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是数据和功能的结合体。或者说:对象时一个盛放数据和功能的容器。
2、面向对象编程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可扩展性高缺点:比编写面向过程的代码难度大
1、类
用来存放多个对象相同的数据和功能的容器。
2、强调:
在程序中,必须要先定义类,后调用类产生对象(调用类拿到的返回值就是对象)。
首先定义类
classStudent:#数据(变量)数据school='star'#功能(函数)defstudy(self):print('studying')类体的代码在类定义阶段就会执行,因而会产生新的名称空间用来存放类中定义的名字,可以打印Student__dict__来查看类这个容器内盛放的东西
print(Student)#
#实例化stu1=Student()print(stu1)#<__main__.Studentobjectat0x00000000029C3EF0>stu2=Student()print(stu2)#<__main__.Studentobjectat0x00000000028C30F0>stu3=Student()print(stu3)#<__main__.Studentobjectat0x0000000002981CC0>如此stu1、stu2、stu3全都一样了(只有类中共有的内容,没有各自独有的数据),想定制独有,需要在类内部新增一个__init__方法
classStudent:#数据(变量)数据school='star'#__init__专门为对象进行初始化操作,可以有任意代码,但一定不能反回非None的值def__init__(self,name,age):self.name=nameself.age=age#功能(函数)defstudy(self):print('studying')stu1=Student('xioabao',17)stu2=Student('dabao',18)此时,调用类会先产生一个空对象stu1,然后将stu1连同调用类时括号内的参数一起传给Student.__init__('xioabao',17),会产生对象的名称空间,同样可以用__dict__查看。
print(stu1.__dict__)#{'name':'xioabao','age':17}至此,我们造出了2个对象,1个类,对象中存放各自独有的数据,类中存放对象们共有的内容。
2.1、类属性与对象属性
在类中定义的名字,都是类的属性,分为: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
可以通过__init__访问属性的值,如:Student.__init__['school'],python提供了专门的属性访问方法。
print(Student.school)#starprint(Student.study)#
查:
print(stu1.name)#xioabaoprint(stu1.age)#17增:
stu1.country='China'print(stu1.country)#China改:
stu1.country='中国'print(stu1.country)#中国删:
delstu1.countryprint(stu1.country)#AttributeError:'Student'objecthasnoattribute'country'
对象的名称空间只存放对象独有的属性,而对象们相似的属性是存放于类中的。对象在访问属性时,会优先从对象本身的__dict__中查找,未找到,则去类的__dict__中查找。
3.1、类中的数据属性,是共享给所有对象用的,指向相同的内存地址。
print(id(Student.school))#38450208print(id(stu1.school))#38450208print(id(stu1.school))#38450208
3.2、类中的函数属性,类可以使用,但必须遵循函数的参数规则,有几个参数需要传几个参数。
Student.study(stu1)Student.study(stu2)类中定义的函数主要是给对象使用的,绑定到不同对象就是不同的绑定方法,内存地址不同。
print(stu1.study)#
由对象来调用类内部的函数,称之为对象的绑定方法。
对象的绑定方法特殊之处:会将对象当做第一个参数传给该方法。
print(id(stu1.study))#4921160等同于Stundent.study(stu1)print(id(stu2.study))#4921160等同于Student.study(stu2)注意:绑定到对象方法的这种自动传值的特征,决定了在类中定义的函数都要默认写一个参数self,self可以是任意名字,但命名为self是约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