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课程改革通识问答

1、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答: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2、怎样看待高中课程改革

答:高中课程改革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政府行为。

3、高中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简要概括一句话: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

4、与高中课程改革配套的政策性文件有哪些

答:基础性文件有: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即将颁布的文件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意见》,这些文件基本构成了这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5、高中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什么

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三种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个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种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

“四种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四种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公民意识和环境意识:

“四项基本要求”——健壮的体魄、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审美情趣、牢固的社会责任感。

6、如何给普通高中教育定位

答: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另一角度讲,是处于非职业定向教育和定向教育之间,基本

属于定向教育。

7、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明确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认定,意味着我们的普通高中教育必须致力于平等与高质量两种素质的融合,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追求高中教育的高层次发展。

8、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看,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对学校而言,最大的特点是“赋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获得是“选择”。

9、怎样理解“赋权”

答:“赋权”就是放权。高中课程走向“分权”,走向“校本”。“校本”取向的本质是学校权利意识的强化,它倡导的是开放的学校文化。当然同时,也强调了学校的责任意识,甚至可以说包含了风险因素。

lO、为什么要强调“选择”

答:选择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赋予选择的权利;才有个性的发展。

“学会选择”的理念贯彻于高中新课程始终,是高中新课程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教师的越俎代庖,管理上的贪图简单方便,是弱化学生的选择,在本质上是剥夺学生的权利。

因此,新课程改革对传统课程的最大突破和超越就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

11、怎样简要概括地理解高中新课程

答:“一种理念,两类课程”:

一种理念——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

两类课程——学科课程:整合的是学生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学生的心理经验与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

12、学校如何行使课程权

答:中央政府在建国50多年来第一次将课程改革的重心如此大幅度地下移到学校,学校将成为改革的主体。高中新课程具有的弹性和选择性,为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和条件,制定课程计划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13、高中新课程将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

答:高中阶段的学生16——18岁,个性趋于稳定,兴趣爱好逐步成熟。高中新课程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习规划人生,寻找个人发展方向。这是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特征。

14、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答:选择性体现在: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15、高中新课程的结构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几个方面。

16、高中新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从课程功能上看,高中新课程将改变原来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转变。

17、高中课程与初中、小学课程相比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高中阶段则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18、高中新课程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答:最突出的变化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即把高中课程分为三个层次::领域——科目——模块。

19、高中新课程的结构内容有哪些

答:领域:八个领域——语言与文学、教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

科目:大致有12~13个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埋、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模块: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若干个。

20、如何理解设置学习领域的意义

答:与现代科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既防止学科本位,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新课程的管理。

21、新增设的科目是什么

答:新增设了技术和艺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综合了美术,音乐等课程内容。

22、通用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答:通用技术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科目。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设计的技术的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控制与设计。选修模块包括: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

23、模块是什么

24、模块设置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很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引导和改革高中教与学的方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25、模块设计给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带来了什么

答:模块的一个重要意义:实现课程的多样化。直接改变课程的结构与面貌。

模块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及时地把确定的比较稳定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整合在一起。

模块的一个重要作用:便于学校教学管理,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减少学生并学科目,为学生选课创造条件。

26、高中新课程实施中有哪些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答:关键之一是要准确和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内涵,要确立新的课程理念。

关键之二是对高中新课程结构的细致深入地学匀和把握、搞清、搞熟。

关键之三是必须要遵循几点原则:

①学时原则。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10周为一个学段,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②模块原则。教学以模块为主体,模块以主题为核心。围绕主题实施教学,避免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管理以模块为单位,每一模块36学时(艺术、体育;美术、音乐为每个模块18学时)每周4学时,一个模块在一学段(10周)内完成。

③学分原则:高中课程实行学分管理,用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基础的一种管理模式。国家制定课程标准,规定必修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确保学生的共同基础。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程度的标准。

学分是测量课程教学量的计算单位,是课程内容的量化表示。经考试(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对具体学生,不是每个学习领域的每门科目每学年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如,学生在三年里都必须要学习科学领域的课程,但不是理、化、生课程在每一学年里都要学。

