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丨通透!机器学习各大模型原理的深度剖析!算法贝叶斯分类器神经网络ai科普

通俗来说,机器学习模型就是一种数学函数,它能够将输入数据映射到预测输出。更具体地说,机器学习模型就是一种通过学习训练数据,来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预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误差的数学函数。

机器学习中的模型有很多种,例如逻辑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每一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数据类型和问题类型。同时,不同模型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或者说有一条隐藏的模型演化的路径。

以联结主义的感知机为例,通过增加感知机的隐藏层数,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而对感知机加入核函数就可以转化为SVM。这一过程可以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模型间的转化可能。按照相似点,我粗糙(不严谨)地将模型分为如下6个大类,以方便发现基础的共性,逐个深入剖析!

一、神经网络(联结主义)类的模型:

联结主义类模型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计算模型。其基本单元是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通过调整权重来改变输入对神经元的影响。神经网络是一个黑箱子,通过多层的非线性隐藏层的作用,可以达到万能近似的效果。

代表模型有DNN、SVM、Transformer、LSTM,某些情况下,深度神经网络的最后一层可以看作是一个逻辑回归模型,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而支持向量机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类型的神经网络,其中只有两层:输入层和输出层,SVM额外地通过核函数实现复杂的非线性转化,达到和深度神经网络类似的效果。如下为经典DNN模型原理解析:

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DNN)由多层神经元组成,通过前向传播过程,将输入数据传递到每一层神经元,经过逐层计算得到输出。每一层神经元都会接收上一层神经元的输出作为输入,并输出到下一层神经元。DNN的训练过程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实现的。在训练过程中,计算输出层与真实标签之间的误差,并将误差反向传播到每一层神经元,根据梯度下降算法更新神经元的权重和偏置项。通过反复迭代这个过程,不断优化网络参数,最终使得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化。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fromkeras.layersimportDensefromkeras.optimizersimportAdamfromkeras.lossesimportBinaryCrossentropyimportnumpyasnp#构建模型model=Sequential()model.add(Dense(64,activation='relu',input_shape=(10,)))#输入层有10个特征model.add(Dense(64,activation='relu'))#隐藏层有64个神经元model.add(Dense(1,activation='sigmoid'))#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进行二分类任务#编译模型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r=0.001),loss=Binary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生成模拟数据集x_train=np.random.rand(1000,10)#10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10个特征y_train=np.random.randint(2,size=1000)#1000个标签,二分类任务#训练模型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10,batch_size=32)#训练10个轮次,每次使用32个样本进行训练

二、符号主义类的模型

符号主义类的模型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智能模拟方法,其认为人类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就可以用计算机的规则库和推理引擎来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即用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说白了,就是将人类逻辑存入计算机,达成智能执行)。

其代表模型有专家系统、知识库、知识图谱,其原理是将信息编码成一组可识别的符号,通过显式的规则来操作符号以产生运算结果。如下专家系统的简单示例:

#定义规则库rules=[{"name":"rule1","condition":"sym1=='A'andsym2=='B'","action":"result='C'"},{"name":"rule2","condition":"sym1=='B'andsym2=='C'","action":"result='D'"},{"name":"rule3","condition":"sym1=='A'orsym2=='B'","action":"result='E'"},]#定义推理引擎definfer(rules,sym1,sym2):forruleinrules:ifrule["condition"]==True:#条件为真时执行动作returnrule["action"]returnNone#没有满足条件的规则时返回None#测试专家系统print(infer(rules,'A','B'))#输出:Cprint(infer(rules,'B','C'))#输出:Dprint(infer(rules,'A','C'))#输出:Eprint(infer(rules,'B','B'))#输出:E

三、决策树类的模型

决策树模型是一种非参数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它利用树形图表示决策过程。更通俗来讲,树模型的数学描述就是“分段函数”。它利用信息论中的熵理论选择决策树的最佳划分属性,以构建出一棵具有最佳分类性能的决策树。

决策树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递归地将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子数据集,直到每个子数据集都属于同一类别或者满足某个停止条件。在划分过程中,决策树模型采用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基尼指数等指标来评估划分的好坏,以选择最佳的划分属性。

决策树模型的代表模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ID3、C4.5、CART等。ID3算法是决策树算法的鼻祖,它采用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佳划分属性;C4.5算法是ID3算法的改进版,它采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最佳划分属性,同时采用剪枝策略来提高决策树的泛化能力;CART算法则是分类和回归树的简称,它采用基尼指数来选择最佳划分属性,并能够处理连续属性和有序属性。

