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中商学接受国资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商学依据学会章程、业务范围、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以及中商学制定并发布的《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组织开展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评价工作,探索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推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认证项目,把数字化转型和管理会计的针对性应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紧密融合在一起,帮助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了解、掌握和应用适合国有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使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得到提升,实现会计职能从传统的算账、记账、核账、报账向价值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决策辅助等职能持续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诚信和职业道德;
2、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违反财经法规与纪律的行为;
3、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二)具体条件
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财会类、经济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中级专业技术职
称之一;
2、具备财会类、经济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初级专业技术职
称之一满4年且具备4年以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3、大专以下学历(指取得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毕业证书),从事财会类、经
济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专业领域工作满14年及以上的人员;
4、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具备5年及以上财务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5、已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具备4年以上财会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6、已取得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或学历,工作满1年的财务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7、获得中总协管理会计师(初级)专业能力证书满5年且具备5年以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8、获得中总协管理会计师(中级)专业能力证书满3年且具备3年以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之一工作经验的人员;
9、取得国外专业会计师团体(仅限于CMA,CIMA,ACCA,AICPA,AIA)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培训内容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认证涵盖四个科目:
科目一:精益运营与绩效提升
科目二:战略财务与风险管控
科目三:科技管理与财务创新
科目四:对标国际与价值创造
四、考试科目
(1)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以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应掌握的重点专业知识为内容进行考试;包含的知识模块为:
科目一和科目二:精益运营与绩效提升、战略财务与风险管控;
科目三和科目四:科技管理与财务创新、对标国际与价值创造等。
(2)管理会计案例报告撰写:
管理会计案例报告撰写考核应考人员综合运用管理会计专业知识与工具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试形式及合格标准
专业知识水平科目:
考试形式为闭卷机考,分为两场考试,科目一和科目二为一场,科目三和科目四为一场,每场考试的时长为90分钟。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道,每题0.5分;多项选择题40道,每题1分。单场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成绩合格。
管理会计案例报告撰写:
满分100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成绩合格。要求考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案例撰写必须结合应考人员本人单位或工作环境实际情况。
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会计案例报告撰写两个部分单科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成绩可在中商学网站进行查询。
六、补考政策
考试未通过人员可在五年内(以首次参加考试日期为起始连续五年内)申请6次不合格科目的补考。每次补考必须申请所有不合格科目的补考,单科补考成绩合格分数为60分以上(含60分)。
专业知识水平补考费:200元/科/人;
管理会计案例报告撰写补考费:300元/人。
七、证书颁发
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认证考试的学员,获得中商学颁发的《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证书》(高级)。
八、收费标准
项目总收费:9860元/人(费用包含:培训费、教辅费、考试报名费,认证费)。
九、报考方式
1、填写报名申请表;
2、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提供本人近期2寸蓝底免冠彩色照片电子版1张(电子版照片要求:JPG/JPEG格式,410×530像素,文件不大于200KB);
十一、发布与实施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高级)项目招生简章(2024年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属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