27、学生获得多少学分才能毕业

答:按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规定:

①一个学分通常相当于18学时,学生学习一个模块(通常一个模块为:36学时)可获得2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技术的8个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③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获得1l6个学分,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23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在选修II中应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高中学生三年最高可获得180个学分。

28、怎样把握选修课程

答: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重在保证学生学习的共同基础。

选修课程是提供给学生选择的,重在保证学生个性发展。

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和选修II。选修I为国家按课程标准设计的选修模块;选修II为地方和学校开设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地方、校本课程。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至少在选修II中获得6学分。

29、如何处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答:必修课程须按要求全部开设;选修I课程的开出率不能低于国家课程所提供模块的80%,选修II必须获得6学分。

30、“开好必修课,应付选修课”,这种实施策略有什么问题

答:首先,是对高中新课程理解不到位。

第二,是受旧的课程观和管理制度的惯性影响,旧课程的选修课是非严格意义上的课程设置,大都等同于活动课。

第三,由于对高中新课程的评价考试制度不明确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和策略。

第四,这种策略会带来风险很大的消极后果。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

第一,认真完整地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保证高中课程改革落实实现高中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第二,对学生负责,对学校的质量和发展负责。

第三,积极应对高中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新的考试制度,将会实行对学生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高考制度改革将会扩大高校招生考试自主权,选修课程将成为高校入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选修课开设不到位,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三年后的高考,影响学校质量和声誉。

所以,开好选修课程是学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重点之一。

31、学校如何安排必修和选修课才比较科学合理

答:按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第一年开始新课程实验,可以这样安排:

高一以必修课程为主,特别是高一的第一学期以必修课程为主;高三尽量少排或不排必修课。将必修课程集中在低年级开,有利于选修课程的开设。

选修课可以在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学段引入,最好在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学段全面开设。否则,会造成课程分布不均衡,高二课程压力太大,排课管理困难,教学质量受影响。

32、必修课的116个学分的课程是否必须全部排出

33、怎样排课才既符合要求又实用

答:①偶数原则:每门课的周课时应为偶数:如每周4节或2节,学科课程原则上为每周4节。因为模块学分数多数是以2学分(少数是以1学分为基本单位,如艺术类模块)为基本单位。一个学段内,每门课程惟有每周开4节或2节,才能顺利达到学分基本单位组合的要求,例如每周4课时,9周正好是36课时,学生在每个学段可集中学习8门学科课程。

②连排原则。一般情况下,课程两节连排。这样排课,一方面

⑧学期原则。学生选课要以学期为单位。在新学期开学前(或假期中,或上学期期末)一次选定一个学期内两个学段所有想要修习的课程,学校要按学期排课。但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计划应以学年为单位,即学校在每一学年拟开设的课程计划。

34、学科课程能否每周开2课时

答:除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外,其他学科一般每周应开4课时,这样便于教学管理,便于学生选课。如果有的课程4课时,有的学科每周2课时,可能会与10周一学段的教学安排发生冲突;也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安排。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这种矛盾可能会更多表现在地理、生物课程的安排上。因为按传统课时计划,地理与生物均开设一年,现要求每学期都开,教师的配备暂时出现不足。学校要统筹安排,长远考虑,克服困难,宜遵循学科课程每周4课时的基本原则,开好课程。

35、普通高中课程管理是否实施学分制

答:学分管理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但学分管理与学分制,还有很大不同。

答: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的一种管理模式。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修满一定学分就可以结业或毕业的学分制度,修满学分,还要学够学年期限方可毕业。

36、高中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此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就是:对传统课程的最大突破和超越,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科学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那么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最大的困难就是选择课程。

37、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会有那些问题

答:高中新生面对新课程改革,在选课过程中开始会不适应。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⑨学分分配问题。主要表现为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或顾此失彼。

主要原因是: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意识不强;思想和心理不成熟,易受外界和他人影响;对社会发展就业趋势缺乏了解,对高中新课程了解不深刻、不全面。

