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目标,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的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找到了对策。2018年1-4月份,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24.6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增加值98.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41.9亿元,增长6%,占全市总产值的76%;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6亿元,增长13.8%,占全市总产值的65%;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41.9亿元,增长12.9%,占全市总产值的43%,三大传统产业产值总量稳居全市首位。
一、实施项目带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我区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引进建设了一批龙头企业。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填补了我区LCD显示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和产业空缺,发展LCD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配套产业,建设模块、减薄、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产业,将打造一个全新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显示产业集群;福联电子砷化镓项目以8英寸集成电路、砷化镓项目等为核心,带动发展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整机应用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引进中小规模的IC封装厂及IC设计企业为切入点,逐步引进晶圆生产企业,同时面向世界著名的IC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培育发展我区IC产业链;云度新能源汽车项目定位纯电动整车生产,围绕项目将建成装备产业园,配套引入汽车电池封装、车载照明等项目,带动全区机械制造产业升级发展。
总投资240亿元的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是莆田市建设美丽莆田30个重大项目之一,一期投资120亿元,生产金属氧化物背板-LCD显示面板,去年6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5.2寸和5.5寸屏幕新产品正式量产。新产品兼具3项技术特点,即金属氧化物TFT、内嵌式触控、0.3t玻璃直投,在面板行业内,实现了金属氧化物自制技术、金属氧化物+FHD高阶产品、0.3t玻璃直投量产的全球首创。同时,内嵌式触控技术产品由于无需边框,更加轻薄,设计简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在项目一期实现量产后,华佳彩公司正在逐步提升产能,预计6月份产能达到3万片/月。同时,企业积极进行产销对接,产品已获客户认证,将为国内知名手机厂商华为供货。
二、以技改为重点,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针对原有的传统大型企业,我区积极引导并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程,落实省、市各级政府关于技术改造的各项支持政策。如百威英博雪津啤酒厂,因旧厂整体产能限制,我区推动了该厂的整体搬迁升级改造工程,新厂落户滨海产业新区食品产业园,一期建设年产能150万吨啤酒生产线,建成亚洲最大的单体啤酒生产厂,项目已获得省、市级重点技术改造设备补助300余万元。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带动并形成以啤酒制造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引入人力外包、铝罐、物流等多个项目。2018年第一批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全区共有阳光三源铝业、港达玻璃、安特微电子等11家项目企业在列。
百威英博雪津秉承“变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功克服经济疲软和行业下行的不利因素,逆势而上,斥资28亿元建设雪津新厂,迁建项目于2015年12月动工,2016年11月一期第一步60万吨投产,2017年9月第二步60万吨投产,仅用11个月就建成实现部分投产,创造了百威英博莆田速度。引进了全球首条最智能化、速度最快的德国整装进口先进生产线,瓶装3.5万瓶/小时提高至5万瓶,拉罐7.2万罐/小时提高至16万罐,生产效率提升80%,年可实现节能减排效益3000万元。通过借助高端装备引入,淘汰落后产能,成功实现人工由原来的1500人减少为600人,年可实现人力资源成本节约1亿元,劳动效率提升100%。同时,公司加大环保投入,推进全球一流工艺技术的应用和全过程推行清洁生产,能源循环利用率高,水电气各项消耗指标位居全球行业前列。通过项目迁建,实现脱胎换骨式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样板、工业旅游的标杆和龙头带动的典范。
三、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为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我区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完善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为企业提供多功能培训服务平台和多业务孵化平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虚拟研究院”等平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核心技术和自有知识产权。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科研院校积极参与的产学研机制,加快产品和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全区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
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俄罗斯在福建省投资的第一家大型微电子外资企业,去年该公司抓住福建省重点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机会,依托已有的产业和技术积累的基础,利用安特微电子的硅基高压超低漏流超快恢复二极管生产线,启动高压续流二极管芯片的研制相应的工艺和产品技术研发,量产外供的IGBT模块配套的具有极软恢复特性的系列高压续流二极管芯片,以实现本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期内,生产硅基超快恢复二极管芯片产品6万片,实现销售收入2050万元,利润320万元,税收160万元。
四、加强两化融合建设,逐步形成发展新优势
组织云度新能源汽车、华佳彩高新面板、雪津啤酒、福联集成电路、依吨多层电路、威诺数控等6家企业17个项目申报2017年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依吨多层电路获得2017年省级两化融合重点投资项目资金补助;组织云度新能源汽车、华佳彩高新面板2家企业申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云度新能源汽车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组织云度新能源汽车、华佳彩高新面板、中粮制罐等5家企业参加省两化融合大会。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一批企业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对全面推动企业、行业和区域“两化融合”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8年初依吨公司投资2200万元引进日本SERIA公司行业内最先进的一条PCB流程型自动化生产线,结合自主研发具有量身打造的软件系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最终打造出PCB自动化智能生产线系统,内容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达到无人化作业,由原来的传统工艺500多号人操作完成的产品,现在升级到由1-2人操作就可以完成了,提升了生产精确性和产品一致性,且产品合格率为99.9%,投产后一条线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真正实现“智能+绿色制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五、推进机器换工,引领传统产业智能制造
支持鞋业企业我区鞋服、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有规模地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线,提高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鞋业企业逐步引进先进技术,采购电脑针车、激光雕花机、激光切割机、自动刷胶机等新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自2015年我市开展鞋业企业机器换工补助项目以来,我区共有荔丰鞋业、新飞天鞋业等8家企业获得620万元资金补助,总投资额超5000万元,用工人数减少约1700人。
荔丰鞋业作为我区制鞋产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品牌NIKE系列运动鞋。率先于2015年开展机器换工项目,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购买自动化缝制运动鞋鞋面针车、自动多色橡胶底成型机、自动上糊机等智能化设备,改造现有的运动鞋生产设施、工艺条件,提升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现已完成自动化生产线改建第一期,部分传统人工操作环节实现机械自动化智能化,例如檫处理剂、上糊、打磨、画线等流程,再通过效率提升以及精益生产的重新优化,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率8-10%。
六、意见建议
(二)推进技术革新,激发改造提升新动能。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省、市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动企业加强合作共赢。建立由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形式、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实力和降低开发成本。三是推动落实“互联网+”“安徽制造2025”,鼓励企业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渗透在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各领域、各环节中,推动企业生产模式重大变革和整体升级,打造智能工厂、智慧工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网承办: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