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考生来说,了解面试内容、面试形式、面试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2024年国考面试的流程、题型、答题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比较常见,比如铁路公安、海事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部门一般采用结构化的面试形式。
结构化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指针对要测评的内容事先进行精心设计,提前列好需要提问的问题,面试时严格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问,并根据应试者回答内容的适当性进行评价。简单说就是测评要素、面试试题、实施程序、评分标准、考官组成等都事先进行规范性设计的一种面试测评方法。常见测评要素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人际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岗位匹配性等。
结构化面试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清晰的答题逻辑,考生在备考中既要全面熟悉了解各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考查方式,也要注重各种训练,方能脱颖而出。比如审题训练,以便做到快速抓准问题;思维的灵活发散性训练,以便实现个性化作答等。
2、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除了结构化面试形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也是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一种面试形式。比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一般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
3、结构化小组面试
结构化小组面试是一种新兴的面试形式,结合了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特点,面试难度加大。税务局、上海海关(2021年采用结构化小组)、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一般采用结构化小组的面试形式。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已出,现阶段不少小伙伴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面试要如何备考才有把握上岸?
为了解答小伙伴们的疑问,小编已经整理汇总了2020年~2023年国家公务员各岗位最低进面分数线了,大家可以参考对照一下往年的岗位最低进面分数线,看看自己报考的岗位竞争在什么范围内,做好面试备考。
扫码回复国考领取,2024年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面试白皮书、历年面试考题
2024年国考面试专业专项部门考情介绍之商务部
一、商务部面试考查重点
(一)命题涉及专业知识,测查考生专业水平
近三年,商务部在结构化面试追问环节、司局级面谈环节,均考查专业题目及专业背景题目,2020、2021年这类题目占比有所增加,这对考生提出了更多的专业要求。
(二)演讲题目比例增加,测查考生综合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近三年常考查,以往现场模拟类题目出现频率较高,2020年、2021年重点考查演讲类题目,每套题目均涉及演讲,话题涉及公务员初心、党员干部政治站位。
结合最新的公务员招考标准,以及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党全民学习热潮,2022年很有可能把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要求考生需要具备政治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演讲技巧、表达能力。
(三)岗位匹配比例加重,唯知己知彼方能胜出
(四)聚焦时代精神,考察考生综合素质
近两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都围绕时代精神话题来进行考查。具体来说:聚焦时代精神,如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克服困难、商务部精神等。
(五)外语考试,词汇量、语法等专业能力要求高
外语考试分为英语考试和非通用语考试,考试题型分为笔试和口试。
(1)笔试,英语笔试以托业考试形式考查,题型为客观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听力和阅读两部分;非通用语笔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阅读理解、翻译(外译汉、汉译外)及作文书写。
(2)口试,所有考生都须参加英语口试,包括翻译、自我介绍、半结构化考试。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还须参加本语种的非通用语口试,其中考试形式、内容和英语口试的形式、内容基本一致。
(六)综合素质测试,政治理论素养要求高
综合素质测试考查两场考试,分别是心理测试、党务知识常识。心理测试,主要测量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适应能力、承压能力等。党务知识常识,考查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五大发展理念等内容,涉及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
【模拟试题】
针对疫情防控过度的现象,如“加封封条、过度盘查”等。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地区政府及工作人员反应过度,出现了疫情防控过度的现象,如加封封条、过度盘查、暴力执法等,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兼顾居民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避免出现疫情防控过度的现象。
疫情防控过度会带来的危害有以下三点:第一,过度防控增加了防控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第二,层层加码的防控措施妨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的不方便。第三,加封封条、过度盘查等不恰当的过度防控措施对社会氛围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构建。
我们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出现疫情过度防控的现象。
第一,按照科学、精准的原则做好疫情防控,并提供便利的、人性化的、暖心的保障服务。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要避免层层加码,避免擅自升级管控举措,避免采取“一刀切”、简单化的管理手段。各地各部门要把握好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的关系。
第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保证居民正常出行和生活。不得随意设置卡口、检查点,不得随意封路、堵路。不得随意增加检查项目、设置限制条件,切实保障持本地身份证或居住证人员在当地范围内有序流动。不得随意限制在本小区有固定住所(含自有住房、租赁住房)、体温正常的人员出入居住场所。
第三,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实现智能监控,避免传统“加封封条”等方式对社会环境和社区邻里关系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手段,实现“被隔离人员进出隔离场所”的实时预警功能。24小时实时监测房门开启和关闭状态,及时帮助社区和防疫管理人员对社区住户实行远程管理。
拿下2024年国考面试
稳赢第一站
2024版华图教你赢面试系列丛书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必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