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6)举例说明溶剂效应对λmax的影响答:溶剂的极性越大,n→π*跃迁的能量增加,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溶剂的极性越大,π→π*跃迁的能量降低,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CNOHCONH2OHAB2.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主要峰的位置为3290cm-1,2950cm-1,2860cm-1,2200cm-1和1689cm-1,请判定应与下列化合物中哪种结构对应,请指定各峰的归属。
CCCHOCH3CCH3CCHOCCCHOCH3CCH3CCH2OABCD四、结构推断题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2,红外光谱图的主要峰有3030cm-1,2950cm-1,2860cm-1,2820cm-1,2730cm-1,1690cm-1,1610cm-1,1580cm-1,1520cm-1,1465cm-1,1430cm-1,1395cm-1,825cm-1,请指定结构并归属各峰。
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0O2,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有3030cm-1,3000cm-1,2960cm-1,2860cm-1,1780cm-1,1600cm-1,1500cm-1,1460cm-1,1400cm-1,1380cm-1,740cm-1,690cm-1,请指定结构,并归属各峰。
及180。
时,3JHH值最小,为90。
时,3JHH值最大D.二面角为0。
时,3JHH值最大,为90。
时,3JHH值趋向于010、列化合物中Ha有HcNH2HaBrHdA.多重峰B.二重峰C.三重峰D.四重峰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核的overhauser效应2、举例说明磁的各向异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3、简单解释乙烷、乙烯、乙炔的质子化学位移的差别4、比较下列化合物中质子a和b的δ值大小CH3CH2OCH2CH3CH2CHCH3CH3CHCH2CHCH3ClBrCOCH2CH3abababab5.比较化合物的A、B两个甲基的化学位移,并说明理由。
B6、写出化合物中质子的峰形CH3CH2CH2OCCHOCH3CH3abcdea为重峰,b为重峰,c为重峰,d为重峰,e为重峰。
三、结构推断题1、异香草醛经溴化和甲基化两步反应得产物33,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个信号,3.75(s,3H);3.80(s,3H);6.80(d,J=7.5Hz,1H);7.60(d,J=7.5Hz,1H);10.80(s,1H);请确定Br取代的位置。
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6O3,氢谱为7.00(d,J=8.0Hz,2H);8.20(d,J=8.2Hz,2H);9.80(s,2H);请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并归属各峰。
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0O2,氢谱为1.20(t,3H);1.90(d,3H);4.0(q,2H);5.5(d,1H)及6.5(q,1H);请推断结构并归属各峰。
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氢谱为2.20(s,9H);7.00(s,3H);请推断化合物的结构及各峰的归属。
8.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ON,1H-NMR(δ,CDCl3):1.20(t,J=5.6Hz,3H);2.25(q,J=5.6Hz,2H);2.80(s,6H);请推断结构并归属各峰。
核磁共振碳谱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确定分子中的13C核种类和归属13C核的化学位移,常采用质子宽带去藕。
使用这种技术时,A、完全消除了13C-1H耦合,难区别伯碳、仲碳和叔碳;B、虽然完全消除了13C-1H耦合,但可以区别伯碳、仲碳和叔碳C、仅部分消除了13C-1H耦合,容易区别伯碳、仲碳和叔碳;D、全部保留13C-1H耦合,可区别伯、仲、叔、季四类碳。
2、使用偏共振去耦技术,可使CH3中的13C为三重峰,CH2中的13C为双峰,季碳为单峰。