以下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实现CART算法的代码示例: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load_iris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fromsklearn.treeimportDecisionTreeClassifier,plot_tree#加载数据集iris=load_iris()X=iris.datay=iris.target#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42)#构建决策树模型clf=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clf.fit(X_train,y_train)#预测测试集结果y_pred=clf.predict(X_test)#可视化决策树plot_tree(clf)

四、概率类的模型

概率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论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随机现象或事件的分布、发生概率以及它们之间的概率关系。概率模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统计学、经济学、机器学习等。

概率模型的原理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它使用概率分布来描述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并使用概率规则来描述事件之间的条件关系。通过这些原理,概率模型可以对随机现象或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代表模型主要有: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贝叶斯网络、隐马尔可夫模型。其中,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逻辑回归都基于贝叶斯定理,它们都使用概率来表示分类的不确定性。

隐马尔可夫模型和贝叶斯网络都是基于概率的模型,可用于描述随机序列和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贝叶斯网络都是基于概率的图模型,可用于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的概率关系。

以下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实现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代码示例: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load_iris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fromsklearn.naive_bayesimportGaussianNB#加载数据集iris=load_iris()X=iris.datay=iris.target#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42)#构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clf=GaussianNB()clf.fit(X_train,y_train)#预测测试集结果y_pred=clf.predict(X_test)

五、近邻类的模型

近邻类模型(本来想命名为距离类模型,但是距离类的定义就比较宽泛了)是一种非参数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它基于实例的学习不需要明确的训练和测试集的划分。它通过测量不同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数据的相似性。

以KNN算法为例,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接近的训练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NN算法基于实例的学习不需要明确的训练和测试集的划分,而是通过测量不同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数据的相似性。

代表模型有:k-近邻算法(k-NearestNeighbors,KNN)、半径搜索(RadiusSearch)、K-means、权重KNN、多级分类KNN(Multi-levelClassificationKNN)、近似最近邻算法(ApproximateNearestNeighbor,ANN)

近邻模型基于相似的原理,即通过测量不同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决定数据的相似性。

除了最基础的KNN算法外,其他变种如权重KNN和多级分类KNN都在基础算法上进行了改进,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分类问题。

以下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实现KNN算法的代码示例:

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load_iris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fromsklearn.neighborsimportKNeighborsClassifier#加载数据集iris=load_iris()X=iris.datay=iris.target#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42)#构建KNN分类器模型knn=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3)knn.fit(X_train,y_train)#预测测试集结果y_pred=knn.predict(X_test)

六、集成学习类的模型

集成学习(EnsembleLearning)不仅仅是一类的模型,更是一种多模型融合的思想,通过将多个学习器的预测结果进行合并,以提高整体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集成学习无疑是数据挖掘的神器!

集成学习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成多个基学习器来提高整体的预测性能。具体来说,通过将多个学习器的预测结果进行合并,可以减少单一学习器的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通过引入多样性(如不同的基学习器、不同的训练数据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常用的集成学习方法有:

集成学习代表模型有:随机森林、孤立森林、GBDT、Adaboost、Xgboost等。以下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实现随机森林算法的代码示例:

fromsklearn.ensembleimportRandomForestClassifierfromsklearn.datasetsimportload_irisfromsklearn.model_selectionimporttrain_test_split#加载数据集iris=load_iris()X=iris.datay=iris.target#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42)#构建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clf=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random_state=42)clf.fit(X_train,y_train)#预测测试集结果y_pred=clf.predict(X_test)

