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综合英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本课程为我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公共基础课,45学时3学分。适用于我校“文化创意与策划”等专业,作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等四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色课程,同时服务于兄弟院校、涉外英语岗位、职教出海培训和语言服务行业社会学习者。

2、目标

掌握职场情境中的词汇、句式、语篇、语用和策略知识;能听懂音视频、理解语篇内容、编写视频脚本、进行口头表达;培养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自主学习完善、语言思维提升素养。

3、结构与内容

(1)对接产业和岗位需求,重塑“岗位情境+语言学习”课程体系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岗位需求,对接产业和岗位需求,重塑“岗位情境+语言学习”课程体系,创立了“ICOTT(Ideology思政铸魂、Competency能力本位、Outcome成果导向、Task任务驱动、Thinking思维提升)”模式。根据通用职场工作流程和典型职场情境,设计了包括“公司介绍、小组会议、外出就餐、产品描述、商务谈判、商务出行”6个项目、以“产品展示”等18个工作任务驱动,锻炼“读美文、视听说、仿写作、改错误、强策略、固技能、传文化、译语言”8种能力,逐步完成“词汇、句型、脚本、录音、视频、反思”等36个阶段性成果。

(2)坚持立德树人和知行合一,构建163思政体系

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1个中心,依托“公司介绍、小组会议、外出就餐、产品描述、商务谈判、商务出行”等6种职场情境,培养“中国情怀、文化传播、国际视野”3种素养。

二、课程资源

为校内外学习者提供文本、数字、平台等资源,内容完整精炼、内在逻辑合理,使用慕课堂和同步Spoc开展校内教学;平台实时反馈学习数据,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

1.数字资源充足,重构内容,满足多元需求

自主设计开发了与“产品”等6个主题和“产品描述”等6个项目对应的在线课程内容。创建了授课视频170个、动画和两类虚拟仿真类资源共19个、教案课件等文档191个、测试6套、作业5套、考试2套。动画、视频、音频、虚拟仿真等类型资源占比45%。

2.特色资源鲜明,融入思政,传播地方文化

配套系统的思政资源,设“中国智慧”板块,展现中国技艺和文化等,包括职业道德、名人故事等。

拍摄了6个原创的“你好深圳”微课,包括“观澜版画村、大鹏所城、红树林、南头古城、志愿者之城、盐田港”,提供了地方文化资源。

3.文本资源原创,提炼经验,促进高效沟通

结合部门和出版社联合开发的原创国规教材《新职业英语》、任务单和活页式形成性评估手册,促进师生高效沟通。

4.设备资源齐备,虚实结合,达成知行合一

运用iWrite写作评阅系统和FiF口语训练系统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等学习效率,完善项目化教学中的课程设备资源借助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建虚拟仿真网站和“外研职教”小程序中VR资源、外语智慧学习中心等设施,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应用英语学习APP构建可移动语言环境。

三、课程实施

1、教学组织安排

坚持本课程原创“ICOTT”教学理念,实施“课前、课中和课后联通”、“中、

外、校、企、师、生联手”和“线上、线下联合”的“三联”教学。启动项目化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555”教学设计

(1)课前,实施“五个一”工程。充分利用“SMART”(Space、Methodology,

Assessment、Resource和Teacher)学习支持系统,老师发布学习任务单,组织每天一小时的听说看读写译打卡训练,培养学生听力理解、口头沟通、阅读分析、书面表达、英汉互译等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完成词汇应用、句型表达、脚本写作和口语练习等预习任务。

(2)课中,采用“五位一体LEEPS(Lead-in、Exhibition、Explanation,

Practice、Summarization)”教学模式。老师指导学生分步完成“情境导入、作品展示、新知讲解、应用操练和反思总结”五大任务,攻破教学重点难点。

(3)课后,应用“5R”笔记法(Record、Reduce、Recite、Review、Reflect)。通过记录所学、精简重点、背诵要点、复习已知、反思未知等环节达成布鲁姆提出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等五维认知目标。

3、学习考核评价

使用本课程的兄弟院校和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考核方式。

面向本校学生,采用以下考核体系

(1)考核形式

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建构全过程多维评测体系。

考核覆盖学习全过程,考查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及课后成效。由任课老师、外教、企业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2)考核手段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方式,采用无纸化智慧评测手段。

线上考核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FiF、iWrite、iTest等平台进行。根据智能评测和分析,总结个人和班级进步,实现“增值评价”。

(3)考核标准

倡导有温度的评估,采用客观评分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线上成绩比重为:学习视频、单元测试和作业占30%、讨论及反思占30%、期考占40%。最终成绩包括线上线下的平时成绩(60%)和期考成绩(40%)。

(4)考核内容

坚持成果导向和能力本位理念,实现考核作品化和可视化。

实施分任务考核。围绕词汇、句型、脚本、录音、视频、反思等学习成果,收集分析“看、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数据。

四、特色创新

1、语言学习与岗位情境结合,促进“英语语言+中国文化”的融合并进

对接专业,设计“语言学习+岗位情境”的教学内容,通过虚实结合的环境,提升英语素养和劳动技能,辅助专业学习。加强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相融合的课程思政。

2、践行“三联循环、五位一体、六化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运用“三联循环”方法,采用“五位一体LEEPS”教学模式,组织“六化”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成果化、教学场所双元化、教学对象分层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评测智慧化”。