38、学校是否必须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答:是的。建立高中学生选课制度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是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和每位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9、学生选课指导知度包括哪些要点

答:①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咨询机构。要有组织保障。

②确定选课指导教师制度。所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都有一个选课指导教师,三年基本保持固定不变,即“学生选课导师制”。导师制不仅可以有效指导学生选科,而且可以强化教学班的管理,弥补走班学习形式下的行政班管理的缺陷。

③调整、改进班主任制度、学生咨询制度、辅导员制度和学生互助制度。

④编写选课指导手册;

⑤做好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协调。具体内容见《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指导)工作手册》

40、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后,班级管理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后,学校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教学班本身的挑战。

实行学生选课制,学生的流动性增大,行政班的传统意义淡化,甚至年级意义也相应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班

级模式。

班级管理理念也将发生变化:从“班级学生"向“学校学生”转变,从“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

41、行政班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便于管理,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行政班仍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高中三年行政班大体不变,高一学生一入学便编入行政班。.

行政班是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集体组织;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发展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场所。它在日常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卫生的打扫,竞赛活动的组织,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等,需要以行政班为依据;行政班的工作重心是学生教育和日常管理。

42、行政班管理措施有哪些变化

答:新课程实施后行政班的呈现形式和管理职能有了很大变化:行政班的管理也应相应变化。建议:

①新生入校,随机编班,设立年级:

②相对固定,三年大体不变;

③配设班主任,相对稳定;

④社团建设,发展团队精神

⑤改革行政班的评价制度。

43、教学班的特点和管理核心是仕么

答:学生群体的流动性、松散性,教学班形成和维持的短期性是其主要特点。动态管理、制度管理是关键,学生的学籍管理是核心。

几点建议:

①建立学生到课考勤制度,这是非常必要的;

②作业检查制度;

⑧教师辅导制度;

④教室管理制度;

⑤学生班委会制度:

⑥科任教师责任制度;

⑦教学班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⑧场馆、设备、图书等资源管理使用制度。

44、学生学习管理中最基本的几项工作是什么

答:学生的到课考勤是一项基本工作。这与传统的行政班管理有所不同,这项工作既细又繁,但又很重要。学生的到课情况将成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项基础内容,违反规定将不能获得学分。所以要有新的方法、新的制度来进行学生学习管理。

45、面对高中新课程,教师教学应该有那些准备和变化

答:①首先要确立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高中教学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③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素质观。

④改变以往按学时备课的方式;构建学期备课、学段备课和连排课备课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⑤模块教学,主题教学,研究模块特点,研究模块关系,形成基于课程模块的教学体系。

⑥问题化教学,课程内容问题化,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

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4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高中新课程冲占有何种地位

答: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的一个学习领域,强调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一个全新的课程形态,设置这门课程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致趋势,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课程改革的基础文件中,都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

47、怎样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答:①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有根本的不同。

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但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综合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属于学科课程,但与学科课程并不对立。

4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那些内容

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共2学分。每学年必须参加l周的社会实践,共2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共23学分。学生高中毕业的必修学分要求是116学分。

由此也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中的位置。所以,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点。

49、高中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有那些要点

答:总的要求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核心内容是,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基本原则和方式是;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50、促进高中学生评价多元化,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①改革高考命题和招生制度;②改革“以分评教”的教师评价制度;③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评价方法。

51、学校在评价改革上要做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答: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是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以考试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影响。

52、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答:评价观念更新,认识评价的多重价值,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性功能;

53、如何把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

答: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突出问题是:重教轻学,教师中心,偏重奖惩,忽视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淡化评比,强调促进,主体参与;注重自评,目标三维,评价多元。

54、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当放在哪里

55、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答:教师方面:激发学习动机,渗透方法指导,引导反思错误,提供实践机会,保持学习注意力。

