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统计分析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统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设计与应用

1.1.2设计思路

1.1.3系统环境

1.1.3.1系统的架构基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的平台。

1.1.3.2服务器环境程序服务器系统: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2003,运行环境是Tomcat6.0+jdk1.6;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2003,运行环境是DB2数据库。

1.1.3.3客户端运行环境软件所要求的硬件设备的最小配置为:处理器:PIII800MHz;内存:512M;硬盘空间:1G;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XP。客户端网络浏览器要求为InternetExplorer6.0版本以上。

1.1.4系统功能

1.2应用

2结果

7个病区试用半年期间,共上报护理安全事件12例。自2012年1月1日全院启用,至6月10日,目前网报护理安全事件749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7例、杜绝不良事件14例、突发事件1例、跌倒事件9例、非计划拔管4例、压疮105例(其中带入76例,新发29例)、压疮预警609例。随机调查100名临床护士、12名护理管理者,对该系统的好评率分别达95.0%、91.7%。

3讨论

3.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系统的权限管理设计,充分体现了“非惩罚原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精神。有研究表明:建立无惩罚性的、方便的、保密性强的护理安全事件管理体系,积极鼓励护理差错事件的报告,才能使护理安全管理系统化,构建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08。护士填报的资料,其他护士、护士长不能看到,仅其直线上级逐层审阅后可见,这样保证了填报护士的个人隐私,达到鼓励护士主动上报的目的。多年来我院精心打造护理安全管理文化,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针对事件本身进行讨论,保护事件当事人的隐私,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流程、制度而不针对个人的改进建议。当前临床护士和护士长已认识到:护理安全事件上报不是个人的“家丑”而是为了避免同类差错的再次发生。对杜绝不良事件的奖励进一步提升护士对护理安全文化的重视。

3.4改进方向经过11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系统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如护理安全事件的分类需进一步细化;数据的在线检索速度慢;护理事件分析改进建议只能单个查询,尚不能系统汇总;系统尚不能对事件的类别、例数、后果等重要信息绘制成直观的图表等,这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沟通技巧;健康体检护理;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200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协调医患和护患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重要。健康体检人员个人素质不同,要提高体检人员满意度,要求医护人员要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满足体检人员的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本院参与体检的28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0例,女120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1.5±3.2)岁。将28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体检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体检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检方法,为体检人员安排血常规、心电图等体检项目。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沟通技巧。具体如下。

1.2.2.1了解体检人员需求健康体检护理时,医护人员要注意与体检人员的沟通技巧,协调和体检人员间的关系,医护人员要做到主动与体检人员沟通,能够更多的了解体检人员内心需求。大多体检人员内心都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对自己提供多一些的鼓励与安慰。医护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加体检人员的信任,对体检人员更多的体贴和呵护,使体检人员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对疾病可以有正确了解和认识,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使体检人员治疗满意度得到提高,也能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医患双方可以取得共赢的结果。

医护人员的行为都要将为体检人员考虑作为出发点,对体检人员治疗和护理工作一定要小心呵护,当体检人员有不适时,要尽全力帮助,例如:对待年纪小或老年人体验人员,要帮助倒水和安抚情绪,取得体检人员的信任后,对体检人员以微笑和倾听的态度来沟通,才能实现最佳的沟通效果。

护理人员要帮助行动不方便体检人员,鼓励缺乏治疗信心的患者,寒冷天气要适当为体检人员增加衣物,使体检人员产生信任感,实现真正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要主动帮助体检人员解决疑难问题,和体检人员沟通时一定要保持亲切的微笑,使体检流程始终在愉快氛围中来完成[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和谐的医患关系会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保证。沟通方式正确可以使体检程序进一步优化,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医院体检部门要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类的讲座,提高知识宣传的力度,使人们增强体检意识,做到定期体检和复查。护理人员要了解体检人员的身体状况,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指导,使体检人员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参考文献

