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信息建模”赛项规程

(二)英语翻译: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三)赛项归属产业:建筑业

(四)赛项归属大类为:土木建筑大类/建筑设计类、土建施工类、建筑设备类、建设工程管理类、市政工程类

(五)现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中的专业:

建筑设计类:建筑设计(44010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440102)、古建筑工程技术(440103)、园林工程技术(440104)、风景园林设计(440105)、建筑室内设计(440106)、建筑动画技术(440107);

土建施工类:建筑工程技术(440301)、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440302)、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440303)、智能建造技术(440304)、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440305)、土木工程检测技术(440306);

建筑设备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440401)、建筑电气工程技术(440402)、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440403)、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40404);

建设工程管理类:工程造价(440501)、建设工程管理(440502)、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440503)、建设工程监理(440504);

市政工程类:市政工程技术(440601)。

二、竞赛目的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与优化、课程改革与创新、队伍建设与强化,积极探索课程及教学手段创新与应用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与课程建设。认真领会国赛精神,积极实践,努力实现“赛教融合”与“赛训融合”的大赛格局。

(二)通过竞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进一步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转化,提升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升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的新内涵与新需求,适应建筑生产一线基层技术及管理岗位的职业要求。

(三)以“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为基础,实际的工程图纸为载体,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序列,以学生毕业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来设计大赛题目,侧重考量学生识读建筑工程图及使用BIM软件绘制建筑工程图并进行模型分析以及应用的核心技能,促进高职院校及师生对建筑信息建模及应用的技能训练和工程素养的养成。

(四)与有关课程和训练的知识、技能内涵有机结合,通过工程特色鲜明、职场氛围浓厚的竞赛内容再现真实的工作环境,考量熟练与准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土建专业工程图文本文件、根据给定的任务绘制建筑专业及结构专业施工图模型的能力,促进院校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六)借鉴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的办赛理念和组织形式,把凸显选手的个体技能作为竞赛的核心要素。同时结合本赛项的特点设计独立的工作,以培养选手“善于思考、独立工作”的职业素养。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任务

1.建筑工程施工图建模:参赛选手需独立完成竞赛任务。选手在阅读给定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等资料之后,掌握图纸技术信息,各自完成施工图建模。

2.建筑工程模型出图及应用:参赛选手独立完成竞赛任务。选手应根据给定的建筑工程模型、设计变更单等资料,运用BIM软件进行指定功能分析。

(二)竞赛技能点

1.需求解读

(1)个人需要知道并理解建筑信息建模的目的和用途

技术术语和符号;

(2)紧跟时代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性

应用现行或认可的国际和行业标准;

访问和识别标准组件和符号库;

在准备和演示信息模型时使用并解释建筑和结构设计图中的技术术语和符号;

向客户和行业其他人员描述BIM的作用和目的;

向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解释复杂的技术图像,抓住关键要素。

(3)为职业发展维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主动性

为遇到的技术和设计问题或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使用多种可视化技术以准确完成客户需求。

2.计算机软硬件使用

(1)个人需要知道并理解

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文件和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管理;

BIM操作所需的外围设备;

设计软件中的特定专业技术操作;

BIM项目的工作流程;

设计软件的局限性;

格式和精细度。

(2)个人应能够

启动设备并激活适当的建模软件;

连接并检查外围设备,例如键盘和鼠标;

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专业软件在本地BIM项目中熟练地创建、管理和存储文件;

从屏幕上的菜单或等效图形中选择正确的绘图。

3.建模

BIM建模和协作过程中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操作系统,以便使用和管理计算机文件和软件;

将BIM对象按专业分组以便可视化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创建BIM模型(结构/建筑);

技术制图原理;

如何访问和使用BIM项目中的文档;

如何设置项目位置。

根据所给的需求信息填写项目属性;

设置项目位置;

创建结构轴网;

根据给定图纸创建BIM模型;

在保存BIM模型时指定起始视图;

保存项目信息模型,以供其他专业组使用。

4.模型协调

如何把不同专业的信息模按相同的模型格式进行链接;

碰撞并进行碰撞检查;

如何执行和记录碰撞检查的详细信息。

生成包含结构、建筑和其它专业模型的综合模型;

执行碰撞检查;

将具体问题的测试结果输出;

“漫游”模型。

5.模型校正

如何按要求校正创建给定的细节。

修改项目信息模型;