学生方面:情绪指标看紧张感和愉悦感的协调;活动指标看交流程度、问题解决、方法运用;三维目标看情感、知识、能力的完整性和学生达成的层性。

56、如何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

学生学业记录主要有:学业成绩评定的有关资料。

要注意学生成长记录的收集是有目的的,是有一定规则的。

基本工作程序有:明确目的(展示成果,描述过程,评价水平)提供指导,学生主体,确定标准,交流使用。

THE END
1.本科目录大全:全面解析课程架构本科目录大全是对一所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的汇总,它包含了专业的名称、学制、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师资条件等内容。通过本科目录大全,我们可以对一所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程架构解析 课程架构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它包括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课程架构进行解析。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037178614235089&wfr=spider&for=pc
2.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1.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工智能专业课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1 基础理论与数学基础 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 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学等。 1.2 AI编程语言与工具 编程语言:Python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编程语言之一。 https://www.hlwdd.com/xue-shu-bao-gao/396625.html
3.IB国际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内容?IB课程有哪些特点?留学一直是中国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并不一样,如果到美国留学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感受其他地方的国家文化,如果要留学必须要参加相关的课程学习,比如说IB课程学习。如果想让孩子顺利申请到国外知名大学学习IB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家长都不知道IB国际课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留https://www.liumeihui.com/lxzx/2027.html
4.课程体系包括哪些要素.pdf该【课程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课程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https://www.taodocs.com/p-875770987.html
5.IB课程体系六大学科包括哪些?对应课程内容是什么?IB课程体系六大学科包括哪些?对应课程内容是什么? IB是在全球化发展迅速发展的进程而逐渐流行开来的一个课程体系,同样成为国内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热门国际课程选择。IB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科课程,学生既可以学习科学科目也可以学习人文科目。为了让同学们对IB课程了解更深入,小编带来了IB课程体系六大学科及对应课程内容https://www.kaoersiedu.com/ib/279135.html
6.课程体系包括哪些要素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哪些要素_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 本文探讨了未来学校课程体系在技术影响下的变革,包括课程理念、目标、设置、资源、内容、类型、课时结构和课程意识八个子结构。指出技术对教育目标、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影响,强调课程体系应适应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培养创新和共情能力的人才。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87814/article/details/112809701
7.课程评估指标包括哪些内容?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教学思想与态度”、“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四大类;二级指标突出研究型教学的特征,强调以研究带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突出过程性评估的特征,包括课下学习指导、课下学习内容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https://jwc.ouc.edu.cn/2015/0203/c6568a32581/page.htm
8.中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15.临床医学课程是什么? 临床医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16.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包括哪些评定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方法。 https://zyxy.hbu.cn/info/1052/2231.htm
9.豌豆思维正式课介绍?课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呢? 孩子掌握思维,就像握住了一把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钥匙。 孩子要不要去往那个世界,去那个世界做什么,是孩子的事情。 但给宝宝递过钥匙,是家长的职责。 我们豌豆思维学习的小宝贝,就已经手握金钥匙了! 1?VIPThink豌豆思维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22um0tl7
10.alevel数学课程体系内容介绍alevel数学课程几乎是大部分考生选择的热门课程,而且目前英国不少高校要求学生在申请时提供alevel数学成绩。那么alevel数学课程体系内容有哪些?alevel数学培训机构哪家好?下面请随新航道alevel小编来看看。 目前市面上比较专业的alevel培训机构有很多,其中新航道学校就是一家专业的alevel机构,可以为不同学员提供个性化的alevelhttps://my.xhd.cn/ksjq/al/941112.html
11.会计专业大类是什么会计学科体系是什么会计学科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https://www.qinxue365.com/Accounting/323110.html
12.培训课程体系范文12篇(全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能力与课程的转换, 也就是要立足于能力要求分析, 将能力模块转换为课程, 落实具体教学内容。第一, 按照职位和层级的划分, 整理和分析每个层级每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和行为要点, 使之没有缺失。第二, 根据行为要点的描述内容和关键点, 进行梳理和分类, 形成课程名称;第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gmoj90a.html
1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1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指标体系的构成为: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览表(2018新版) 1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估结论及使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标准为https://www.hbdfxy.cn/basic/detail/332/332/1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