[1]杨梅,孙亚丽.护理健康宣教指导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吉林医学,2011,31(26):4575.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74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对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86例急诊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15例,女2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3.0±6.7)岁。观察组男16例,女27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4.0±6.8)岁。两组患者均意识情醒,未有精神障碍,能够对心理、生理感受进行描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疗效评定标准[4]于患者入科1h内和干预结束后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并进行比较;以数字分级法评估疼痛程度,无痛(0),轻度(1~4),中度(5~6),重度(7~10),无痛、轻度为疼痛耐受良好;以里克特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分、焦虑自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后在抑郁自评分、焦虑自评分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疼痛耐受情况比较对照组无痛10例,轻度16例,中度10例,重度7例,疼痛耐受良好率为60.47(26/43)。观察组无痛15例,轻度20例,中度5例,重度3例,疼痛耐受良好率为81.40(35/43)。观察组在疼痛耐受良好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72(36/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70癌痛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经过规范化护理,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护理实施之前,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次研究表明,对癌痛患者进行癌痛规范化护理前与进行癌痛规范化护理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护理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护理前(P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设置了很多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发生绝缘损坏,导致发生短路事故或者运行异常问题,因此应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力事故或者故障进一步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继电保护运行要求

1.1灵敏性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必须满足灵敏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特定的保护范围内必须能够对于电力系统故障或者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做出快速反应,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1.2可靠性

当电力系统发生问题或者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能够在规定保护范围内可以可靠、稳定地发生动作,在不能发生动作时,继电保护严禁发生误动作。

1.3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快速、有选择、可靠地切除电力系统故障,快速断开距离电力系统故障最近的开关设备或者断路器,有效控制电力系统故障范围,防止电力系统发生大范围停电事故[1],保障电力系统其他线路可以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

1.4快速性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2.1运行维护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应坚持以下两方面原则:一方面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时,必须确保其不受损坏,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加强状态监测,适当调整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维护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检修管理;另一方面,做好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2],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是一项非常复杂、专业的系统工作,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应做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从整体的角度,分步推进维护检修过程,稳妥、合理地实施继电保护维护检修。

2.2定期检查和检验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仔细检查和定期巡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声响、发热冒烟以及是否烧焦,压板和站换开关位置是否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检查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设备的电源、指示灯情况,是否存在接点卡住、倾斜、烧伤、脱轴、脱焊等情况[3]。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应仔细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校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设置时,若继电保护装置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是同期建设或者同期改造,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一年以后,应全面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线路状态,一旦发现运行状态不好或者存在运行缺陷,应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缩短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周期,有目的、有重点地检查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若电力系统需要更换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光纤线路替代载波线路,应全面检查和校验,然后结合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科学制定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周期,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应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气特性检测、二次回路绝缘性和就那分闸电压检测、通电试验、动作检验等。

2.3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2.4提高运行维护水平

2.4.1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重视继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以后的维护检修,选择最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尽量应用新型、技术含量高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继电保护装置和电气设备配合起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

2.4.2加强日常运行维护

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往往比较随机,一旦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应加强日常的运行维护,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监测,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隐患和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提高日常的运行维护水平。

2.4.3做好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检修人员是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主体,其专业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检修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还需积累丰富的运行维护经验,能够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准确分析和判断,科学评价继电保护的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检修计划。电力单位应加强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开办讲座和技能比赛,强化维护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考核,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规整制度,深入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激励奖罚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水平。

3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维护水平关系着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要求,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管理,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和各项内容,消除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采取科学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唐文.对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140-141.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无创呼吸机;疗效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急性心脏功能异常引起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及时救治和正确处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常规治疗一般包括氧疗、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等,大部分患者常规治疗后好转,但亦有少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欠佳。早期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从而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对提高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成功率有重要价值。本院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为主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0~78岁,平均(65.44±6.68)岁,心功能Ⅱ~Ⅳ级,其中原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5例,慢性左心衰竭病情突发加重患者15例。所有患者神志清楚,能够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病情、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入选标准

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时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胸片显示肺水肿。血压>90/60mmHg,SaO2

1.3方法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72h内临床症状及肺部啰音情况;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监测呼吸机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aO2)的变化。

1.5疗效判定

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憋气症状完全缓解,平卧肺部无明显啰音,呼吸、HR、血压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显效;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憋气症状症状改善,平卧肺部啰音等得到缓解,呼吸、HR、血压得到改善,则判定为有效;呼吸困难、咳嗽、憋气症状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无效[1]。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两组的MAP、RR、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2.2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通过罩或接口器连接患者与呼吸机的正压通气方法。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患者的呼吸肌做功,增加肺泡内压以防肺泡萎缩,减少肺水肿时的液体外渗,使肺泡内的渗出液较少,有利于肺泡氧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毛细血管,改善通气血流比,减少肺内分流,提高了动脉SaO2,增加心肌供养[6],它不仅可以早期应用,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从而减少了人工气道的并发症,而且提供了过渡性的辅助通气选择[7]。