根据校正好的项目综合模型,生成尺寸标注的楼层平面图和立面图。

6.可视化

生成的模型渲染达到一定质量的重要性;

如何生成模型完整的渲染动画;

在模型可视化中使用合成、背景和其他元素为客户提供更加真实的展示。

使用适当的软件创建能准确反映项目的综合模型的可视化模型,可于市场营销。

四、竞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参赛选手须为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和技师院校学生参赛的,须是四年级及以上在籍学生,并在全省学籍系统内可以查询(技师院校选手学籍由院校主管部门提供书面证明)。已毕业学生、原参加国赛获三等奖以上和省赛获得二等奖以上的选手不能参加同一赛项同一组别比赛。参赛选手必须以学籍所在学校的名义进行报名和参赛。

指导教师必须是参赛学校正式或特聘半年以上教师。

(二)组队要求

比赛为个人赛项,每校限报2支参赛队,每支参赛队参赛选手人数不超过1人,每队限报1名指导教师,多队参赛,选手多队获奖指导教师亦多次获奖。竞赛时指导教师不上场。

(三)抽签方法

根据竞赛日程安排在指定地点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选手座位号。

(四)参赛工具要求

考试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纸和笔、竞赛场地、竞赛软件、考试内容备份U盘等由承办院校提供。

五、奖项设置

按竞赛项目设奖,获奖名次按实际参赛选手总人数(队数)设置。一等奖10%,二等奖18%,三等奖32%。

六、竞赛地点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知行苑惟真楼402(BIM工程实训中心)

七、竞赛流程

日期

内容

备注

竞赛

前一天

13:00~17:00

选手报到、熟悉

场地

具体地点见后续通知。

当天

8:30~9:30

开幕式

11:00~11:20

抽签、检录入场

环节一:

1.11:30发放任务书一;

2.竞赛时长150分钟;

3.提供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以及建模所需要用到的族库。

环节二:

1.13:30发放任务书二;

2.竞赛时长90分钟;

3.提供建筑工程模型出图及应用所需用到的模型。

其他说明:

1.两个竞赛环节接续进行。任务一“建筑工程施工图建模”提前完成的选手可在任务二“建筑工程模型出图及应用”任务书发放后熟悉任务,14:00开始进入“建筑工程模型出图及应用”环节。

11:20~11:30

检查竞赛设备

11:30~14:00

任务一:建筑工程

施工图建模

14:00~15:30

任务二:建筑工程模型出图及应用

后一天

9:00~10:00

公布竞赛成绩

(二)竞赛流程

八、竞赛试题

本赛项在开赛前一个月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赛项样题。

九、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入指定考场参加比赛。各队领队和指导教师以及其他无关人员均不得私自进入赛场;

4.参赛选手按照抽签决定的座位编号对号入座,监考人员应对各参赛选手的证件进行认真检查、复核、认证,参赛选手在竞赛正式开始之前应对计算机进行开机检查,但只准浏览、试运行Revit软件和Navisworks软件;

5.比赛开始前10分钟,监考人员在展示试卷密封状况后拆封比赛试题,并对比赛试题的数量进行认真检查。在竞赛正式开始前5分钟分发试卷,并提醒学生检查;

6.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遇问题需举手向监考人员示意。参赛选手之间不得互相交流,移动存储器、所有通讯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破坏计算机USB接口的封条,否则按作弊行为处理并按“0”分计;

8.比赛结束前,参赛选手要把所完成的竞赛成果保存在计算机上指定的位置,竞赛成果不得做任何标记,否则按“0”分计;

9.所有成果均通过U盘提交,在离比赛结束前30分钟由监考人员发放对应编号的U盘。参赛选手按照统一的命名规定为竞赛成果命名,并保存在计算机指定位置的文件夹内。竞赛结束时由参赛选手把竞赛成果保存到U盘,监考人员负责核对文件夹内的文件数量,并与参赛选手履行交接手续;

11.比赛所需的设备及绘图软件由组委会协调提供,参赛院校不得使用自带计算机及建模软件。

十、竞赛环境

1.竞赛场地。竞赛现场设置竞赛区、裁判区、服务区、技术支持区。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同时提供所有指导教师休息室1间。

2.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竞赛区按照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为参赛队提供标准竞赛设备。

3.竞赛机位。按参赛队配备足够机位,比赛机位上标明编号。

4.技术支持区。由承办单位和合作企业为参赛选手提供技术支持。

5.赛场开放。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面向媒体、行业专家开放。允许媒体、行业专家在规定的时段内沿指定路线进行现场参观。