综上,我们通过将相似原理的模型归纳为各种类别,以此逐个类别地探索其原理,可以更为系统全面地了解模型的原理及联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HE END
1.什么是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有哪些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使用计算机算法和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它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金融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发现规律和趋势,提高决策和判断的准确性。 1. 什么是模式识别 https://www.eefocus.com/e/1551256.html
2.模式识别机器之心模式识别中不同的算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但总体来说,我们目前主要的瓶颈是模式识别算法虽然能在一些任务上取得优秀的表现,但我们离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未来发展方向 自动机器学习算法,如AutoML可以省去调参的问题;多智能体系统等研究方向也是我们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突破口。 https://www.jiqizhixin.com/graph/technologies/4676abd4-83e5-47a9-a955-40fe94535398
3.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所谓模式识别的问题就是用计算的方法根据样本的特征将样本划分到一定的类别中去[1]。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模式识别以图像处理与计算机https://baike.sogou.com/m/v107882.htm?ch=ww.xqy.xgbk
4.人工智能系列:一文让你读懂什么是模式识别1.什么是模式识别 1.1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1.2信息感知 1.3计算机模式识别 1.4模式识别应用 1.5模式识别发展简史 1.6相关问题和领域 2.模式识别形式化 2.1模式和模式识别 2.2模式表示 2.3特征空间 2.4特征空间中的分类 2.5一个例子 3.模式识别系统流程 4.模式分类器设计 https://blog.csdn.net/m0_73804764/article/details/139781881
5.什么是模式识别,名词解释定义是?模式识别 参考答案:当人能够的人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它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数月、数年乃至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115201.html
6.模式识别是什么模式识别应用方向介绍详解(电子数码)模式也可以分为抽象形式和具体形式。前者,如意识、思维、讨论,属于概念识别研究的范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另一个分支。我们所说的模式识别,主要是指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传感器等物体进行测量的特定模式的分类和识别。 http://www.seotea.com/article/2543254.html
7.心理学什么是模式识别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模式识别以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语言信息处理、脑网络组、类脑智能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人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8688733870377339.html
8.什么是模式识别?关于模式识别有哪几种理论模型?1.一般说来,模式识别过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 2.模式识别的主要理论模型包括:模板说、原型说和特征说。https://www.shuashuati.com/ti/a0c560a1d30d421c8fc88a64fb59ede3.html
9.模式识别是什么意思模式识别的解释是什么好工具>汉语词典>拼音查词>mo开头的词语>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怎么读,模式识别什么意思,模式识别造句,模式识别解释,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拼音查词 结构查词 词性查词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móshìshíbié 模式识别 拼音:mó shì shí bié 注音:ㄇㄛˊ ㄕˋ ㄕˊ ㄅ一ㄝˊ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9791d43ac99791d
10.模式识别应试概念自测CHAPTER TEN 模式识别系统的评价 英文简称 CHAPTER ONE 概论 简答 1.试问“模式”与“模式类”的含义,什么是模式识别? 2.解决模式识别问题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哪两大类?试分别解释说明。什么是句法模式识别? 3.什么是监督模式识别与非监督模式识别,他们间有什么区别? 4.简述监督模式识别与非监督模式识别的一般步骤。https://zhuanlan.zhihu.com/p/404550755
11.模式识别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翻译科学技术名词科学技术名词提供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模式识别的意思,pattern recognition的意思,模式识别的英文,pattern recognition的翻译,模式识别的翻译,模式识别是什么意思,模式识别什么意思,pattern recognition是什么意思,pattern recognition什么意思https://mkeji.911cha.com/N205Mg==.html
12.模式识别是干什么的?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识别可用于文字和语音识别、遥感和医学诊断等方面。 1、文字识别: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7039266/
13.模式识别的意思词语:模式识别 拼音: mó shì shí bié 注音: ㄇㄛˊㄕㄧˋㄕㄧˊㄅㄧㄝˊ 词语解释: 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具有实现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https://cidian.d777.com/moshishibie
14.什么是人工智能中模式识别什么是人工智能中模式识别笑望人非 精选回答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进行“模式识别”。随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当然也希望能用计算机来代替或扩展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模式识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发展并成为一门新学科。 模式识别是指对https://edu.iask.sina.com.cn/jy/2Pe4fG6pY9X.html
15.什么是环境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影响?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什么是环境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影响?的英文,什么是环境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影响?翻译,什么是环境背景对模式识别的影响?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B%80%E4%B9%88%E6%98%AF%E7%8E%AF%E5%A2%83%E8%83%8C%E6%99%AF%E5%AF%B9%E6%A8%A1%E5%BC%8F%E8%AF%86%E5%88%AB%E7%9A%84%E5%BD%B1%E5%93%8D%3F
16.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什么期刊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什么期刊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9年。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主要栏目设有:论文与报告、综述与评论、研究与应用、信息与动态。 https://m.ha.huatu.com/2022/0331/2618551.html
17.AI1000问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是什么关系?当今要是说起人工智能,聊起AI,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点,从历史到未来,从图灵到冯诺依曼,从SVM到CNN等等,但是如果问你是否知道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有什么区别?我相信大多数人很懵圈,这两个东西不是一样的吗?难道还有区别!【AI-1000问】第四问我们就聊聊它们的区别。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73679
18.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级别为北大期刊, 目前刊期为月刊。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简介信息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杂志,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论文与报告、综述与评论、研究与应用等。于1989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https://www.youfabiao.com/mssbyrgzn/wenti/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