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18广西

0引言

1文献述评

1.1社会记忆理论的发展与多重证据法的演变

相释证,出土文物中的无名写本与传世经典写本、拓本互相释证,采用多重证据参照法进行书法研究。可见,书籍、档案、绘画、照片、老地图、音乐、电影等文化记忆资源,服装、饰物、纹身、文物、遗迹、雕塑、历史街区、建筑地标景点等物质文化遗产,仪式、节日、活动、饮食、民间艺术、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可成为多重证据参照体系中的一部分。

随着数智时代带来的人文研究范式的革新,数据循证、量化计算、文本分析、时空分析、社会网络关系分析、可视化展演、虚拟仿真(VR/AR/ER/MR、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成为数字人文的典型研究方法。除了传统人文研究所需的“多重证据”,上述数字人文典型研究方法所用到的资源库、语料库、数据集和知识库,量化计算结果、可视化图表、虚拟场景等,成为了另一重证据——数智证据,可作为传统“多重证据”的有益补充。

1.2数字记忆的理论开拓及实践创新

“社会记忆”理论对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GLAMs)等文化记忆机构及其相应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记忆”视域下,获得了历时性和共时性并重的双轴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的全新视角。

“档案记忆观”发展并丰富了包括“文化记忆”在内的“社会记忆”理论,使得“文化记忆”具备了现实意义上的可操作性。“数字记忆”为各种文化记忆机构在数字时代保存、传承和建构“社会记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逐步改变着“社会记忆”的理论格局,拓展了“档案记忆观”的理论边界,并不断更新着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记忆机构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各种文化记忆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构建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有助于各应用和研究领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和交叉融合,为基于记忆媒介的人文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便捷的途径,有望更好地支撑数智时代人文研究的“多重证据法”。

2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

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指的是支撑包含“数智证据”在内的“多重证据法”研究范式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包括数据基础设施、算法基础设施和交流基础设施(见图1)。其中数据基础设施主要实现跨机构、跨网域、跨领域的多重证据的收集、处理、整合和融通。算法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可以相互调用的软件、平台、工具、模型和算法,既为数据基础设施生产知识,同时也在数据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生成数智证据,从文本、图像和音视频中提取数据,建立算法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和可视化分析,动态地生成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各种可视化展示和分析图表,支撑多重证据的便捷获取和相互参照,动态地形成证据链。交流基础设施支撑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知识交流,支持交流过程中各交流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众包、数据交换和融合,同时为用户提供建立在深刻洞悉用户需求基础上的精准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保存交流活动中产生的“交往记忆”,将交往记忆固化为数字形态的“文化记忆”,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图1数字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基础设施

2.1数据基础设施:多重证据的整合和融通机制

由GLAMs机构主要参与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跨机构的共建共享、跨网域的开放获取、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跨时空的版本迭代,有助于实现“社会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虽然各种GLAMs机构的馆藏资源种类大相径庭,档案馆的主要馆藏——档案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一手资料,图书馆的主要馆藏——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产出的知识产品,而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主要馆藏——文物或艺术品则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遗存的或精神世界产出的物质文化遗产,但站在“文化记忆”理论的高度俯瞰,无论是档案馆和图书馆还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馆藏资源,无论是语音和视频的记录,还是图像和文字的表达,抑或是有形的实物彰显,甚至是无形的节日仪式昭示,都是文化记忆的媒介(载体),是以“文化记忆”的形式固化和再造、传承和传播的“社会记忆”,也是“多重证据法”所依赖的文化记忆基础设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数智时代,内容和载体的分离,缩小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不同文化记忆机构之间因资源载体不同而造成的差距,数据、事实和知识成了“社会记忆”的最小单位,脱离了媒介的束缚,跨机构文化记忆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构建成为可能。

具体来说,社会记忆的整体性构建体现在数据基础设施将全种类(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资源)和全媒体(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文本、静态或动态的图像、音视频、3D模型)的资源纳入统一的框架之中,还包括用户贡献内容和用户交互数据。另外,还应支持数据的多粒度、多层次描述和策管,包括数字资源对象层、元数据层、内容层(文本、图像、公式、表格)、客观知识层(人、地、时、事、物等世界知识实体)、主观知识层(概念、思想、情感、典故等)。其中主观知识层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容纳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多视角、多维度的主观知识,允许对同一资源的不同主观认识,因其是个体所处群体的集体记忆和当下的社会规范和文化框架在个体记忆中的投影。