3、打造了一支L-TRC型双师教师队伍

基于CPD(可持续专业发展)理念,组建了一支爱学(Learn)、能教(Teach)、会研(Research)、擅导(Coach)的教学团队。

4、坚持数字化转型,构建了SMART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依托中国大学慕课等四大平台,采用动画和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指导下,从空间、方法、评估、资源、师资等五个维度建构了SMART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一、素质目标

1.培养职场涉外沟通的素养:能根据语境运用合适的策略,理解和表达口头和书面话语的意义,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

2.培养多元文化交流的素养: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

3.培养语言思维的素养:通过分析英语口头和书面话语,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识别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4.培养自主学习完善的素养:学习主动积极,能根据升学、就业等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运用英语进行终身学习。具有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好学、乐学、善学。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口语表达所需的语音、语调等方面的知识,如LanguageWorkshop语言工作坊及拓展部分。

3.掌握英语交际中用词构句所涉及的英语语法知识,如BasicSentencePatterns基本句型、Tenses时态、PassiveVoice被动语态、Clauses从句等。

4.掌握写作目的、体裁特征、标题特征、篇章结构、修辞手段、衔接与连贯手段、语言特点、语篇成分(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等语篇知识,如WorkplaceWriting职场写作和GeneralWriting通用写作等。

5.掌握根据交际目的、场合、话题和交际者等情境因素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语用知识,如LanguageApplication语言应用部分。

6.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职场文化知识等文化知识。

7.掌握认知、交际和情感等策略知识。

(三)能力目标

3.具备英语互动能力:能运用英语完成职场中的互动活动,例如能进行日常商函往来或面对面日常业务交流;能运用英语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如WorkplaceWriting职场写作部分。

4.具备思辨能力:能通过对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估,对问题形成决策或结论。

5.具备创新能力: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

6.具备数字能力:应用数字技术手段收集图、文、声、像等形式的学习资料、分析数据资料。如应用慕课、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科大讯飞FiF口语训练系统等平台结合的Smart智慧学习系统。

学习起点:学习过初中、高中英语基础课程,具备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语言能力。

1、公共外语教学云平台(SMART智慧体系)

2、教材

1)“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职业综合英语1(第三版).ISBN978-7-5213-3327-5.徐小贞、蒋剡、马俊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2)“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职业综合英语1(第三版)形成性评估手册1.ISBN978-7-5213-3441-8.徐小贞、马俊波、何永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3)“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视听说教程1(第三版)(VR版),ISBN978-7-5213-4360-1.徐小贞、马俊波、杨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3、参考网站

1)en.people.cn(人民网)

3)www.usatoday.com

4)www.21century.com.cn.

5)www.bbc.co.uk/worldservice/learningenglish/

6)www.51voa.com

7)www.tingroom.com

8)trama/us/v.sohu.com/d

2.本课程面对什么学生?

答: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和具备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的社会学员。

3.我有问题想提问怎么办?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THE END
1.线上教育系统开发:打造高效互动的学习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线上教育系统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详细介绍线上教育系统开发的各个方面,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份全面的开发指南。 二、功能设计 学习平台 线上教育系统应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学习平台,包括课程展示、视频播放、资料下载、随堂https://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381964931072
2.科技日报:AI如何赋能教师教学?这些成果给出答案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教授刘文华依托大数据、AI技术研发出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AI测评系统。刘文华表示,该系统可以通过融合定量数据与定性分析教学视频,聚焦教师教学行为,实时分析和处理课堂数据,全面解析教学问题,并提供科学的改进方案。http://kyc.qlnu.edu.cn/info/1014/2631.htm
3.在线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融合互联网思维,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在线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融合互联网思维,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为___和重整教学评价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A.拓展教学环境B.弥合教学时空C.重塑教学资源D.创新教学活动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https://www.shuashuati.com/ti/7f51bd7dfa324086943d47ef26db193e.html?fm=bdb022138dd1de4b43a093734f652dffa1
4.网络中心a)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围绕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发展、社会服务、产教融合等方面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立技术路径和发展目标,明确信息化需求,进行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通过应用持续推进机构改革、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管理服务和制度创新等工作;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5.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0篇)通过听几位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我比较全面地学习了有关创新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标准及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区域信息化套餐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培训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管理与方案设计等内容;初步了解和学习https://www.ruiwen.com/word/jiaoshixinxijishunenglitishengpeixunxdth.html
6.一文稿定丨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内容⑦何克抗等在《教学系统设计》第2版中总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https://ygjyy.lcedu.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908076
7.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精选25篇)两位老师运用了粤教翔云、希沃白板、班小(二)和易课堂等软件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幸福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观课和与授课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使我初步认识了粤教翔云、希沃白板、班小(二)和易课堂等软件,对这些软件基础的操作运用方法也略知了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650506.html
8.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心得体会(精选28篇)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608764.html
9.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0篇)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311080110_386467.html
10.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多年来,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和独到的作用,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11.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要求职业学校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要求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https://lib.ynenc.cn/xsdt/708705337213351148.html
12.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实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即将完整单元的教学内容统整在一起加以内容分析和目标设定,再以不同的课型将单元目标逐步实现,通过逐层递进的单元教学组织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与创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新型教学结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jUzODU3Ng==&mid=2247529551&idx=1&sn=562779375cc31da60d040646d0e8619c&chksm=e995200a1b93335474c95d879daf6ce9dace3428d3c9958e510c076e02f3f1a3178e1158d5cd&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