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蚂蚁金服的业务变动挺猛,但都没出什么篓子,董事长井贤栋四处奔波发言,也没让人抓着错处,最主要的是,蚂蚁金服的估值还在呈上涨趋势。一切都在稳步向前,让人恍惚觉得一个多月前蚂蚁金服的掌权人变更只是一场梦。
01|阴谋还是阳谋
4月9日,马云发了一封内部信,宣布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彭蕾卸任蚂蚁金服的董事长职位,由井贤栋顶上。这消息一传出来,网上就是各种阴谋论,各种挖N年前的八卦老生重谈,说“老将”彭蕾是被整下去的,却鲜少有人关心接班人井贤栋的事情。
暂且不说彭蕾卸任后仍是Lazada董事长,身上扛着阿里巴巴全球化的重担,这些人是对井贤栋多没信心,才会认为井贤栋不是靠真本事成为蚂蚁金服董事长的。
在兼任Lazada董事长之后,彭蕾曾告诉马云,井贤栋已经堪当大任,她觉得是时候卸下担子,让蚂蚁的新领导团队更快成长。而马云本人对井贤栋也是赞赏有加,他在信中评价称,“井贤栋加入以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乐观主义和专业主义者的罕见结合。他心怀星空,却能脚踏实地,能够看到未来,也能把握现在,他用自己对未来金融服务业的理解和信念,对蚂蚁的担当,赢得了团队一致的认可。”
马云彭蕾等人都是社会上的老油条,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从一定程度上就能看出井贤栋有真才实学。马云对井贤栋的评价在外界人士看来可能只是一个客套话,可是就算马云想客套,背后也是要有基础的。
02|一步一脚印
相对于那些动辄“空降”司令部的人,井贤栋坐上蚂蚁金服董事长的位置可以说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2007年初,井贤栋进入阿里巴巴,先后担任资深总监、副总裁,主要管理财务和运营工作。
2009年9月,井贤栋加入支付宝,担任首席财务官(CFO)。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井贤栋出任蚂蚁金服首席运营官(COO)。
2015年6月,井贤栋出任蚂蚁金服总裁。
2016年9月,井贤栋接替陆兆禧出任蚂蚁金服董事。
2016年10月16日,在蚂蚁金服成立两年的节点上,井贤栋代替彭蕾出任蚂蚁金服集团CEO。从这时候开始,井贤栋开始全面负责蚂蚁金服业务。
2018年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信宣布,井贤栋将接任蚂蚁金服董事长一职,兼任CEO,而彭蕾在为蚂蚁奋战八年后,退出蚂蚁舞台。
井贤栋逐步升迁的经历主要有两点优势:一是内部上下员工都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所了解,容易服众;二是井贤栋对蚂蚁金服的文化、战略和现状都有较深的了解,少了磨合期,可以枪杆直接对靶心。所以,相较空降兵而言,井贤栋出任COO、CEO到总裁、董事再到董事长,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03|专业主义者
当然,能一步步爬上来,没点真本事很难做到,而井贤栋恰好就是“理论+实践”的双料人才。
井贤栋199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又拿到了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本硕都读得管理学,为井贤栋此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充足的理论知识。
井贤栋是管理专业、财务工作资深玩家,做这一行的最讲究的就是稳,对数据的变动也有后天养成的敏锐嗅觉。任职从事金融服务的公司,井贤栋这一优势就被放大了数倍。据说,每次一屋子人开会争论不休时,井贤栋总能迅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出解决办法。
04|理想主义者
至于选择阿里的原因,2017年5月16日,井贤栋受邀回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在其2017年毕业典礼上做主题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井贤栋就提到了当年自己“二选一”的心路历程。
在当时的井贤栋眼里,500强公司是一个铁饭碗,而阿里巴巴只是一家科技公司,只知道他们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井贤栋向朋友寻求建议,结果朋友反问他,“如果阿里巴巴给你的期权最后变得一文不值,你还想去这家公司吗?”