BiPAP无创呼吸机具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设定IPAP、EPAP即可,操作简便、同步性能好且有自动漏气补偿功能,自主调节,控制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可控制,安全、舒适、方便、疗效肯定。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高度配合,使用呼吸机前必须做好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争取配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8]。无创通气不会影响患者的自主进食及咳嗽功能,而且可与患者交流,利于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减少了人工气道的出血、肺部感染、喉头水肿、气管坏死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程小兵.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5):405-407.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4-175.

[4]吕斌.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1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科,2010,5(1):33-34.

[5]胡春娇.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6):136.

[6]丁震,李秀,周炳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390-1392.

[7]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50-351.

[8]张秋月.48例急性左心衰竭无创辅助通气失败原因分析[J].现代医学,2011,39(1):87-88.

【关键词】肿瘤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泌尿系统各部位均可发生肿瘤,大多数为恶性,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是肾癌。泌尿肿瘤大多会出现血尿,患者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恐惧,绝望,焦虑等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我科32例泌尿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临床质料

本组32例,其中男性26例,占81.2%,女性6例,占18.8%。疾病种类肾癌11例,膀胱癌21例。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

2临床心理问题分析

2.1恐惧与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坐卧不宁、失眠多梦。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时日不多,存在惧怕,排斥的心理。

2.2否认心理:在明确诊断的初期,患者否认,怀疑医生的诊断及检查结果。反复找医生咨询,去多家医院做检查,想诊断结果。

2.3悲观绝望心理:确诊后患者丧失希望,对疾病及生活失去信心,抱怨自己、他人、社会,意志消沉,使自身抵抗力进一步下降,身体状况日趋恶化,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4开朗稳定心理:此类患者为少数,他们有着机强的心理素质及文化素养,能够积极配合并参与治疗、护理的工作。

3护理对策

3.2尊重与理解:泌尿肿瘤患者可能会采取输尿管皮肤造口,切除等手术。我们要尊重患者,不歧视病人,以认真的服务态度多问候,多关心,多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取得病人的信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使其心情舒畅。3.3争取配合:在疾病的治疗中,除了病人的配合,家属、朋友、同事的配合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人群的配合,可以使患者尽快面对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

3.4做好健康教育:肿瘤患者的治疗是长期的,不仅要在住院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同样必不可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与家属介绍术后的饮食、活动、预防、定期复查、自我护理等知识。指导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发挥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4护理体会

该院在2014年10月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其中包括主任1名,医生3名,护理部门主任1名,护士长1名,护理成员2名,以此开展疼痛管理工作。对该科室在2010—2012年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调查,在培训学习之后对该科室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前来该科室治疗的四肢单处骨折106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根骨骨折术后疼痛评分、掌骨、下肢、上肢的评分进行记录。将106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年龄区间为31~62岁;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27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34例,年龄区间为28~5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以及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

1.4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用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术后

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分别为:(4.67±1.23)分、(3.34±1.18)分、(2.05±0.7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72小时的疼痛度评分分别为:(6.28±1.17)分、(4.27±1.57)分、(2.71±1.30)分;对比分析两组疼痛度评分,经t检验后(t=6.9044,3.4473,3.1693,P=0.0000,0.0008,0.0020)。

2.2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29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3例,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4.34%;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11例,疼痛控制满意度为79.25%,经χ2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1,P=0.0217)。

目前,我国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采用疼痛护理小组的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专科护理的发展。护理小组的成立在疼痛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疼痛管理水平[7],并且在提高护士对疼痛知识的知晓率与控制疼痛技能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多鼓励患者进行疼痛的自我管理,以此为患者营造一种保持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氛围[8],在积极健康教育下,使得护患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度。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行药物治疗,患者术后24、48、72h的疼痛度评分[(4.67±1.23)分、(3.34±1.18)分、(2.05±0.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8±1.17)分、(4.27±1.57)分、(2.71±1.30)分],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一对二”个性化疼痛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骨折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作者:张春红单位:高密市中医院骨二科

[1]胡三莲,何丹,钱会娟,等.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77-79.