十一、技术规范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2.《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16G101-3;

8.《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

9.《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

10.《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11.《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

12.《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13.与建筑识图、BIM、建筑构造、建筑结构有关的教材、参考书及有关的教学资源与训练软件。

说明:将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应用情况采用最新版本,并在备赛阶段告知各参赛队。

十二、技术平台

1.竞赛软件:

AutodeskRevit2021,AutodeskNavisworks2021

2.计算机配置:处理器I7≥3.0G,内存≥8G,硬盘≥100G,独立显卡,双屏显示器。赛场按1/20的比例配置备用机,备用机配置与竞赛机配置应完全相同。竞赛时USB接口只留1个,其余全部封闭,中断外部网络连接,内部局域网连通。

十三、评分标准

(一)评分原则

1.以“职业核心技能”为依据,上机实操,主要考查参赛选手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

2.以现行的国家或行业建筑设计、制图、施工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作为评分标准的依据。

(二)评分方法

1.评分方法

按模块设置若干组,每组由至少3名裁判构成。每个组裁判根据评分细则集体评分,所得分乘以该子项的权重计算出实际得分。

2.评判流程

裁判员分别对各自分管的模块进行评分,过程评分与事后结果评分相结合,应对选手当天完成的工作当天完成评分。过程评分包括比赛过程的各种因发生违规而扣的分。各模块比赛结束后,经过技术锁定,保护文件不受编辑。原始评分表由各组裁判员进行复核签字后,经裁判长确认后交相应工作人员录入系统。录入完毕后,经裁判长确认后,锁定成绩。所有原始评分表和纸质文件均交由裁判长妥善保存。

3.成绩并列

当选手最终比赛总分出现相同时,按下列顺序先后决定排名,直至决出先后:

1)根据比赛总分数高低排名;

2)根据第2、3、4、5模块的测量分分数和的高低排名;

3)根据第2、3模块的测量分分数和的高低依次排名;

4)根据第2模块的测量分分数和的高低依次排名。

5)由裁判投票表决,得票数最多胜出。

(三)评分细则

1.竞赛模块

竞赛内容分为5个模块,具体测试内容包括为:通用数据环境;项目信息模型;结构建模;建筑建模;工程详图;创建工作集;模型协调;模型修改;动画和渲染。每个模块可包含上述多项技能,但都测试不同的能力。

任务

模块

子模块

总分

任务一建筑工程

1

项目地理信息

项目位置和朝向设置符合客户简述中的要求;

10

项目属性

完善项目属性;

初始设置

根据BIM执行计划创建包括族在内的初始文件准备。

2

根据BIM执行计划创建场地;

35

坐标

CAD坐标与BIM项目坐标匹配;

建筑模型

创建外墙样式;

创建楼板样式;

创建建筑模型其它部分;

标高轴网

创建建筑楼层标高轴网;

出图

创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

创建明细表。

3

轴网

创建结构轴网图;

30

结构模型

创建结构模型;

结构专业出图及详图出图;

任务二建筑工程模型

出图及应用

4

融合

生成结构、建筑和其他专业模型的综合模型;

15

检查

综合模型的碰撞检查和碰撞报告;

净高分析和报告;

修改

根据碰撞报告修改模型;

建造模拟

4D建造模拟。

5

渲染

综合模型的内外渲染效果图;

动画

内外场景动画。

十四、赛项安全

为了确保本竞赛的顺利进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赛项成立安全组,负责本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疫情防控以及安全工作。

1.制定有关安全工作预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赛项组委会在赛前组织专门班子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安全考察,按照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3.竞赛期间,在赛场管理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4.赛地周围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竞赛期间所有进入赛场人员均应凭证入内。

5.制定赛场人员疏导方案。《入场须知》和应急疏散图作为《竞赛手册》的必备内容,并在场地内张贴,要求选手认真阅读。

6.竞赛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7.赛场提供稳定的水、电等资源,并有供电应急设备。

8.赛项组委会制定专门方案保证比赛命题、赛题保管、发放、回收和评判过程的安全。

9.赛场严禁参赛人员、赛项裁判、工作人员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和未经许可的记录用具进入比赛区域。

11.与学校保安、公安、医护、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保持联系,以防突发事件。

十五、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的学校代表队名称,不接受跨省市、跨校组队报名。

2.参赛队组成:每校限报2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1名选手组成,选手须为学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3.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参赛学校正式或特聘半年以上教师,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1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4.每个参赛队可配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

