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技术的高速公路滑坡路桥变形监测研究

摘要:本文从InSAR技术概述入手,并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例,对InSAR技术下的高速公路滑坡、路桥变形监测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InSAR技术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蔡程晨吴多辉

北京兴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关键词:InSAR技术;高速公路滑坡;路桥变形监测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各工程逐渐加大对于工程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其所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更应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确保项目质量与结构安全性,为此,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InSAR技术概述

InSAR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的简称,其作为主动式成像传感器,主要是通过微波的方式探测地表目标。InSAR技术通过雷达成像传感器,得到被测对象的复数图像信息,同时,经多个环节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基线估计、干涉图滤波、相位高程转换以及相位解缠等[1],基于干涉相位下,反演地形信息。托马斯·杨在1801年发现了光的相干效应,并通过波的叠加原理对该效应进行解释,此次实验被称为“杨氏双缝光干涉实验”,而“光干涉条纹”则是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同一区域被两幅SAR影响覆盖后,其各自会存在对应的像素相位值,两者相减最终得到干涉相位图,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发放时,分离并提出相应的相位信息[2]。InSAR技术的几何原理图详见图1。其中H表示的是主传感器与地面的距离,B表示的是空间基线,S1与S2分别代表主辅图像传感器,P表示地面目标点,R1与R2表示的是主辅图像斜距,表示的是基线B在水平方向的倾角,表示的是主图像的入射角,h表示的是P点高程,P0表示的是P在参考平地上的等斜据点,与分别表示的是B在雷达视线方向以及垂直视线方向上的投影[3]。

图1:InSAR技术的几何原理图

2.工程概况

某项目的示范区域为长晋高速路线,全长93.045公里,经5个市(县、区),晋城市境内与长治境内分别为61.545公里、31.5公里。沿线的边坡以及高速公路高架桥、路基作为重点的监测对象,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地质地貌、边坡的各种病害等,例如变形、裂缝、崩解、碎落、掉皮等,对于高架桥主要监测的是桥面变形与隆起、累积沉降、桥墩差异沉降以及裂缝的早期识别等,对于路基主要监测的是路基沉降、隆起、沉降趋势与速度、累积形变量等等。

3.基于InSAR技术下的高速公路滑坡、路桥变形监测

3.1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

3.2参考点位置

对于TS-InSAR技术而言,其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对准确的参考点,下图2表示的是用于整个图像解算的全部参考点。通过优化程序,最终完成参考点选择,在优化程序的使用下,能够对所有目标进行统计分析,例如高相干性、低时空变化以及低标准偏差,最终获得较为精准的结果。

图2:数据集设定的参考点位置

经过实际的监测,最终获得累积沉降总量,所有点均对应于TS或DS,同时,按照总形变量方向与大小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编码,共得出81131个形变点,具体是通过卫星视线(LOS)相对于数据集的第一图像测量形变量。该路段的累积形变量为,相对重要的高速公路段,在露天场地及边坡位置处存在几个局部隆起和沉降的区域位置。

该区域在10月的形变速率处于-3.15mm/年到7.73mm/年范围内,累计形变量处于-10.17mm到16.57mmm范围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T1位置与公路相隔79m,这一位置处于经纬度累积形变量为-10.17mm,并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沉降大概是每年-3.15mm,全监测时段内呈现周期性,2020年的10月,单月形变量为-2m;第二,T2位置与公路相隔34m,这一位置的经纬度为累积形变量为5.78mm,具体在监测过程中,其形变速率为2.325mm/年,2019年1月至今,呈现出隆起状态,10月份单月形变量达到了0.08mm。

该区域的路基沉降区主要位于司马村附近,该位置的经纬度为,周围有较多大小不同的沉降漏斗区域。将高速路作为基准线,划定1km范围内的点进行分析,得出整个区域,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形变速率处于-33.2mm/年至-7.32mm/年范围内,最大累积形变量-58.3mm。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第一个弯道位置T1存在较为明显的形变情况,可以将其看作为高变形区域,累积形变量达到-58.3mm,同时,呈现出逐年均匀沉降的趋势[4],沉降速度在-33.2mm左右,为线性形变趋势持续发展,在10月份的单月形变量为-4mm;第二,第二个位置T2这一区域存在橙色形变点,从时序形变图中可以看出,累积形变量达到-33.42mm,同时,呈现出逐年均匀沉降的趋势,沉降速度在-18.568mm左右,10月份单月形变量约-3.2mm。

结束语

综上所示,通过TSInSAR技术,对某公路项目做出实际监测,在稳定建筑区域设置了参考点,由于位置稳定,不会出现较大的数据差异,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实际监测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结果:第一,10月K993+343高边坡区域的形变速率处于范围内,累计形变量处于-10.17mm到16.57mmm范围内;第二,K971+11910月整体位置在监测期间的形变速率在-33.2mm/year至-7.32mm/year之间,发生的最大累积形变量为-58.3mm。

参考文献

[1]唐尧、王立娟、廖军、贾洁琼.基于遥感回溯与InSAR技术的滑坡灾情及形变监测分析[J].国土资源信息化,2020,No.120(06):16-21.