[3]李艳,荆珂,刘蕊,等.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饮食保健,2016,3(13):150-151.

[5]蒋娟.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22):2171-2172.

[6]李红莲.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6,3(13):149-150.

关键词:DCS集散控制系统;故障;维护;解决

一、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常见故障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DCS系统中,系统管理人员或者系统的维护人员必须对该系统各种类型的故障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对DCS系统故障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从而控制DCS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到最低范围。常见的故障表现主要包括软件使用故障、网络传输故障、操作性能故障、电源使用故障以及外界对系统的干扰故障等,笔者就这几方面的故障分述如下。

(一)软件方面的使用故障

DCS系统所应用到的软件复杂而繁多,这些软件共同构成了DCS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操作系统,其中应用到的软件主要包括有服务器软件、操作员站软件、工程师使用软件、组态软件等,在实际建构中由于系统中各部分软件的供应商等级不一,使得系统各结构单元的质量不一,同时其兼容性也不一,这可能导致DCS系统的整体运行中会出现不同的软件发生冲突的现象,进而导致整个DCS系统的整体运行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数据传输故障

DCS控制系统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局域网络系统,所以在系统实际操作以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网络数据传输故障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目前为止,在国内应用的大多数DCS系统都是使用工业以太网,系统运行在实际引发网络故障的原因表现为网络关卡故障、网络线路的接触不良、协议的地址标识错误、软件的故障以及通信设备技术故障等。

(三)操作性能故障

DCS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的操作性能故障大多数原因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具体表现为系统过程通道硬件自身故障、操作员站软件存在缺陷或设备负荷过重,导致不响应以及系统的负荷率过高,从而导致整个DCS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四)电源使用故障

DCS集散控制系统的电源使用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安全保险装置的配置不合理或者没有电压的输出,备用的DCS系统电源不能无扰切换。电源性能使用故障的诊断情况主要是根据系统状态灯的亮灭情况以及输出的电压的稳定性能。

(五)外界对系统的干扰故障

外界信息对系统的干扰是导致DCS集散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针对大型电力设备以及其他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干扰过于严重。另外,大功率的手机以及其它通信设备对DCS系统造成的干扰也不容小视。

二、DCS系统的故障判别分析方法及处理方法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DCS集散控制系统在很多企业都慢慢代替了常规的仪器以及检测装置,这些优越性能已经被广大的操作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所广泛接受。但是在DCS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要及时地发现。如果当DCS系统出现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现象时,系统管理人员以及维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对故障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的通知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的故障进行维修。目前,在我国国内的集散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经验中,比较常见的故障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离线系统法

离线法就是指通过分离出DCS集散控制系统的某个被怀疑有故障的元件查找分析故障原因的方法,这种离线的分析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明了,主要适合用于拥有总线结构的DCS系统。当DCS集散控制系统报警出现诸如“钳死”等异常现象时,系统的管理或操作人员可以依次从总线上拔出各个元件板,并且在每拔出一块元件板时认真的观察并记录DCS集散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当某个元件系统的报警信息或异常现象被消除的时候,就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具置在哪里了。

(二)系统的在线测试法

(三)操作人员的直接观察法

(四)参数相同元件的系统代入法

在诸多DCS集散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中,参数的代入法的应用比较多,它最主要的操作程序是在寻找到故障的原因以后但是一时之间又没有原装同型号的组件时,就可以采用参数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余型号的组件暂时代替使用。但是在代替使用前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做风险评估,以确定在该元件带入系统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或者信息的错误传递等。同时要注意参数相同元件的系统代入法的应用只能保证DCS集散控制系统的短期内的正常运行,在能够找到原来相同型号组件后要及时更换掉代用的元件,以免出现严重的系统故障或者安全事件。

三、DCS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制度措施

DCS集散控制系统的成本造价普遍较为昂贵,并且其精密度、灵敏度的要求也相对的比较高。所以在DCS系统运行中,加强系统日常的维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并必要的,而且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有效地降低DCS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DCS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的备份是整个系统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维护管理手段之一,应用软件的程序必须要随时及时的备份,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同时也有必要保存到工程师站,还必须应该保存到软盘或其它的存储介质上。但千万要注意备份用的磁盘不应当超期使用,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并且要加强软件的检查和软件功能的试验,按照电脑设备的通用方法进行检查。

