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基础教育抓起:教育部将推动证券期货知识融入课程教材体系
澎湃新闻记者刘歆宇
“学炒股,从娃娃抓起。”今后,这可不再是一句玩笑话了。
3月15日下午,证监会发文称,证监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未来会从更多方面进行落实。
首先,教材里会融入更多的证券期货知识。
据证监会介绍,教育部将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
澎湃新闻此前曾经报道,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投资教育。
上海在浦东新区率先进行初步尝试。在证券业协会官网发布的《中国证券》杂志上,一篇名为《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初探》的刊文介绍,2011年上海116所中小学的课堂率先开设金融教育课程,教授由浦东教育局与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开发的《金融与理财》教材。另据羊城晚报报道,2015年9月起,广州市30多所中小学也开始试点开设金融理财课。
网络上,也流传出这些金融理财课程的教材图片。下图所示的教材名为《金融与理财》,是上海某初中的拓展性课程教材。
在一章叫做《懂一点股票行情》的课程中,图文并茂地描绘了一位小朋友学习K线的情景,还搭配介绍了K线的十二种形态。
《金融与理财》教材
提升教师队伍金融素养也是教育部即将开展的工作之一。通过专题讲座、网络课程等方式,面向师范生开展证券期货投融资等领域通识教育。利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等形式,推动不同区域教师金融素养提升。
而从证监会角度,着力推动开展的工作将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发挥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作用。
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共同规划,统筹利用好各地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免费向当地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开放,提供必要的学生实训和教师培训服务。
二是,开展证券期货系列公益讲座活动。
充分利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等的专业优势,深入高等学校、社区开展系列科普公益讲座,普及证券期货常识,提升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投资风险意识及理财能力。
三是,开发证券期货知识学习资源。
各地证监局会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组织证券期货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合作编写公益性证券期货知识读本;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与高等学校合作开发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供各类社会群体自主选择学习。
近年来,投资者教育一直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
2018年12月14日,证监会公布第三批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申报工作指引,向券商等单位分省级和国家级投教基地展开申报。
各证监系统单位也在积极落实投资者教育工作,上交所3月15日发文介绍了“投资者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巡视员曾长虹在出席颁奖大会时表示,近年来,证监会扎实推进了一系列投资者教育工作,推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了1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投教基地,开展了“理性投资从我做起”、“明规则、识风险”等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
随着证监会与教育部的联手推动,未来,投资者教育的范围将更广更宽,不仅股民们需要接受教育,中小学生也将从小培养投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