社会记忆的系统性构建主要是在媒介、客观知识实体和主观知识之间构建基于事理逻辑的广泛关联。可通过在资源对象、元数据层和内容层之上建立高层的知识互操作层来实现,基于社会记忆整体性和连续性,利用数据、事实和知识在资源和主客观知识之间建立广泛的关联,利用统一的知识建模和一致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技术使得这种关联可被机器理解和计算,形成语义互操作层,实现多重证据在数智世界中的整合和融通。

2.2算法基础设施:数智证据的生成和参照机制

笔者将数字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分为五个层面:数字记忆媒介层、客观知识层、主观知识层、数智证据生成层以及多重证据参照层,根据每个层面的功能需求和支撑的平台、软件、工具、算法需求进行分层分析(见图2)。

图2数字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与算法基础设施

数字记忆媒介层包括全种类、全媒体数字资源对象,一般以文本、静态和动态的图像、音视频、3D模型、虚拟场景等数字化形态存在。数字记忆媒介要成为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一环,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支持数字资源对象的签名和在媒体格式更新换代和传播的过程中建立信任链,实现防篡改和可追溯;需要建设联合编目系统支持跨机构合作编目和协同知识生产,以生成标准规范的元数据记录,实现数字资源对象的描述和揭示;需要支持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的图像发布、检索、展示、共享和标注的工具套件;还需要支持OCR、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工具和算法,从数字记忆媒介中提取知识。

主观知识层主要指基于特定专业领域的认识而形成的各种受控词表,如图书馆的分类主题词表: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LCSH);艺术领域的分类主题词表:盖蒂博物馆艺术与建筑叙词表(AAT)、英国V&A博物馆的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等;或个人贡献的自由标签形成的大众分类法。主观知识层的知识要成为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一部分,需要利用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KOS)和关联数据技术将词表发布为规范的知识组织体系,以便在互联网上提供规范控制、自动分类和标注服务。

数智证据生成层则需要支持量化计算、文本分析、时空分析和社会网络关系(SNS)分析的各种算法和工具、软件、平台,如支持时空分析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各种文本分析算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这些工具、软件、平台和算法如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和开发,则可成为相互独立又能彼此调用的组件,有利于迭代升级和共享重用。

多重证据参照层与上述四层和用户之间进行频繁的交互,因而需要一个强大智能的语义搜索引擎支持多重证据的检索、展示、比较、鉴别、关联、推理、演绎,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证据链;需要利用用户画像技术来精准地洞悉用户需求、偏好和习惯,进行个性化推荐;需要专业、科学的用户界面设计(包括图形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和交互设计)来为用户提供便捷、美观、舒适的体验,通过激发用户的感官体验来加强其感知和理解,建立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协同体系,创造出更加接近用户需求和更易于交互的系统。

在上述算法基础设施中,有的是集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相应软件工具和业务流程于一体的集成式套件,如IIIF是图像互操作标准规范、支撑该标准规范的图像服务器和浏览器的集合。IIIF始于图像但不止于图像,形成了庞大的国际社区,已发展成为包括地图、音视频、3D在内的全媒体数字资源对象互操作规范。关联数据则是一系列语义网技术标准规范如RDF、RDFs、Ontology、OWL、SPARQL和相应软件如RDFStore的集合。有的则是一种更复杂的、专业的支撑平台,HGIS作为数字记忆的时空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包括以下专业功能:提供对作为底图的历史地图资源及其矢量数据的存取和服务,如底图上传、在线配准、底图切换;对历史地名、疆域、界限的矢量或栅格等空间数据的管理和服务;提供空间计算支撑,如距离与面积计算、裁剪、合并、差集、概化、简化、求交,计算标识点、计算关系、重塑形状等;提供在线制图支持,支持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注记要素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和制图结果展示等。

2.3交流基础设施:多重证据的发育和成长机制

数据基础设施在协同式的知识生产和多向的知识交流过程中不断迭代,数智证据也随之动态变化,随着资源种类的增加、资源描述的深化、实体规模的扩大、语义关联的增强、机器算法的进化,所生成的量化分析数据、可视化图表和虚拟场景也会随之变化。获得数智证据对于研究者来说固然必不可少,追溯这种变化发生的机理和透视导致变化发生的细节也至关重要。因此在交流基础设施中,不仅要记录机构内部的知识生产活动和机构与机构、机构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交流活动,还要记录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知识交流活动,以便于追溯数字记忆媒介和数字内容在这种交流活动中的演变。