最终,在抛开待遇上的困扰后,井贤栋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进入阿里巴巴。虽然不知道阿里巴巴会成长到怎样的规模,但是井贤栋觉得阿里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景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井贤栋和阿里巴巴以及之后的蚂蚁金服判断成功的标准都不是金钱,而是能不能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让他们的生命更完整、更有成就感。
井贤栋曾说过一句话,“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朋友,还是员工,我们相处的对象,价值观是第一位。”由此可见,思想上的统一成为井贤栋选择阿里巴巴的主要原因,而在进入蚂蚁金服后,有远大理想的井贤栋就像找到组织一样,不断地发光发热。
在蚂蚁金服成立时,井贤栋就描摹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态:在整个蚂蚁金服的业务体系中,支付、理财、融资、保险等业务板块是表面业务,蚂蚁金服的深层战略是开放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底层平台,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一家公司的能力总有边界,蚂蚁金服希望与金融机构一起构建面向未来、合作共赢的新生态。”井贤栋说。
05|乐观主义者
除了专业主义、理想主义,马云还给井贤栋打了一个“乐观主义”的标签。乐观主义是指认为理想终将成为现实,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而井贤栋确实符合这种特征。
1972年12月井贤栋出生于安徽全椒县,所以他是射手座。井贤栋的朋友都说井贤栋身上有着射手座的乐观和热心,爱运动、乐于助人、喜欢请人吃饭、喜欢小朋友,而且热爱慈善事业。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觉得和井贤栋沟通十分顺畅,两三句就能了解他想表达的东西,给他想要的支持,Paytm公司的CEO夏尔马则表示,自己每一次和井贤栋的见面都能被鼓舞,“获得新的能量”。
而在工作上,井贤栋一直保持打鸡血的状态,朝着蚂蚁金服成立之初描摹的理想生态奋进,畅想未来的普惠金融,而且时不时就拿出来“复习”一下。
2015年在正式开放蚂蚁金融云时,井贤栋强调蚂蚁金服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推进更多的生态参与者更好地进化;
2016年在任职蚂蚁金服CEO时,井贤栋表示未来10年将和合作伙伴一起服务全球20亿人,全面升级小微金融服务,用数据能力做2000万小微企业的CFO;
2017年在蚂蚁财富开放平台大会上,井贤栋公开宣布蚂蚁金服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将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成熟一个开放一个;
2018年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井贤栋对未来又进行了一番颇为乐观地预测,“2020年,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还将成为全面脱贫的重要推手;2045年,中国将引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全面建成科技强国。”
为他人煲鸡汤,为自己的理想加油打气,乐观的井贤栋身上仿佛自带正能量一般,也将这份鼓舞传递到了蚂蚁金服的员工、合作伙伴和用户身上。比如2017年阿里巴巴年会上,井贤栋说的那一段话就很长但让人记忆犹新:“我想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但让我们最骄傲的事情,不是我们报表上的数字,而是我们这么多年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真正服务了多少小微企业、多少消费者,我们带给这个社会、带给这个世界多少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这段话里的正能量,不妨感受一下。
06|低调实干家
晋升太顺没噱头、平时太忙不冒泡,这两点导致井贤栋在公众视野里一直没掀起什么大波浪的原因,当然其本身性格太过内敛、不谋名不谋利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实蚂蚁金服很多影响重大的业务动向背后都有着井贤栋的身影。井贤栋的花名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历史有名的北宋改革家,而在蚂蚁金服里井贤栋也是一名改革者。如果把蚂蚁金服的成长拍成一部电影,井贤栋在演员表上怎么说也能占个主演席位。
2015年9月,蚂蚁金服成立不到一年,井贤栋就提出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希望在5年内帮助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升级。截至目前,该计划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近期蚂蚁金服的两个主力业务余额宝和花呗更是相继宣布向金融机构开放。
2015年7月,井贤栋出任蚂蚁金服总裁一个月,蚂蚁金服就完成了12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6年4月,蚂蚁金服再次完成45亿美元的B轮融资。蚂蚁金服两轮共计近65亿美元的私募融资,据说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两轮私募融资,让蚂蚁金服之后的发展速度上升不止一个层次,而其背后的主导者就是井贤栋。
2016年10月,井贤栋在出任蚂蚁金服CEO时,又确立了蚂蚁金服的三大战略是科技、普惠、全球化,并且表示“中国不缺少一家金融机构,缺少的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机构,这是蚂蚁金服的初心”;2017年12月,井贤栋推进蚂蚁森林计划,帮助贫困地区进行产业转型,也让蚂蚁金服的画风变得暖洋洋的。
07|临危受命者
上述所有的经历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井贤栋为蚂蚁金服出了不少力,可是这并不能是井贤栋接任彭蕾董事长职位的理由,至少不是全部。如果将井贤栋是蚂蚁金服内部培养人才比作地利,井贤栋本人有才又有功绩、引得团队一致认可比作人和,那么天时就是如今的金融大环境变了,蚂蚁金服的转型期来了。
井贤栋此番模棱两可的回答结合此前井贤栋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上市,希望在品牌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更利于蚂蚁金服国际化”可以推断,蚂蚁金服有上市的打算。所以,井贤栋任职董事长也被外界人士理解为与蚂蚁金服上市有关,“财务出身的井贤栋更符合资本市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
除了蚂蚁金服自身业务所需,大环境方面,就在马云发布井贤栋任职内部信的前一天,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给支付宝开出了一张罚单,分别针对客户权益、个人信息保护、产品宣传三个方面的不当行为,累计处罚金额18万元。
不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种辛苦程度,相信身为蚂蚁金服新晋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马云都在内部信中说了,“这是蚂蚁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团队更替,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更重要的是蜕变。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闲庭信步,这是人材队伍上最大的成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