5.参赛选手在报名截止后,不得更换,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6.参赛队不得携带任何设备、工具、(包括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等)技术资料进入赛场。竞赛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技术资料全部由组委会统一提供,禁用使用BIM软件二次开发插件(即第三方插件)。

7.参赛队在竞赛开始前,由执委会统一安排抽取竞赛编号,并由参赛队长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后进入赛场。

9.为防止参赛路途及竞赛过程意外的发生,要求参赛队领队、带队老师及参赛选手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1.各个参赛队的指导教师及领队不得进入比赛现场指导。

2.指导教师不得在赛场外喧哗,影响赛场纪律。

3.对比赛过程及结果有疑议者,应及时通过领队向裁判长提出书面反映。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5.竞赛期间,选手不得提前离开赛场。如特殊原因(如身体不适等)无法继续参赛的,需举手请示裁判,经裁判同意后方可离开赛场。选手离开赛场后不得在场外逗留,也不得再返回赛场。

10.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风格,在参赛期间,选手应当注意保持工作环境及设备摆放,符合企业生产“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原则,如果过于脏乱,裁判员有权酌情扣分。

(四)工作人员须知

1.赛场工作人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聘用并进行工作分工。

2.服从大赛组委会的领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为赛场提供有序的服务。

3.必须穿戴整齐,佩带工作人员证件,仪表整洁,语言举止文明礼貌。

4.熟悉《竞赛规程》,认真执行竞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有关规定办事。

5.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6.赛场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好赛场秩序,以利于参赛选手正常发挥水平。

7.赛场工作人员在比赛中不回答选手提出的任何有关比赛技术问题,如遇争议问题,需上报执委会。

8.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必要的处理。

十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实验材料,有失公正的检测、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二)仲裁

1.竞赛组委会设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选手申诉,并于6小时内将处理意见通知领队和当事人。

THE END
1.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2-02-30-11 数字化管理师 (202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职业编码:2-02-30-11 说明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实施人才强国 战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职业素养,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实现人力资源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09/5641623/files/ea6f59448a3d47beb4ba587003717e71.pdf?eqid=8d7f96b1000fe53c00000002646c17d6
2.2020年最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81项(技能类)(3页)2020年最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81项(技能类).xlsx 3页内容提供方:185***3570 大小:27.94 KB 字数:约6.38千字 发布时间:2020-05-17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141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514/7136126014002134.shtm
3.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4.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2021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2021年版)2021-12-01 153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2021年版)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pdf网址:行业新闻法律法规http://m.chuanxihr.com/nd.jsp?id=79
5.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年度质量报告(2022)目录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专业群A档)。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200亩,设有建筑建造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建筑智能学院、建http://xxgk.jsviat.edu.cn/2021/1222/c5043a106043/page.htm
6.国家职业标准目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下载)其他电子书云展网提供国家职业标准目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下载)其他电子书在线阅读,以及国家职业标准目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下载)其他手机电子书制作服务。https://www.yunzhan365.com/basic/26337258.html
7.助听器验配师(四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简介,目录书摘编辑推荐: 本书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助听器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专家编写,内容紧扣标准、并且是题库的直接命题依据,唯\yi权\wei教材 内容简介: 为推动助听器验配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以《国家职业标准?助听https://www.jd.com/zxnews/b766b1d0d1675164.html
8.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1.0版)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1.0版) 总局头条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北京中标赛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北京麦斯达夫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http://www.ncse.ac.cn/newsinfo/1641353.html
9.职业资格取消目录职业资格取消常见问题解答附434项职业资格取消名单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规范实施目录,人社部修订颁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启动了目录所涉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并从2018年底陆续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后,原相应职业技能标准同时废止,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https://www.maigoo.com/news/456768.html
10.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报名简章一、国家职业资格工种目录: 省市人社部门 二、报考条件(具体以相关工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准):1、初级工/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2、中级工/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2)取得本职业五级/初级http://www.dasuncn.com/jmdasun/vip_doc/16704948.html
11.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你必须知道的二三事!它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对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 而伴随着水平评价类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从事原有水平评价类的技能人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来获得证明自身能力的凭证。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36758217195679
12.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汇编(2021年版)数字化管理师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整理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区块连工程技术人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10个专业的国家技术技能标准。 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mthYWFvaGM5Nzg3NTEyOTE3Mz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