3实践探索:构建“上海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

“上海记忆”是上海图书馆响应上海市委宣传部打响“三大文化”品牌的号召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它建立在上海图书馆丰富的地方文献馆藏和自2006年启动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上海年华”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上海”“电影记忆”“上海与世博”“辛亥革命在上海”“抗战图片库”“明星公司诞生90周年”“上海历史文化年谱”等各种专题库建设的成果,贯彻数字人文、文化记忆、公众科学等理念,采用数智时代的语义网、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和基于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数字人文服务平台,服务于一系列记忆展演、文旅融合应用和多媒体展陈项目。

3.1支撑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利用基于本体方法的统一知识建模实现了多种类、全媒体数字记忆媒介之间知识的融通,利用关联数据技术的一致性知识表示在数据的底层实现了语义互操作,在语义描述框架的设计上充分考虑资源、数据、事实和知识的社会记忆属性。以图像的语义描述框架为例,图书馆界的图像元数据描述规范往往偏重于图像本身的物理特征或数字媒介特征及其浅层次的视觉艺术特征,忽略了社会记忆特征和深层次的视觉艺术特征。笔者基于“图像不仅是视觉艺术的表达,也是社会记忆的媒介”这一认识,设计了图像语义描述框架(见图3)。

图3图像的语义描述框架

图4支持多种类、全媒体数字记忆媒介语义关联的“上海记忆”本体模型

借助2021年开发完成的“上海文化总库”项目,在服务界面上完成了多个知识库的初步整合工作,在业务流程上也开发了配套的“上海文化总库内容管理系统”,实现了“素材库”“知识库”“专题库”建设的全流程管理和与服务平台的无缝集成。其中的“素材库”即是多种类、全媒体的数字记忆媒介,将素材的数字化、收集、整理、编目、著录、标注的过程置于整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与知识库建设和专题库建设连成一体。应用交互元数据方案,在“历史原照”的数字化翻拍和加工过程中采集、保留数字化成像的技术参数和人工标引记录,为图像的长期保存、识别、访问和基于IIIF的发布和共享奠定基础。通过从已有的“知识库”中选择各种客观知识实体和主观知识词表,在素材的编目、著录和标注时即建立与知识库的语义关联,同时补充和丰富已有“知识库”中缺失的部分。而在“专题库”建设中,可根据不同的主题自由选择重复利用不同的素材和知识节点。这种将数字化、数据化连通的全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2基于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记忆研究和展演

在融合了多种类、全媒体数字记忆媒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引入了支持IIIF标准规范的工具套件、支持文本分析的各种算法、支持社会网络关系分析的可视化组件、支持时空分析的HGIS平台、支持跨知识库检索的语义搜索引擎及检索结果的多维分面量化计算模型,以支持基于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关系分析、时空分析、量化计算等数智证据的生成和多重证据参照。另外还建设了“众包平台”支持用户贡献内容,开发了个性化与推荐模块,保存用户的检索历史、浏览历史、收藏历史、标注历史,基于用户交互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

数字记忆展演为社会记忆提供了新的唤醒过往、与过往建立情感链接、跨时空交互的“记忆之场”,利用数据可视化和VR/AR/ER/MR、数字孪生、全息投影等虚拟仿真技术,以多媒体展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交互和体验,以促进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不仅在博物馆界应用广泛,在图书馆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上述数据基础设施和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的建设,以上海图书馆东馆开馆为契机,正在为多个历史文献体验馆的多媒体展陈提供数据、方法和技术支持,尤其是上海地方文献馆的“上海之源”系列展项,如“红色旅游”“上海文化地标”“上海文化年谱”“上海之声”“外滩长卷”等,充分利用了数据基础设施提供的多种类、全媒体的数字记忆媒介和人物、机构、地点、建筑等客观知识库成果以及专家研究数据,重现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共同孕育的城市记忆(见图5)。