四、结论

DCS系统在发生故障时,操作管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并要及早的发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或者减少故障对工艺控制的影响。总而言之,在DCS集散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护管理中,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需要加强自身技术学习和研究,并必须全面了解DCS集散控制系统运行的原理和软件管理规范,才能够较好地开展工作,从而保障DCS集散控制系统的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常力.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误诊;分析;观察护理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尤其1~3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本院2005~2008年呼吸道异物误诊32例,其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误诊原因分析

2.1过分依赖异物吸入史

呼吸道异物患者一般有明显异物吸入史。32例中,吸入异物史不清者4例(占12.5%),这部分患儿幼小,不能准确叙述异物吸入史,或在异物吸入时未被其父母及他人目睹,因此,未考虑呼吸道异物,直至咳嗽久治不愈或伴发热、气急等症状,临床误诊多以肺炎、支气管炎诊治于本院儿科。因病情反复发作,最后经支气管镜检查而得以证实。

2.2忽略异物吸入史

本组有22例,占68.75%,患者因咳喘、发热诊治于儿科,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基层医院,由于接诊医师对本病及异物吸入史的忽视,仅对其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治疗,使异物长期滞留,尤其含有游离脂酸的植物性异物,可刺激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产生下呼吸道症状,易误诊为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如1个9岁患儿误食自动铅笔笔头。因发热初诊,自述食入异物,儿科大夫以为进入消化道排出体外,再加上胸片报告是肺炎,遂以肺炎治疗。但8个月内,病情反复发作,高热达39℃以上,WBC40×109/L,肺内感染严重。再次胸片报告是一很小金属异物影,如线形,很类似炎症影,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一塑料自动铅笔头,内有一个小金属条0.5mm×8.0mm,异物取出后,患儿治愈出院。

2.3误吸窒息引起误诊

将异物性呼吸道梗阻引起的窒息误诊为呼吸循环衰竭。误吸异物较大,卡于声门或进入总气管内梗阻呼吸道,引起窒息,若诊断正确,抢救及时,迅速取出异物,则多能转危为安。本组1例患儿误吸花生米后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儿科接诊医院不熟悉呼吸道异物诊治措施,而误诊为呼吸循环衰竭,耽误了抢救,造成患者死亡。

2.4X线检查误诊

3减少误诊的措施

3.1详细询问病史

对于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反复发作者,应考虑到下呼吸道异物可能。主动询问有无口内含物后突然起病的可疑异物吸入史,尤其对无哮喘史的患儿出现持续性的格鲁布性咳嗽或喘鸣,对症治疗无效时,应怀疑有异物吸入。

3.2X线检查

呼吸道异物多为透光性。气管内异物常在气管内上下活动,X线检查多数患者有阴性结果。有研究指出在非好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季节[1],患者若出现咳嗽、喘鸣及肺不张时须排除下呼吸道异物。X线征象必须与临床结合,详细询问异物吸入史。

3.3支气管镜检查

此是临床确诊方法。对于异物吸入史不明确,X线检查阴性,呼吸道感染久治不愈,视患者一般情况,酌情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确诊是否有异物存在。

4观察护理

4.1术前护理

4.1.2精心护理,稳定患儿及家属情绪。在积极做好各种抢救工作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向家属交待病情,安定情绪,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对患儿要精心护理,任何一项操作都要轻柔、熟练。哭闹易引起异物上下活动,堵塞支气管或气管,还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应避免一切引起患儿哭闹的不良因素。

4.1.3判断异物的位置及活动情况:如异物进入喉部及声门下时,患儿出现剧咳,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加重,甚至窒息,此时就地抢救,或急去手术室用喉镜取出异物。

4.2术后护理

4.2.1由于手术时气管镜的刺激,术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喉头水肿,在患者回病房后及早应用类固醇激素防治喉水肿,术后第2天可开始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20~30min。

4.2.3观察有无血性痰液,特别是急危患儿在无麻醉下行异物取出时,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易造成支气管镜对气管壁的损伤,术后2d内可能会出现血性痰液。若咯出量较多,颜色鲜红时,要考虑有中、小血管的损伤。此时应卧床休息,应用止血剂等。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及量,以便了解出血是否好转。

