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
多项选择题
A、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B、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C、只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考虑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D、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答案】B,D【解析】政治常识。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故B、D两项正确。A、C两项都是个人主义的体现。因此,本题答案为BD。
2、下列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
A、人参
B、银杉
C、水松
D、水杉
【答案】A,B,C,D【解析】。在中国3万余种植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0种,包括水杉、桫椤又称“树厥”、银杉、珙桐又称“水梨子”、金花茶、人参、秃杉、望天树、水松等。因此,本题选ABCD。
3、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解,正确的有()。
A、价值规律起着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它利用价格与价值的矛盾,调节着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B、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符合其价值,即价格与价值在市场上任何时候都不发生背离
C、价值规律起着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作用
D、市场上,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答案】A,C,D【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价值规律起着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它利用价格与价值的矛盾,调节着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起着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作用。所以AC选项正确。D选顶的表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说法正确。而B选顶中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符合其价值,并不意味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在市场上任何时候都不发生背离,而是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B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ACD。
4、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单项选择题
B、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
C、晋陕峡谷地区
5、《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A【解析】供人穿是上衣的用途——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都是一样的。上衣是否起着价值的作用,要看它有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题干中明显未涉及,故B项错误。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题干中强调的是上衣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而非抽象劳动,故C项错误。个人所穿上衣未必一定是社会劳动的结果,也可以是私人劳动的成果,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A。
6、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判断题
对
错
【答案】错误【解析】黄土高原因为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破坏严重,易发生水土流失。故本题判断错误。
7、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
A、党的领导
B、制度
C、教育
D、监督
【答案】B【解析】B。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故本题答案选B。
8、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答案】C【解析】我国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故本题答案选C。
9、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其标志是同光十三绝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答案】C【解析】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故本题答案选C。
10、一项研究报告说,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连接,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器臂,从而让它随瘫痪病人的意念做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
A、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机器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答案】A【解析】通过在瘫患者脑部的皮层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以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说明人的意识离不开人脑这个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本题选A。B项错误,机器臂并不能产生人的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项错误,意识并不一定都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有正误之分;D项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对事物的一种反映,不具有客观物质性。因此,本题答案选A。
11、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时效力最高的是()。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抚养协议
A、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答案】A【解析】A: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本题中,指出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身体里已完全具备了,说明了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
1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处罚为()。
A、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B、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
D、拘留与罚款
【答案】B【解析】法律常识《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处罚的一种,因此根据法律规定,A、B、D三项均错。本题应该选择B选项。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市场
【答案】B【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劳”首先应该是企业的“劳”。国家通过宏观管理这只“手”,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共同对企业进行按劳分配。企业“劳”越多,获得的分配也就越多。故本题答案选B。
15、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械、设备
【答案】D【解析】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殖。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它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度。事业单位不得与退休、退职人员订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合同。老张是退休人员,故事业单位不能与其订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合同。故本题错误。
17、对于各种自救与救人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遇有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时,应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转移
C、遇有溺水者,下水救人时,应该从背后接近溺水者
D、登山发生迷路时,应退回原路,重新观察再出发
18、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A、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B、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体到会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A【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故本题答案选A。
19、下列生活情景中没有体现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A、去沙漠旅游的小红看到沙漠上“悬浮的古城堡”
B、小明惊讶地发现放在水杯里的筷子被“折断”了
C、司机小华通过后视镜来观测道路状况
D、去河边玩耍的小健发现,渔民用叉子叉鱼时对准的是鱼的下方
【答案】C【解析】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选项A、B、D中情景的形成原因都有光的折射原理,而C项中的后视镜是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题选C。