[2]何沐,赵有兵.DS-InSAR技术在复杂艰险山区滑坡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2020,8(3):8.

[3]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白格滑坡形变监测研究[J].人民长江,2019,050(012):101-105.

[4]肖建东.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崩滑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No.355(07):50-52.

作者简介:蔡程晨1994年7月31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南通;学历:本科;单位:北京兴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InSAR

THE END
1.向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投稿有什么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是一本电子类北大期刊, 创刊于1986年, 国内刊号32-1367/TN, 国际刊号1004-9037, 杂志获得过的荣誉有: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 https://www.youfabiao.com/sjcjycl/wenti/08.html
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订阅12月1日起可征订2026年期刊。 定价:¥240 杂志铺价:¥240.00 100折¥240.00 元 活动促销 订阅选择 数据采集与处理(1年共6期) 100折 放入收藏夹 加入购物车 温馨提示: 杂志铺100%使用快递投递,送货上门:全国主要城市(新疆、西藏除外)订全年杂志满298元免全年12次快递费,未满298元享受3元/每次快递配送https://www.zazhipu.com/2025172.html
3.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期刊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信号处理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物理学会所属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荣获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期刊、中国科协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双效期刊。 http://www.sciqk.com/gnqk/dzqk/272.html
4.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15)语音分析、识别、合成、编码与理解;(16)振动设备噪声消除、检测与故障诊断;(17)信息安全;(18)传感器融合技术;(19)虚拟仪器技术;(20)多媒体技术与人机交互;(21)微弱信号处理技术。读者对象为厂矿、科研单位从事测试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以及理工科大专院校的师生。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期刊荣誉:《数据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400769560120326&wfr=spider&for=pc
5.《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电子学会; 仪器仪表学会; 信号处理学会; 中国一汽仪表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微弱信号检测学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办的电信技术CSCD核心期刊,双月刊,该刊创办于1986年,审稿周期最快1-3个月。 https://www.wyseo.cn/qikan-detail/sjcjycl/
6.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是ei吗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是ei吗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信号处理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物理学会所属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荣获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https://www.ais.cn/news/featured/6507
7.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367/TN 国际标准刊号:1004-903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数据采集与处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下一本期杂志:新潮电子数码电子期刊 http://www.sofabiao.com/qk/dianzi/10017.html
8.数据采集与处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杂志《数据采集与处理》报道内容涵盖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神经网络、信号检测、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小波变换、图象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单片机等,主要为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相关人员提供服务? 曾用刊名:数据采集与处理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https://www.91xueshu.com/q-sjcjycl/
9.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信号处理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物理学会所属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内容范围:(1)数字信号https://www.qwqk.net/qikan_2887.html
10.冰箱温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邹凤华期刊封面封底目录下载 >>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相关主题 摘要 分析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论述了冰箱温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提出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应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检测冰箱各箱体内的温度值并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应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hangchun-university_thesis/0201247941457.html
11.数据采集与处理中文期刊点评小木虫论坛期刊主页网址:http://sjcj.nuaa.edu.cn/ch/index.aspx 在线投稿网址:http://sjcj.nuaa.edu.cn/ch/https://muchong.com/bbs/journal_cn.php?view=detail&jid=566
12.论文投稿电子信息类中文权威期刊(SCI&EI)投稿攻略12.《数据采集与处理》 【专业方向】主要涉及信号处理、通信、数据采集等内容 【杂志级别】核心,EI未收录 【投稿费用】审稿费100元,版面费160元/页 【网 址】http://sjcj.nuaa.edu.cn/default.aspx 【稿酬回报】200元左右 【总体评价】很多重点大学都很认可该刊物,在还是非核心期刊时,就得到西安交大等高校的公https://blog.csdn.net/fengdu78/article/details/105355608
13.海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过程,以提高数据质量和价值。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8754401.html
14.数据采集与处理2014年02期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4年第02期 核心 双月 | ¥ 19.2阅读本期 期刊主页 发文趋势 发文热点 热门学者 更多 刊内搜索 本期目录实用语音情感识别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深度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近场结构化头相关传输函数的测量与分析 坐标变换并行软切换盲均衡算法及其DSP实现 基于抽头稀疏化的最小二乘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List/SJCJ20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