图5数智证据生成和多重证据参照

4结语:同时作为知识中介和记忆宫殿的图书馆

数字记忆作为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新形态和新常态,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社会记忆”理论体系的格局,如记忆与遗忘的关系、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记忆与历史的关系、“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的关系等都需要重新定义。同时也弥合了不同文化记忆机构之间由于所保存和传播的文化记忆媒介(载体)不同而形成的界限,在方法和技术层面为不同文化记忆机构共同构建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社会记忆”和支持数字人文研究所需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提供了可能,因而也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记忆机构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响应这种需求,近年来图书馆界积极参与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人文实践和大力投入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或许正在书写答卷。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THE END
1.c++/c学习相关实验平台搭建用纯C 语言写一个简单的 RISC-V 模拟器(支持基础整数指令集,乘法指令集与 CSR 指令)翻译?www.cnblogs.com/YjmStr/p/16697845.html 写某个ISA的简易的模拟器: https://github.com/d0iasm/rvemu?github.com/d0iasm/rvemu 编程的思维框架: 问题---算法(解题思路)---翻译成可执行的代码---运行调试https://zhuanlan.zhihu.com/p/616033461
2.“交互式学习”上线!量子计算触手可及算法编程界面设计本次上线的量子计算“交互式学习”涵盖了量子前世、量子力学、经典计算、量子计算、量子算法5大核心模块共240个知识点,内容设计循序渐进,即便是零基础的用户也能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量子算法,全方位掌握量子计算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 二、交互学习轻松“解锁”量子复杂概念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KNNB1B05385VQN.html
3.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豆瓣)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算法设计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竞赛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的创作者· ··· 郭炜作者 作者简介· ··· 刘家瑛,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教授。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23415/
4.《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刘家瑛)简介书评在线阅读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 北京大学*受喜爱的青年教师,开设同步免费MOOC课程,一起学好算法吧! 作者:刘家瑛,郭炜,李文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5.80 定价 ¥30.4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http://product.dangdang.com/25062685.html
5.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带目录完整pdf[31MB]电子书下载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下载 投诉报错 书籍大小:31.2MB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书籍类型:国产软件 书籍授权:免费软件 书籍类别:编程其它 应用平台:PDF 更新时间:2019-06-21 购买链接:京东异步社区 网友评分: 360通过腾讯通过金山通过 31.2MB 详情介绍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机制。《算https://www.jb51.net/books/679145.html
6.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pdf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 一 简单计算与模拟问题 1装箱问题 //联系现实中尽可能装满箱子才用最少箱子 所以先大的后小的例如3*3中 先填了2*2的再填1*1的这样就可以装满并使箱子用的最少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0402786/article/details/126944391
7.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北京大学.PDF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北京大学.PDF 59页内容提供方:suijiazhuang 大小:929.87 KB 字数:约2.64万字 发布时间:2019-04-05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22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北京大学.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02/7155144034002016.shtm
8.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刘家瑛,郭炜,李文新高等教育出版社mobi(POJ 1011) 8.6 本章小结 8.7 练习题 习题8-1:踩方格(POJ 4103) 习题8-2:棋盘问题(POJl321) 习题8-3:马走日(POJ 4123) 习题8-4:海贼王之航路(PoJ 4124) 习题8-5:DNA(POJ 4126)第9章 广度优先搜索 9.1 基本思想 9 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 刘家瑛,郭炜,李文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https://book.qciss.net/books/30106175260
9.算法:计算机科学的灵魂算法:计算机科学的灵魂亲爱的2024级计算机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阐述了算法的定义、重要性及学习建议。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其重要性体现在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影响效率与性能等方面。学习算法要理解基础、实践编程等。还推荐了几款免费的学习编程平台和二维码生成器。 关联问题:算法难不难学?算法应用在哪?算法如何创新? https://juejin.cn/post/7411046020840210467
10.学在兰大宅家“上兰大”!这里有一大波精品网课免费开放●课程简介:局部解剖学为临床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与投影、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科学。通过解剖、观察人体标本,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课程链接:http://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05754515 https://news.lzu.edu.cn/zt/xxfyfk/66186.html
11.《程序与算法基础实践教程(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办公软件精选案例实训教程(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编者:郑俊|责编:陆慧萍//李学敏) 价格:¥37.88 《SOLIDWORKS应用与案例教程(微课视频版)/CADCAMCAE工程应用与实践丛书》(编者:魏峥//高霞|责编:刘星) 价格:¥63.89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程序与算法基础实践教程(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https://www.netshop168.com/goods-429298.html
