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小坐拥“金钉子”国家地质博物馆,毗邻天能集团公司。学校已成功与“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建立了馆校合作基地;与煤山天能集团,建立了厂校合作基地,还创建了“和润”科创馆,开辟了煤小和润种植园,让学生们有了实践、探索、交流、展示的阵地;煤小创设了“和润”书吧、科普楼道等学习环境,向孩子们传递科学食粮。
二、设计意义
1.学校特色教学的延伸
近来来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科创培养策略,不断丰富校园科创氛围,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学校和润科创馆空间建成后将会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学校科创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以和润科创馆空间为主阵地,通过和润科创馆不断衍射到和润种植园、校外科技实践基地、多学科整合、以校园科技探究等活动方式,逐步形成学科教学、校园探究、校外探究实践划的一点多线的教学延伸新路径,从而进一步丰富学校科创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科创教育质量。
2.丰富校本课程
国家基础型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课程,但学校教育教育教学还需要通过特色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学校和润科创馆空间建成后的阵地资源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及学校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科苑趣探》,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校科创育人载体。
3.借助网络空间全程育人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的优势已经凸显,将学校空间和网络空间打通实现智慧物联网课堂,将会使我校师生可以通过多种举措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更好的打开师生的教、学视野。
三、建设目标
1.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阵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的依赖于听、说、读、写,应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机会,和润科创馆空间的建设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场地。在这里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动力会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进一步激发。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和润科创馆空间不仅服务于学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同样具有意义。它为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及素养创设良好的空间环境,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径。
4.为课程建设增添活力
我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学校要整合课程开发拓展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拓展课程建设根据开放实验的资源设计出专门学校特色课程,也可以利用科创馆空间让现有课程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具有活力。
四、设计方案
(一)设计思路
挖掘整合煤山地域资源,以“煤山金钉子”为主题,以学生实践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校内激发兴趣,研究方案,形成以创新探究为主,以学校课程、家乡新能源、煤山金钉子、校园动植物、家乡天文、地理等为内容的开放式、多学科、综合性科创空间,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衍射教学场地,拓宽空间教育辐射带动作用。
(二)设计内容
1.空间建设面积及建设资金
和润科创馆空间建设面积为216平方米,计划建设资金30万。
2.空间建设布局
和润科创馆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参观、展示、体验区:主要是学生进行参观体验、学生作品展示、讨论交流区域;另一部分是学生科创实践探究区,主要为学生开展STEAM科创探究区。(如下示意图)
参观、展示、体验空间布局示意图1STEAM科创探究区空间布局示意图2
3.空间建设环境布置
参观体验区总体环境布置布置主色调为蓝色,通过网格吊顶、四周主题墙绘,以金钉子蕴含的地球演绎过程为主要线索,向学生呈现宇宙、海洋、陆地生命演绎的历史。
效果设计图1效果设计图2
4.空间器材设备
(2)创新体验实验设备:发电轮、声悬浮、九连环、双曲狭缝、同自己握手、水漩涡、循环小球、电子拼装、能力风暴机器人等。
(3)室内温室种植:学生身边的植物的种植,如:凤仙花、草莓、油菜等植物。
(4)室内养殖区:水箱生态养殖
(5)家乡航空航天模型:嫦娥系列宇宙飞船、海模、航模等。
(6)家乡企业科技产品模型:具有煤山地方特色的高科技产品,如电池模型
、耐火产品模型、电子元器件模型等。
(7)家乡的矿产,化石标本:煤山特色的矿产矿物标本、在煤山出土的动植物化石标本等。
(8)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我校学生的科技发明作品或科技想法。
(9)STEAM科创器材: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曲线锯、钻床、泡沫锯等
(10)学校历届小小研究院、小博士小院士展示介绍。
五、保障师资
我校有一支氛围融洽、业务素质过硬的科学教师团队。(一位为县一级名师,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是科协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一名是市steam教研组成员,;一位是县科学教坛新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聘请了在职中科院院士沈树忠为我校校外科技辅导员。聘请县教研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李勇胜老师为校steam工作坊顾问。现在煤山小学STEAM教育在强有力的科学团队引领下,已形成有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数学学科的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的STEAM教师队伍。队伍中县名师3人,教坛新秀4人,青改组成员2人。
六、教学活动开展
和润科创馆空间以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为突破口,以全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一座多功能开放性场地,最大限度地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为学校科创特色添砖加瓦。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和润科创馆空间,整合学校已有教学资源、科学拓展课程,及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
1.让拓展课程更有趣味
拓展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始终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课程的宗旨,接下来我们将利用空间资源,进一步整合学校已有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近来来学校开始探索STEAM教育新理念,开展教师STEAM教育校本研训,学校已积累了STEAM教育基础,记下来将结合空间建设开设校STEAM拓展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三、四年级主要开设教学内容如:从模仿到尝试搭建各种房屋、桥梁、传动机械等常见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
五年级主要开设设计与建造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评判桥梁,房屋等科学性,并根据所学基础能搭建出自己的创意作品。
六年级主要开设稍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创意教学内容:如结合生活中的联动机械,进行创意、或改进设计,并根据所学基础能搭建出自己的创意作品。
2.让学科融合更深入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相对独立,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不足,空间的建设后将会进一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增强教师的学科素养。接下来将空间作为教师学科融合的撬动杠杆。如,《科学》、《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学科中可以先梳理学校各学科中可拓展到空间进行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学科间知识的衔接,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
3.让学校科技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学校坐拥“金钉子”国家地质博物馆,毗邻天能集团公司,占据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通过与“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建立馆校合作基地;与煤山天能集团建立厂校合作基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结合校外科创实践基地可以更好开展“探寻金钉子解秘牙形石、保护地球、解密电池”等科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家科学精神,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
4.让科创课程落地开花
科创课程我校已有一定的基础,如电子拼搭课程,但这一课程比较单一,学生实践运用的空间较小,可以结合空间的探究实验器材进一步延伸丰富我校电子拼搭的课程内容。如:四年级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了解光敏、声敏、气敏等多种传感器的功能及原理,可以在模块上进行灵敏度设置,学会初步的运用;五年级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结合电子拼搭的知识,利用光敏、声敏、气敏等多种传感器的功能及原理创意设计;六年级生活实践创意设计教学内容:利用了解光敏、声敏、气敏等多种传感器的功能及原理尝试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创意实践。
5.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展示舞台
学校和润科创馆将为学生科技作品、奇思妙想、科学幻想提供展示展台,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科学幻想画、学生科技金点子或学生的科技小建议等等可在空间进行展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的同时激发其他同学探究欲望,另外还可以培养校科普宣讲员向来参观体验的同学推广科普知识等到时候空间必将成为他们互相学习,切磋交流,展示自我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