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探索国际中文教育新模式,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与英国肯特大学共建的网络中文课堂为研究案例,分析全球孔子学院发展境况、网络中文课堂优势;在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融合交叉指导下,创新性地提出了“外方院校+中文联盟+本土软件”三维一体的平台搭建方案与“中方师资+外方师资+特色直播课程+慕课资源”四位一体的资源建设方案,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化、国别化、个性化的网络中文课堂建设路径,以期丰富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并拓宽其研究范畴,为网络中文课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络中文课堂提供在线教育服务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发展思路》《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面临的困境与转型路径》等文献指出,当前孔子学院的发展存在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网络中文课堂通过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混融教学模式,以远程“直播+辅导”为主、线下“面授+活动”为辅开展教学,切实解决海外中文教学机构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海外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当前孔子学院建设进入承前启后的发展关键期,在推进当地化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遭遇当地化进展缓慢、传播途径单一等发展新问题。通过网络中文课堂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是未来解决此类问题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中文课堂建设方案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建设网络中文课堂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建设方案,即立足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整合重构优质资源体系,搭建智慧化教学平台,线上线下全面支撑网络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创新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中方师资+外方师资+特色直播课程+慕课资源”四位一体的建设方案。自2018年两校合作开始,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着手构建定制化的高质量国际中文师资队伍。目前,已组建了10人专职教师团队,其中青年教师占比80%,中年教师占比20%,高级职称占比30%,有境外经历的教师占比100%,有丰富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占比100%,该团队能根据国内的中文教学以及海外的本土中文教学的特点适时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并创设双线混融的教学模式,切实推进本土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借助已搭建的“中文联盟”平台,利用一站式的数字资源,开设定制化的直播特色课程,提供个性化和智慧化的学习方案。在课前、课中及课后,灵活选用优秀的中文慕课资源,提升了海外学习者所需的教学内容、文化呈现与本土实际所需的匹配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网络中文课堂传承创新传统国际中文教育模式,打造集核心课程、配套教学资源、教学智能工具、辅助学习工具、教师培训课程和学习指导为一体的资源服务,构建服务于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升级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以更加先进的手段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不断扩大国际知华友华力量。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陕西博物馆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功能研究”〈编号:19JK0548〉的研究成果)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