4.2.4注意观察呼吸,异物是否取净,对有异物碎粒者,虽然在支气管镜下已取出,但仍要观察是否有残存异物。一旦发现有细小碎粒的存在,要鼓励患儿咳嗽,并加强患侧拍背和引流,使残存的细小异物随痰液排出体外。

5知识宣教

5.1避免给3~5岁及以下的儿童吃花生、豆类、瓜子等食物

避免给3~5岁及以下的儿童吃花生、豆类、瓜子等食物。因小儿牙齿发育不完善,喉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健全易发生误吸。

5.2进食时保持安静

进食时不要笑、哭闹,打骂儿童或使儿童受惊吓,以免深吸气时将异物吸入呼吸道。

5.3禁将小物品放入口内玩耍

禁将小的物品放入口内玩耍,若发现儿童口内含有细小物品时,应耐心劝其自动吐出,绝不能强行取出。平时应注意改掉儿童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5]。

[1]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9-182.

[2]迟立萍.眼耳鼻咽侯口腔科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74-177.

[3]王军,韩德民,叶宗英,等.肺段支气管异物八例治疗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4):255-257.

[4]刘大波,曾其毅,罗仁忠,等.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内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9(9):683-686.

THE END
1.大数据在线分析近线分析与离线分析【大数据】在线分析、近线分析与离线分析 1. 在线分析(Online Analytics) 定义 在线分析是指实时或准实时地处理和分析数据,通常在数据生成的同时即进行处理。在线分析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分析结果,以支持即时决策。 特点 实时性:数据处理几乎实时完成,通常延迟在毫秒到几秒之间。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31544/article/details/142467700
2.主变油色谱在线与离线色谱对比分析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变压器状态检修技术应用主变油色谱在线与离线色谱对比分析马青生张旋李志新杨旭(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市供电公司)【摘要】本文通过变压器油色谱在线装置在电力设备上的安装、使用与离线色谱进行对比,并通过色谱分析数据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参数设定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从而认为变压器https://www.docin.com/p-1593329064.html
3.PM(2.5)中OC/EC测定的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比较【摘要】: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线分析法得到的OC浓度普遍高于在线分析法,前者为后者的1.12倍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IAOB201904012.htm
4.在线气相色谱仪软件中的在线和脱机模式的功能比较在线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其软件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线模式和脱机模式是两种常见的工作模式。http://www.jinghe17.com/huaijun-News-1510187/
5.在线分析并且,有些目标物不稳定,不便于长期贮存,离线检测中从采样到送检的这段时间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这时候在线检测就体现出它的优势。离线分析通常只是用于产品(包括中间产品)质量的检验,而在线分析可以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保证整个生产过程最优化。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517/09/1081018318_1081018318.shtml
6.大显身手!固态拉曼分析仪轻松应对各类分析应用(文末有礼)当我们讨论旁线和离线测量时,有一个很明显的关键区别。线上和在线测试都提供了实时连续过程测试的能力,而旁线和离线测量则通常需要手动采集一个或多个样品,并脱离于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生产设备与样品分析的距离进一步区分旁线测试和离线测试。旁线是分析在工艺过程附近完成。然而,该分析是需要取出样品,在https://www.yiqi.com/news/detail_15588.html
7.你的网络全流量从来都不「全」铺陈许多,现在就来解剖一个全流量系统的逻辑模块,来阐述全流量系统的境界差异。从逻辑结构上,可以将任意一个全流量系统拆分为采集、预处理、在线分析、数据包存储、离线分析五个部分,通过一张图来展示如下。 云化多分支采集 与传统的单点分层网络结构相比,云化多分支的网络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整个云化分支网络的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8473228550171
8.一文入门Go的性能分析2.2 离线分析 这些图形化的结果在生产环境通常是看不了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会把这些信息采集下来,然后在本地进行分析。内存分析的方式基本和上面一样,采集到信息之后,在本地运行: $ go tool pprof memory.prof 复制代码 这样执行命令之后,也会进入一个与上面一样的交互式命令行环境。 https://xie.infoq.cn/article/58f7ed6c58b97ed01d859f2e3
