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用户和计算机共同构成一个整合的系统,提出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具体解答都是通过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一系列交互活动来实现的,这充分体现了信息系统的性质所在,即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交互系统。
数据处理的发展涉及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扩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的状况等4个方面。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6个阶段,即
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的特点来看,传统的信息系统可分为业务(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5类。这5类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局、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产生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和消亡阶段
业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TPS)又可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EDP),是计算机在管理方面早期应用的最初级形式的信息系统。
TPS是组织管理层次中最基础的信息系统,是一种分离式单独处理某一项具体事务的系统,如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物料进出库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它们之间一般不交流、不共享某些专用数据库文件。在作业层上,要处理的任务、所需的资源及要实现的目标都是预先确定的、高度结构化的。构造支持类似上述业务处理过程的TPS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作业层管理人员减轻处理原始数据负担,提高具体事务的处理效率。在某些情况下,TPS甚至可以完全取代业务层的手工操作。
TPS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企业管理中日常事务所发生的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和输出。
TPS是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初形式,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产生器,企业通常从开发TPS开始推进全面信息化。TPS支持日常业务管理,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企业运作紊乱,如航空订票系统、银行存取款/转账系统、企业物料进出库系统等。TPS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的重要“桥梁”,其性能直接影响组织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由于面对高度结构化的管理问题,可以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开发,且许多TPS已商品化,企业可直接购买并进行二次开发,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InformationSystem,MIS)是由业务处理系统发展而成的,是在TPS基础上引进大量管理方法对企业整体信息进行处理,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计划辅助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
从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出发,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它总是有一个目标,具有多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功能结构。
办公自动化是办公信息处理手段的自动化。从电子打字机、文字处理机到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功能到多功能,向系统化、综合化、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办公自动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集文字、数据、语言、图像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机信息处理系统,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OAS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总体而言,OAS的目标是提高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并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改善办公环境,为有关单位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普遍使用的一种信息系统。
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