能、安全、跨界融合,引领科技潮流,满足用户需求。http://m.nxlapp.com/post/1665.html
13.浅谈慕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论文(精选9篇)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明确提出“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同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1010085505_281151.html
14.你真的知道奖励和积分的正确用法吗?优设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如何将游戏化设计运用于产品设计中?假设你正在开发一款帮助用户调整饮食结构以减肥的应用程序,我们以此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通常而言,坚持某种饮食习惯,有以下几个要点: 吃健康食品 在特定的时间进食 大量饮水 每天锻炼 不间断地坚持饮食计划 https://www.uisdc.com/gamification-rewarding-with-personal-stats
15.微课教学设计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https://www.yuwenmi.com/jiaoxuesheji/4368401.html
16.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3年第39期)受精卵和着床前胚胎细胞核遗传物质或遗传规律的基础研究;侵入式脑机接口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对人类主观行为、心理情绪和生命健康等具有较强影响的人机融合系统的研发;具有舆论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意识引导能力的算法模型、应用程序及系统的研发;面向存在安全、人身健康风险等场景的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自动化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3250
17.线上教学方案15篇“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质量有保障”既是抗疫期间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应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落实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政府和家长分忧、为学生成长助力,也为迅速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做好充分的准备。 https://www.oh100.com/a/202212/5827840.html
18.郑好办app官方下载郑好办app最新版下载v5.1.4安卓版郑好办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机在线城市资讯平台。为大家带来了在线的政务服务平台,还有城市头条资讯,是一款个性化的移动服务平台。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下载体验吧。 应用详情: 郑好办APP是由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发布的一款城市大脑APP,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郑州市民提供在线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头条资讯https://www.qqtn.com/azsoft/518701.html
19.106款不用下载的网页“神器!图表秀:全能又方便的在线图表制作神器 https://www.tubiaoxiu.com/ 一款在线图表制作网站,导入数据后可根据不同模板,生成专业又好看的各类图表。无上手门槛,操作直观方便,并有多种免费、付费素材可供选择,还支持导入Excel、CSV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 文图:轻量级的在线数据可视化应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4865908744365
2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国标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 GB50028-2006正文及条文说明在线阅读: 现批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 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10.4居民生活用气 10.4.1居民生活的各类用气设备应采用低压燃气,用气设备前(灶前)的燃气压力应在0.75~1.5Pn的范围内(Pn为燃具的http://www.egas.cn/gfan/3162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