9.几种蓄电池在线测试技术比较分析AET三、某公司的离线内阻测试方法技术分析 根据某公司的介绍,其蓄电池的在线监测是结合对放电曲线的分析,进行多项测试,进行综合判断,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1、动态大电流(>100A)冲击负载放电,在短时间内得到电池瞬间的放电曲线,测得内阻:内阻=(蓄电池电动势-蓄电池电压)/放电电流。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119909
10.在线荧光分析测定微流体体系中阿霉素浓度的研究在线荧光分析测定微流体体系中阿霉素浓度的研究,盐酸阿霉素,微流控通道,在线荧光分析,药物洗脱,DC Bead 载药微球,本论文首先建立了盐酸阿霉素的离线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盐酸阿霉素及其载药微球的荧光在线分析方法,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微球药物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5307891.html
11.汽车导航,离线和在线哪个好用?两者的区别分析两者的区别分析 最早之前,开车要是不认识路,就需要下车找人询问,复杂的道路往往问了一次又一次才能找到。现在不认识路已经不是问题了,汽车上的导航都很准确,你完全没去过的地方跟着导航就能轻松找到。不过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车上的导航有离线模式和在线模式,两种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哪一http://news.bitauto.com/hao/wenzhang/30301286
12.尾气在线分析在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中的应用研究——氧气消耗速率生化过程监测一般可分为在线监测和离线测定,对在线监测进行细分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参数,例如温度、溶氧、pH等,和在线计算参数,例如OUR、CER和RQ等。在线计算参数是通过多个在线测量参数或者在线计算参数,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目前,对于OUR和CER的计算主要有两种,动态法和拟稳态法。 http://www.nc-bio.com/support/1159.html
13.隐私政策GoPro我们不会在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向您推送第三方广告。但是,我们会出于以下目的与在线分析和广告合作伙伴合作:(1) 更好地了解我们服务的使用情况,以便我们改进服务;以及 (2) 在我们的服务和第三方服务上推送更适合您的 GoPro 广告。 为了参与这些活动,我们的合作伙伴可能会在许多在线服务上(包括我们的服务)采用 https://gopro.com/zh/cn/legal/privacy-policy
14.MCA2024升级内容马士兵教育官网课程以实战驱动式教学,技术包括大厂必备的计算机理论、性能调优、中间件底层与源码、分布式与微服务框架、云原生、大数据、架构师必须掌握的服务保障和技术视野拓展等层面内容。此外,该套课程还涵盖了十大热门互联网项目,包括飞滴出行网约车项目、马士兵严选大型分布式电商架构、从0到1商城项目实现、大型电商日志离线分析https://www.mashibing.com/white_paper/mca
15.在线分析,on④非接触在线分析。探测器不与样品接触,而是靠敏感元件把被测介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非接触在线分析是一种理想的分析形式,特别适用于远距离连续监测。用于非接触在线分析的仪器有红外发射光谱、X射线光谱分析、超声波分析等。 离线分析在时间上有滞后性,得到的是历史性分析数据,而在线分析得到http://www.dictall.com/indu/001/000776616DD.htm
16.在线分析和离线分析的区别分析化学分析小木虫论坛在线分析和离线分析的区别,希望高手能言简意赅的解释一下,谢谢 https://muchong.com/t-7992212-1-authorid-2014332
17.?便携式磨粒图像分析仪上述磨粒图像分析系统与润滑油在线监测系统均采用一体式设计,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显著优势。上述系统既可作为实验室油样离线检测设备在实验室分析油样,也可作为便携式设备在工业现场检测,提高油样分析效率。同时,上述系统可作为机械装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设备,仅利用进出油口与机械装备回油管路连接(如图4 所示),通过http://tlo.xjtu.edu.cn/info/1008/4727.htm
18.在线分析部落讨论在线分析仪表行业相关技术http://bbs.ai-a.cn/
19.实时在线颗粒分析技术G600L纵览FBRM? G600L 能够安装在小型实验室反应器(500ml-10L)或者插入连续的管道中进行实时在线的样品监控分析。它的气动设计的探头是实验室通风橱的理想选择。通过在全生产规模下实时监测颗粒粒径与粒数,工程师可以监控过程的一致性并确定进行过程改进的策略。 在为离线分析进行采样和制备时,颗粒可能发生变化。 通过https://www.mt.com/fbrmg600l
20.ZEC310(V2)总氮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ZE-C310(V2)总氮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用户手册 总氮在线分析仪 C310 总氮在线分析仪(C310)用户手册 V2.0 声明 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仪器 (深圳)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 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侵权必究。 本产品符合关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12/60230152130041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