偏共振去耦A、消除了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保留了不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B、消除了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不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保留程度较低的耦合C、使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保留程度较低的耦合,消除不直接相连的13C-1H耦合D、保留了全部13C-1H耦合信息3、选择性质子去耦是指定质子去藕,又称单质子去耦,可使有待认定的13C核惟一地发生去耦。
进行选择性质子去耦时,A、必须先测定化合物的氢谱,确定待去耦质子的Larmor频率B、必须先测定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确定待去耦质子的倍频C、必须先测定化合物的质谱,排除可能的α裂解D、无需作任何准备4、碳谱中的质子噪音去耦技术又称质子宽带去耦,可以消除碳氢直接产生的耦合,质子宽带去耦的特点是:A、反映13C核的数量;B、选择性地对季碳去耦,使季碳观察到NOE;C、直接标出13C-1H耦合常数;D、反映13C核的种类,归属13C核的化学位移,季碳因无质子不产生NOE,信号最弱。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DEPT135谱的特性2、举例说明13CNMR谱中的γ效应3、计算化合物中苯环碳原子的δ值。
CH3NO2OCH3123456COOHOCH3341256三、结构指认题1、对甲氧基苯甲腈的13CNMR看到6条谱线,化学位移为68.2,100.2,112.1,129.2,160.3,176.2,请通过计算对各峰进行合理的归属。
2、化合物CH3CH=CHCHO的13CNMR看到4条谱线,化学位移为18.2,134.9,153.7和193.4,请指各峰的归属。
质谱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经常发生α开裂的有:A2-戊酮B2-甲氧基-戊烷C三丁基胺D乙醇2、重排消除反应在质谱种很常见,消除的中性分子都是较小的分子,例如H2O、CH3OH、HX、HCN等,这种质谱行为A.在所有的化合物种都可以发生;B.只发生在同时含有OH、OCH、卤素和CN基的化合物种;C.只要分子种含有OH、OCH、卤素或CN基中的任一基团的化合物都就可以发生;D.可以通过质谱种见到对应质量数为18,32或27等碎片离子加以判断。
3、某个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溴原子,其分子离子峰与同位素峰的丰度比为:A.1:1B.2:1C.3:1D.4:14、在质谱种经常消除较小的中性分子,如H2O、CO、CH3OH、HX等,这种消除反应属于:A分子内消除B分子间消除C反式消除D化学消除5、醇、胺等通常发生β裂解,从结构的角度看,这是A醇、胺等的链长引起的;B醇、胺含有杂原子或者双键造成的;C生成的结构中含有双键,具有稳定化的作用;D没有理由的分解反应6、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为:A芳环>共轭烯>脂环>酰胺>羧酸>醇B.共轭烯>芳环>脂环>酰胺>羧酸>醇C.芳环>脂环>共轭烯>酰胺>羧酸>醇D.酰胺>芳环>脂环>共轭烯>羧酸>醇7、采用“氮规律”判断分子离子峰是质谱解析的手段之一,“氮规律”是指:A分子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偶数个氮原子;B分子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不含或含有偶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C人体内的化合物必含有氮原子;D有机化合物只能含奇数个氮原子。
8、电子轰击质谱观察不到高极性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时,通常用下法补救A采用化学电离,使分子离子不能再裂解;B采用场致电离,使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丰度;C采用场解吸附,使被测化合物可在高温下解离;D采用快原子轰击,使被测化合物在室温下电离,避免高温和高电离条件对样品测定的影响。
9、解析质谱时总是在高质量端寻找分子离子峰,如果最右侧峰的左侧3至14原子量单位范围内出现质峰,那么最右侧的峰就:A肯定不是分子离子峰;B肯定是分子离子峰;C应该不作为质谱解析的必要信息;D是杂质峰。
二、简答题1、质谱中提高分子离子峰相对丰度的电离方法有哪些2、3、举例说明麦氏重排4、氮规律5、三、结构指定题1.正丙基苯的质谱为:m/e120(25),92(10),91(100),77(10),65(15),51(9),39(12),请指定各峰对应的碎片离子,并写出可能的裂解途径。
2.化合物4-氯苯乙酮的质谱检测到主要离子(不包括同位素离子)有:m/e154(50),139(100),111(40),76(25),51(20),43(49),请指定各峰对应的碎片离子,并写出可能的裂解途径。
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质谱m/z108(M+),93,78,77,65,请指定化合物的结构及各峰对应的碎片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