12.安徽省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全名单)2.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基础及应用 完成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完成人:陈得宝,邹锋 3.基因和环境因素调控哮喘发病的研究 完成单位:蚌埠医学院 完成人:宋传旺,钱中清,王亭,马华,郭术俊 4.氧化锌功能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生长机理及室温荧光调制 完成单位:合肥学院,安徽建筑大学 http://m.yz-sme.com/nd.jsp?id=936&id=936
13.算法工程师要学什么常见问题算法工程师必备七大技能:数据结构和算法编程语言数学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分布式系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软件工程实践,助力解决计算机科学和工业中的复杂问题。 算法工程师必修技能 算法工程师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负责设计、分析和实现高效算法来解决计算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算法工程师,需要掌握以下核心技能: 1. 数据https://m.php.cn/faq/816502.html
14.编程学习计划(优秀9篇)首先,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如输出 Hello World、计算机算术操作等。每个语言都应该有初学者所需的基础语法、流控制和基本算法等知识点。 5、阅读其他人的'代码 通过阅读其他程序员的代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代码的优秀编程实践。 https://www.jy135.com/xuexijihua/2114834.html
15.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3 在线课程与混合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培养为背景,顺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手段等方面探索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的新兴教学改革机会。围绕MOOC、SPOC、虚拟实验等方法,探讨适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新方法和新内容,突出探索具备激发学习兴趣、符合技术发展方向、高度http://www.afcec.com/Home/NewsDetail/10752
16.Java就业项目实战:从零基础到项目实战的进阶之路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理解并实践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对Java学习至关重要。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数组操作示例: public class Array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bers = {1, 2, 3, 4, 5}; // 定义一个整型数组 for (in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Syshttps://www.imooc.com/article/350933
17.程序设计竞赛训练营:算法与实践考虑到篇幅限制,我将出版《程序设计竞赛训练营:基础与数学概念》《程序设计竞赛训练营:算法与实践》两本图书。本书包含回溯法、图遍历、图算法、动态规划、网格等章节,可以看作在《程序设计竞赛训练营:基础与数学概念》上的综合应用。回溯法本质上是暴力搜索,但根据题目条件的不同,可以应用剪枝技巧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code=UBc86ad1b8a0fd&id=UBc86ad1b8a0fd
18.希冀支撑所有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实现在线资源的统一管理。 支持各类题型(填空、选择、判断、文件上传、简答、编程等)、在线作业、在线实验、在线考试、在线答疑等课程管理功能,支持MOOC视频播放。 代码自动评判 利用代码自动评判功能支持人工智能专业基础课程(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教学,深入了解 https://www.educg.com/ai.html
19.算法平台在线服务体系的演进与实践51CTO博客图灵平台是美团配送技术团队搭建的一站式算法平台,图灵平台中的在线服务框架——图灵OS主要聚焦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线服务模块,为模型和算法策略的线上部署和计算提供统一的平台化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算法迭代效率。本文将与大家探讨图灵OS在建设和实践中的思考和优化思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启发。 https://blog.51cto.com/u_15730109/5855548
20.《计算思维与算法设计基础实验教程》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计算思维与算法设计基础实验教程》是作者肖晓霞 彭荧荧所著关于科学与自然内容的书籍,这本书2020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讲述了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8章实验,共22个实践活动;第二部分为与教材配套的习题解答。https://www.deshu.cn/ebook/l8xmj274wo6p.html
21.《算法零基础一本通(Python版)》小说在线阅读《算法零基础一本通(Python版)》使用Python指导读者从零开始学习算法:由基础数据结构开始,逐步解说信息安全算法,最后也讲解了人工智能入门领域的KNN和K-means算法。《算法零基础一本通(Python版)》包含约120个程序实例,使用约600张完整图例,深入讲解了7种数据结构和数十种算法,此外也针对国内外著名公司招聘程序员的算https://www.qidian.com/book/1034510052/
22.连接高校和企业蓝桥云课是国内领先的IT在线编程及在线实训学习平台,专业导师提供精选的实践项目,创新的技术使得学习者无需配置繁琐的本地环境,随时在线流畅使用。以就业为导向, 提供编程、运维、测试、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库等全面的IT技术动手实践环境, 提供Linuxhttps://www.lanqiao.cn/
23.79强化学习基础算法及实践策略梯度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上一个实验中,我们了解并实现了策略梯度算法。同时,使用 OpenAI 提供的 Gym 强化学习环境测试了算法。不过,受限于 Notebook 实验环境,我们无法可视化强化学习的过程,只能打印出学习参数和每个 Episode 学习的时间步长。 本次挑战,我们将利用实验楼提供的桌面在线环境,完成 CartPole 小游戏可视化学习过程。 https://www.jianshu.com/p/71eacadc41bf
24.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嘲构建研究:逻辑架构与实践形态疫情期间,国内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网上育人实践,改变了师生对于网络思政、网络育人的认识。可以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育人实践领先于理论研究,当然其育人实效还有待检验,育人实践的探索也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检验与丰富。因此,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对实践指导,提升育人实效,是当下https://www.eduwest.com/html/2021/qianyanlingyu_0709/607.html
25.Java基础视频教程推荐优质Java入门教程下载Java入门到起飞,含斯坦福大学练习题+力扣算法题+大厂java面试题 Java基础的天花板教程,面向0基础同学,有手就行。从0开始,到进阶,最后起飞,层层递进。课程中Sharding-JDBC框架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本课程从思想原理、技术框架、案例实操三个方面去学习,可以快速的将分库分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解决大数据存储与处理http://yun.itheima.com/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